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史浏览

第三部分 建国后第一所女子大学(1984—2003)

发布日期:2013-01-03    浏览次数:

第三部分 建国后第一所女子大学(1984—2003)


第一章 改革开放,名校重现

(1984-1991)

建国初期,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生产资料国有化过程中逐步向与之相适应的“一包二统”的模式发展。1952年,随着“培华”被西安市政府按政策接收,曾经遍布民间,延续数千年的私立教育,在这个古老城市中消失,传统“民学”从此匿迹。

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形成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20多年中,高等院校培养出了诸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受国家政治气候的影响,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几次大的磨难。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历史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国际援助也遇到障碍,国民经济被迫实行“调整”方针,刚刚开始发育的教育体系无奈进行了一次大的“缩减”,全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大大减少,招生最少时仅有10余万人;1966年开始的那场“十年浩劫”,将思想领域的斗争置于首要地位,生产力被高度抑制,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教育首当其冲遭受重创,教育方向被扭曲,教育环境被破坏;到七十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以来辛辛苦苦形成的教育体系已经满身创伤,难以担负强国之责。“教育之萎”成了国人心中之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彻底改变了“革命是首要任务”的理论,生产力重新启动,国民经济逐步恢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从而给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982年后,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被撤销的院校、专业和科研机构迅速得到恢复,教育界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这是建国后党在重要文献中首次认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从而为多元所有制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为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新一轮民办教育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节 在改革开放中重生

一、省政协发起成立“女子大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国家的培养能力却非常有限。探索新的发展路子成为国家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八十年代初,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激励政策,明确提出了“打破国家统揽教育的局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改革路径,由此激发了一批有强烈民族感的“教痴”们的办学热情。

1984年5月4日,在陕西省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沈慧俐委员,在工青妇小组讨论会发言时提出“在陕西举办一所女子大学”的倡议。她认为此举是“振兴陕西的需要,解放妇女的需要,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需要”。当即有十余位委员附议。

此项提议在前一年的政协会议上就提到过,但未能列入议案,本次会议再次被提出,遂引起省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1984年5月6日,省政协党组召开了党组成员和几位政协副主席参加的党组扩大会议,专题讨论“举办女子大学”问题。会议在听取第九小组(工青妇)教育界委员“建立女子大学”提议的要点介绍后,重点讨论了在陕西建立女子大学的社会需求和可能性。

会议讨论认为:陕西在全国虽是教育大省,但大学数量仍然有限,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创立民办、自费、走读的大学,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破除“重男轻女”的思想,搞好计划生育都很重要;且可以通过实践发挥政协“智力库”的作用。同时,在陕西举办民办性质大学的基础较好。其一,陕西历史上民学广布,书院众多,著名教育家影响甚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二,无论何种办学行为都是社会主义的,性质不会变,符合现阶段党的政策;其三,陕西高校集中,科技人员比例处在全国前列,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利用;其四,高校中的退休教授、管理干部仍有足够的智慧和精力,可以发挥余热,举办非国立大学是可行的。最后会议决定,支持委员倡议,尽力帮助老、中年知识分子实现为“四化”出力的愿望。

提议获得通过,受托承担筹备工作的沈慧俐教授,计划在短时间内组成“女子大学”筹备工作的核心团队,迅速进入筹备阶段。

二、“培华”校名恢复始末

“女子大学”筹备初期,西安地区一些大专院校的著名教授、民主党派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创办。以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为主的来自省内十余所大学23位知名教授联名书写《赞助意见书》,愿为“女子大学”尽一份力量。一些多年在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老前辈、老同志亦愿加入“女子大学”的创建行列。省政协、省教育厅也相继表示将资助一定数额的开办经费,解决办学初期的困难。当时最为紧迫的是办学场所尚未落实,沈慧俐连续看了几个地方都不满意。1984年6月初的一天,经朋友介绍,沈慧俐来到位于市南郊大学南路的西安市第十三中学,见到了这所学校的校长姜维之先生。当沈慧俐谈起目前正在筹办“女子大学”的时候,这位中学校长对此颇有兴趣,热情倍增,当即表示可以将十三中学前楼提供给“女子大学”作为办学场所使用。沈慧俐在楼内逐层查看后,甚感满意,很快确定将这个地点暂作办学之用,并愉快地邀请姜维之加入办学行列,作为核心组成员共同主持筹备工作。

这次会面,是一次平凡的会面,但这个邀请却是一个历史性的邀请。

筹备工作初期的主要参与人员有沈慧俐、王宏基和姜维之。使用十三中学的前楼作为学校办学场所之事,向主管上级市教育局汇报后得到支持。市教育局表示可资助开办费3万元,同时提供校舍和行政支持。筹备工作中途相继吸收了张富洲、刘仲宁加入。

6月下旬,筹备工作核心组成员共同商议起草了《关于在本省创办女子大学的草案》,草案中对成立女子大学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和论证,并就学校性质、办学方式、经费来源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在讨论学校名称时,早先有人提出取名“陕西女子大学”,经与省教育厅沟通,因学校创办后将归属西安市管理,按地域原则应叫“西安女子大学”。对于校名,姜维之经过两昼夜的思索和考虑,郑重地向核心组成员提出在校名中冠以“培华”之主词,即将校名取作“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姜维之的这一提议是有历史原因的。建国之前,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姜维之就在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任教;他对吴云芳创办“培华”,并把一生精力投入到“培华”的忘我精神,无比敬佩。“培华”被西安市收编之后,他继续在教师岗位上工作6年之久,期间先后被提拔担任教务长、副校长,一度主持学校工作;1956年学校迁往长春后,他仍然担任副校长。尽管后来受“极左”路线迫害被划为“右派”,受尽苦难,但“培华”情结多年来在其心中有着无尽的眷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平反昭雪的姜维之已经51岁,20年“右派”生活不仅毁掉了他的事业理想,也耽误了他的青春年华。1978年恢复工作之后,他受命恢复建设西安市房建技校, 4年时间把学校办得小有名气。1983年调入西安市第十三中学后,他不循旧规,经半年时间调节,率先改制,在普通中学的基础上办起了职业中学。为圆几十年的“培华”梦,他将改制后的职业中学起名叫“西安培华高级职业中学”。如今,创办“女子大学”,与当年老培华的学校性质、生源类别、办学方向等十分相近,若能重新恢复“培华”校名,继承培华之精神和传统,这一在陕西人民心中有一定感情和声誉的老牌学校将得以传承!

姜维之的提议被提到核心组讨论。大家在仔细倾听了“培华”名称之渊源和学校发展与演变的历程后,思想空前统一,一致认可将“培华”作为学校名称的主要名词,“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名称随之被确定,进入拟定办学草案阶段。7月上旬,《关于在本省创办女子大学的草案》脱稿,提交随后成立的董事会开会研究。

三、成立培华女大第一届董事会

学校筹备工作中间,志趣相投者甚多,陆续有多位教授加入。沈慧俐为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专意请了几位在陕西乃至全国教育界颇具影响的专家教授酝酿筹备成立董事会。其中有王宏基、沈尚贤、刘刚、游兆泳等。1984年7月12日,由董事会筹备工作主要负责人王宏基、沈慧俐、姜维之召集,借用西安市第十三中学会议室召开了“培华女大”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十五元老”会议。

这十五人是:王宏基、沈尚贤、刘刚、刘良湛、沈慧俐、康继昌、姜维之、刘仲宁、游兆泳、沈达宽、唐致中、阮茂松、林熙、张富洲、傅正阳。

会议由王宏基教授主持。会议首先向与会人员传达了陕西省政协党组会议对创办“女子大学”的意见和资金支持情况,转达了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对学校成立后人员和经费支持的意见。之后,向大家提交讨论《关于在本省创办女子大学的草案》和《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章程》(草案)两个文件。最后,王宏基教授受学校筹备工作核心小组的委托,按照学校董事会章程规定,提出了“董事会组成人员意见名单”和“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议名单”,提交会议讨论。经充分酝酿讨论和补充,校董、校务人员名单最终被确定下来: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名誉董事长:(暂空)

董事长: 王宏基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名誉系主任、教授

副董事长: 刘 刚 西北工业大学前副校长

沈尚贤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刘良湛 西安公路学院前院长、教授

沈慧俐(女)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教授

刘仲宁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姜维之 西安培华高级职业学校校长

房 玲(女)陕西省妇联副主任

董 事: 游兆泳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

沈达宽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教授

康继昌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

唐致中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工程系教授

傅正阳 西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宋寿昌 陕西财经学院教授

胡荫华(女)西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申洁如(女)西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马蕊然(女)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朱楚珠(女)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曹湘如(女)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丁芙英(女)西安市妇联主任

阮茂松 西安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

张富洲 西北工业大学基础部主任

秘书长: 姜维之(兼)

副秘书长: 阮茂松(兼)

张富洲(兼)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校务委员会名单

校 长:王宏基

校级顾问:刘良湛 沈尚贤 张宣 宋寿昌

副校长:姜维之(常务)

沈慧俐

张富洲

校务主任:刘刚 刘仲宁 阮茂松

由于新成立的董事会是“大学”的董事会,与建国前“老培华”的董事会办学层次有区别,所以在叙述中,大家习惯将其称为“首届”董事会。

首届董事会组成人员的鲜明特点是“专家董事会”。能够被入选担任董事之职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教授和教育专家。其绝大部分人员来自国内、省内著名大学和教育领域。阵容之大,人员之精,在全国同期创办的几所民办大学中是颇具影响的。同时,在酝酿董事会成员时,吸纳了早期培华创始人吴云芳女士之子宋寿昌为董事,并担任校级顾问,传承培华精神,共谋学校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董事会成员一致推举王宏基、姜维之分别任学校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是一个具有远见之举的决定。王宏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航空教育家,在航空教学和科研工作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深受大家的崇敬。他出任董事长和校长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确保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样,董事们极力推举青年时期就曾在“老培华”担任学校领导工作、新老培华的实际传承者——姜维之先生出任常务副校长,具体运作办学,也是正确而精明的选择。培华其后若干年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会议之后,大家按照分工,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7月26日,按照省政协副主席傅道伸的提议,在位于西安市城区西一路的市政协礼堂召开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陕西省政府、政协领导,省市教委、妇联等23个单位代表,还有关心青年工作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共240余人。

陕西省政府副省长林季周、陕西省政协主席吕剑人、副主席傅道伸、范明、杜瑞兰出席了大会。西安市政府副市长陈怀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同吉出席了大会。

学校董事会董事长王宏基向大会致开幕词。这是学校领导首次向外界发布信息,并系统说明恢复培华创建“女子大学”的初衷和办学目的。其要点有四点:

第一,使妇女有更多的就学机会。新中国建立之后,虽然已经把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倒了,但是,毋庸讳言,旧的习惯势力、旧的伦理观念、旧的传统还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虐待妇女、包办婚姻、玩弄女性、拐骗妇女、扼杀女婴还时有发生。当然陕西地区也不例外。怎样扭转人们的旧思想意识,冲破社会上的陋习,真正提高妇女的地位,提高女权,光靠宣传教育还不够,还必须做切实、具体的工作,做提高妇女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工作,使妇女得到更多的就学机会,进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培养更多的优秀妇女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建设“四个现代化”放到首要地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妇女在“四化”中的作用,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都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杰出的妇女代表,是全国人民所敬仰的。早期培华的主要创建者吴云芳女士,现代科学家修瑞娟女士,都是时代的骄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女工程师、女经济学家、女文学家、女医师、女法官等等;她们的成长,如果不靠教育入手,是很难想象的。我们办“女子大学”,目的就是要增加妇女的就学机会,开发她们的智力,使她们有能力多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第三,多形式、多层次举办教育。我国教育事业正处在改革的过程中。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有了蓬勃的发展,但是,据报道,每年仅有不足2%适龄青年可以享受高等教育,还处在“尖子教育”阶段,距“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那么,女子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了。如果女子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按享受高等教育总人数的5~10%估计,则充其量也不过0.1~0.2%。这不是少得可怜的数字吗?现在党提倡多形式、多层次办教育,在通往“大众化教育”的路途中,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一所民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推荐的专科大学,还把陕西地区职业学校的师资培养作为她的任务。这完全符合党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方针。她将为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高等教育增添机会!

第四,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赞助创办女子大学的一些高等学校教授专家们,多数是五十年代从外地来到陕西地区支援当地文教建设的,这些同志在陕西度过了相当长的青春年华,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关怀和人民的爱护,对陕西地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总想为陕西地区多出一点力,贡献自己的余热,最恰当的事业就是办教育事业。

在对学校的办学要求上,王宏基指出“要保证信誉,保证质量,由小到大,把学校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真正为全国起到重视女子教育的作用,使妇女真正在‘四化’建设中起到半边天作用。”

王宏基董事长在这个致词中,原本要对“培华名称的恢复”作简单说明,后来考虑到民国时期培华之社会背景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政治气候仍有相悖之处,不宜多加阐释,因此刻意回避了这一点;但延续培华美誉,传承培华精神的思想均体现在讲话之中。

学校董事会对学校的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国有化之前私立学校的基本特点。在新形势下,也是一种组织管理形式的尝试。

陕西恢复建立“民办公助”的培华女子大学的消息,在全国乃至国外不胫而走,媒体反应的速度令人惊讶!1984年7月27日董事会成立的第二天,《光明日报》就以“培华女子大学昨日在西安成立”为题,刊登学校成立的新闻。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对学校成立作了报道。紧接着28日《人民日报》、29日《羊城晚报》、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香港大公报》相继报道。学校所在地的《陕西教育报》《西安晚报》在沉默几天后,也分别于8月5日、18日刊发学校成立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媒体在半个月内报导培华成立消息的有16家,半年内刊登办学效果的报纸和刊物4家。媒体对办学意义均作了具有“积极作用”和“推动作用”的相关表述。《光明日报》在10月17日刊登了记者刘炳琦采写的“ 国家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陕西高等教育向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发展”的报道,文中称陕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举办走读性质的自费大学,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一封封满怀期望的求学信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从7月26日到8月14日,半个多月时间,就接到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十多个省市女青年的求学信60余件,她们信中所表达的求学愿望感人肺腑。西安地区每天来女大接待室要求求学的女青年更是络绎不绝。短短几个月就有日本私立大学协会、世界银行、法国妇女权利部等几批外宾来访。社会反响表明,女大成立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四、陕西省政府批准办学

学校董事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在本省创办女子大学的草案》于7月中旬上报至省政府。由于民国时期培华学校的声誉颇高,影响良好,创建“女子大学”的举动,省市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之前也已知晓,因而,8月6日省政府开会研究时很快就通过了。会议授权省高教局发文批准办学。全文如下:

关于举办民办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

为了振兴陕西,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妇女在四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由省政协和西安市倡导支持,民主党派人士筹办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经省人民政府八月六日批准,同意办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学校性质及领导体制: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为女青年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创办的民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由学校推荐,面向全省择优录用的职业性专科大学。归西安市教育局领导,受省高教局业务指导。

二、校址及学校管理:校址设在西安培华高级职业学校即原西安市第十三中学内。日常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精干的管理机构。

三、师资及管理人员:教师从我省高等学校聘请和由赞助者兼任。管理人员由退休、离休或自愿兼职的干部、教师担任。

四、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根据地方四化建设需要、办学条件和妇女特点设置专业,由少到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今年先设计算机应用、工业会计、中文秘书三个专业,面向社会招生200名。其中:计算机应用50名、工业会计100名、中文秘书50名。

五、招生来源:招生纳入短期职业大学国家招生计划,从参加当年高考的女青年中,按照招生规定的录取标准,在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由学校择优录取学生。

六、经费和基建投资:经费不要国家负担。经费和基建投资来源,除向学生收取学费、通过半工半读,对外科技服务增加收入外,由西安市教育局协助办学董事会筹集资金和捐助解决,并纳入市上基建计划。

                                                                                    陕西省高等教育局

                                                                                  一九八四年八月十三日

此文被培华人奉为“天字一号”文件,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八十年代陕西教育最开放、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点睛之作!

文内对学校举办后的诸多事项做了具体规定。如校名确定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办学层次为“专科”,学校性质为:民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招生范围为“全省”等。这里的几个限制条件在办学过程中是有专门解释的。自费,是指学生入学要向学校交一定的费用,国家不拨付这部分学生的培养经费。走读,是因为学校办学初期不设学生宿舍,学生白天来校学习,晚间回家住宿。虽然文件中规定招生范围为“全省”,但西安市最初给学校限定的招生范围是“市区内有走读条件”的区域。即以钟楼为中心,大致15华里为半径的范围。具体划定为东至纺织城,南到吉祥路,西限棉十厂,北却龙首村,超出这个范围即为不具备走读条件,学校不可越界招生。不包分配是相对于国办学校的就业政策而言的。改革开放前,大学学生从入学到就业都由国家统管,属计划经济“包揽”教育的模式。由于培华女大是民办性质,所以政府不承诺给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限制之中也不乏创新之处。比如:学校“日常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在八十年代初社会背景下的大学中是少有的管理形式,政府“开明和开放”的态度得到充分体现;招生直接“纳入国家招生计划”,这一优待条款对以后若干年省内陆续开办的“民办大学”再也没有赐予过,“培华”是唯一享受者;基建“纳入市上基建计划”,也为学校征地建校,继而成为全省第一所建设自有校园的民办大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就业虽然国家“不包”,但“由学校推荐,面向全省择优录用”的政策,为女大早期毕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难得的“录用”机会。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979年西安市利用几所老校的师资和设备组建了西安基础大学,之后市上利用一个单位的闲置院落举办了西安大学;西安科协联合下属学会筹建了西安科技学院。还有陕西其它地区同时期创办的宝鸡大学、杨凌大学等。这些大学虽然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举办的,办学初期也实行“走读”,但学校经费全由地方政府或行业公费负担,与公办老牌大学经费来源没有本质区别。多年后也完全演变成为公办全日制学校。办学经费真正“不要国家负担”的民办大学,仅“培华”一家。故此,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改革开放后陕西省第一所民办大学。

培华的产生,是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是教育改革进程的必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她的再次创立,成为新形势下全国最早实践党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政策的第一批学校,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从此启动。

五、隆重举行培华女大首届开学典礼

1984年9月17日是学校开学报名的第一天。首届200名学生当日全部报到,19日正式开课。当日,王宏基、姜维之、张富洲等学校领导逐个教室巡查学生、教师到课情况,检查后勤保障、教具设备到位情况,询问学生们对第一节课的反映,看到学生们满意且充满笑容的神情,忙碌了半年之久的领导才慢慢地放下心来。

培华女子大学首届开学典礼是在开课一月后的10月24日举行的。由于学校内没有适合场地,按照省政府领导的建议,典礼地点借用离学校不远的省委团校礼堂。

上午9时,精心梳妆打扮的200名学生,身着盛装、佩带校徽、精神抖擞地排列在礼堂中央。省市党政领导、著名专家教授、校董事会成员、省内多所大中专院校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400余人参加了开学典礼。当学校董事会董事马蕊然教授宣布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开学典礼开始时,全场顿时响起一片热烈掌声。时任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的姜维之先生眼圈红了:为了这一天,他苦苦等待了几十年!培华终于又回来了!是的,那种场面下,这位 “老培华”人怎能不激动呢!“培华”名称的恢复和培华办学精神的延续以及培华今后的发展就是他的夙愿,他的一生都将与培华相依。

王宏基校长为开学典礼致辞。他对学校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加紧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争取在五年内学校有一个稳定的专业领域和适度的规模;二是加紧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办四年制大学,为有自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而奋斗。随后他强调,只要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争取国内外人士的支持,继承老培华的办学传统,老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师生团结一致,培华女大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愈走愈光明!

