2023年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和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承办,陕西智慧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圆桌会议在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举办。大会以“创新·挑战·质量——数字化转型与学前教育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发展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专家,聚焦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广泛讨论与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推进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策略和行动,为推动学前教育变革和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院学前教育系教师王旭红、蒙丽媛参加此次圆桌会议。

10月12日,开幕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小朋友们富有科技感和趣味感的开场表演《一起向未来》中,会议缓缓拉开序幕。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OMEP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周兢主持。开幕式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俊杰分别发表了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期间,围绕“数字化转型与学前教育未来”相关主题,分享了一系列报告。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网络与智能时代的信息科学与技术”

管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两化一融合”,即网络化、智能化、信息物理融合(CPS)。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二、华东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政涛:“数字化转型与学前教育未来——以ChatGPT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与革新为例”

李政涛教授认为,基础教育与ChatGPT连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扭转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对于技术变革习惯性的“被动式应答”,实现思维方式的多元转向;从单向思维转向双向思维,从割裂思维走向共生思维。由此颠覆的基础教育新体系应该是“以ChatGPT为尺度”的基础教育价值新体系;“以人机共育为对象”的基础教育对象新体系;“以新三维目标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以人机全流程对话与赋能为机制”的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以多维融通为标志”的基础教育学校新体系;“以共生共长为内核”的基础教育思维体系。
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创新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提出创新需要反思和借鉴,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调整和借鉴本身应该被视为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其次,创新需要有目标导向,明确为什么创新,创新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用创新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让创新推动老师的专业潜能发展。再者,创新需要积极的生态,家庭、社区、幼儿园、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需要协同,“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幼儿教育的优质发展是需要我们共同目标。最后,关注到教师是课程教学创新主体的作用。
四、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莉敏:“数字技术与教师主体性”

数字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数字技术对当代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挑战:一是作为学习助手方面带来学术诚信问题——AI代写论文并控制重复率,算不算抄袭?二是作为助教方面带来高阶认知能力下降问题——AI辅助创作会不会取代教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三是师生AI协作方面存在不可靠反馈问题——AI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判断一定正确吗?数字技术能帮助教师走向成熟,但是不能帮助教师走向卓越。数字技术让教师从重复繁琐的初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教师这一职业面对的是人,所以教师的创造性无法被取代,正因如此,我们永远朝气蓬勃,永远充满激情!
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从学习的进化看数字化时代的学前教育”
数字时代的学前教育应该关注以下方面:帮助儿童学会使用身体和控制情绪;帮助儿童建立现象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培养孩子的编程脑;超越特定知识的学习,更加关注儿童学习的品质;新的知识工具应该要导向人的多样化。;
六、上海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特级教师茅红美:“迭代与发展,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25年”

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呈现出“搭机制→强基建→建资源→培师资→促应用→推融合→塑生态”的发展态势。上海市以课程通、管理通、家园通建设为抓手,逐渐形成了“一网三通多应用”的集群,奠定了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环境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助推学前教育从传统走向质变。探索面向未来的幼儿园建设的实践:一是编制《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二是启动数字化创新实验园和标杆校培育项目。2021年下半年,上海市启动了场景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建设适龄幼儿入园全程网办、幼儿在园户外活动监测、幼儿健康常态监测、幼儿来离园智能管理、科学育儿指导精准推送、托育服务随心查等6大典型的应用场景。实现了从引入技术融合业务,向以场景重新定义业务的迭代升级。
10月13日,两位教师在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参加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圆桌会议的分论坛二,主题为:数字化时代儿童数码使用经验与早期发展关系。

分论坛上,有五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程秀兰:“数字化时代儿童数码使用经验与其社会情感能力关系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宝根:“互动类型对幼儿电子图画书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刘文:“电子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魏勇刚:“儿童早期触屏学习:分歧与融合”;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园长张洁:“基于儿童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
通过本次会议学习,两位老师受益匪浅,在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未来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