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下午14点30分,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于J101报告厅举办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社科研究创新与科研立项”主题讲座。讲座由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科研副院长傅教授主持,由鲁东大学亢世勇教授主讲,外语系主任曹长春副教授,中文系王中俊副教授及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梁蕊副教授申明了举办讲座的目的与要求,希望在项目申报、科研提升等方面,帮助中青年教师一起成长,期待与会教师能积极思考,满载收获。傅教授主持介绍了亢世勇教授的工作履历与学术成果,指出本次讲座的重要性,有利于在课题申报的时间节点帮助广大教师强化科研意向、提升理性思维、培养学术感觉。
亢世勇教授以自己在学院中文系的听课感受为切入点,对学院教学工作给予了认可和好评,但也指出部分教师存在着材料不当、照本宣科的问题,由此引出了进行科研创新的必要性。亢教授认为,注重科研创新、积极申报项目在微观和宏观角度都有积极作用,既有利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又有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

首先,亢教授阐明了社科研究创新的原则。第一,应该有组织地科研。亢教授结合国家语言文字能力推广经验,指出教师应关注国家发展战略,自觉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关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有效组织团队,分工合作;认真组织项目论证,反复打磨。第二,应该拓展研究视野。高校教师应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应该规范研究方法。亢教师以计算机语言知识库为例,号召教师应该亲自搜集研究材料,坚持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鼓励老师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交流。
其次,亢教授就科研立项的过程与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进行了具体指导。从初始的选题,到申报过程中的填表、经费预算、课题的设计论证、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程度、预期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条件、预期成果,再到最后的交流宣传,详细切实地进行了讲解与指导,并且分享了自己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为在场教师提供了范本与参照。

最后,亢世勇教授鼓励学院中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将科研作为教师坚强的后盾,傅教授以“干货满满、诚意满满”总结称赞了本次讲座。讲座结束后,亢教授还与语言学专业的老师们进行了一对一交流。

亢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例证丰富、方法切实、表达风趣、热情饱满,我院教师认真聆听记录,对亢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均表示获益匪浅。此次讲座有效强化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充分交流了课题申报经验,有利于提高我系教师的科研水平,助益教师综合素质的完善和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