陕西省政府副省长林季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典礼大会表示祝贺,并向关心国家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表示感谢!他热情赞扬了培华的继承者、培华女大创办者勇于创新的精神,肯定了女大是为国家建设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好途径。同时他坚信,培华的恢复和女大创建必将为陕西省教育事业开辟出一条新路,是完全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改革需要的。他希望,培华要发扬老传统,并以改革的姿态办好学,创出办学经验,为今后更多的民间办学提供经验!典礼期间,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范明、西安市副市长陈怀孝分别代表省政协和市政府发表祝贺词。陕西省妇联副主任房玲,西安大学副校长宋怀德分别代表省级机关和大专院校致贺词。

参加这个历史性典礼的来宾还有:杨礼门、丁芙英、冯元础、哈达、刘良湛、刘岳、潘中勋、沈尚贤、游兆泳、傅道伸、杜瑞兰、梁启安、麻莫敏、王相民、王国才、张丛、刘仲宁、刘美莲、廖肇荣、秦秀梅、邵云辉、庄勇青、朱宏凯、陆彦、胡荫华、刘刚、周广减、党川贵、姜长英、沈洁如、傅正阳、纪名刚、张棣、张煊、张富洲、姚聿、陈淑云、马若痴、骆备、胡景儒、许海宁、吴焱增、赏晓英、王斌、张铁等。

培华女大开学典礼,是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起始点,他吹响了西北地区新一轮民学的号角,成为一个新的教育时代开始的标志。

六、建校初期的教学活动

培华女大创建初期校舍是借用的。其地址位于古城南郊含光门外的大学南路。学校东侧的陵园路(后易名含光路)设有市区公交车站,“走读”学生来往交通方便。学校周边有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省团校、陕西省财贸干部学院等数所大专院校,还有陕西省卫生学校、市八十二中学、大学南路小学等几所中专学校和中小学,文化氛围浓厚,居地民风淳朴,办学的外部社会环境比较优越。

由于学校是“女子”大学,学生全部为女性,加之教学设备、实验室条件尚不完善,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较弱,因此,校务委员会把专业设置的重点放在文科上。首批开设中文秘书、工业会计和计算机技术等三个专业。

根据省政府批文,高教局当年下达国家统招指标200名。其中中文秘书专业50名,工业会计100名,计算机技术专业50名,按高考录取分数线统一录取,编为4个班级。

(一)教学组织工作

1.教学计划。首批开设的3个专业教学计划是参照国内职业大学同专业的教学计划而编制的。

中文秘书专业是一个备受欢迎的传统专业。主要培养掌握中文写作知识及新型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的文员。改革开放初期,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合资企业都有很大的需求量。虽然一些老牌文科大学都设有此专业,但根本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学校紧邻西北大学,师资、教材和教学计划都是现成的,可以充分利用。加之秘书职业适合女性就业,该专业成为学校办学初期的首选。

中文秘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秘书学概论、文学概论、应用文写作、中国通史、世界近代史、逻辑学、行政管理学、写作、秘书及文书处理、企业管理概论等。另外还开设有英语、书法、哲学、体育等公共课;配合教学进程还为学生辅设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及外国文学作品讲座。同时,每年暑假安排十余天社会实践,毕业前安排4周实习。学校为中文秘书专业联系建立了两个比较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工业会计专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属于紧俏、热门专业,同样具备社会需求大、适宜女性就业的特点。尤其是我国步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期,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基层,工农业、商业等各行业、各领域都需要大量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财会人员。一些老的国营单位也急需更换无专业上岗证的非专业人员,因此,在建校初期设置这一专业是有一定前瞻性的。学校在学生三年在校期间,共为其开设27门课程。其中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17门,主要有高等数学、会计原理、统计原理与工业统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政与信贷、管理会计、预算会计、经济法概论、工业财务管理、工业企业管理、审计学、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计划概论等;另外还有英语、政治经济学、哲学、体育等公共课程,同时,安排毕业实习两周,为学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两个。

计算机技术专业在80年代初是个新兴专业,虽然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不大,但从国外的运用情况看前景非常乐观。加之附近有西工大、西大、西电等几所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在学校创办初期可以借用,学生上机实习可以就近安排,随之确定办起来了。该专业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电子计算机导论、电路分析基础、FOPTRAN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信号与线性网络分析、电子技术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PASCAL语言、微处理机及其应用、数据结构、DBASE-Ⅲ等23门课程,2016课时,上机总时数达390小时,是当年开设课程最多,实际操作最多,授课教师最多的专业,也是每年学生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学校从1986年开始购置计算机建立了小型计算机房,每年更新设备。学校对该专业付出精力、物力很多。同时在课时上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如:普通物理实验、FOPTRAN语言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逻辑试验等。

这三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共同特点是:(1)德、智、体诸方面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较充分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2)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对今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基础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二;(3)重视实验、实习课的安排,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队伍组建。学校在第一个学期就为教学配备了全部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8位。高职比达到20%。当时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康继昌教授、沈尚贤教授、游兆泳教授都亲自授课。傅正阳、赵镇玺、纪名刚、姚聿、戈崇仪等副教授都承担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这支教师队伍,知识丰富,治学严谨,教学水平较高,而且善于组织教学秩序,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反映很好。首届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小大学,大教授,三年学成博士后”,虽是戏言,但从侧面反映了当年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和对教学质量的心态。

3.组织选用教材。为完成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学校组织人力与七所高校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确定了各类教材的选用范围、样本,通过一定渠道迅速预订,保证了开学使用。开学后,相关课程使用教材的教师又通过教学提出一些教材选用建议,中途更换教材8种12册,基本达到师生满意。

(二)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在刚开始的教学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学校教务处和办公室共同效仿兄弟院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结合学校“走读”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学籍管理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考试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学生降、留级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学生请假办法》《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三好学生评比办法》《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学生守则》等制度和办法,为保证教学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学工作制度》,其中对教学组织工作、主讲教师责任、辅导教师责任、新开课教师审批、教师业务档案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创建初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大多是引进西工大的。一些制度和方法也有完善和改进,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1、建立教师考勤、考绩制度。对教师进行日常性的考勤,目的在于检查和督促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内容,保证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需求;考绩每学期进行一次,主要是综合学生的意见,参考学生学习成绩,做为教师教学情况的衡量依据。进而确定是否继续聘任。实践证明,此项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教师的缺课和授课不认真的情况,达到了师生都满意的效果。

2、建立考试及留级制度。为避免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学校在考前就制定了《考试制度》,明确考试纪律,对学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凡经确认有舞弊行为者,该课程以零分记。虽不能完全杜绝考试舞弊,但考场纪律大大好转,端正了学生对考试的认识,保证了学习成绩的真实性。学期末对未取得合格成绩的学生,给一次补考机会,若仍有两门课程不及格者,列为留级重读。1985年,首届学生就有3名学生被确定留级,虽有家长来校询问,但经耐心说服,最终按规定接受留级。留级学生公布后,对全体学生振动很大,学习风气较前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效果很突出。

3、建立学生作业统计制度。学生作业以往是教师收改,学生缺作业教师一般不作统计。有的教师每次只改全班学生的一半,使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得不到督促和检查。学校发现这一问题,在班级中建立了作业统计制度,原始统计记录册由辅导员检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协助任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做到认真批改,效果良好。

4、坚持进行试验、实习课程。学校建立初期,虽教学试验设备不完备,有的试验课还要到外校去上,但教务处对教学计划中已安排的试验、实习课程,均进行了细致、完备的组织和落实。计算机专业每学期10次(20个机时)上机实习,1984-1985学年度都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计算机实验室上;普通物理每学期4次(18个学时)的实验都在西军电(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没有缺过一次课时,学生学到了真正的专业技能。工会专业的会计原理课的实习被安排在市政府相关单位和企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助。该专业学生经省计算机协会考核鉴定,全部合格。

学校不但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实习,而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事业单位实习。学生每到一处,都得到单位领导和实习辅导老师的好评。当年“培华”学生到单位实习是争着、抢着要,非常受欢迎,尤其文秘专业学生,政府机关都抢不够。1986年8月,《西安晚报》对培华女大学生的实习活动进行了专访,反映了培华女大办学初期的教学质量,称“培华女大在实习中显出教学质量,学生未毕业就有单位预定”。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1984-1985学年度,学生考试及格率达94.7%,80分以上(良好)学生达到56.4﹪。

(四)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女大的第一个学年,学校学生管理是由教务处负责进行的。除了班辅导员平时深入学生中间做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外,加强正面教育,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成立“培华女大业余党校”分期对要求上进的学生组织党课学习;请省内知名教授给学生做“怎样做合格大学生”的报告;学校领导每季度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做辅导报告,解决思想问题。1985年国庆节期间,西安高校有少数学生上街游行,学校有部分学生欲响应,副校长姜维之及时召开学生大会,讲时事政治,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稳定了学生思想,学校最终没有一个学生上街,教学秩序正常。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团委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渗透思想教育。

另外,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与学生家长交流,互通学生校内、外情况,争取了学生家长对学生工作的支持。学生家长也给学校管理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学校及时采纳并予以改进,对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改进学校管理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进行每年度“三好学生”评比与表彰活动,在校内广为宣传,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进取心。

(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工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除根据女性学生身体条件,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安排体育课程外,还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健美操队。田径代表队经多次申请和争取,被特准参加了1985年陕西省高等院校田径运动会,工会专业裴敏同学获得女子七项全能第五名的好成绩;同时经大会组委会评比,代表队获得“精神文明奖”。这是学校恢复建校以来首次参加省级行业运动会。女子健美操队也曾在市级健美操比赛中获奖。

学校抓住学生走读和场地狭小的特点,购买了适宜女性青年活动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棋类。经常性地开展小型比赛,活跃学生课余生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每年冬季,学校师生员工走出学校,利用含光路宽阔的路面,举行全校性的越野赛。每次越野赛活动,都会吸引大量的市民观看,那种场面,那种气氛,不亚于一场“市级赛事”活动,是师生们最欢快的时刻。

学校恢复建校初期的教学工作,是认真的、细致的、严谨的,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但距离真正定义上的大学教学管理仍差距很大。中学的管理方式在各个环节都可见到,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没有充分体现,这些都有待于在学校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和改进。

第二节 关心支持和援助

一、习仲勋同志关心支持学校发展

陕西恢复创建培华女子大学的消息在全国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得到中央领导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肯定、关心和支持。

1984年1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北京热情接见专程前往拜见的学校校长王宏基和副校长姜维之。习仲勋同志早年一直在陕甘边区担任领导工作,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以示褒奖。1952年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主任,主持制定了建国初期文教工作的16字方针。他对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在担任副总理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期间,参与了许多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习书记待客人落座后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们办了一个女子大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稍停片刻他又道:“不论办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到国家、考虑到党,要瞻前顾后,从长远考虑”“用哲学观点来说,就是要有战略观点。”在听取校领导创建学校的汇报后,习书记强调:“要办好学校必须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要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四化培养合格人才。”

习仲勋书记还详细询问了女大校名的由来。姜维之副校长解释说:“以‘培华’命名的学校,早在抗战前期就有,由吴云芳女士创立的女子教育促进会主办,邵力子先生支持创建发起募捐,建立建校基金。其成立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来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开发建设大西北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们现在又将她恢复了。” 书记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特别是当姜维之副校长说到著名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参与了培华职业学校的创建时,他兴奋地说:“邵力子先生的夫人傅学文女士仍健在,他们都很热爱教育。”他一边说一边起身查找傅学文女士的住址,并嘱咐去拜访。会见结束时,学校领导向习书记敬奉了女大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他满意地说:“很好!很好!”

二、中央部委领导对学校的支持

学校领导在京期间还受到中央其他部门领导同志的接见。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在接见校领导时表示:当前女子缺乏与男子抗衡能力,因此要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从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入手。恢复和创建女大是一件大好事情,应该支持,并表示来年到西安看望师生。同时,两位校领导还拜访了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领导,得到了他们的明确支持。

次日,遵习仲勋书记嘱咐,两位校领导同赴傅老在京寓所——晨光街“红霞公寓”拜访了傅学文女士。傅老虽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热情健谈。她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工作仍很繁忙。她听了王宏基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简要汇报后,满脸笑容地说:“我非常赞成办女子大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她还兴致勃勃地追溯了过去在陕西办助产学校和培华职校的往事,并表示一定再回西安慰问师生。

从“红霞公寓”出来,学校领导又赶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先生寓所,受到杨副主席的亲切会见。杨老对陕西办培华女子大学兴趣颇浓,感慨万千,欣然挥笔题词:“培育巾帼英才,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杨老还特邀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为培华女大题写了校名。

中央领导对“培华”的关怀和支持是办学人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培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领导这次北京之行,也受到陕西省政协领导同志的关注。1985年1月,省政协副主席康健生专门召集有关方面政协委员会议,听取了姜维之副校长对赴京受中央领导接见的情况汇报。与会同志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深切关怀表示衷心感谢。省政协副主席刘刚民作了总结讲话。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协副主席范明、沈尚贤、胡景儒、任谦,还有刘良湛、曹湘如、游兆泳等委员,另外教育组和妇女组的委员共70余人参加了大会。

在这次赴京的前一个月,王宏基校长曾去过一趟教育部。不巧,适逢部长何东昌部长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只好给教育部办公厅留言转告。

王宏基教授与何东昌部长有师生情谊。王宏基教授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曾赴意大利都灵皇家最高多科性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专业。1937年奉召回国到成都空军机械学校任教官;1940年赴贵州遵义,在国立浙江大学任教授。1944年应邀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任教授,何东昌这时正在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就学,王宏基是何的专业导师。1946年,本属于清华大学的航空工程系迁回北平(北京)时,王宏基未能及时随迁,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航空工程系教授,一年后任系主任。1957年西北工业大学成立时,王宏基为筹建委员会成员,并一直担任航空发动机系教授、主任。

王宏基从北京回来后不几天就接到何东昌从北京发来的信函,内容如下:

宏基老师:

手札敬悉。培华女子大学一事,只要学科为社会所需,招生符合要求,是会有利于“四化”建设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创意。现在我们的老校,一般都有些潜力,挖出来做一些有益“四化”的事,当然应予以支持。

不久以前,延安地区来中央汇报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国务院领导同志曾提出希望西安的学校能予以支持,这不仅是有利于延安的建议,而且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延安是中外闻名的革命圣地。也希望教育界老前辈能登高一呼,引起重视,从智力上加以支援。

老师进京时,因忙于外事,无暇脱身,未能拜谒,望见谅。

敬颂教安

                                                                                             何东昌

                                                                                        11月24日晚,北京

这封信函虽采用个人交往的形式,但内中表达了教育部高级官员对一所新成立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对学校办学者和全体员工来说,无疑起到了增强办学信心的作用。

1985年3月21日,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在省、市妇联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校视察。她对前来迎接的校领导和学生说:“去年听说西安办了培华女大,解决妇女学习问题。教授们这样热心,我很高兴,也很感动,答应一定看看女大。办女大是利国利民之事,对妇女工作是一个很大贡献。抓好妇女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我们妇女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办起女大对妇女运动,对妇女界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今天来看望为妇女工作的老教授,向你们致意!女青年们,希望你们珍惜机会,在这样一所学校刻苦学习,遵守校规、尊敬师长、帮助同学,做一个从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顶呱呱的大学生。”

张帼英信守承诺,来校看望师生,并向学校和师生提出希望,对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都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们对其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三、香港同胞的援助

培华恢复成立初期,不但得到来自大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香港地区爱国人士的认可和援助。

香港德义企业贸易公司是香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贸易的中型企业。公司总经理李伟先生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将军的嫡孙。当他从新闻媒体上看到大陆在西安恢复成立一所专门为妇女开办的女子大学时,心情特别激动,遂向陕西省侨联(香港1985年仍为英租界)写信并委托专人与培华女大取得联系,转达了为大陆民办教育机构赠送交通工具的愿望。书信全文照录如下:

陕西省侨联:

振兴中华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是本人多年的夙愿。多次回国探亲访友,耳闻目睹,深感交通工具不便。为此,本人愿捐赠本田十二座面包汽车壹辆和丰田小轿车两辆给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为培养出女性高级人才尽绵薄之力。

谨表敬意

                                                                                香港德义企业贸易公司

                                                                                        李 伟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三日

经陕西省侨联报请省政府,同意接受捐赠,并于1985年7月1日以陕政函字(85)118号文件发至深圳海关免税放行。学校在短期内派人从深圳接回车辆。

1985年9月22日,学校在西安市政府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接车仪式。学校方面在致词中说:香港德义企业贸易公司向学校赠送车辆,充分体现了港澳同胞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特别是对女子教育的关注。李伟先生的义举,有力支持了学校的基本建设,这不仅表明了他富有热爱祖国的精神,而且表明了他关心教育、愿为女大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热情。

市委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丛一平、市委常委韩同吉出席接车仪式并剪彩。

此后多年,这些车辆一直用于接送教师,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为学校发展初期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四、“红霞公寓”主人受聘

女大董事会成立时,按照董事会会议的决议,“名誉董事长”一职暂空缺,以便之后有时间选聘资深人士担任。

1985年7月初,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白纪年给学校打来电话,让学校准备一个聘书,去北京聘请傅学文女士担任学校名誉董事长。姜维之副校长接电话后,来不及细问,立即安排人去西安特种美术工艺公司制作聘书,并亲自送白书记过目审查。白纪年书记对姜维之说:“聘傅女士之事是习仲勋书记专意安排的。请你转告傅女士,我欢迎她到西安来。中央领导这样关心女大,一定要把女大办好,不要辜负中央领导对女大的希望和关心。今后凡是女大的重要事情,要和我通气。”

7月9日,姜维之带上聘书,带着嘱托径直赶往北京“红霞公寓”。傅学文女士待人热情客气,她握着姜维之的手说:“感谢习书记对我的信任,感谢女大师生给我的荣誉,我是热心教育事业的,乐意再次为培华做出贡献。来年一定抽时间到西安看望女大全体师生。”

姜维之从傅老家中出来,立即给习仲勋书记打了电话,汇报了送聘书的情况,并真诚感谢习书记对女大的关怀和挂念!习书记连声说:这就好!这就好!

一段时间后,姜维之才搞明白:在全国政协的一个会议上,习仲勋书记见到了傅学文女士,交谈中询问了与培华女大的接触情况。当时正值全国教育工作会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习老联想到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发展问题,遂提议由傅老出任培华女大董事会名誉董事长,恢复西安人民对“培华”的记忆,扩大培华的知名度。会议之后,习仲勋书记亲自给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打电话,郑重推荐傅学文女士任职之事。白书记当即表示非常赞同,并向习书记承诺立即落实。于是他很快便向学校布置了制作聘书的工作。

姜维之回西安后,第一时间将赴京送聘书情况向白纪年书记作了全面汇报。白书记很满意,并指示:我们一定要把培华女大办好,不要辜负中央领导的希望!当天,姜维之也向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朱宏凯、局长任希禹、副局长刘仲宁分别作了汇报。

由于傅学文女士三十年代初即随赴陕西担任要职的邵力子先生在西安工作过很长时间,并按邵力子的安排参与了“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的募捐建校工作,一段时间曾担任过培华的名誉董事长,对陕西尤其是西安有很深的感情,西安人民也熟悉她。所以,此事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表明中央领导对女大的重视程度。同样也显示出省委领导对女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事后不久,姜维之副校长主动向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的董继昌及市长袁正中做了汇报。当年,在西安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袁正中市长提起这件事时表示:要办好培华女大。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内部期刊《工作动态》亦于11月25日刊文“中央和省上领导同志热情关怀支持西安培华女大”,以1300余字的篇幅介绍了学校情况,女大工作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女大前进的每一步都得到了中共领导和地方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始终受到省市各部门、各界有识之士、老培华人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五、国内外人士的视察与访问

在八十年代初的社会背景下,学校成立的本身就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学校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就有国内外19个团体来学校访问和交流。其中国外来访团体有7个,以教育界、妇女界人士居多。学校成立后接待的第一批来访客人是国外的。1984年8月8日,日本私立大学协会代表团一行18人来访。学校常务副校长姜维之出面接待并向客人介绍了学校创办的情况。

17日,世界银行访华团彼德斯·沙以得先生一行4人来访,姜维之副校长和客人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并合影留念。

9月6日,省高教局副局长张克忍率高教局外事处李志钝处长、计财处阎俊哲处长来校视察工作。张克忍成为学校成立后来校的政府官员第一人;10月下旬,先后有贵州省政协代表团、辽宁省沈阳市教育代表团、湖南“青年报”总编辑来访。

9月12日,日本滋贺女子大学吉田贞夫教授专程来访,了解中国第一个女子大学的开办情况,并表示会和学校继续友好往来。姜维之副校长向客人送上精美礼品,并希望与滋贺女子大学互相交流办学经验。

10月11日,法国妇女权利部部长依韦特、鲁蒂夫人在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校访问,并深入课堂、食堂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离开前与校领导合影留念。

国外来访者对学校的各方面情况都很关心,尤其是对为什么要设立非国有大学,为什么要办女子大学异常关注。1985年4月20日,德国德中友协妇女代表团前来参观。代表团团长玛格丽特女士和随行4人受到学校方面的热情接待。代表团成员在姜维之副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课,并与学生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在双方友好交谈中,玛格丽特女士微笑着问:在西方,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妇女很难与男子一样取得成绩,中国呢?姜维之副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旧社会的现象也是如此。我们就是为扭转这种状况,增加妇女学习的机会。有了知识,与男子对抗力量也就强了。提高妇女素质,对妇女的真正解放起决定作用,仅有法律还不够!”

玛格丽特女士兴奋地说:好!太好了!这是一种进步的设想,是我们这次来中国听到的第一个最进步的观点!

