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母校的李老师联系上我,说是母校八十岁生日邀我出席校庆活动。离校十八年了,第一次听到来自母校的声音,倍感亲切,短短的几句问候,却温暖了我许多时日。母校,这个让我走向成年、步入社会的人生首发站,给予我许多难忘的记忆……
记得刚入校那会儿,我是一个怯懦、倔强又瘦弱的小女子,名牌大学之梦的破灭,让我从此没了自信、勇气和人生目标。开学典礼上,姜维之校长的讲话现在还依稀记得,他有着儒雅的学者风度,讲起话来语速不快,但很执着的神情现在还有印象,他讲述了培华建校的艰辛蹉跎,几经辗转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校精神,希望每一届入校新生能谨记校训、不辱先辈。那时侯,自感“虎落平阳”的我,除了心存怀疑之外,还没有真正领悟老校长语重心长的教诲!
培华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所学校,也是我人生旅途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升入培华的第一学期是我人生中第一段最难熬的时期。离家住校的寒冷孤独,粗茶淡饭的三餐不适应,让我愈加与现状格格不入。三年光阴才刚刚开始,我该怎么熬啊?真是天妒英才!但入校一个月后的一次活动让我受到很大触动,从此后改变了我。冥冥中,我在失去着,但也在不断得到着。
有一次,班主任孙老师发起了一个叫做“以我为荣”的茶话讨论活动。活动要求每个人说出至少十位同学的每人三个以上的优点。那一刻,我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好像世界上最美妙的赞美声都汇聚在这里。我的心被融化和唤醒了,那一天我得到了十八年来最慷慨的礼赞!我的内心第一次对自己呼喊:“去你的胆小鬼!我是自信勇敢的人,只要我愿意,一切都有可能!”母校是我成人礼的见证者。
席间,班主任拿出一篇精选的《我以自己的名义》的文章朗诵,文中的“她”活脱脱就是一个我的心路写照,讲述了“她”最终战胜了最大的敌人——“她”自己的故事;强烈的共鸣,让我的心颤动、我的眼潮湿……。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班主任孙老师正是用这样朴素的方法打开了我的心窗,而这种启蒙,更是终生难忘的,它是架起我希望的塔基。我明白,我最基本的知识,都是在培华三年中学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华女大造就了我的人生。它不一定很喧哗很辉煌,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就像这所学校本身一样。
后来的我,在同学们的眼中是一个俏皮幽默、爱替别人写情书的可爱女生,是一个跳伦巴、探戈、街舞、自由步的小舞后,是一个善言辞、热衷活动组织策划的小能豆;而在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知识面宽,外交能力强、文笔好的小才女;我自己呢,只知道学生时代最快乐而永远不想离校的时光,就是在母校生活学习的这短暂三年。
曾经青涩傲慢的我和我的那帮迷盲中的同伴们,在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滋养下,我们的心智被悄悄打开,我们的个性由拘谨逐渐变得开放,释放出强烈的自信和无尽的激情,在女大的几年,我和同伴们像一朵朵正在绽放的玫瑰!
校园文艺活动在八十年代贫乏的社会生活中,可谓绿叶丛中一点红啦!同学们每每盼望着她的到来,好一展风采。那时的校舍设施设备极为有限,学校经费少得可怜,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演出需要的舞台灯光都没有,音响设施需要租借;但是各年级各班仍然兴致盎然,各班积极分子组织策划、自编自导,自己解决配套用具问题;但是起初大多数同学没有勇气,甚至从没想过自己能行,校办提出人人参与的团队奖参与方式,结果每个年级、每个班、每个小组、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在鼓励下参与到活动大军中,班长王婧文朗读了自己做的一首《黑雨》独白诗,李巧荣跳了一支自编的独舞《在水一方》,杨荣琛与人合演小品《卖花生》,只记得演出的那一天,好象把几年的压抑都抛开了,欢笑到肚子疼,同学们的勇敢可爱与大胆挑战自我的个性,让每个人的心都为之一热!无论是举行“诗歌朗颂大赛”、“辩论大赛”、“文艺汇演”还是田径、拔河比赛,大家在群情高涨中不知不觉地在传递着一种乐观、自信、勇敢、坚韧的精神,简直就是个思想创意与勇气PK的大赛,真的让人以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培华的三年中,正是这样的生活基调,使大家对走上社会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因为每个人在这里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有多能干!大家为同在一个人才济济的学府学习而骄傲!
离校十八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时姜老校长的教诲,才顿悟他为什么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教育岗位,我想不仅是对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的时代责任,更是“培育英才、振兴中华”的强烈使命感使然吧!
如今的我和我的90届同学们,多已是为人妇、为人母、为人臣啦,相信在曲折人生的每个转身和每次跨越之后,那种坚持与坚韧、责任和勇气都或多或少的得益于母校的精神传承吧,她让我们在挫折、压力和诱惑面前从容坚定、永不言弃,一路上既收获了沿途风景,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还承担了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可以从容面对爱情的来临、家庭生活的多姿和事业的收获!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如今,我时常将那种已根植于性格中的乐观而不服输、勇敢而坚强的培华精神,如数家珍地传递给我的亲人、孩子、办公室和身边所有的人。友人们常会嗔怪:工作这么忙还有闲心替人解忧?我会轻松地说:如果用勇气可以唤醒、用友爱可以拉起别人,又为什么不去做呢?母校的光芒既然照亮了我,为何不能也温暖他人呢!
(本文作者徐新,90级汉语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