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春秋


黄炎培,(1878-1965),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者和民主教育家,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吴云芳(1896-1978),字砚青,女,祖籍浙江崇德,生于陕西南郑。幼年丧父,母亲是她的启蒙老师。1911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机织系。1922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与王缦云等八名同学组建北京女子平民工厂,旋以资金不足周转乃合并于北京香山慈幼院。1924年回陕任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兼小学部主任、职业部主任。

吴云芳早年就读时就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在上海的染织工厂实习时,便接触了黄炎培先生创办的职业学校。从西安到京、沪,她深感中国男女不能平等问题之严重,而男尊女卑的原因,是女子经济不能独力,女子经济不能独立的根源,则是“由于女子没有正当的职业”(吴云芳《自传》)。她决心从教育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她认为妇女要平等、独立,首先必须经济独立,掌握谋生的技能。这就是吴云芳为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确定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1928年1月,吴云芳联络陕西教育界知名人士梁午峰、石雨琴、罗端先、姬载沣(梁午峰、石雨琴、罗端先、姬载沣,都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是陕西教育界知名人士。梁午峰、姬载沣、石雨琴都曾在省教育厅任科长、督学之职。石雨琴担任西安女师校长。罗端先担任西安第二中学校长。)及校友朱友梅、李竞寰(朱友梅、李竞寰,都是吴云芳在北京女师的同学,长期在平民女职和培华女职分别任染织科主任和会计。)等人组成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吴云芳自任会长。

 

傅学文,1903年生于江苏宜兴,卲力子夫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幼小教育和保健事业。1936年后,受邀担任陕西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名誉董事长;1939年任重庆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妇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姜维之,(1926-2007),河南镇平县人。教授、高级政工师。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创始人,西安培华学院奠基人。1946年来到西北农学院求学。1949年5月经地下党朋友的推荐,于当年8月起执教于培华,历任西安培华财经学校校长、西安财经学校校长、国家统计局长春统计学校校长、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校长、西安培华学院院长。

少年时,家境殷实,有条件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中学毕业后,曾在河南邓县一进步讲习班当过教员。后只身来到西安继续求学,1947年秋考入陕西知行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49年8月毕业后经进步人士梁午峰介绍进入西安私立培华职业学校任语文、生物教员。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各类学校以及教员实行留用政策,培华职业学校被列为进步学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此期间,他积极工作,追求进步,参加民盟,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各项政治运动。1952年3月被进校军管会任命为更名后的西安市培华财经学校副校长。

1952年11月,西安培华财经学校经政府接管后改校名为西安市第一财经学校,他继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53年9月,按照西安市政府的安排,市一财校与二财校合并为西安市财经学校,他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1956年6月,按照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的安排,他率领部分教职工远赴吉林,支援东北建设,组建国家统计局长春统计学校,并任常务副校长。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因其对学校安排教职员生活不妥当提出意见,被错划成“右派”分子,撤消一切职务,强制在长春的工厂、农场劳动。

1964年,由于妻儿们没有生活来源,在长春生活艰难,经力争举家回到西安,被安排在西安房建二公司干砖瓦工,妻子打零工,艰难地为儿女糊口挣扎。“文革”开始后,造反派旧事重提,整天批斗,西安也无法待下去,全家被遺返回河南原籍,他又干起农活,这一干就是12年。

粉碎“四人帮”后,经多次上访申辩,1978年他的“右派”问题彻底平反,全家又回到西安。西安市房地局恢复了他的工作,并被任命为西安市房建技校校长。姜维之再次投身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为政府培养当年紧缺的房建房管人才。

1983年,西安市政府调姜维之任西安市第十三中学校长,由于十三中长期生源不饱和,学校不景气,他适时进行改制,在市属中学中率先办起职业中学,并起名“培华职业中学”,一边进行基础教育,一边培养财会职业人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1984年7月,建国后全国首批、陕西首所民办大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王宏基、沈慧俐、姜维之是学校筹备核心组成员。之后,在学校第一届董事会上,姜维之被推举为副董事长、副校长。1991年,姜维之担任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校长。

作为“培华”的新一代办学人,他不仅传承了“基础之巩固,前途之发展”的培华精神,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办学理念,构建和丰富了新时期民学的内涵,使学校在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在主持“培华”工作期间,姜维之勤政敬业,深谋远虑,在校园扩张、外事交流、产教结合和学校“升本”等各方面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姜维之早年参加民盟,并任西安市新城区民盟主委。1985年,姜在56岁时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连续两届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87年之后,姜维之在社会上陆续担任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民办高教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陕西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八五计划”立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国务院专家评审小组授予他“有特殊贡献专家教授”,中国民办教育委员会授予他“十大杰出民办学校校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办教育元勋人物。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领导称他“开民办教育的先河”。

姜维之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奋斗了近60年。他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不为名利,只图奉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赏。杨尚昆、宋平、习仲勋、马文瑞、杨静仁、赵朴初、傅学文、何东昌、张帼英等国家和部委领导同志以及白纪年、张勃兴、程安东、周雅光、林季周、董继昌、陈宗兴、袁纯清、袁正中、陈怀孝、姜信真等省市领导都曾给予关怀和支持。2007年11月20日,姜维之在西安逝世。在他的追悼会上,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在悼词中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民办教育的开拓者,是陕西民办教育的先行者”,“是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好校长、好的教育家。他的逝世,不但是陕西省教育界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大损失”。


鲍廷忱,辽宁抚顺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曾任西安“力行中学”校长,陕西“陇县中学”校长。1945年到“培华职校”任教导主任,1949年3月任培华职校代校长。1949年9月到“民大”学习,1952年3月调市师范任副校长。

 

杨明轩,(1861-1967),陕西户县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早期中共党员,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

 

于右任,(1879-1964),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早期培华的捐资人之一。

 

邵力子,(1882-1967),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国民党元老,国共合作时期被毛泽东誉为“和平老人”,曾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原培华女职名誉校长,早期培华的捐资人之一。

 

李仪祉,(1882-1938),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曾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为培华设计校园和校舍建筑图。

 

谢葆真,(1911-1947),中共党员,抗战时期曾任西北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夫人,早期培华的捐资人之一。

 

于凤至,(1897-1990),张学良将军的原配妻子。在张学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早期培华的捐资人之一。

 

宋美龄,(1897-2003),蒋介石的夫人。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培华的捐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