六、接受国际捐赠

培华女大的创立,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得到了来自一些国际和地区的物资赞助。1985年7月,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省妇联副主任房玲向姜维之推荐了一个国际援助项目。由学校出面,申请加拿大MAF资助,为学校图书馆增加设备和图书。8月初《关于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筹集图书》的项目申请报告提交到了加拿大驻华大使馆。

在项目申请报告审批阶段,学校于10月初建立了60平方米的书库,并购买了一些图书。年底,加拿大驻华大使馆MAF项目官员史高德(中文名)来校考察,对资助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1986年初,加拿大MAF组织通过了向培华资助相当人民币20000元的“采购图书及设备计划书”。利用这一资助,学校购进图书架10个,自然科学类图书约5500册,社会科学类图书约5000册,外语类图书近300册,其它图书3000册,使学校图书馆图书拥有量增至13800册,基本满足了当年教职工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为牢记这一友好捐赠,学校为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友好捐助特意制作了大理石纪念牌匾,悬挂于图书馆的醒目位置,让后来人了解和珍视加拿大友人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

第三节 寻找新的出路

从培华女大诞生的那天起,位于西安市南郊“大学南路2号”那个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的院子里就容纳了3个不同时期建立的不同性质的学校,各类学生近千人。有段时间人们习惯把学校称为“123校”,即一套班子,两种体制,三块牌子。

一、“三校并存”的窘境

西安市第十三中学是1956年由西安市政府设立的市属老校。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竞争中落伍,连续数年招生不理想。1983年下半年,学校新任校长姜维之在“创新求变”思维指导下,顺势转型成立了“培华高级职业中学”,与十三中同属西安市教育局管辖。八十年代初,创办高职是中教改革的方向,路子选对了,招生情况立即有了好转。1984年女大成立后,经市教委批准借用前楼,供教学和办公之用,从此形成了“三校并存”的局面。而这三校中,培华女大属民办公助性质,经济来源、管理体制与其它两校有别。

1985年5月初,上级党委就“培华学校”三校并存期间“关系不够明确,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涉及了一些人为矛盾”等问题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听取了校长、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同志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加强中教,筹办高职,创建女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对女大的发展方向,会议认为应“面向西安市、背靠老大学、填空补缺”;对女大董事会组成人员调整、吸收的原则是:集资赞助者;义务教学者;帮助办企业实体助学者;组织社会力量帮助办学者等四类人。对不宜做董事的人,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从学校管理体制上看,省教育厅一直将女大看成独立的办学实体。而市教育局一度强调十三中、高职、女大“三位一体”。在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主张党政一把手都进女大校务委员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市教育局主张只能以高职的名义进人,但可以给女大、高职都带课,以缓解女大缺教师的状况。女大董事会一度坚持女大的校级领导班子是独立的。进教师也要高标准,以有能力讲授大学课程为标准,不能进中学教师教授大学课程。会议针对“三校”之间的主次和关系指出:决不能因为女大而影响高职,不能以大学挤高职。上级党委领导还重点强调,高职是作为改革方向在十三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更关心高职的发展。高职只能办好,绝对不能因为办女大而影响高职。

这次会议的“调子”,对女大在这块土地上继续落脚和生存是一次不小的刺激。客观地说,女大成立初期得到了高职在场地、人力、物资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女大的壮大对同时期成长的高职也有一定的影响。上级的忧虑不无道理。“三校”教学工作和生活在一个院内,各方面相互干扰,学生的文体活动和集中召开的大会都难以开展,长此下去,三个部分的教学质量都难以保证,发展必然受限。一位国家教委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谈到规模效益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总体上说,全国高校的规模和效益偏低,虽然现在有一批万人以上的大学,但还有不少规模很小的高校,甚至还有一些微型学校,年招生百来人,在校生三五百,校园面积十分可怜,却也五脏俱全,效益很低。这位领导讲话中所指的学校是否包括培华暂且不论,从发展的角度理解,女大寻求建立新校是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姜维之的心里此刻已经开始酝酿建新校的计划。

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85年5月之后,学校领导层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基本统一了寻求建新校的计划。6月,学校向西安市计委上报了建设新校园的意见书。8月初,学校基建意见书经市计委(85)220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学校建设新校园,十年内规模为2200人,建筑总面积3005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

这份文件被培华视为落实“天字一号”文件的第一个子文件。也是陕西省民办高校的第一份基建任务书,它比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兴起的民办院校建校高潮早了十年,从政府政策上突破了陕西民办高校租(借)房办校的历史。

市计委批准学校建新校是按照陕高教计(84)第106号文件中基建“纳入市上基建计划”的精神执行的。但第106号文件中对经费和基建等投资来源明确由“办学董事会筹集资金和捐助解决。”1985年之后,姜维之带上雷福云等几位同事,利用星期天到学校周边的许多单位“化缘”求助。在反复宣传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十几个单位热心赞助,支持“培华”的教育事业,共集资38万元。除用于学校购置教学仪器外,还拿出部分资金连同市教育局下拨的10万元在前楼上加盖了一层,扩展了4个教室和4个办公用房,学校日常开支也宽裕了许多。但是,建新校所需几百万元资金岂能是“化缘”就能解决了的。

1985年初,学校先是通过省高教局向教育部申请“华夏教育基金”,费尽周折未能奏效。后又于省政协商谈接办“富秦公司”,因先期投资不到位中途作罢。在遭受种种挫折之后,姜维之想到了学校自己办企业,“以商养学”。历史上很多私立学校都是实业家创办的,民国时期的培华也是边教学边生产边销售,解决了办学中的部分困难。现今,要使一所开支庞大的高等学校正常运转并能逐步壮大,必须解决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问题。1985年4月,学校在短时间内开办了“培华实业公司”,聘请有多年从商经验的“行家里手”担任经理,以通过货物购销贸易获利,为学校提供建设资金。之后,相继在北院门办起了“培华招待所”。

1985年10月,适逢《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施行,其中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的精神极大的激励着广大师生。遵照王宏基校长的提议,在姜维之副校长的主持下,依照市计委(85)220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学校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即“七五”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有:

一、学校规模和专业设置。五年内学生人数达到1000人;专业由现在的3个专业增加到6个。

二、基建。在本市南郊征地60亩作为基建用地。建设教学楼2500平方米;教学办公楼1280平方米;行政办公楼1080平方米;图书馆楼1950平方米;综合实验楼340平方米;职工家属楼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5000平方米;学生餐厅1200平方米;大门60平方米和其他建筑2500平方米。另外建设5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地。合计约18910平方米,总造价500万元。

三、人员编制。按全日制高等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五年内学校教职工人数暂定295人,其中教学人员150人,占50.8%。

四、教学设备。五年内基本配齐能容纳一个班学生使用的电子计算机及其全套附件的计算机房;能容纳40人上课的外语语音教学设备,一套完整的电化教学设备。

五、图书资料。计划每年增加10000册,使馆藏图书达到78000册。

六、经费来源。争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的资助;争取多渠道、多形式集资;为企事业单位代培专业人员获得收费;校办企业收益。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个五年规划是宏伟的,属于敢想、敢攀的计划。可在董事会一些观念较传统的董事看来,这个规划还是太大了,太夸张了!学校经商办企业,也“超越了文化人的能力范围”。这个规划提交董事会研究了两次,修改了再修改,最后勉强通过。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匆忙进行的城市改革遇到困难,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所有制的单一性导致改革步子放不开,改革方向不清晰。农村改革当年一举成功的轰动效应,没有在城市改革中再次出现,改革进程总体减缓。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茫然中显得举步维艰。民办教育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精神后,再未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前景看不清楚,支持力度受限,民办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自然成长、自我发展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实现“七五”发展规划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三、陕西省政府批准建设新校区

学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总体体现了建设新校区的愿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姜维之带上雷福云等几个人开始奔波新校园选址事宜。先是在东郊沙坡“劳改窑”后边看了一块坡地(属原市拖拉机学校),地方虽小,但有现成的5000平方米的房子,教室、宿舍、食堂均有,能容纳几百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期在南郊烈士陵园附近也看了一块地,虽离市区较近,但面积小,只有十几亩大。后来在西南郊的沙井村看了一块地,位置尚可,地价也合适。在一次学校工作会议上,姜维之副校长把搜寻到的这些情况向与会人员逐一报告,提请讨论。大家对建设新校园的想法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全力支持。经充分讨论后,因东郊离西军电(后改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大、财院等学校距离远,接送教师困难大(当时学校车辆少,道路也不通畅)等原因决定放弃。从市上的规划看,沙井村一带将会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电子城,潜力很大。最后一致选择了西南郊沙井村地段。这次会议之后,学校日常工作中多了一件事:征地建新校。

12月中旬,学校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名义给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白纪年和省委副书记周雅光写信,一来汇报建校一年多的工作,二来按照白纪年书记此前的嘱吒,力陈学校建校过程的困难,以求从上边批示解决最关键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全文如下:

白书记并周副书记: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全体董事向您致意问好。

培华女大幸蒙赐教,现在学校征地已经得到西安市规划局批准,地点在南部烈士陵园的南侧,面积为120亩,征地用款全由西安市工商银行资助,当然这以后女大将为其长期培养所需人才。

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基建用款,我们想请白书记、周副书记在百忙中转告并批示有关方面,能在一九八六年的基建费用中给培华女大一些补贴。我们计划在一九八六年的三、四月份把地拿到手,秋天学校要初具规模。除征地用款三佰万元外(已落实),基建用款约需六佰万元左右。据傅学文先生来信说:她准备请求习仲勋同志转告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同志,请中央给西安培华女大一些补贴,这样,中央和地方对学校资助一些,我们设法在其它方面集资一些,这朵曾在陕西开了二十多年而由于极左思潮一度被扼杀了的花,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阳光雨露下开放的更加艳丽。

我们全体董事最近再一次学习了习仲勋同志对西安培华女大的批示和进一步领会他安排邵力子夫人傅学文女士为学校名誉董事长的意义,在认识上有了升华。邵力子先生在陕西任职期间十分支持在西安创办“私立培华女子职业学校”。学校的工作也要求夫人傅学文女士积极参与。校址在西安市后宰门的街北(即现中心医院门诊部),土地面积约三十亩。这所学校一九五三年由西安市接收。现在培华女大的副校长姜维之同志四十年代后期和五十年代初期在该学校任教并出任副校长。据他回忆,其时教学楼嵌石上刻有“邵力子主席捐建”字样。因此,短期职业大学性质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私立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恢复和升格。这样我们认为:遵照习仲勋同志交办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一系列指示和他为培华女大做出的安排,既是为了陕西培养妇女方面的高级人才,同时也是为了党的统一战线和第三次国共合作以及台湾回归大陆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培华女大蜚声教坛、注目于国内外,全国政协报载的国外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她的消息,世界各地参观的人士接踵而至,国内外求学信络绎不绝的原因。如果这种理解是正确的,我们这些多数在高教战线奋斗了三、四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现在不仅仅是“贡献余热”,而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顺颂玉安,恳请批复。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全体董事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这封信件很快经白纪年书记、周雅光副书记批阅后转至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林季周同志处。林季周副省长阅后批示省政府办公厅文教处函告省教育厅,对信中所述“私立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几个问题予以调查并上报情况。

陕西省教育厅接函后,抽调专人查阅了陕西省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西安市房地局的有关资料,走访了西安市教委、市中心医院、市卫生局、市政协等相关单位及原“私立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部分董事、校长、教师、学生等人,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其结论如下:

一、原“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前身是“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由“陕西省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创建于一九二八年,校址在现西安市青年路市二印厂附近。一九三六年改名为“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简称培华初级女职),校址迁到西安后宰门现中心医院门诊部所在,一九五三国家接收后改名为“西安第一财经学校”。同年又改名为“西安财经学校”。一九五六年该校迁往长春,原校址由“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使用。一九六四年,市卫生局与教育局协商,经市政府同意,市妇产院(院址在西安大皮院)和市教师进修学院地址互换。这样,原“私立培华女职”的校址,就由市中心医院改建为门诊部和家属院了。

从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四九年该校校长由吴砚青(云芳)担任,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一年校长由鲍廷忱担任,一九五二年后由冯希勃、郭育人、姜维之任校长。

二、解放前,该校经费除伪教育厅、财政厅按月补助外,其余由校董事会筹措及学生劳动收入解决。修建校舍购置设备所需费用由校董事会在社会上募捐。

国家接收私立学校后,地产、房产、设备均改为国家所有,关于这类情况的落实政策问题,我们没有查到有关文件。

三、邵力子对原“培华女职”有较大贡献。据刘安国(伪教育厅秘书长,原培华女职董事)、王友直(伪教育厅厅长)、宋寿昌(吴砚青之子,现西安财院教授)、田克恭(原培华女职董事)等人回忆及五十年代初,由王君毅(培华女职董事)执笔,写的《旧中国陕西所创的女子职业教育》资料中记载邵力子在培华女职募集建筑费时捐款最多(该资料复印件现存我厅)。

据刘安国、宋寿昌回忆,傅学文为原培华女职名誉董事长。据被调查的原培华女职的董事、教职员、学生回忆,学校建筑物上有刻写着捐建人姓名的石碑。

四、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原培华女职确系私立学校。该校历史悠久,在海内外影响较大,曾为我省的职业教育做出了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省的职业技术教育,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我们建议恢复培华女职。鉴于现西安市培华女子大学是在原培华女职的基础上创建的,希望省政府,特别是西安市政府按其原来“民办公助”的办学方式列入计划,给予一定的实际支持,主要是解决培华女大办学中的困难,尤其是学校校址与基建问题,使培华女大能为我省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此调查报告先报至省政府办公厅文教处,之后转至白纪年书记、周雅光副书记、林季周副省长。

这个调查报告虽然把学校董事会致白纪年书记信中包含的“早期学校土地权属问题”否决了,但直截了当地建议省政府在培华新校址和基建中“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并“列入计划”,真乃神来之笔,这可帮了培华的大忙!姜维之手持调查报告和白纪年书记的批示,蹬上自行车,不分上下班,逐日拜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请求减免学校建设用地的诸项配套费用。

1986年12月,西安市委书记董继昌亲自过问学校基建工作。鉴于培华是陕西首所民办高等院校,是党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早期实践者,对陕西尤其是西安地区民办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扶持学校使其在短期内得以成长和发展,亲自批示,将征地过程的相关费用按政策予以减免。同时批示有关部门给予征地方面的协助。市计委副主任陈慕春率基建处、交劳处同志来校实地察看;规划局同志利用休息天审查相关文件,制定规划;征地办主任樊保善带领3位同志按市委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积极工作3个月,征地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从而为建校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7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地字[1987]132号文件批转西安市土地局市建征字[86]434号报告,同意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建设新校区。文件中提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规模为2200人,建筑面积30050平方米,征用西安市雁塔区山门口乡沙井村土地共111.28亩。至此,学校征地工作完成,工作重点转向筹资建校。

四、建设计划搁浅

一个难点突破,接下来的更难。12月中旬,姜维之邀请沙井村被征土地相关村组代表商谈修建道路和圈围墙事宜。初次和农民正面接触,商谈气氛很融洽。但遇到具体问题,则各执已见,难以沟通。学校提出先付部分征地款,然后圈墙基建,剩余款项分三年付清。但农民坚持先全额付清青苗补偿费,再一次性付征地款的二份之一,才可圈墙。

1988年春节前,第二次接触商谈仍然没有结果,双方在付款项目、数额和先后次序上难以统一,故约定择时再议。

1988年以来,物价上涨,原材料紧缺,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家整体资金缺乏,经济滑坡。基建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原材料实行“平议价”,购销两者价格悬殊很大,搞不到平价原材料,基建投资就会增加很多。中央治理整顿经济秩序,教育贷款更是无人敢碰的禁区。姜维之为了学校的基建,多次跑北京,找国家计委、全国妇联、科委,得到的仅是杯水车薪。姜维之在一次会议上无奈地说:“我去北京汇报工作,想让他们拨点款,投点资。谈起培华,他们评价都很高,但一到具体事上,都相互回避,强调困难。我在1986年全国记者采访团来校时曾说过,民办学校要有“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精神,不然什么事也办不成。看来,今后一定要坚持这一点。”

学校“七五”规划执行的前三年,学校基建筹资计划执行效果不理想,原设想的几个筹资渠道都行不通。校办企业非但没有给办学提供资金,还差点将学校拖进“泥潭”。1985年初,“培华实业公司”负责人童某伙同他人将学校投资的巨额款项暗地转移为个人还债,并采用签订虚假购货合同的方式实施诈骗,使学校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在学校的追查下,1986年7月初,童某被碑林区检察院收审,并于9月12日以诈骗罪逮捕并判刑。“培华实业公司”也因此停办。学校“以产养教”的建校设想中途“流产”。因资金缺口太大,地款支付不了,基建计划推进缓慢。1989年,受学潮影响,许多本应加紧办理的事务难以排到议事日程上,基建工作被迫搁浅。

第四节 艰难的跋涉

1986年以前,学校管理体制是按照“三位一体”格局形成的临时建制。由于学校校园管理、财产管理、后勤管理、食堂管理等都归属“一体”的范围,所以,女大内部只设了“两处一室”,即教务处、总务处和办公室。

教务处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当年遵照副董事长刘良湛的建议,在学校专业少、学生少的情况下暂不设系,教务处代理系一级职责,教务、教学、教师、学生统管。教务处在1986年以前由蒋淳乙负责,1987年后上官守信任处长。总务处对外称处室,实际只担负教学教具和日常用品的提供和保管,一些大的管理项目由高职统管。负责人也由高职的后勤负责人何培德兼任。学校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综合管理部门,除文书、公章管理、对外接待和联络等日常业务外,还兼管外事、保卫、人事等,承担着学校运转过程的各项事务。1985年之前,校办由姜维之副校长直接负责,1985年后,市教育局任命肖吟棣任办公室主任。

1986年之后,由于“三位一体”管理体制运行期间产生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学校为消除不必要的矛盾纠葛,集中精力征地建校,遂向上级报文申请设置独立建制。

一、独立管理体制的形成

1987年7月,市教育局批函正式同意“培华女大设置独立管理体制”,除校舍在新校址未建成前继续使用高职前楼外,人员、财务以及团组织等均与高职分开,姜维之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华女大的管理上。从此,培华女大开始独立运作。

管理体制独立后,市教育局将原来在培华女大工作的38名国家在编教职工正式划归女大,人员工资和相关待遇仍按国家规定拨付。他们是:姜维之、刘宝琴、董光复、雷福云、贺春兰、冯志诚、张友芳、朱琼、牛道军、崔应葆、赵英林、铁志贵、吕长安、沈焰、刘福珍、宁良义、王育葆、张晓玲、李凌子、高慧、陈彩彩、晁翠花、卢梓、张运良、王厚琮、张淳民、肖吟棣、朱亮、张伟、韩兴桥、段锡瑞、刘颖、上官守信、孙丽英、朱宗耀、朱世昌、王鑫、冯亚明。此后在市教育局的官方文件中,对女大办学性质的描述有了“民办公助”的提法。事实上,“公助”一直存在,市教育局每年拨付的人员工资和部分经费对学校成长初期非常重要。中央教科所一位负责人对培华发展初期的这种形式很感兴趣,曾提出“民办到什么程度,公助到什么程度?公助份额多少更合适?”的问题。在学校以后的办学历程中,“公助”部分一直延续了十几年。

学校根据新的运行体制和管理工作的需要,适时调整了内部管理机构和中层管理干部,形成了“四处一室一馆”的管理体系。

校级领导:

校 长 王宏基

副校长 姜维之(常务)沈慧俐 张富州

中层管理机构及负责人:

办公室 雷福云(副主任)

教务处 上官守信(处长)

人保处 段锡瑞(负责人)

政教处 张友芳(负责人)

总务处 铁志贵(负责人)

图书馆 冯志诚(负责人)

学校管理体制独立后,立即向市上申请了专用“户头”(编制),并通过市政府办公厅向市计委、粮食局、公用事业局、公安局、统计局、财政局等单位发文,补办了相关手续以及学生口粮供应,购买城市公交“月票”等一系列事务性手续。对学校申请内部人员编制的问题,市上未作正面回应,只是讲应主要通过招聘形式解决。1988年以后,学校人员结构开始变化,招聘人员逐渐增多,“民办”的一些特点逐步显现,上级对学校的管理也随之更加“宏观”化。

1989年,根据学校发展和工作需要,增设了基建办公室,指定赵英林临时负责。

1989年6月,西安市科教工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支部委员会”,姜维之担任书记。学校党支部有党员12人。

1990年7月,学校对总务处和校团委的人员进行补充和调整,任命董光复为总务处副处长,推荐并经上级党委批准王雅萍接任团委工作并任副书记。

二、培华女大首届毕业生安置

1987年,是学校恢复创建后女大首届学生毕业的年份。对于陕西省建国后唯一一所民办院校的首届毕业生,市上非常重视。市政府要求市计委、市教委、市人事局联合发文,向各区县、市级委、办、局推荐女大(同时包含西安大学)的毕业生。陕西省劳人厅也非常重视,会同市人事局对当年的三个专业245名(含定向师资45名)学生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安置。学校规定:学习成绩排在前三名者,可以挑选工作单位,其他学生结合志愿按成绩先后顺序分配。

7月11日,学校为首届毕业生召开了隆重的毕业典礼。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董继昌出席并讲话;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力贞,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刚民、胡景儒,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习正宁,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白海兰,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权秉华,西安市教委副主任刘仲宁,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应乾,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朱文蔚等出席了典礼仪式。在典礼上,全国政协常委、学校名誉董事长傅学文女士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王宏基校长讲了话。傅学文女士贺信内容照录如下:

全国政协常委培华女子大学名誉董事长傅学文女士的贺信

姜维之同志,并转全校师生:

董事会来电奉悉,从七月一日起,我有几个会议必须出席,实在不能抽身前往西安,深感抱歉!特请维之同志代我向首届毕业诸位同学表达我的热烈祝贺之忱。希望她们出校以后,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做出贡献,不负老师们的辛勤教导。请代向老师们的夙夜辛劳,表达我的衷心感谢之忱!敬祝您和全体师生健康、快乐、不断进步!

                                                                                              傅学文

                                                                                       1987年7月3日于北京

从7月到11月底,除个别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待分配外,其余学生均被妥善安置。其中,外地市师资班的36人回原生源地;省直单位机械厅、石化厅各安置7人,经贸委安置3人,电子厅、冶金厅、纺织工业公司、供销总社、建筑总公司、医药局、出版社各安置1人;中央驻陕单位国防工办安置6人,兵器工业局安置12人,煤炭厅安置5人,西北电管局、总后工厂管理局各安置3人,邮电十所、省公安厅各安置1人;西安市市级委、办、局安置53人,七区六县安置66人。有3名学生留校工作,其余学生在第二批安置时大部分进入区、郊县。有9名学生申请自谋职业。

女大首届毕业生分配工作,基本上达到了社会、学生、家长“三满意”。

三、适时进行内部管理改革

女大首届毕业生分配工作顺利完成,给教职员工激励很大。但学生毕业分配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方向“过窄”的看法给学校工作从侧面提出了建议。加之国家教委正在拟定对职业大学的验收计划,学校内部在教学、专业设置和管理的各项改革工作亟待进行。1987年到1988年,姜维之副校长在几次会议上相继提出学校的专业和教学存在“只专不广,知识面窄”的问题,师资力量和教学秩序也比开创时差,要求今后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加强学风建设,整顿校风校纪,规范内部管理。为了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姜维之将上半年接待国家教委职教司闻友信副司长时提出的“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四句话,正式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向全校公布,此次激励教职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各部门按照要求在不同工作阶段也随之安排了系列改革方案,学校整体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改造传统专业,拓宽专业方向

1986年招生时录取新生的分数线比85年有大幅度提高。当年工业会计专业由过去录取文科生改为录取理科生。根据这些变化,1986年12月下旬,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提出了“相对稳定,灵活增设,适应需要,范围放宽”的思想。

1987年后,决定对原有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和名称进行调整。中文秘书专业调整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业会计专业调整为“企业管理”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恢复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同时,对各专业课程设置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其目的是拓宽专业覆盖面,增加专业内涵和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就业机会。专业名称改变后,受到社会和考生的认可,当年报考的学生明显增加,来校咨询的学生及家长也较往年增多。

1987年,经与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增设了英语专业班,当年招生40人。连同此前改名的三个专业,当年招生专业为4个,总招生150人。需要说明的是,1987年以前,国家对专业名称的命名没有规范性要求,学校对专业的改名以及增设“专业班”均没有履行严格审批手续。直到1989年,在西安市教委的要求下,才补办了专业改名和新增专业的审批手续。

1989年初,为满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市场的需求,学校经市教委批准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此专业与日本京都成安女子短期大学的相同专业开展了多方位的友好交流。1991年学校开始向成安派遣留日学生。这一专业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成为培华的特色专业,受到西安市乃至陕西人的普遍欢迎,十多年生源充足,教学质量优异,社会效益突出。

(二)首次开展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1987年上半年,按照西安市教委的安排,学校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建校后的首次职称评定工作。

学校首先成立了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由主持学校工作的姜维之副校长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总体实施职称改革过程的组织、阶段工作安排和材料准备工作。同时,聘请专家教授,经上级主管部门按程序批准组成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

1987年5月5日,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经上级批准成立,其成员有:王宏基、刘世爵、张宣、沈慧俐、刘良湛、姜维之、沈尚贤。

接下来从5月中旬开始,学校按照规定,对申请任职人员的政治条件、个人历史和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详细考查核实;用任职条件的八条标准进行衡量,重点对个人业务上的教学效果、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对其进行外语考核、学历和学术论文审定。

经过两个多月的细致工作,申请任职人员的全部评审资料整理完成。组织评审工作在专家教授的努力下,也只用了两天就圆满完成并分两批向上级报送了任职人员名单。12月中旬后,市教委职改领导小组陆续批准学校任职资格人员:副教授1名,讲师4名,统计师1名,会计员1名,助教8名。王育葆是经培华女大评审任职的第一位副教授。

经过这次评审工作,增强了专业人员在教改中的责任感,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学术和专业水平,激发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许多教师都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并取得了省内其它高校专家的好评。这次评审工作也发现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给了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有半数以上的青年教师被评为助教,为学校发展储备了人才。同时,首次评审工作对个别教学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较差的教师,给予了缓评的处理,给其敲了警钟。

1988年4月,学校设立了文科、理科、马列三个教研室,并分别任命王育葆副教授、宁良义讲师、傅正阳副教授为三个教研室主任。

1989年12月,学校在落实市教委职改办(89)009号文件时,对职改领导小组和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职改领导小组由5人组成,他们是姜维之、上官守信、雷福云、王育葆、宁良义。职称评定委员会由7人组成:姜维之、张富州、王育葆、宁良义、郭栓贵、傅正阳、李学钧。

(三)开展“校风校纪”教育活动

1988年5月,学校开展了“校风校纪”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强调“校风校纪”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学校在“校风校纪”教育活动中将重点放在校风教育上,教育内容重点落实“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教育理念,从领导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入手,在教育中严肃校纪,改变校貌。

“校风校纪”教育活动对领导及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列出了具体标准:坚守岗位、团结合作、深入实际、服务教学、敢抓敢管、勇于负责、具有改革思想和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精神。具体有三项要求:1.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改革,为建设女大而艰苦创业,作全体师生的表率;2.领导干部要经常和师生对话,联系实际,引导师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改革,关心学校发展;3.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校风校纪”教育的必要性,广泛听取师生的建议和意见,齐心协力,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

“校风校纪”教育活动对教师的教风概括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治学严谨、行为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荣誉感和对学生全面负责的责任感。具体要求为:(1)辅导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动学生,积极协助各部门搞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2)每周三下午,辅导员要深入班级,细致了解本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定期向学校领导作专题汇报,每周五下午为辅导员汇报日;(3)教师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的事业,同志间要增强团结,互相关怀,大力协作;(4)全体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认真备课,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既要敢于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善于教育学生;(5)教师要仪表庄重,服装整洁,谈吐文雅,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校风校纪”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风概括为:学习目的明确,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具体要求是: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有病要履行请假手续;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不影响他人,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养成刻苦钻研的学风,踊跃参加文体活动;要讲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不打人、骂人、不酗酒、不吸烟、不赌博、不浪费水电,学生要保持仪容端正,朴素大方;学生要自尊、自爱,树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辱”的集体荣誉感,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国家法规和法令,在校内外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事。

同时,学校在“校风校纪”活动中要求校园学习气氛浓厚,环境卫生,环境优美,努力形成适宜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历时7个月的活动期间,全校上下踊跃参加,师生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教学氛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工作分工明确,措施得当,总体工作有条不紊,有张有弛,中心工作突出,各方协作顺畅,基本消除了工作漏洞和扯皮现象;教师授课认真,学生听课用心,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全校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迟到、早退现象,课堂随便说话现象,考试作弊现象;养成了随手关灯、关水的良好习惯;室内卫生和环境卫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师生见面互致问候,骑车进校下车推行等等。

这次学校开展的“校风校纪”教育活动,是建校以来全校上下集中开展的最成功、最有效的集体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树立“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办学理念,形成“校风靠大家、人人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养成“好学、活泼、向上”的学习风气,建立“有序、文明、温馨、和谐”的校园秩序都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四)改革职工考评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对教职工进行业绩考核和年度评比,往年都在进行,但一直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程序。1988年下半年,学校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决定实行新的奖评办法。10月中旬,在两易其稿并经全体教职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职工奖评制度》。制度规定对教职工的奖评按学年度进行,一年一次,评出校级先进集体若干个(不超过校级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校级先进个人、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若干个(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30%)。制度规定,评选的程序是“个人总结,处室评议,会议审定,校长批准”。先进个人的材料装入个人档案,作为推荐评选市级以上先进的基础材料,并作为调资、晋级的依据。

职工奖评制度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做出了详细规定。限于当年的历史背景,在具体条款中政治条件多于业务条件,且某些条件也未必正确,但仍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首次执行新的考评制度是1989年6月。在历时22天的考评中,大家自评总结认真,群众评议客观,领导审议严谨,所评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都是大家公认的,没有大的争议。

这次教职工奖评制度的推行,对于打破“大锅饭”,纠正“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奖励办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学校详细掌握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实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情况有极大的帮助,基本达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受到广大教职工的欢迎。这项制度被作为学校年度总结工作的惯例坚持下来。

(五)规范教学管理,试行教师工作量制度

1988年11月,学校为合理配备教师,切实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在姜维之副校长的主持下,由上官守信、宁良义、王育葆等人共同协作,编制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这个“试行办法”是参照了省内七所高等院校同类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培华“民办公助”的特点而形成的。1988年12月经校务会议讨论通过试行。

《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规定了教师全年基础工作量为1680课时,教学工作量应占到基础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试行办法对教师的授课、体育课、指导试验课、批改作业、实习和社会调查、教学研究以及监考、阅卷等各种情况规定了详细的工作量考核和计算办法,对于合理发放课时津贴,平衡劳动强度提供了依据。同时,试行办法从关心教师的角度出发,对老年教师和患病教师的工作量予以适当减少,体现了学校的关怀。对超额完成工作量与没有正当理由而未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分别规定了奖励和处分规定。

《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在试行过程中,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除1989年10月曾对个别特殊课程的课时系数作了小幅调整外,试行效果良好,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1988年在学校任教的兼职教授有王魁田、张玉玺、刘俊明、周月轩、薛生林、李蓉清、任学礼、宋鸿昌、李学军、杜凤池、李惠民、亢炳生、佐嘉俊、王世民、宋玉田、姚宇翔、张永耀、刘建勋、屠尚谦、秦获辉、郭钟灵等。

(六)初步推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干部管理制度

1988年12月,在姜维之校长的主持下,学校根据西安市教委关于落实教师聘任制的精神,决定在全校一定范围推行教师聘任制。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学校的聘任范围主要在教师、教辅人员、图书资料、财务统计和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学校规定,聘任和任命专业技术职务在学校职改工作审查验收合格后进行。脱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可以保留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不聘用其专业技术职务,单位对其工作进行重新安排,并允许自主流动。同时,学校对因工作需要从事行政工作的合格教师,规定享有受聘资格;对已离、退休的骨干教师,身体建康,精力充沛者,学校可以返聘。

这次聘任中,学校对无故拒聘者制定了停发工资和一切福利待遇的严厉处罚措施,逾期3个月仍不接受聘任者予以除名;对教师完成学校教学工作后在外校兼课者,必须经学校同意,向学校交纳兼课收入的40%,学校给本人记工作量;对本人不胜任教学或因其他原因落聘的教师,学校采用“敦促提高业务水平、限期自修”的办法努力使其再次应聘。但在未聘期间,逐年减少工资和福利待遇,直至停薪留职;对完全不能胜任教学,无培养前途或不适宜继续从事教师工作的教师,可辞职另谋出路。

本次聘任工作在教职工中反响强烈,从学校的规定上看,有些政策也未必十全十美,严厉大于宽容,强制多于协商,虽然中途有反复的例子,但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措施也是得力的,执行结果大多数人都平静接受。在强硬的聘任政策压力下,个别“不胜任岗位工作”和“落聘者”都选择了适宜的退路。学校整体工作进展顺利。

四、落实普通高校充实整顿工作

1988年3月,教育部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布局,调整了层次和科类比例结构,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普通高校在发展中,“培养人才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两方面兼顾不够”“有些新设置的高等学校未经充分论证就仓促上马,造成布局不够合理,专业设置重复,规模偏小,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低”“一些新设置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很差,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国家教委认为,“一些学校定名缺乏科学依据,攀高求大,名称与实际不符,存在命名混乱的现象”。因此,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对部分普通高校进行充实、整顿工作。按照整顿方案要求,学校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办学条件中专任教师数量、土地和校舍面积、图书设备和实习场地达不到“暂行条例”所规定的标准。二是学校校名与办学层次不符。按照整顿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存在问题应在三年内限期充实和加强。此期间,国家教委将对年度招生计划指标作必要的控制和压缩。

1988年下半年,学校根据本身存在的问题,拟定了贯彻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实整顿工作方案。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逐项达到了“暂行条例”的标准。

(一)加大校舍建设力度。学校在西安市雁塔区山门口沙井村征地手续已经办妥,虽然因各种原因,建设工程没有如期展开,但仍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力争在两年内筹资250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满足教学需要。1990年完成教学辅助设施5000平方米,基本完成学校“七五”计划的校舍建筑建设任务,完全达到国务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标准。

(二)加大教学设备和图书建设投入。根据教学工作的需求,1989年在市教委的支持下,投资8万元,建起了40间电教语音实验室,9月投入使用。并添置计算机2台,学校微机室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0台。同时,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投入资金购置专业图书,使图书馆图书量达到了1.5万册。

(三)逐步扩大专任教师队伍。1986年以后,学校根据教学过程反映的一些问题,开始重视聘请具有讲师职称的授课教师,并酝酿建立和培养自有教师队伍,逐步向“聘建结合”的结构发展。市教育局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在进人渠道和工资待遇方面都大开绿灯,连续几年通过大学生分配渠道和系统内选调,向学校派遣年轻教师20余名。这些青年教师在之后的几年中成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骨干力量。同时,学校还从往届毕业生中挑选思想好、素质高的学生留校,担任教辅工作。1990年底学校专任教师达到74人,其中校本部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人,基本达到了国务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要求。

(四)加强机构建设,发挥职能作用。学校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加强各处室的机构建设,根据需要充实各职能部门的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从上到下提出了工作的具体要求:

对领导干部要求带头更新观念,勇于开拓进取,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并希望加强领导之间的团结,增强凝聚力,集中精力搞改革;以身作则,多干实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随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对干部职工要求提高素质,办事认真负责、遵守纪律、严于职守,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广大教师要树立高尚的师德,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己之言传身教培育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五)适应改革和建设需要,随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需求的社会预测,学校在办好已有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开设新的专业。一是按照上级允许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即可自费走读,也可接受委托培养”的精神,学校通过横向联合,与省内外有关院校和单位合作开设培训形式的各类专业。如“美术进修班”、“工业会计师资班”等;也接受其它省地方政府委托举办“财务管理专业班”、“俄语培训班”,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与新疆阿克苏协议培训英语师资,与喀什行署协议培训财政干部;和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陕西省行政机关文秘人员培训班”,主要培训办公自动化技能。1985年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对基层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计划,举办了“会计专业师资专修班”,连续三年为省内各区县职业学校培训教师。同期,还和有关单位和学校讨论和实施了医学、对外经济与贸易、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培训工作。二是申请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并设想在条件成熟后开设服装制造厂,实现产教一体化。

1990年,学校将两年多来充实、整顿工作的情况向上级作了全面报告。市教委派专人来校进行了专项检查和验收。在验收的16项指标中,除“校舍面积”由于资金缺乏未能如期完成外,其他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关于校名中存在的“专科学校”冠“大学”称谓不规范命名问题,按照国家教委“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正名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目前暂不全面整顿”,但对名不符实的学校要根据《暂行条例》中有关大学、学院、专科学校的设置条件,先明确地确定学校的层次规格,“尽可能保持校名的相对稳定”。因此,学校名称继续沿用“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称谓,仍列入“专科学校”序列。1990年,国家教委长沙招生会议有两个主题,一是继续坚持整顿招生秩序,严查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二是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全国招生总数不突破92万。学校1990年招生与往年持平,未受大的影响。1991年,因学校办学条件仍有未达标项目,国家教委开始限制学校招生量。

五、“并校风波”以及诸多困扰

学校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新校园建设因资金困扰,一度被暂时搁置。1987年后,学校调整了工作重点,在内部管理和改革方面作了一系列工作,尽全力通过教育部部分高校整顿验收关口,以维持学校的基本生存。学校会议明显减少,能上会讨论的问题也逐渐减少,那几个老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大家心里也着急。说是大家想办法,想的也不少,能真正实施的不多,对解决问题没有多大帮助。

进入1989年,学校遇到了办学以来前所未有的困扰。

起先是“并校方案”的困扰。1988年11月之后,西安市教委根据市属高校的现状,提出了一个调查、整改意见。上级一位领导在学校检查工作时对此方案解释到:上边想通过市属高校调整将现有几所大学合并。上边对培华的看法是董事会作用有限,校舍解决不了,师资更无从解决。合并可以免发“黄牌”,降低风险!不久,上级向拟合并的几所高校下发了“并校”讨论方案。其中称:市属几所高校办学条件差、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师资力量分散、办学经费不足,拟将西安师专、西安大学、培华女大等三所高校合并为一所“综合大学”,市上统一管理和投资,集中精力管好和办好这一所大学。单就方案本身看,无疑是一个通过整合求得发展的好方案,无可厚非。女大董事会为此进行了专门讨论,赞成者有之,不赞成者亦有之。赞成者认为,合并可以解决许多困扰女大发展的问题,突破难关。不赞成者认为,女大是党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新生事物,应继续存在。有困难是自然的,困难也是暂时的,渡过难关后,办学前景一定是光明的。两种意见,难分伯仲。此后,姜维之先后数次找上级领导和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强调培华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窗户在国内外的影响,请求维护学校民办性质和办学独立性。学校当时已征得一百余亩土地,具备了发展的基础,不赞成针对民办院校“一平二调”的做法。培华的困难,培华人自己克服,学校一定会取得发展。1989年元月,学校终于收到来自上级机关的信息,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培华女大不参与合并,“维持现状”“培华是如何办好的问题!”

这次“并校风波”的抗争,避免了学校被吞并的后果,争取到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但也使上级支持学校工作的力度受到影响,董事会内部工作的协作精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培华”发展的路程更为艰辛。

接着是沙井村拒绝圈地。1989年春节后,姜维之副校长和基建负责人一同拜访了沙井村的相关负责人士,试图商议开春在被征土地圈围墙之事。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村里的意见始终坚持将余款交清,才能圈地,没有回旋余地!1989年春季基建的大好时机也只能无奈放弃。

1989年春夏之交,从首都开始波及全国的那场“政治风波”,搅乱了人们的心绪。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业受到干扰。由于几个月内,为维护学校秩序,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搭进去了许多时间,学校工作计划中的诸多事项都被迫推迟。加之下半年进行的“整顿清理”工作又占去了几个月时间,基建工作全年泡了汤!

1989年学校的招生工作也很不理想,只完成招生计划的72%,是历史最低的一年。进入10月份,省教委向全省通报了西安一所高等学校乱办班的事,不仅要求立即停办,而且给予校级领导行政处分。同时宣布省内1988、1989年计划外办班为“非法办班”,一律停办!这一决定涉及到了培华所办的计划外培训班。改为自学考试的一些学生意见很大,其中不乏情绪激烈者。学校为此做了大量解释工作,才将多数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此后的两年内,大多数学生都按时参加了省上组织的自学考试,虽然一次通过率不到半数,但多数都在复考后拿到毕业证。

1989年11月初,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治理整顿精神,提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方针。会议指出:中央确定进行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强调经济结构要有保、有压、有进、有退,要控制基建规模,“不下决心紧缩需求,过几年紧日子,其他诸如改善机构,整顿秩序,提高效益等等的都难以解决,国民经济也就不可能出现基础牢固的真正转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刚从“并校风波”中挣脱出来的这样一所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困难只会更大。

在一系列的困难之下,学校只能被动接受,无回天之力。春节前,因学校财务紧张到了极点,用国库券向职工发放了“年终奖”,也算对辛辛苦苦努力工作的教职工有所交待。

六、设置“力学”奖学金

1988年4月下旬,学校名誉董事长傅学文来西安时,到学校看望了师生,并发表了充满期望的讲话。全校上下为之振奋,深受鼓舞。1989年春,姜维之去北京办事,顺便到“红霞公寓”看望了傅学文女士。

两人见面互致问候之后, 傅老谈起她想用自己的积蓄给培华女大捐点款。姜维之当即表示:培华有傅老的名望就十分荣幸了,捐款就不必了!但傅老坚持要捐,并提出采用奖学金的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傅老提议将奖学金称为“力学”奖学金,“其意是取力子和我名字中各一个字”。

姜维之被傅老的无私助学精神感动了。回西安后, 按傅老嘱托,学校立即着手起草了《“力学”奖学金章程》草稿,寄到北京交傅老审阅。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风波,迫使此事一度搁置。

后来,傅学文女士在自己的遗嘱中叙述了为培华女子大学设立奖学金一事。因傅老遗嘱均为公开内容,且十分感人,故全文录入:

我今年已86岁,身体尚健康,唯脑力目力日感衰退,决定早把遗言写下为好。

1. 我如得不治之症而死,请将我躯体交法医解剖研究,作为我对医学上的最后贡献。

2.我的全部书籍捐献给江苏省宜兴市图书馆,以供群众阅览,方便读者查考资料之用,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3. 我工作数十年,勤俭节约所积存之款,全部捐献给陕西省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做“力学”基金委员会奖学基金,为促进学生努力奋斗,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振兴中华,这是我生平心愿。

4.关于家用电器,电视机,冰箱,落地风扇,洗衣机,收音机等,一并送给北京老人乐园之用。

5.其他家具,床,沙发,书柜,桌椅等物,都给士英女刘阿姨为要。另我已替刘阿姨存5000元养老金,早交她保管,这是给她晚年生活的零用钱,因她陪伴我几十年了。

6.我死后不用开追悼会。人生总有一死,把骨灰撒在江湖里,让鱼虾饱餐一顿,恳请民革中央照办,至为感谢。

恭请沈求我和张千伊二位做证明人。

                                                                                               傅学文

                                                                                            1989年12月4日

傅学文老人在写这份遗嘱之前,就身患多种疾病。之后的几年中,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始终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

1991年春节后,为重新取得招生资格, 姜维之再次去了北京。在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恳切商谈有了结果后,他轻松愉快地来到“红霞公寓”,又一次拜见并看望了傅学文老人。

傅老当年已88岁高龄,虽身染疾病,但精神尚佳。听了姜维之的工作汇报后,心情很好,连声称赞姜维之和培华员工为学校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她拉着姜维之的手说:我一生都想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多做点事,现在机会不多了,你们多辛苦。我的藏书都拿到南京(江苏省宜兴市图书馆)了,上次说的捐款的事赶快办,日子不多了。她稍作沉思后又说:今天就办!于是,她打电话请来在民革中央机关工作的沈求我、张千伊二位同志作为见证人,亲自把65341.1元的存款(连同利息)交给了姜维之同志。 傅老嘱托,学校起草的《力学奖学金章程》她已阅改过,就按章程的内容办理。

1992年4月15日,学校按照《力学奖学金章程》精神,制定了“力学奖学金奖励办法”,并向全体师生公布。6月、7月进行了奖学金的评选工作,9月举行首次“《力学奖学金》颁奖大会”,4名学生获奖。她们分别是:

一等奖学金(1名): 王晓莉 奖金500元

二等奖学金(1名): 李宋花 奖金300元

三等奖学金(2名): 田君柯 李丽娟 奖金各200元

傅学文女士于1992年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她一生中为培华的创立和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培华人永远不会忘记!傅老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愿望,用“力学”奖学金的高尚形式在培华生了根,并且将永远传承。

 

第二章 “南巡”谈话 突破徘徊

(1991-1994)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一些有政治倾向的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和封锁。党中央在“紧缩需求,过几年紧日子”的经济方针指导下,又一次提出“自力更生实现现代化”的号召,在经济工作中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后,国家信贷规模迅速调整,培华建校融资的希望更加渺茫。

1990年,已从原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退休的王宏基教授提出辞去培华女大董事长和所兼的校长职务,回上海老家定居静养。

培华女大董事会自1984年成立到1990年已有7年。第一届董事会的显著特点是知名度高,思想观念规范,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高。学校创立初期,各路贤士云集,人才济济,国内外声誉日盛。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董事会领导学校坚持自主办学,扩展专业领域,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合格人才,并为陕西地区民办教育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成绩是巨大的。但首届董事会成员总体观念较传统,应变能力不足。对办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缺乏经验,对学校发展中的政府协调、资金运作、难点突破等问题一筹莫展。作为董事长的王宏基对此深有感触!1986年12月,为调整董事会人员组成结构,曾适时增补了几位热心教育事业并大力协助的知名人士,单就董事会的成份来看,已逐步由“专家董事会”向“职能董事会”转化。本想借势一鼓作气、快速拓展,“七五”期间,建成新校,怎奈国家大气候不长人志,经济徘徊,紧缩银根,建校资金难以落实,基建计划一推再推。面对筹资窘况,一介文人,鲜有良策,显得心余力绌。八十年代末的几年里,学校遭遇诸多困难,发展步子缓慢,一些董事渐渐对培华发展前景失去了信心,有的明确表示无暇顾及,借故隐身。唯有姜维之仍信心不减,带领一批“实干家”左冲右突,不遗余力地四处奔波,苦心支撑着这一片天!因此,为了学校的未来,王宏基辞去董事长和校长职务,并在回沪前与董事会高层人士一一沟通,建议改组董事会,调整成员结构,推举新的“掌门人”。

第一节 受命于艰难时期

一、招生被“亮牌”

第二届董事会筹备期间,按照王宏基离陕前的安排,董事会工作暂由刘良湛和姜维之共同负责。1990年8月初,按照西安市教委“预报1991年招生计划”的通知,学校根据办学能力,继续缩减招生专业,英语专业停招,将91年招生计划预报为:服装、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各招50名。

10月,国家教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工作布置会。会后不几日,省教委给学校通报了一个情况:上海招生计划会给全国十几所普通高校91年招生亮了“红牌”,其中包括培华!

这真是雪上加霜!1988年后,学校招生指标就已经被减少,之后几年在校生明显下降。停招将置学校于绝地!1987年陕西省政府下发土地批件以来,市计委、市规划局都批准了学校基建方案,虽然因建设资金不到位,一直开不了工,但基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基建工地用水、排水、240千瓦变压器、土地证延期都已基本就绪,基建资金也在落实之中。学校在基建这一块可没少下功夫!近两年“学潮”不断,学校将很大精力用于稳定,给基建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也是无可奈何!这时候对于一所正在“拓荒”的民办高校, 正是需要“鼓气”的时候,怎么反倒在节骨眼上给学校“泄气”呢?民办学校的发展怎么这么难啊?于是,姜维之二话没说,暂停董事会筹备工作,很快就到了北京。他直接找到国家教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把学校基建准备工作情况完整地作了汇报,希望教委能理解为教育改革寻求发展路子的创业者的困难,从支持的角度出发,允许培华继续招生,把全国最早进行的“民办高等教育”这项实验搞下去!负责同志听完汇报耐心地说:暂停招生并不是学校停办!这丝毫不是压你们。培华是全国第一批民办大学,省上和市里(指陕西省教委和西安市教委)都替你们说话,这样做只是想促你们赶快上基建。只要你们有行动,给教委打个电话,马上批你们招生!

有了这句话,姜维之起身告辞,快速返回西安。距1991年招生只剩半年时间,无论如何都必须恢复招生。他首先打电话找来了几位五十年代培华财校的老学生,委托他们设法融资,帮忙把地先圈了;紧接着与西北某建筑工程集团签订了“学校基建施工和筹措资金的协议”,争取开春动工;接下来抽调段锡瑞担任基建办副主任,专门负责基建前期准备工作;腾出时间与沙井村村民代表“在让步的前提下”谈妥“进地动工”意向。两个月时间,基建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暂时有了着落。春节前姜维之与西安市教委沟通,通过正式渠道,向国家教委申请1991年继续招生计划。市教委快事快办,只用了三天就起草了“关于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一九九一年继续招生的请示”文件,迅速上报国家教委。

1991年3月中旬,国家教委根据学校办学条件的进展情况,原则同意1991年学校继续招生,但名额比往年更少,限制为100名。学校只好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暂停招生,只招了财务会计和服装设计两个专业。

1991年招生问题算是解决了,学校得以连续运转。但当年由于基建资金始终未能全部落实,“七五”发展规划中的建校设想,在完成了征地任务后,再无大的进展,建校工作被迫推迟至“八五”期间。

二、第二届董事会的产生

因办学条件不到位引发的“红牌”警告和新校建设遥遥无期,对董事会一些成员的办学信心产生了不小影响。1991年5月下旬,按照王宏基董事长离开西安时的安排,副董事长刘良湛召集并主持召开了董事会高层领导会议。沈尚贤、刘岗、姜维之、张富洲出席了会议。

会议安排了三项内容:(1)由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姜维之汇报一年来的学校工作;(2)酝酿推举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学校校长候选人;(3)拟定第一届董事会工作报告提纲并确定董事会换届大会时间。

姜维之在汇报中着重谈了三点:一是教学与教学改革情况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情况;二是通报了国家教委给培华1991年招生亮“红牌”后,去北京争取重新批准招生指标的经过。三是一年来学校基建工作的准备情况和学校“八五”发展规划的内容。最后,姜维之谈到: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民办学校发展都遇到一些困难,社会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接受民办教育,很多人对民办教育还有不理解不关心的思想和行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仅停留在“鼓励”中,具体政策上缺乏力度;高校学生多次“出事”,教育改革处于停滞状态,国家高层强调高校稳定多于研究教育改革。多年国家都没有召开过教育工作会议,甚至在领导层的讲话中很难提到民办教育。因此,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政策出台。否则,困难仍然会继续。学校“七五”发展规划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未能如期全面完成,但绝不是计划本身不能完成。“七五”发展规划的建校计划不动摇,只是时间推迟几年而已。希望各位董事能够理解和支持,新校一定很快建起来。

副董事长刘良湛对姜维之的汇报表示肯定,对其就当前的教育形势的分析表示赞同。他最后说:“王老离开西安时曾说过几句至关重要的话,其中谈到改组董事会。我的理解就是吸收年轻一些具有开拓精神,能办实事的人。姜维之为学校出了很大力,我们大家很佩服!他热心为教育,他的学生也来资助,我们不行啊……。建议董事长人选推举一位年轻点的,校长一职就请姜维之干,以他为主组成学校领导班子,没有人能吃这个现成饭呀!”

经过一番认真讨论,会议一致推举刘良湛为董事长候选人,姜维之为常务副董事长和学校校长候选人。会议同时对第二届董事会的其它成员进行了提名和推荐,交第二届董事大会讨论。

第二届董事会全体董事会议于1991年6月7日举行,会议听取了副董事长姜维之受王宏基董事长委托所做的第一届董事会工作报告,报告内容有:(1)第一届董事会成立原因和经过;(2)第一届董事会成立和创办在国内外的影响;(3)七年来办学发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西安市教委主任任希禹讲了话。会议选举通过了第二届董事会组成人员和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名单如下: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第二届董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董事长:傅学文 范明 蒋锡白 沈尚贤 任希禹 沈慧俐

董事长:刘良湛

副董事长:姜维之(常务) 刘刚 党川贵 房玲 张富洲

董 事:游兆泳 康继昌 傅正阳 丁芙英 朱楚珠 刘世爵

马蕊然 曹湘茹 刘甫生 刘汉中 樊保善 杨定中

刘俊明 熊则男

秘书长:张富洲(兼)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领导成员名单

顾 问:刘良湛 沈尚贤 刘岗

名誉校长:王宏基

校 长:姜维之

副校长:张富洲(兼)

第二届董事会组成人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把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选择人员时充分考虑了其本身的工作性质和对民办教育热心和关心程度,便于在接下来的学校大规模建设中出力献策。二是年轻化。大多数成员还未到退休年龄,正在岗位上工作,比上届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2岁。

第二届董事会确立了姜维之在董事会和学校工作中的主要领导地位,把培华发展的困难和希望同时压在他的肩上。

1992年冬,董事会6位名誉董事长中唯一在京名誉董事长傅学文女士因病在家中去世,学校发了唁电。

1993年5月下旬,姜维之校长去北京联系工作期间,受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同志的接见。马老1926年参加革命,大多时间在中央工作,粉碎“四人帮”后曾在陕西工作过6、7年,培华开始筹备时,他还在陕西,1984年8月调回中央工作。姜维之校长这次到北京有一个重要事情,就是聘请马老为学校名誉董事长。

马老在书房接见了姜维之校长,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很融洽。马老询问了培华发展的情况,了解了省市领导对培华的支持情况。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他建议学校取消公助部分,彻底实行民办,成为全国民办的典型。最后,马老说前面有几个单位聘请他出任名誉职位都没答应。培华从事的是教育事业,可以考虑。

1993年6月初,马文瑞同志让秘书打电话给姜维之校长,决定接受培华女大的聘请,担任学校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马文瑞同志是培华女大历史上迄今职级最高的领导干部。

三、再次吃“红牌”

起先是国家教委在沈阳召开的全国招生计划会上,再次向培华1992年招生亮出“红牌”,这次国家教委说什么都不再通融!任凭学校和省市教委多方求情都无济于事。并且明确指出:不见新楼不恢复招生。1992年学校招生停止。紧接着西安市土地局告知,学校新批土地已超过三年未动工,不再办理延期手续,限期动工,否则收回土地。再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实施限制措施,教职工“只出不进”,公助拨款部分实行“总额控制”,教职工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还有更糟的,培华高职提出,“中招”扩大规模需使用前楼,女大必须限期搬出。“屋漏偏遭连阴雨”,短时间一系列困难和打击,使培华人感到了一种难以承受的压抑和堵心!这一段时间,是办学以来最艰难的岁月之一。

四、不言放弃,走出困境

1992年初,国家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工作期间,与几位地方领导谈话,阐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史称“南巡谈话”;二是春节后,中央召开了政治局全体会议,在“南巡谈话”的精神指引下,制定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思想,赋予“八五”计划新的内容。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把中国改革开放带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从“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中得到启发,新一轮改革热潮席卷全国。

姜维之校长是“南巡谈话”精神最早的领悟者之一,也是最早贯彻者和受益者。当1992年春节后他知悉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相关内容后,心底豁然开朗,又一次燃起了一股创业的激情,他激动地向大家说:这就对了!学校发展的机遇来了,我们不会放过去的!

事实上,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目标的明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步显现。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成为一种需求。虽然国家多次提出“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口号,但“教育”本身不强,难以满足国人需求的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教育界内部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更何况民办教育了。培华存在的问题多多少少反映了国家教育的现状。因此,教育改革如何与“南巡谈话”精神相吻合的问题成为1992年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1992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质量要上新的台阶,效益要有明显提高,结构要更加合理”的发展方针。于是,姜维之校长这时候突显出了他在学校生存的关键时刻对重大问题的调控能力。经过慎密考虑后,他召开了学校全体中层干部会议, 宣布了学校走出困境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同时表示,学校不仅要在“八五”期间补上“七五”期间落下的步子,把向往已久的新校建起来,而且在管理上也要有所突破。

第一,加强培训部工作力度,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弥补“停招”减少的学生数量和经济损失。为此,选调上官守信任培训部主任,担负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和高校联合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工作。

第二,完善学校多层次办学体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中等继续教育渠道。根据陕西省教委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划,申请在陕西省高教系统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培华分校”,选调雷福云任职校常务副校长,广泛吸纳“初中后”学生,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中专”,既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也借此向多层次办学的目标迈进一步。

第三,坚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逐步走出“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从多年来办学实践中姜维之认识到:办学不是经商,但办学必须有钱。公办大学有国家拨款,民办大学就得靠自己赚!从这个角度看,民办大学比公办大学多了一个创业的过程。因此,他总结和汲取前些年办企业失利的经验,主持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创收办学制度》,设立了企业贸易部,召集有能力的人主持企贸部工作;其次,指派工会主席刘福珍到满洲里参加“中苏贸易考察”活动,寻求商机,以利发展学校经济;之后,成立“培华科工贸公司”,拨出专款,开展工贸业务。

第四,加快学校基建步伐,依法开辟融资渠道,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学校新校址建设受阻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存亡。近些年学校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建设受阻”有关。于是,姜维之校长亲自抓基建工作,集中精力,突破资金难关,用工程项目引资,与建筑单位联建新校,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第五,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各方支持,重新恢复招生。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利用各种途径招商引资,建设新校园的同时,1992年秋,姜维之又一次去了北京,把学校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向学校名誉董事长傅学文女士做了详细汇报。之后,傅老给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老同学打电话,争取对培华工作的关照。特别关心教育的国家领导人听完电话,即向国家教委授意特派大员去培华实地察看,尽可能在政策范围内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国家教委相关司领导很快与学校取得了联系,并约定于1993年春季开学后到学校实地察看办学条件改善情况。

第六,继续完善内部机制改革,加强教学研究,积极疏通与世界的联系渠道。

1992年学校在内部机制改革过程中,陆续制定了《行政管理干部考核办法》、《招聘人员管理条例》、《印章管理暂行规定》、《档案管理办法》、《教学文件材料归档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和办法,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公共课教学和专业研究。提出从一年级开始,学校所有班级必学“三门课”,即书法、计算机、外语,以扩大公共课范围。同时,在教学序列管理上设立汉语言文学、财经、计算机、基础课、外语、服装等6个专业教研室,配备主任,为以后设系做好准备工作。

在对外联络和沟通中,姜维之校长指派校外事办与西安世界语学会联系,聘请了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大学教师凯瑟琳女士来学校任教,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邀请乌克兰敖德萨工业大学肖毕克教授来校讲学,建立与欧洲大学的沟通渠道;顺利完成了第二批赴日留学生的派遣准备工作。在4名留学生赴日前的欢送会上,姜维之校长发表了“勿忘祖国,勿忘父母,勿忘吾师”的励志讲话。

第七,挖掘学校教学潜力,为外省培养专门人才。1993年7月,学校指派人事处副处长张运良赴江苏,与盐城市签订了人才培养计划,为其培养紧缺的服装专业人才80名,使当年学校实际“生源”基本保持往年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姜维之校长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总结多年学生工作经验,撰写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论文,并于1994年6月10日携文参加了西安市教委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获得优秀论文奖。

五、与“成安”的早期交流

(一)成安女子短期大学来访

1987年初,西安市外事办公室向学校介绍了日本京都一所私立学校——成安女子短期大学。这所大学欲和西安相同类型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为京都与西安友好城市的民间交流做出努力。市外办向学校提供了“成安”的校史以及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学校经反复商议,认为成安女子短期大学与培华女子大学虽为异国之校,但其为争取妇女的权益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而奋斗的事业中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因此于4月中旬通过市外办向“成安”转达了愿与其结为“姊妹学校”的诚意。

1987年6月,学校通过市外办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京都总务局林漱武士先生及京都市国际交流科联系,进一步发出邀请“成安”组团来访的信函。7月底,“成安”复函应邀,拟于9月初组团访问培华女子大学,并就两校友好交流事宜进行商谈。

8月,由西安市外办、教委和学校三单位共同组成了接待组,拟定了接待方案。

1987年9月4日,日本京都成安女子大学访华团一行6人在成安学园理事长、访华团团长井筒與兵衞先生的带领下抵达北京,市外办派人赴京迎接。5日在京参观了长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6日到达西安。

9月7日,井筒與兵衞(理事长)、大森正一(学长)、四方功一(教务部长)、山田奖(事务部长)以及管沼信(京都市国际交流科)、龟井博子(翻译)等一行来校访问。学校全体师生对日本友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学校副董事长、副校长姜维之致欢迎词。他说:西安市与京都市早在1974年5月就已结为友好城市,之后两市开展了多方面的民间往来与交流。成安女子大学访华团的来访是两市在民间教育方面的接触与沟通,我们愿与贵校开展广泛的互惠交流,促进两市的友好交往。之后,学校副校长姜维之与井筒與兵衞理事长、大森正一学长就两校结为“姊妹学校”达成了共识,并就友好交流内容拟定了四项协议。要点如下:

一、交流教学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交换图书、教材、学术研究资料等。

二、两校为互派留学生而努力。条件成熟时,双方将各自接受对方的留学生,名额为每年不超过4人。具体办法将另行协商。

三、两校将根据需要,为互派教师讲学或进修而努力。

四、为推进两校友好关系的发展,双方还将进行其它有益的交流和合作。

日本友人在西安访问期间,受到西安市副市长陈怀孝的接见。学校和外办人员陪同客人到半坡、华清池、乾陵、秦始皇兵马俑等著名景点参观。9月8日晚,在西安人民大厦,两校举行了《友好交流协议书》签字仪式。西安市教委、市外办领导同志参加了仪式。当晚,井筒與兵衞理事长邀请常务副校长姜维之先生及有关人员于1988年4月10日以后的适当时间访问成安女子短期大学。姜维之副校长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二)学校赴日回访

1987年9月学校与“成安”签订友好交流协议书后,姜维之副校长曾与井筒與兵衞理事长就两校交流事宜互通信件。井筒與兵衞先生在信中重提回访之事,并期盼“培华”尽快确定访问时间,早日成行。

1988年2月中旬,学校就赴日回访事宜呈文请示市教委,并将访日代表团名单随文上报。

1988年7月11日,以学校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姜维之为团长的访日代表团一行6人从西安起程赴日本访问。代表团成员有:姜维之、王醒亚(市教委人事处长)、上官守信、王育葆、张淳民、周殿斌(翻译)。

代表团到达日本后,受到成安女子大学师生的夹道欢迎。7月13日,京都市與野副市长会见了全体团员并进行了友好交谈。7月18日,京都市府总务长专门设宴招待,市府教育长、外办等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欢迎宴会。

7月18日,学校与成安女大共同协商,在1987年《友好交流协议》的基础上,就互派留学生的具体事项签订了补充协议。要点如下:

1.从1991年起,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向成安女子短期大学派遣留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各两名),学制2年。每年所选派之人数不多于4名。成安女子短期大学待双方条件成熟时,也将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向培华女子大学派出同样人数的留学生。

2.留学生的往返路费由派出学校负担。留学期间的学杂费、食宿费、医疗保健费以及该专业所必须的实习费、考察费、学习用具费、图书资料费等,均由接受学校供给。留学生的生活零用费也由接受学校以奖学金名义按月发给。鉴于两国的具体生活情况有所不同,双方议定:成安女子短期大学每月发给每位留学生三万日元。若日本国的经济情况有重大变化时,所发款项之多少另议。培华女子大学待成安女子短期大学正式选派留学生时,再议定每人每月所发的具体数目,以便保证留学生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留学生必须住在接收学校所提供的学生宿舍内。住在别处者,其住宿费用全部自理,接收学校不予补助。

3.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人身安全由接收学校负责。

4.对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对方国家作短期考察旅行的学生,对方学校在接待方面提供方便。

从这份“补充协议”可以看出,双方在签订协议时的心态是诚恳的,对两校的交往有着共同的、友好的、长久的期盼。为了学生,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两校均愿做出精神与物质方面的付出,充分地体现了西安与京都缔结为友好城市的实际意义,堪称中日人民友好交流的范例。

学校代表团在访日期间还与成安女大交换了部分学校资料,交流了各自在学校管理、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就业情况等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就学校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等非公立学校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三)派遣赴日留学生

学校与日本成安女子短期大学关于派遣留学生的补充协议中,明确提出每年派遣数额不超过4名。

鉴于西安市当年对日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录用渠道有限,学校经讨论决定暂不开设日语专业班。对愿赴日留学的学生,自愿报名组成日语学习班,以开设公共外语课的形式学习日语。学校在日语班中通过考试初选学生,参加外语学院的日语强化学习,最后根据成绩确定赴日留学人员名单。

1990年5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派遣留学生工作基本就绪。学校按程序约定,邀请“成安”再次组团来校,具体协商各自接受留学生和“研修生”事宜。1990年9月5日至9日,以成安学园常务理事、法人事务局长富樫实教授为团长、西野安夫(入试委员长)、大原雄宽(教务部长)、泉由美子(学生部长)、山田奖(事务局长)、细见(翻译)为成员的京都成安女子短期大学访问团一行6人第二次访问了学校。

9月5日晚,双方在客人下榻的西安人民大厦进行了友好交谈。经协商,1991年4月1日,学校向成安女大的图像设计映像、印刷专业和服装构成西服、时装设计专业等四个专业各派一名学生学习。学生的入学资格由培华女大代成安女大审查,并直接办理留学手续,成安女大不再进行入学考试。

按照对等原则,在成安女大尚不能派出留学生的情况下,成安女大可向学校派遣短期研修生。约定每年可派20名左右的学生和2名教师,来西安进行半个月时间的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其在中国境内的相关费用由培华女大承担。

这次会议,由于是在1988年友好协议的基础上就执行细节问题的落实,大的方面没有新的内容,因此,双方同意只搞备忘录,不再签订协议书。

成安访问团在西安访问期间,受到副市长姜信真的接见,市外办、市教委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见并设宴款待了客人。访问团还考察了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习过程,交流了办好此专业的经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为友人准备了时装表演、独唱和舞蹈以及“女大在前进”的图片展览,给客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1990年10月,学校按照成安女大的“学生入学资格”条件和日语学习能力,经两轮严格选拔,最后从服装设计专业选出4名学生确定为首批赴日留学生。

学校派遣赴日留学生是为了给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教师,所以,需要学生在日完成学业后必须按期回国,并首先满足学校需要回校任教。

按照预订计划和安排,首批留学生本应于1991年4月1日进入成安女大学习,但由于日方没有按期办理好留学生在日本国的“在留资格认定书”手续,致使留学生无法进入日本,未能按期入学。之后,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两校同意将首批留学生入学时间推迟至1992年。从1992年到1995年,学校每年都经严格选拔派出4名赴日留学生。她们是:

1992年:贾红燕、李鸿敏、李 果、江东红

1993年:贺 欣、段 红、张 宁、陈 波

1994年:邵 璐、王海毅、石 睿、姬蓓蓓

1995年:孙 青、雷耀琴、刘 迎、李丽娟

留学生们在留学期间向学校寄回了她们的学习成绩,并向学校汇报了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直保持书函来往。她们大多在留学期满后都按时回国,为国效力。其中贺欣、段红、张宁、邵璐、王海毅、石睿、姬蓓蓓、李丽娟先后回校任教,这几位回校留学人员在学校工作时间有长有短,但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为学校建设和学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学校代表团第二次访日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成安女大的友好关系,增强两校的友谊,扩展交流内容,1991年6月15日至24日,学校再次应成安女大邀请,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

此次访问仍由姜维之副校长担任团长,刘甫生(市教委高校师范处处长)、雷福云(校办主任)、郭栓贵(副教授)、高志进(讲师)、薛亚红(教师、翻译)5人为成员。

此次回访有四点收获:

1.落实了首批留学生因故被推迟的入学时间。明确将入学时间定为1992年4月1日。

2.达成了互派教师工作的首次交流意向。为了发展校际友好关系,成安女大提出,1991年适当时间派一名纺织专业教师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短期考察,并以此作为互派教师的开端。对此提议,学校表示乐意接受,择时实施。

3.探讨了成安女大提供援助的可能性。为了给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操作的基地,学校拟建立一个校办实习工厂,使专业向“以厂养学”的方向发展。学校表示在办厂中希望得到成安女大的支持。成安方面表示,充分理解学校的困难,愿将这一意向提到董事会讨论后再回复培华。

4.应邀访问和参观了日本橘女子大学和成安女大附中。考察了几所学校的校舍、管理规章、教学设备,开拓了视野,扩大了思维,学到了不少先进的办学经验。

学校代表团在这次回访期间,同第一次访日一样,受到成安女大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受到京都市政府副市长的接见,对增强两校的进一步友好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1987年与成安女大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到1995年第4批赴日留学生派出,学校与成安女大的交流已有9个年头。这期间,双方领导人多次愉快地交谈,给予了对方办学过程以很高的评价和赞赏,双方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互访,并签订了两校《友好交流协议书》和补充协议,开展了互相接受留学生和短期研究生的学生交流活动以及教师考察活动(日方的纺织专业教师和综合艺术研究所的成员);双方多次交换图书资料和管理文献。虽然在其它领域的合作意向未能完全付诸实施,但双方诚恳交流、互惠互利的交流愿望得到充分地展现,对两校继续进行友好交流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第二节 新校区建设出现转机

一、“高新校区”建设开工

1992年,全国范围的经济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基本建设投资过大和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经济过热”现象基本得以纠正。各行业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都在寻求突破的路径,教育也是如此。培华要得到发展,新校区建设是突破的关键。

1987年之后,姜维之提出的“以产养教”的办学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收效,新校区建设徘徊不前。“七五”发展规划未的实现的内容只好放到“八五”期间“补课”,一个偶然的机遇和之后的变化使姜维之茅塞顿开,培华新校园建设出现转机。

1992年初,经朋友介绍,受姜维之校长委托筹资的姜哲先生结识了一位香港商人。这位被人称为“总裁”的李幼广先生在香港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香港太阳汽车贸易公司。几次接触中,姜哲向李先生谈起了培华的办学情况,李幼广对培华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被培华的创办者姜维之痴心办学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李的爱国之情涌动,向姜哲表示,愿拿出200万元人民币捐赠“培华”,作为建设图书馆的资金。并推荐其在大陆的“代言人”西安新汇房地产开发公司垫资为学校建设新校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新校园建设在不经意间有了眉目。经过几番细节磋商,双方合作格外顺畅。半年后,“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新校区建设方案”被确定了下来,时间进度表也很快拟定,双方共同组建的“基建办公室”也于11月下旬进入基建现场办公。学校“用开发换校园”的计划开始实施。

1993年元月8日,天降吉祥,瑞雪纷飞。位于古城南郊的雁塔区沙井村北的一片旷野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培华女大新校区奠基暨香港爱国人士李幼广先生捐赠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省市有关领导、省市教委领导、部分大专院校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共400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西安市委副书记傅纪德为奠基仪式致词,省政协副主席董继昌、市人大主任郝树茂、市政府副市长姜信真、市政协副主席李德禄、刘德才到场祝贺。姜维之校长对李幼广先生的爱国捐资义举表示感谢,西安市公证处现场为李幼广先生的捐赠过程进行了法律公正。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派出20位民警对现场进行全程保卫。数10台大型挖掘机和装载机在欢庆的掌声中缓缓起动,建筑公司副经理操纵着佩戴大红花的挖掘机挖出了培华新校园建设的第一铲土。学校新址所在地的沙井村村民组成100人的锣鼓秧歌队,载歌载舞欢天喜地把奠基仪式的氛围推向高潮。之后的几日内,《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科技报》《西北信息报》《教师报》《陕西工人报》《香港商报》及陕西电台、西安电台、西安电视台等10几家新闻媒体相继对新校园开工建设情况和李幼广先生捐资助学情况进行了报导。

培华女大新校区是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个用自有资金建设的民办大学校园。新校园建设,让广大师生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也让社会各界对培华有了新的了解,对于学校之后的发展和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3年4月初,国家教委相关司领导按约定视察了学校新校址建设情况,察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审查了建设规模和工程进度合约,目睹了学校建设发生的变化,并征求同来的省市主管部门意见后表态,将培华的实际情况向国家教委领导汇报,争取恢复培华当年的招生资格。7月8日,国家教委领导又一次到校视察学校建设进展情况,并当场拍板恢复培华招生。1993年秋季,学校在停招一年后,绝处逢生,当年国家教委下达招生指标50名。

至此,被两年警告,一年停招的“招生波折”终告结束,培华又一次逃过劫难,向办学目标迈出了前进步伐。姜维之送走国家教委客人并没回家,在那间狭窄的办公室里睡着了。

二、与“新汇”的维权风波

学校新址开工典礼后,建设单位西安新汇房地产开发公司即开始了全面的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前景让每个培华人都欢欣鼓舞。

早在1992年4月,西安市规划局为补充培华女大建校资金缺口,批准开发新校生活区部分土地,“新汇”承建项目中也包含了这一部分。1993年4月初,正当培华人感到新校建设顺畅进行时,学校建设项目负责人发现“新汇”在开发项目刚一动工的情况下,不和培华商议便在报纸上擅自发布售楼告示,面向社会销售住宅楼,企图单方面从高额的售楼价格中赚取不正当利益,把本来众人皆知的“捐赠义举”(实际的出资人),变成早有预谋的商业行为,以此非法侵占学校利益。姜维之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新汇”发出通告:学校利益高于一切,想利用侵权行为把学校利益中饱私囊,全体师生是不会答应的!君子取财有道,发教育财是可耻的!之后,学校被迫踏上了与“新汇”长达半年之久的维权历程。

回想年初在学校的一次董事会上,鉴于李幼广先生的义举对学校建设的帮助,董事们曾建议将其增选为名誉董事,并向市政府推荐在当年举行的“黄帝陵祭祖仪式”上发言。那时候董事们对李幼广先生都怀着感激之情,把其尊为“培华的贵人”,总想把最高荣誉赋于他。不想其“代言人”中途食言,背离了初衷。

“新汇”的预谋被戳穿后,学校维权的操作完全公开化。李先生也不好再在公开场合露面,托故推辞了原先计划的西安之行。在一次电话交谈中,姜维之校长友善地希望其能够珍惜荣誉,重视友谊!任何时候,我们都将其视为培华的好朋友。

“新汇”自李幼广先生远离纷争之后,自知盛名不再,恼羞成怒,先后采取停工、威胁、利诱等手段,企图使学校就范。其后迅速介入的西安市建工局经反复调查,认定“新汇”的施工单位咸阳建筑工程公司不具备在西安搞建设的“资质”,由雁塔区建筑工程处监督其于1993年7月10日前撤出工地。但执行过程遭到咸阳建筑公司的断然拒绝,执行程序搁浅。

学校原计划在新址先建设一幢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便可容纳当时的全部在校生,8月份按期搬迁,新学期就可在新校区开课了。但建设二层楼的施工队进工地时遭到咸阳建筑工程公司的极力阻挠,多番争执,终未奏效。学校为避免冲突,暂停建小楼打算,原定1993年8月搬迁的计划被迫推迟。

看到培华女大1993年新学期搬迁无望,培华高职也给学校下了驱逐令:限期搬出前楼,职工也要腾出宿舍,到社会租房办学。因其前楼的第三层是女大自筹资金加层续建的,在姜维之校长的据理力争下,高职勉强同意女大继续客居一年,但条件是将属高职校产的一、二层让出,全部挤进三层,一层只留校长室和财务室。腾房那天,委屈的泪从教职工们的脸上无声地淌下来,寄人篱下之辱,永远刻在培华人的心底。至今,当年曾经历受排挤场面的人,对培华成长的艰难感受颇深。

1993年11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相关规定审查之后,确认咸阳建筑工程公司“资质不具”,并令其限期撤出。学校取得了维权的全面胜利。

三、走“以产养教”的建校道路

维权的结果是令人兴奋的,但新校区建设却耽误了半年多。从这件事中,姜维之悟出一个道理: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干,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利益和赢得时间。不然,用“开发换校园”的计划就会落空。于是,他吸取过去盲目办企业的教训,修改“以产养学”的目标,采取“以需建企、以企解困”的方法,走“以产养教”的建校道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连续成立了两个校办企业“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和“西安培华科工贸公司”。紧接着,按照当年的政策规定,申请成立了“西安培华城市信用社”。

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为建设新校园而专意成立的。为方便联系工作,公司办公地址选在市区西一路。姜维之自任总经理把握全局。同时,聘请精通管理的姜哲工程师担任副总经理,主管公司业务,并负责新校区工程的全面建设工作。

西安培华科工贸公司,是为新校区建设提供物资材料和配备教学设备而组建的校办企业。姜维之自任总经理,掌控面上工作,另聘副总经理管理公司日常业务。培华科工贸公司在学校新址先期建设的物资配给、材料供应诸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一度业务主管人员私欲膨胀,疏于管理,财务程序混乱,经营状况不良。虽经多次整顿,更换业务经理,效益仍不理想,最终歇业。

西安培华城市信用社,是经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式批准设立的民间股份金融组织。其业务管理归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日常经营由市分行指派主任全面负责。其大股份由培华女大参股和控股。因此,姜维之是董事长的必然人选。培华城市信用社是西安市批准成立的最后一个城市金融机构,持续时间不足两年,恰遇国家进行金融市场整顿,被并入“商业银行”,培华的身份由“东家”变为“股东”,失去了对信用社的实际控制权。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培华新校园建设融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开业后,直接承建了学校高新校区的十余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运用西安培华城市信用社和相关建设单位的大量融资,几年内就陆续建成了校园主要建筑和生活区几幢住宅楼,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华高新校区建设,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史上是第一个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融资建起的高等学校校园。其“以需办企,以企解困”的建设途径是独特且成功的。三个校办企业从三个方面,运用市场杠杆和项目优势链接成了校园建设的三大要素,支撑了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有限资源分配过程中先入为主、抢占先机,游刃有余,坦然前进,把办学人的自身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可谓高明之举。

四、实施内部机制改革

学院成立初期,教师和工作人员多数由主管上级公派,属全民身份,其工资和福利与国家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同等对待。1989年后,上级开始对学校实行人事“冻结”,人员只出不进,自然减员。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政策导致部分教职工相继调离,部分选择停薪留职,学校教职员工总数在短期内迅速减少。据资料显示,1989年到1992年,自然减员达25%,而且这种势头仍在继续。面对这种状况,学校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求更适合民办学校本身的管理机制,适时、坚决地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并以此为基础,搞好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形成一种全新的、独特的、适合的管理模式。

1. 大力推行聘任制。

聘任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时期脱颖而出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用人单位有“自主”用人权。他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多年不变的“官本位”管理的一种挑战,在不同单位根据各自实际而选择和采取的聘任方法各异。学校所推行的聘任制以“严格三定,实行两级聘任”为主要原则。“三定”就是定编、定岗、定任务。在“三定”的基础上,实行校、处两级聘任。

在推行聘任制以前,学校根据人员结构和内部管理需要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内部各部门的定编、定岗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各教学机构的编制情况和岗位目标,以此作为聘任人员的依据和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首先,由校长根据以往对职工德、能情况的掌握和了解聘任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中层领导),然后,由各部门负责人再根据其定编、定岗情况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择、优化组合本部门的工作人员,个别特殊岗位还可从学校外部聘任。部门组合聘任完成后,各部门根据部门职责提出各岗位的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力求做到有岗有责、有责有人。

为了弥补行政人员的不足,学校在保证一线教学的前提下,鼓励部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兼职工作制度。另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能力、有经验、愿奉献的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并同他们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学校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铁饭碗”式的用人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聘任制为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用人用工制度,多年期盼的“令行禁止”的管理局面开始形成,管理效率开始提高。

2.打破大锅饭,改革校内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内部体制改革的杠杆。实行聘任制后,与之相关联的配套制度也要紧密衔接,不然聘任制度就会“流产”。为了保证聘任制顺利实施,学校提出了“勤绩挂钩,拉开差距、突出重点、奖惩分明、逐步提高”的分配原则,并以此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分配制度改革试行方案》,建立起全新的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运行的“结构工资制”。

“结构工资制”的核心是在国家工资范围之外增加了校内津贴部分,对职工来说,工资总额是增加的,只是增加多少和从哪种途径增加而已。校内津贴包括岗位津贴、实绩津贴、特殊奖励津贴及校龄津贴。校内津贴以“津贴分”为计量单位,每一分数对应一个分值(金额),所对应分值(金额)的多少取决于学校当年的财力,办学效益状况,把个人利益与学校的效益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种实行责、权、利充分结合的分配制度,融入了竞争和激励机制,克服了平均主义,有效地调节了学校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特点体现在:(1)在横向上按职务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分配与职责、能力挂钩;纵向上根据各人工作量的大小以及出勤情况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原则。(2)在学期及学年结束时,根据各人的教学质量及工作量拉开分配差距,奖优罚劣,优劳优得。(3)在争先创优上拉开分配差距,对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者,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者,给予重奖或特奖。(4)加发校龄津贴是稳定教师队伍集聚人才的有效途径。

3. 加强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各项制度顺利推行。

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推行和完善聘任制的重要保证。在推出聘任制和校内分配制度的同时,学校修订和制定了相应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职工工作考核评估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职工考勤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并吸收各部门人员成立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部门、每一教职工进行德、勤、能、绩考核,作为兑现校内津贴的最终依据。

学校内部机制改革方案确定后,各部门结合实际相继展开了部门内部的各项改革。

人事管理改革在聘任制的原则下,恢复了试用制度、待岗制度和辞退制度,基本杜绝了以往存在的关系人情的弊病,工作过程更加透明。财务管理实行新的记账方法,并建立会计师主管责任制,由过去“一支笔”签单的方式向签、审分离的优化方式转变,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后勤管理在没有条件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情况下,实行“目标管理”制度,以降耗增效为目标,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食堂管理根除了以往不能体现经营状况的“年管理费”收取办法,改为根据营业额按比例提取管理费的“日核算”办法,合理解决了因经营不善带来的诸多矛盾。

学校内部机制改革实行后,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劳动纪律,优化了教职工队伍,学校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职工的收入也明显提高,思想观念也随之更新。在1993年全市教育系统学校改革研讨会上,学校内部机制改革的作法在大会进行交流,成为此后一些学校效仿的经验。

五、“两课”教学的实践

(一)十年“两课”教学的特点

1.教育改革初期的“两课”教学主要是适应课程改革

1984年秋,中宣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对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教材进行改革。学校在教育部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本未到位的情况下,安排马列主义理论课每门课70课时;1985年4月,胡乔木在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会上,先后两次提出政治理论课脱离学生,脱离中国实际,脱离时代,要求“马列”教师应有紧迫感。随后,高校“两课”教学把“老三门”改为“新三门”学校随之按规定进行了课程安排,并调整了授课教师。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并强调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学校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专门组织了讨论。

1986年5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建立一支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干队伍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阐述。同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青年学生应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估计。学校立即从多方

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的领导,对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马列教师的指导,要求他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以后几年中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保持安定团结的校园秩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7年10月朱镕基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很有前途。这个工作很重要,应当把其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中国什么科学能达到世界水平,我看思想政治工作能达到。

2.“政治风波”之后的“两课”教学是以稳定为基础

1989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讲: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

学校在那场“风波”中排除干扰,坚持正常教学秩序,大多数学生和教职工立场鲜明,坚守岗位,为西安局势的稳定做出了努力,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1989年9月,学校决定加强“两课”的教学和改革,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由傅正阳担任主任。

1990年5月,陕西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研讨会传达了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理论教育研讨会精神。研讨会重点是提高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课时应有所增加,马列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应调整

为1:100,课程设置要不断线,不存在恢复“老三门”的问题。于是,姜维之校长在一次教职工会议上强调,学校一定要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旗

帜鲜明地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净化育人环境,保证学校秩序稳定。号召全体教职工克服困难,同舟共济,同心协力,争取胜利。

9月下旬,省教育厅召集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传达国家教委大连会议精神。会议强调:马列主义教育要坚守阵地,深化改革,加强领导。学校要给教学改善条件,办实事。在课程上要稳定下来,教材要统编,学时要增加。之后,学校将以前每学年120学时增加到160学时,在“新三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陕西省教委1990年上半年先后在冶院、西北大学等学校组织了马列主义教学会议达7次,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两课”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991年,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傅正阳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向辩证唯物主义过度的桥梁》的论文,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1991年,陕西省教委转发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改进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中再三强调,“两课”是高校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要从反对“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两课”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坚巨任务。文件对“两课”各方面工作作了详细规定,指出两课学时要适当增加,三年制要达到210课时,而且文件明确指出:上述规定的学时,必须予以保证,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任意减少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时。学校领导指示,完全按上级的精神执行,保证课时和教学质量。并在1991年8月、11月的两次教职工大会上都谈到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马列主义理论学习。

1991年9月之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先后学习了《关于苏联局势变化的宣传教育提纲》、《中国的人权状况》、《怎样看国际形势和苏联当前局势》、《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等材料,各种读本每人一册。

3.“南巡谈话”之后的“两课”教学更重实效

1992年5月9日,陕西省教委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了“马列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研讨会”,“两课”教学的目标开始调整。

1992年8月底和12月中旬,陕西省教委两次召开高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会议,传达国家教委“长春会议”和高教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认为十四大文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高教改革的强大武器,要实事求是地对“两课”内容作些改动,使其“贴近实际,讲求实效”、“要精、要管用”。省上提出对课程框架体系要进行调整,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重新设计课程和内容。这次会议提出省上将抽调人力统编教材,德育课要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要注重讲专题。

1993年春季,省上几种统编教材陆续出版。有《毛泽东思想概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学校的两课教学全部采用这些教材。

之后,陕西省教委在西北大学召开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会上,传达了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精神,明确把抓高校“两课”当做党的五项工作之一,再次重申高校加强“两课”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之一,这三点提法不变。这次会议明确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由过去的5门改为3门:形势政策教育,法律条例,大学生道德修养。

1994年3月中旬,省教委转发了国家教委“南京会议”纪要,学校立即组织教务处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同志认真学习,研究本校“两课”教学改革方案。校长姜维之特别强调要加强“两课”教学,并专门列举了学校派出去的个别留学生不回国的例子,说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二)“两课”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学校将“两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到一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学校在“两课”教学上始终与国家教委在各个历史阶段对“两课”教学的要求相一致。学校领导不但与会必讲,而且亲自参与研究“两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在政策教育、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中,舍得投入,采购和印发相关学习资料,按限定范围发放。普发资料,人手一册。学校有一个好传统,每周有半天的职工学习会,中央和省市的重要会议和文件,都在教职工大会上原原本本传达,并联系本校实际,提出贯彻方案。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校领导旗帜鲜明,稳住阵脚,带领大家对学生做了许多疏导工作,学校教职工无一人参与静坐、绝食,为西安地区高校稳定工作做出了努力。

2.爱国主义教育是“两课”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学校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成为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在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讲演比赛”、“爱国主义歌咏比赛”“新春联谊会”“中秋节篝火晚会”以及清明祭扫烈士墓、慰问解放军和军烈属,为灾区捐献衣物、为老区学校捐书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中,都融入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积极向上的炽热情怀,树立青年学生的团结意识,以此锤炼青年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其为国家建设而学习的品德。

3.“两课”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要结合实际、深入社会、灵活多样。在“两课”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脱离枯燥,激发学习兴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思想教育方法的延伸。学校在每年暑期都组织有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把“课堂”搬到农村、工矿。财会专业的学生利用暑期为蓝田县经委举办财会干部培训班,提高其财务工作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运用专业知识为县办企业设计提供管理方案和节能流程,直接为企业的管理上档次服务。文秘专业学生到蓝田等地搞社会调查,深入村镇、农户,针对农村联产承包制度和村镇建设、农户商品养殖业等诸多生产领域提出了很多有思想、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一些对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剖析观点,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每年暑假,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延安老区,参观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聆听老红军、老区人民的英雄故事,实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其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学校还组织服装专业的学生到陕西南部、甘肃麦积山、云南昆明等地采风、实习和写生,虽然学校承担着高额的实习费用,但在实践教育环节投资既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其结果是学生、家长、学校都满意。

学校在大学南路这十年中,“两课”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迁入高新区新校址

1994年春节过后,学校新校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教学主楼由福建省闽侯建筑工程公司承建,预计工期18个月;临建小二层楼由沙井村承建,7月底交工。另有航天一建和市建五公司负责东区生活区商品楼的开发建设。

在教学主楼建设中,由于建筑资质等原因,中途将福建闽侯建筑工程公司合同中止,经过多番选择,决定由广东华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1994年6月中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85年之后第二次由党中央召开的全教会,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均出席会议。江泽民发表讲话,李鹏总理作了题为《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的报告,中国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正值这一中国教育界的大事之际,经过长时间精心策划和准备的迁校工作,于7月20日有序开展。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满怀期盼的心情参加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搬迁行动。整个搬迁过程由学校办公室和总务处负责安排和实施。为顺利搬运,办公室和总务处拟定了详细的搬运工作计划和步骤,并对搬迁过程的重要事项做了专门规定。如档案安全、机要文件和财务、实验室安全搬迁规定,同时每个处室、单位都按搬迁物品的数量安排一天或数天搬迁时间。工作人员按安排时间全员、全程参与。虽然辛苦,但大家充满喜悦。有的工作人员还带家属一块参与,大家在劳动中相互认识、交谈,增强了之间的友谊,欢快的笑声不断从人群中传出。

搬校进行到第7天,校长姜维之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那个即将搬离的办公室。他放下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找人叫来搬迁工作的两位负责人王永军(校办副主任)和董光复(后勤副处长),表情凝重地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稍顿他接着说:“十年前的今天,学校董事会向社会宣布培华女子大学恢复成立的消息,所以,今天是大学十岁生日……。”当校长说完这番话的时候,站在办公桌对面的两位似有所悟地对视着。由于这段时间忙于搬迁,竟把这么重要的日子都给忘记了!按常理说,这种日子应该敲锣鼓、放鞭炮、唱大戏,举行庆祝仪式。可是,校长表情中丝毫看不出兴奋的神色,只有沉重与坚毅!是啊,这次搬家是迫于无奈,是在寻求新的突破,他此刻的心情能轻松么!许久,校长起身回顾四周,告别工作十年的办公场所,打起精神,走出大楼,对着正在搬运物资的员工,颇具号召力地说:“同志们,大家非常辛苦!今天是咱们培华恢复建校十周年的纪念日,咱们得庆祝一下!中午去‘青月楼’聚餐,我请大家品尝羊肉泡馍,一来算作对学校校庆的纪念,二来感谢大家在炎炎烈日下的劳动!”姜校长的话音一落,人群中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天中午,敬爱的老校长和参与当天搬迁工作的20余位员工共进午餐。虽然只是一碗普通的羊肉泡馍,但发自大家心中那种欢快和愉悦之情却表露无遗。这次聚餐,也算得上中国民办大学中最别致、最具特色的“校庆”仪式吧!

8月初,学校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开学准备工作业已就绪,校长下令按常规组织职工夏游,去了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峨眉山。短暂的旅游,既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积累。大家明白,进入新校区后的工作将是紧张而繁忙的。

培华女大恢复办学十年,没有辉煌,只有执着和坚毅!她顽强地朝着既定目标走去。

 

第三章 立足高新奋力攀登

(1994-2003)

1994年8月26日,教职员工们改变以往到学校的路线,从市区的不同区域来到位于西南郊高新开发区的新校园,从而,终结了十年借地办学的历史,掀开了“女大”创业的新的篇章。

在属于自己的校园中工作和学习,“女大”师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恢复,工作热情倍增。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学校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建校资金短缺危机,摆脱“停招”阴影,理顺教学管理渠道,妥善处理教学与工程建设的“矛盾”,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99年后,西安市政府主持对学校在册公职人员“分流”,学校再一次轻装前进,在内部管理、办学结构、办学规模及办学层次上都取得了大的进展。

第一节 校园建设的关键时期

一、与外界连通

学校新校区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和“电子城”的交汇处,是市政府城市规划发展的“黄金地段”。新校区分东西两院,一条规划中的“大路”从中间穿过。东区是规划中的生活区,紧张的施工工地上正在建设公寓和学生宿舍;西区是教学区,一座靠路边修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是为教学与工作匆匆盖起来的过渡建筑。其余地带是一片旷野,内有几个刚开挖的建筑基坑。小楼一层被分隔成许多小间,用作行政、教学办公,二楼有8间大教室,为往届中秘、会计、服装(盐城班)学生准备,也为即将入校的几个班级预留。其余两间是语音实验室和形体训练室。图书馆被安排在东区临路的一幢平房内。因馆内面积所限,未设阅览区域,学生借书后只能拿回教室或宿舍阅读。小楼旁修建了临时食堂和开水房,房屋虽简陋,但设备齐全,干净卫生。

西区的北围墙内,修建了6间临时房屋,作为门卫、传达室、后勤工作场所。再向西是开学前抢时间修建的临时操场,虽然是灰土结构,但还算平整。两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8幅乒乓球台一字排开。其他诸如单双杠、吊环、沙坑一应俱全,学生们的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都将在这儿度过。

学校初到异地,因地域偏僻,与外界相通的基础设施均不到位。

道路不畅。周围没有大道,通往学校的路是租用农民的田间小道。3米宽,三、四百米长的“之”字型路旁还有几眼废弃水井,常年被荒草覆盖,稍不留意,就会失足。“卡脖”地段常见路障和垃圾,校车根本无法通行。离学校最近的公交车是远在徐家庄的6路公交终点站,遇到下雨天,师生都是穿上雨靴,踩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相扶前行,掉入水坑弄得满身泥巴的事并不鲜见。

邮路不通。学校新址原是农田,周围既无大道,也无单位,一片空旷,西安市地图上无法找到具体位置。因此,师生邮件和上级文件均无法送达。一段时间,很多外地邮件先寄到大学南路旧址,再转到学校。

学校用电是“农网”,供电很不正常,说停就停。遇到停电,工作无法进行。到了夜晚,学校内一片漆黑,没有一点生机;通讯线缆不通,仅有的两部电话还是通过电信局从别处“拆借”来的;自来水不通,学校多年用水都是自备井;没有医院、没有浴室、没有水厕、没有宿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学校搬迁虽然摆脱了借地办学的困难,但过去不需操心的诸多事项都一一呈现,必须面对的困难增加了很多。除基础设施不到位外,学校在新的区域中,还需到当地政府、公安、邮政、电信、粮食等部门“认门”,主动请求管辖,以便得到协助和支持。短期内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

学校会议室在一楼的一个教室中。由于办公用房紧张,姜维之校长就把自己的办公地点放到会议室的一角。一张老式五斗桌,一把带软垫的靠背椅,一个普通板式书柜和一部用了多年的电话机就构成了他的工作区域。姜维之校长幽默地说:“那叫‘办公厅’,大学校长有‘办公厅’的可不多!”每次外边来人谈及校长办公室的简陋,他都平淡地说“会好的,以后会好的……”。

1994年8月29日,是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二天。学校召开了新学年的第一个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校办、总务处、基建处等部门继续抓紧办理与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到位工作,短期内与当地政府部门接洽,建立联系,取得支持,保证学校工作在新的区域正常进行。另外,会议还就学校机构设置人事调整变动情况作了说明。

9月初,为解决通邮的问题,学校与电子城邮局反复协商,由邮局在局内设“培华信箱”,邮寄地址临时用“沙井村800号”,每日学校派人从邮局取邮件。

10月,经与驻地派出所、街道办事处、邮局和西安市地名办等多次协商、协调和实地勘察,最终确定学校门前规划路与以北的“白沙路”同名,学校地址为“白沙路南段2号”。11月初,学校正式通邮。

10月下旬,学校与沙井村、徐家庄商议,将租用的门前便道拓宽、取直,铺上煤渣,来校道路得到临时改善。直到1995年底,随着西斜七路(现为科技路)的修建,学校才有了通达公交车的条件。经一年时间的申请,1996年11月,市公交公司将城市中巴508路终点站定为“培华女大站”,解决了学校两年多无公交通达的困难。1995、96年,学校与电子城电信局协商,先后铺设了一条直通中继线缆、一条过境中继线缆,安装了40余部工作电话和逾千部“201卡”电话,解决了学校和学生的通讯困难。之后,学校基础设置逐年得到改善。1996年11月学校用电由农网转成公网,1995年3月学校医务室获准成立,1995年8月学校浴室建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994年的“中秋节”和建国45周年纪念日相隔仅10天,是学校迁入新址后的第一个“双节”。姜维之校长要求:迎双节、庆迁校,师生同欢乐!随后,学校组织了大规模的庆祝和联谊活动。

9月20日下午,学校举行“中秋舞会”和“卡拉OK”演唱会,师生欢聚一堂,笑声此起彼伏,掌声一阵高过一阵,那情景是多年来没有过的。9月21日至24日举行篮球比赛。在最后一天,获得第一名的学生队与教工联队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学生队最终获得优胜奖。9月25日至26日举行中国象棋赛,排名确定后邀请市教育系统象棋名人与学校前三名进行了友谊比赛。9月27日至10月1日,进行“爱国主义歌曲歌咏大赛”,每个班级组成一支参赛队伍,在中宣部推荐的9首“爱国主义歌曲”中选唱一首,同时在其它歌曲中选唱一首参加比赛。整个活动组织细致,活动内容多样,参与人数和效果都是建校以来最多最好的。本次活动受到市教委的热情赞扬,市教委派出代表参加了活动。姜维之校长亲临现场并参与了“爱国主义歌曲歌咏大赛”教师组的歌唱,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把歌咏赛推向了高潮。这次活动后,学生们一改初迁校时对校园设施简陋而反应出的“冰凉”感和自卑感,喜悦之情挂上了脸庞。她们开始为有了自己的校园而自豪,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前景而振奋。

二、设立系一级教学管理机构和基础课部

学校恢复建校的前10年,由于专业数量少,学生人数少,按照董事会的意见一直未设系级管理机构,教务、教学工作均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1994年8月29日的会议上,姜维之校长在安排工作时,提出设立系级管理机构。系级管理体系按当年所办专业门类设立“三系两部”。其系部名称和负责人为:

中文系:王育葆 主任

财经系:顾田恩 主任

艺术系:卢 梓 副主任

基础部:宁良义(兼)主任

培训部:上官守信 主任

设立系一级管理机构是为学校之后几年的扩招和管理作准备。系一级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各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工作,从而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具体和深入。

设立系一级管理机构,教学管理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

1.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分离。设系后将教学管理工作从办学初期“大教务”时的教务处分离出来,由各系按专业设置进行管理。摆脱了“一揽子管理”的粗放管理模式,教学工作开始理顺。

2.为按学科门类和专业门类设立管理机构提供了可能。学校原来设立的“文科教研室”、“理科教研室”、“马列教研室”面向各专业提供教学,而从其它院校聘请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则没有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对安排教学和聘请专业教师都增加了难度。设立系一级管理机构后,各系按其学科门类设置专业,自行培养、聘请和管理教师。同时,对所招学生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目的、培养模式,甚至就业方向都能提出较为严谨、科学的思路,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

3.各系可在系内各专业的教学、实验、教师调配、专业调整、更新等方面合理发挥自主性。

4.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打下了基础。

设立基础课部是姜维之校长对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1984年建校后,教务教学都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基础课也随专业由各教研室管理。在学校规模小、专业少的情况下,这种管理形式对开展教学和教师管理及节省办学经费有一定长处。但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基础课教师在专业教研室无法保证基础课的实验、教材建设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也难以实施。因此,适时设立基础课部,全面掌握基础课教学各环节的情况,加强基础课教学研究,培养基础课教学骨干力量是必要的。

1995年,为保障教学管理机构调整方案的实施,学校又相继调整了部分机构负责人。任命田学义为教务处处长,王朝杰继任基础部主任,刘建勋接任中文系主任,席德生任新设立的计算机系主任,张军学任图书馆副馆长。

三、实施“九五”发展规划

学校迁入新址后,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一些工作需要沟通协调,一些工作需要理顺,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壮大和发展。作为掌舵人的姜维之校长对迁校前后这几年国家教育形势和陕西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也非常清楚,对学校当时所处的境况也了如指掌。

1992年11月的全国高教会对以后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4句话: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质量要上新的台阶,效益要有明显提高,结构要更加合理。接着,1993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充分肯定建国40多年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前提下,《纲要》认为“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特别强调:“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部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纲要》制定的发展目标,在高教领域提出并实施了“211工程”,旨在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精英学校”和重点学科,缩小与国际同类学校的差距。国家在这一时期对教育可谓是“热上加热”,把大量的物力、财力都用于提高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上。

1993年后,陕西也随之忙于建设和培育“211工程”学校。受国家教育形势的影响,陕西民办教育迅速膨大,各种形式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1993年到1994年间达到了巅峰,培华“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形势的发展对学校极具挑战性!

1995年初,在姜维之校长的主持下,学校成立专门班子着手制定“九五”发展规划。承担起草工作的同志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论证工作,与十多人反复交换意见,三易其稿后经学校董事会讨论通过。

学校“九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契机,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开办本科教育打好基础。在基本建设上,按可融通资金数额提出每年约500万元的建设计划,全面建成学校的主教学楼配楼、图书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多功能大会堂和相关配套设施。在规模发展上,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主张“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并重”的思想,放弃“跨越式”发展思路,减少盲目性。在招生计划中,按每年递增约200人的幅度安排,争取到2000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人。专业结构,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均按教学的要求设计和充实。在学校管理上,全面推行聘任制,彻底扭转“一校两制”的被动管理现状。同时,为教学一线管理岗位配备懂管理、高职称的 “内行”,使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上一个层次。

学校“九五”发展规划与前10年的发展规划相比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体,是一个切合实际、充满理性的规划,对学校壮大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四、“三套机构运作”方案

学校“九五”发展规划中,把校园基本建设和规模发展作为之后几年的中心工作,是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发展要求而确定的。要最终实现规划规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相对安全顺畅的建设环境。因此,在姜维之校长的策划下,学校制定了一个“三套机构运作,保障建设教学”的攻坚工作方案,为实现“九五”发展规划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套机构运作”攻坚方案把基建、教学作为主攻目标,安全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作为保障,抽调强将分口把关,校长总体协调,共同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快速展开,效果很明显。

(一)安全秩序和后勤供给是基建和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

学校新址在地域上处于城乡结合部,当地的人文素质和周边环境与大学南路相比有明显变化。校园墙外就是农田,没有其他单位,远处呈三角状坐落着三个村庄。周围一些无所事事的人整天围着学校转,伺机找茬占便宜。白天学校派“重兵”守住校门,和“外来者”只打口水仗事还少点,到了夜晚,围墙外草丛中“潜伏”的不速之客,稍有空隙就会越墙而入。初搬入新校址的那段时间,失盗事件常常发生,校卫队的那几个人为此被折腾的人疲马乏!

校园内,教学基建同时进行,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学校空间较小,声音嘈杂,机械响声干扰教学;工地乱堆建筑材料,运输抛撒,卫生状况相当差;学校食堂实行大承包后,各类进餐人员都有,质量和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工人赤膀,语言粗俗,工地与学校共用厕所……,工地人员与师生的小摩擦时常发生。当年有人编了一个“顺口溜”,描述建设时期学校的困难状况:

一所学校两个院,三座村庄围周边;

四面高墙挡不住,五个工队搞基建。

闲杂人员满院窜,进出校门难分辨;

工地万音响一片,老师讲课听不见!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基本建设进度对学校发展也异常重要!两难之下,一个也放弃不得。

学校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上级要求,抽调保卫处、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培训部、职校和工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针对学校面临的周边环境和校内治安防范、后勤保障、纠纷协调工作,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案》,涵盖了7个方面,30余个工作要点,6条预案,运用“防范、治理、管理、化解”的策略,加强治安防范和后勤服务工作,保护师生利益,保障教学秩序和基建进度。

9月中旬,姜维之校长召集总务处、基建处、办公室及食堂等单位负责人,从学校伙食、饮水、洗漱、如厕方面入手,召开了现场会,大力整顿后勤保障工作。

姜维之校长带领大家到现场检查后提出: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学校总体工作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些问题的出现都与后勤工作不到位有关,万万忽视不得,尤其是伙食问题必须特别重视,必须下功夫改进,后勤服务工作必须为学校基建和教学服务,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服务。

现场会讨论认为:后勤工作中存在3个主要问题:食堂方面主要是量少价高和服务态度、卫生不到位;饮水方面主要是工地开工后,饮水需求增加,开水供应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打不到热水;卫生方面主要是工人与学生共用厕所以及女生厕所少的问题。

现场会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1.食堂管理人员要明确经营原则,树立为广大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坚持“薄利多销、双方满意”的基本要求,改变小摊贩的“游散”作风,不可贪利,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投料标准,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降低菜价,使素菜浓香可口,荤菜肉足量饱;保证食堂卫生,杜绝病从口入,操作间、炊具灶具要干净卫生,炊事人员要穿衣整齐、卫生,严格按照饮食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办事,决不打折扣。食堂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公之于众,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接受师生监督。

2.成立由师生组成的“食堂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查访,并通过一定渠道反馈给食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限期进行整改,使师生就餐放心。

3.原有锅炉加强供开水次数,做到全天不间断供水,加强新锅炉房的建设进度,争取尽快投入使用,保证师生和工地工人喝水。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不要用开水洗碗、洗衣。加强教学主楼卫生间安装设备进度,尽快启用全部水厕,在目前蹲位的基础上增加3倍,彻底改变长期使用旱厕和建筑工人与学生共用厕所的现状。

最后,姜维之校长强调:学校目前尚在建设之中,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困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不周之处,都请广大师生体谅和理解。同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加强服务意识,共同维护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过几年紧日子,共同迎接学校美好的明天。

1996年至1998年,学校针对基建和教学同期进行的特点,先后与承建工程的广东华美建筑工程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开发公司、市建五公司、宝鸡二建、宁夏建设集团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等工程公司签订了“施工安全协议”“施工区域安全责任书”“校园施工用电管理细则”“学校卫生工作区域划分责任书”;发放了“出入校园证件办理的规定”“校园文明十条规定”等协定和责任书,减少了基建工程施工对教学的影响,有效地保证了基建与教学工作两不误。1999年春,经西安市雁塔区委、区政府验收,学校被授予“安全达标单位”称号,学校的安全状况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校也在安全的环境下发展壮大。

(二)校园基本建设是学校发展最紧迫的工作内容。

学校“九五”发展规划之所以把基建工作作为主攻目标,是因为校园建设对学校的生存太过重要了,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命门”。那几年搞基建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民办学校大多都搞的是“无米之炊”。学校基建工程庞大,工期要求紧,而资金储备少,融资渠道枯竭,需要有相当能力的人担当基建大任!姜维之校长经过再三思考,选调了在校办企业任副总经理的姜哲工程师担任学校基建负责人,运用企业的政策优势,总体筹划协调和推进基建工作。同时,先后聘请了在基建一线工作多年的袁季工程师、苏发乾工程师、邢百祥工程师配合姜哲工作,具体负责各项目的实施。

1995年3月,经过多方努力,教学主楼二次开工。承建主楼建设的广东华美建筑工程公司迅速调集人力,采用“三班倒”的施工方法,昼夜不停地抓工程进度,半年时间主楼主体工程封顶,2、3、4层交付使用,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的计划。1995年日本京都成安女子大学访华团来访时,学校在新楼中接待了日方成员。9月1日新学期开学,学生们全体搬入新教学楼。这一年,建校资金到位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996年,在国家开展的金融秩序整顿过程中,培华城市信用社按政策被重组进入商业银行,学校融资的主要渠道被截,原计划开工建设的基建项目因资金缺乏被迫停止。加之东区商品房建设也遇到困难,全年基建没有大的进展。

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收缩,九十年代中期基本建设投资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融资形式。业内人都熟悉的“项目引资”、“借鸡下蛋”、“垫资建设,分期付款”等办法被广泛使用。这些融资形式的实质都是利用被政府称为“三角债”的市场怪圈,形成了开发商、建筑商、供货商、小业主、配套项目承包商等环节既相互合作依赖、又相互制约钳制的不规范市场秩序。往往一个项目从开工到完成,要经过多次停工和商议,折腾上好几年才有结果。

1997年后,学校经不起长时间停工的沉闷,顺应形势变化迅速转变观念,利用项目优势,开辟了新的、有效的融资和引资渠道,效果明显。春节过后,陆续有新的资金注入,基建重新起动,力度也随之加大。

进入3月份,教学主楼西配楼、学生1号公寓、东配楼陆续开工。下半年,西配楼2400㎡的实验图书楼和东配楼一层阶梯教室先后投入使用。图书馆由东院搬入新楼,增加了阅览室,扩大了书库,添置了一些安全设施,10月中旬向师生开馆。

1998年初,教学主楼5、6、7层总体装修完毕,新增教室26个,新增实验室用房6大间,为下学年扩大招生提供了必备条件。9月,学生1号公寓4530㎡的工程及装修完成,原分散住宿的学生和当年招收的新生都住进新公寓。学生1号公寓结构合理,设备完善,是当年陕西高校中生活设施较好的公寓之一。公寓实行生活用品统配、统管的新型管理方法,学生都比较满意。11月,教学主楼东配楼建成交付使用,教学急需的200座大教室增至4个,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年底前,2740㎡的学生餐厅和多功能会堂主体完成。经紧张的装修后1999年3月投入使用。

到了1999年,基建的大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学校内的环形道路也全面建成。从1997年开始,实施耗时三年的绿化工程也基本完成。校内主楼周围建成了4个主题绿化区,6片不同品种的草坪;操场周围和学生公寓前栽植了两条绿化带;中院中央修建了大型静态“抹月”山水盆景。学校东大门的整修和装饰工程也于暑假期间全面竣工。至此,学校完成了3.3万㎡的一期建设工作。

先后5年时间,在边教学、边建设的艰苦条件下,学校终于建成了陕西省民办高校中第一个拥有法人自主产权的校园,成功地实践了“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

(三)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

迁校以后,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教学实验设备缺乏,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学管理人才缺乏,“三缺乏”成为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于是,学校决定通过报纸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并计划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和电化教学设备,实行教学改革。

1994年10月份,在学校“七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的计算机实验室终于在推迟五年后建成。实验室安装386型计算机28台,上课时,每两个学生一台计算机,轮换操作。全天安排上机,学生再也不需要到外校借“机”上课了。首任计算机实验室主任由教务处长肖吟棣兼任,专业教师兼管理员晁翠花。学校为计算机实验室安装了空调和防尘设备,铺设了地毯,学生进出换专用拖鞋,管理和使用都比较规范。

1995年3月,田学义教授任教务处处长后,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开始整顿和完善教学工作。

1.制定了分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专门人员,采用边教学、边编写的方法,在一学期内完成了中文秘书(后相继改为经济秘书、涉外秘书)、财会(后改为会计学)、服装设计、计算机(后改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4个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同时,对拟新办专业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方案,供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具备了4个特点:(1)包含内容比较全面,符合国家教委修订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2)计划中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严格按教育部、省教委的要求学时开设“两课”;(3)加强了计算机和外语教学;(4)突出了实践环节教学时间。

2.修订完善了全部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校过去实行的课程教学大纲,普遍采取“借”和“套”的方式取得,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范,需要进一步规范。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有几个特点:(1)全面审核修订了现有主要专业的课程,按专业要求,课程讲授更加规范。(2)融入了同类学校“三年制”教学大纲的特点,更适合大专层次的教学要求;(3)参考其它本科学校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融入了部分本科教学内容。

3、进行专业题库试点工作,逐步实施考教分离。(1)采用同专业国家现有题库,在个别专业中进行了考试试点;(2)组织力量编制了部分专业的校内题库。

4、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教学规章制度。(1)建立了教师工作细则,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师工作考核考察规范;(2)结合学校性质,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外聘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3)制定了详尽的《学生管理办法》。

5、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1)配合各专业学习,聘请名人讲座、讲课。中秘系结合专业基础课邀请了著名书法家钟明善教授作了“作书法与做人”的报告;邀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李天芳女士作了“女性的自强与人生之路”报告;艺术系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了“古典音乐欣赏系列讲座”,参加学生异常踊跃,在为期一个月的讲座时间中,场场爆满,后排和过道都挤满听讲学生,效果非常突出;(2)建立了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3)严格考试纪律,对作弊者进行了严肃处理;(4)逐步开展了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学术氛围。

6、加强了教学管理。(1)充分发挥了系部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教务处包揽教学过程的作法,进一步明确了处、系的工作重点和范围;(2)全校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3)规范和畅通了管理和指挥渠道,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调查和管理。纠正了已往越级、越权办理教学事务的随意行为。

1995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上,姜维之被推选为民办高教委员会副主任;同月,被推举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姜校长在回校后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提出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对学校工作也是适用的。1995年后,学校教学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原来因条件限制未能进行的工作开始实施,大的环节逐步协调到位。一些过去容易忽视的细节和习惯做法也得到纠正。如:教室准备情况,要求总务处配备好桌凳、粉笔和教具,由各系部在开学初统一领取;教室管理实行教务处和总务处双重管理制度;教师请假不再由教务处批准,而是向系部请假;课表调整,必须由系部提出调整意见,报教务处批,教师不能自行调课;教材由各系决定内容,由教材室统一提供,教师无权自行更换教材或使用教辅资料;无论考试或考查课,试卷均需经教务处审定方可正式考试(查);全校性的停课,必须由校长批准。学校非重大活动,不可随意挤占教学时间,一切工作为教学让路;教学计划内实验课不收上机费;实行早、晚自习制度等。

同时,在学校发展规模上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1)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为扩大规模做好准备;(2)增加原有专业招生数量,可以“一专多班”,为公共课上大课做好准备。(3)增加新专业,向多学科延伸。

为使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积极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开辟学生住宿区域,进一步和省市教委、招生办沟通并取得许可,开始取消走读范围限制,突破招生区域,面向全省招生。同时,将招生生源由“非农业户口”向农户考生延伸。

“三套机构”运行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各项工作既相互配合,协调进展,也得到安全保障,学校教学、基建的两个中心工作齐头并进,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五、办学规模逐年上升

扩大办学规模是学校“九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1995年,学校在校生总共只有383人,是全省人数最少的学校之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也就谈不上管理。从1996年开始,学校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办学条件增长情况的过程中,提出了“两增一扩”(增设专业、增加招生名额、扩大招生范围)的申请。当年,省教育厅经考查学校办学条件后破例大开绿灯,给了学校历史上最多的招生指标250名,比上年度增加了100名,这在当年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同年,学校经市教委同意,设立了“广告设计专业班”和成人教育专业。

1996年学校恢复英语专业招生,实际招生306人(包括成人教育学生85人)在校学生达到582人,是建校以来在校学生数最多的一年。第一次脱离了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垫底”的位置。

1996年底,陕西省人代会通过了《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在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对社会力量办学进行规范。从学校的层面上看,《条例》的颁布对学校发展很有利。1997年,在全国运行了三年的“委培”定向招生制度被取消,全面实行了“并轨”招生。这一政策对学校招生是有一定影响的。于是,学校采取了两个措施弥补生源减少的损失。一是姜校长亲自去北京找教育部,请求依据学校新增办学条件直接向学校下达扩招指标;二是依照《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方针,与市教育局和市招办沟通,希望保留前几年给予委培学生 “面向西安地区按统一招生分数线招收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考生”的政策,继续允许招收农村户口考生。这两个措施当年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7年3月,经省教委审批,学校新开设了经济法(大专班)、物业管理(成人教育)、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省教委给学校特别增加50人的招生名额,当年招生达到397名(含成人教育学生97名),在往年招生基数上又有大幅度增加。同时,在市教育局和招办的支持下,学校终于突破了“走读”和不能招收“农业户口”生源的限制,将生源范围延伸到西安七区六县,并扩展到农户考生,学校有了“农转非”政策的落户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与管理,学校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设立了外语系。外语系仍继续承担全校的英语公共课教学。首任外语系主任是谢子枫教授。

1998年,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大的改善,办学能力大幅度提高,经省教委同意,开始面向陕西省十地市(除榆林地区)招生。虽然在当年所招的896名(含成人教育396名)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关中地区,安康、商洛、汉中、延安地区的学生比例很小,但“走出西安,面向全省”的愿望基本实现,为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1999年、2000年,学校争取到统招国家计划指标都是1000名,招生范围也放宽到全省十一地市。虽然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没能完成招生计划,但招生总数同往年相比还是上升的,对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截止2000年,“九五”发展规划的预定目标基本完成,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达到3262人,在全省4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在校生规模居第29位。仍然是二十世纪末全省唯一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

第二节 强化学校管理功能

1997年之后,学校基本建设工作步入正轨,教学工作也一步步理顺。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经济状况也逐步好转。学校开始将注意力部分转移到总体管理上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政府主持下的教职工“分流”

培华的人员结构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组成形式。1984年,学校恢复成立初期,由于开办资金缺乏等原因,教师大多由赞助者担任,管理人员以借用十三中学人员为主。1986年以后,学校主管上级西安市教委为解决学校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连续4年向学校选派教师和部分工作人员达60余人,并按人数每年划拨工资和少量补贴经费。其他人员由学校自行聘用,工资和相关待遇由学校解决。这种用人机制和人员结构在学校办学初期规模较小、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对于学校延续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深入发展,过去曾经出现过的“管理苍白”现象又重新出现。十多年长期存在的“一校两制”用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是学校对纪律观念薄弱的“公职”人员的管理不具备实质性的最终管理权,时常出现管理效力降低的个例。二是在公职和招聘这两类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出现不统一和不公平的问题,难以根据学校发展的现实做出调整。因此,“一校两制”的人员结构既不符合《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民办学校管理方式的政策规定,也不利于学校发展和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

西安市政府和市教委从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几例不和拍现象中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为了使民办院校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切实按民办院校的特点管理学校,上级决定对学校现有“公职”人员进行“分流”,让培华女大彻底“民办”,按《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精神自主发展。

对于学校全民身份教职工的“分流”问题,西安市政府及市教委非常重视。主管副市长多次召集教委和学校领导专题讨论分流方案,并对有关细节作出批示。市教委一名主管领导会同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多次到学校调研,对“分流”过程的特殊问题一一做出调整,对个别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提出照顾措施,力争使每位为培华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工得到满意的归宿。

1997年9月,在市教委的主持和主导下,形成了“公职”人员合理“分流”机制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实行留、去双向选择的原则。愿留校继续工作者,经学校同意可聘用留校。本人档案、人事关系转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留校人员的晋职、工资升级经学校考察后由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办理。学校聘用期间,工资面议,医疗问题实行社会保障,养老问题按社会劳动保险的办法执行。

愿离开学校者,尊重本人意见,由西安市教委负责重新安排工作。

退休人员暂由学校代管。适当时间,由市教委妥善安排。

随后,西安市教委在分流方案的基础上专文向西安市政府上报了分流安排意见。同时,代市政府承诺此前若干年教委对培华的“公助”拨款不要求返还。

1998年8月之后,大多数全民身份教职工陆续选择由西安市教委安排工作,个别人员经学校同意留校任职任教。到1999年6月,此项工作全面结束。下半年,学校全面实行了聘任制,过去有全民身份的工作人员,接受学校聘任,在保留其全民身份的同时,档案由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代管,工作考核和待遇由学校统一管理。

公职教职工“分流”工作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有着特殊意义,它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前进,是民办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从学校之后若干年的发展步伐看,“分流”无疑是一种解脱,学校发展的步子从此加快。

二、适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1998年下半年,学校公职人员分流工作基本完成,真正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随着办学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的扩大,管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但从学校整体管理状况上看,管理粗放,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用人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和激励奖惩制度等都很不配套、很不完善。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需要下大力气整顿和完善。

1998年9月之后,校长姜维之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各部门传递了进行管理机制改革的思想,要求按照“先试行,后总结,边改革,边完善”的思路,逐步开展以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制定专职教师聘任办法。

1997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对社会力量所办学校规定了“自主聘任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用人权利,从法律层面给民办学校的用人机制指明了方向。

学校为了补充“分流”后教师人数减少的缺额,决定从1999年毕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选聘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以补充和壮大教师队伍。

在这次选聘过程中,学校自主制定了相应的聘任条件和用人程序,并和被聘任教师签订了协议。与以往用人不同之处是:1.被聘任者的档案关系实行托管制度。学校与被聘人员的协议报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审批后,学校为其办理托管手续,同时签订聘用合同。2.协议中制定有解聘条款。在聘用期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不服从组织分配,因个人行为影响校誉和安定团结,严重违法乱纪或给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学校有权予以辞退或解聘,加大了学校的管理效力。3.劳动报酬实行结构工资制。实行“基础工资+津贴+课时费”的劳动报酬形式。基本月工资按本科生、硕士生分类发给;津贴三项:交通、医疗、校龄按一定额度发放。课时费按教学工作量和超工作量不同金额发放。其它福利待遇按西安市事业单位的统一规定执行。

这次聘任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大锅饭”僵化体制所存在的固有缺憾,不仅增强了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也保护了劳动者的各项利益。同时,要求受聘者自身工作必须过硬,不能因个人素质问题出现大的过错,有利于增强工作责任心。

(二)制定教职工管理办法。

1999年之后所制定的《专职教师聘任办法》实施后,学校连续三年选聘了一批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师资队伍逐渐壮大。2000年后,学校着手研究和进行教职工的聘任与管理改革。

校内教职工聘任与管理改革从修订往年“职能处室职责范围”、“系(部)职责范围”和“岗位职责”入手,确定了“因事设岗、按岗聘任、人事相宜、事职相符”的岗位聘任原则,并按减少行政编制,充实教学一线的思想,实行了“一人多岗,精干高效”的满负荷运转设岗原则。1999年,全校教职工总数为298人,教职工与学生之比为1︰29;教师工作量每学年额定为280课时,超课时上课按外聘人员相关待遇对待,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在教职工聘任与管理改革中,姜维之校长多次召集相关人员集体研究改革方案。对聘任工作他提出了“评聘分离”、“以岗定薪”的原则,为建立和形成合理的分配管理机制指出了改革方向;姜维之校长所倡导的“两级聘任制”为建立逐级负责、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在定岗和聘任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职工年终考核暂行办法”,对教师、职工根据不同的岗位从德、勤、能、绩等方面全面考核。考核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肯定成绩、注重实效的原则。考核结果作为职工晋级、评职、续聘、辞退、奖励、处罚的依据,并与评选先进、校内表彰结合起来。

在教职工聘任与管理改革中,分配制度改革始终是改革的中心问题。1999年后,学校对聘任的工作人员,实行了“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的两部分工资付酬办法,2001年后逐步成熟,形成了学校分配制度的主要形式。新的工资办法把工资分成两个部分,职务工资为固定部分,占70%,每月按时发给;岗位津贴为活的部分,每月则要按照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思想表现、遵章守纪情况发给。这种工资付酬方式,对大多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过错的教职工来说,与原来的月工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但对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纪律涣散、工作常出差错的员工是一种约束和监督,有利于各部门优化人员结构,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部门理直气壮地实施管理。

(三)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聘任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还包含了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1999年9月后,学校要求各单位充实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人为管理”,逐步走向制度管理。两年多时间内,学校各部门按照其工作岗位和性质,完善和制定了11类50余项行政规章制度,基本包括了学校工作的各个 方面,2001年在反复实践和修订后,各项制度基本确定。

1.办公行政制度。主要包括: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公文处理工作规程,印章制作、保管、使用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收发工作制度,文印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校报编辑工作制度。

2.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生考试违纪舞弊处罚条例,考试工作细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关办法的暂行规定,期中教学检查暂行规定,系、专业、班级代号、学生代号的规定。

3.人事工作制度。教职工聘任制暂行办法,教职工年终考核暂行办法,教职工请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

4.外事工作管理制度。主要有:外事工作管理机构与人员分工,外事办公室工作制度;外籍专家(教师)选聘与管理制度,外籍专家(教师)安全管理制度,外籍专家(教师)工作制度。

5.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综合治理工作细则,治安管理若干规定,校卫队员管理细则(暂行),校园消防管理制度,防火器材管理规定,“三工”人员管理规定。

6.学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学生证、校徽管理办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

7.图书阅览与管理制度。主要有:图书借阅制度,报刊阅览管理制度,电子图书阅览管理规定,书刊污损、丢失、超期归还赔偿制度,图书馆安全卫生制度。

8.后勤工作制度。主要有:教学办公用品发放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暂行办法,校产管理、使用、配发制度。

9.基建工作制度,基建工作规程。

10.财务管理规定。财务工作章程。

11.网络管理行政制度。主要有:校园网络计算机用户行为规范,校园网管理及安全条例,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违纪处分规定(试行),BBS论坛管理规定。

2000年后,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效果非常突出。行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浮于事、工作扯皮推诿的现象得到改善,“满负荷工作意识”逐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很高,为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捐款捐物,减免学费,塑造学生“爱心”

1998年是国家经济发展相对困难的年份。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农村经济不活跃,消费品销售不旺,尤其是夏季,长江、松花江和陕西省的汉江流域发生大面积特大洪水,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诸多问题。虽然在全国人民、全军官兵的努力下,取得了抗洪抢险的阶段性胜利,但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重建问题依然严峻。

全国各地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共渡难关。新学年开学前,姜维之校长就召集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专门研究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事宜。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会议确定了两项决议: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动员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以最快速度送达灾区救急;二是在学生中摸底,配合抗洪救灾工作,为受灾家庭学生减免学费,同时,对于家庭确实困难的特困户学生减免学费。

经过四天时间的动员和收集,全校教职员工2100人全部参加了捐助活动。姜维之校长带头捐款,各部门负责同志也率领本单位同志捐款捐物,全体学生也都根据自身能力捐出了自己的一片心意。9月中旬,学校按上级安排,将数万元现金按教育系统规定存入专门账户,并派专车由总务处处长许全斌同志带队将满载全校师生情谊的3800余件物品直接送往陕南商洛地区十里台中学,缓解了学生的过冬困难,受到灾区人民的热情欢迎。

同时,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的工作也有序进行。1998年10月8日,经一个多月的调查和摸底,学校最终确定了14名学生各减免学费700元至2000元,减免总金额达2万余元,为72名学生延缓交费期限,以解家庭困难。

四、成立第三届学校董事会

第二届董事会换届后,刘良湛董事长非常看重姜维之对学校发展所制定的总体方案和工作措施。他目睹了学校发生的变化,感受了姜维之在培华人心中的份量和民办教育领域的声望,因而,对学校的工作,平时只是偶尔到学校看一下,不多过问和干预,全力支持姜维之运作。

2000年7月中旬,刘老在一次和姜维之的谈话中,提到部分董事年事已高,参与社会活动精力不济。加上近年来,学校建设工作非常紧张和繁忙,董事会活动也随之减少,一些董事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已不明显,急需增添新的力量。刘老本人也深感在培华这些年发展中所起作用有限,不便再留任董事长职上,故要求召开会议进行换届。之后,刘良湛董事长向多位董事打电话征询董事长人选的意见,大多数董事同意推举姜维之担任下届董事会董事长。10月中旬,刘老又一次打电话给姜维之,通报了征询意见的结果,并请姜维之遵循“有利于参与议事、有利于维护学校声誉、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原则,组建“精干务实,朝气蓬勃”的下届董事会。

11月初,姜维之按照刘老的意愿将建议名单亲送刘老家中请其过目,刘老看后表示完全同意。建议在适当时机召开第三届董事会议。并嘱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会议,托姜代其说几句话。

2000年11月22日,学校第三届董事会宣告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有:

姜维之(教授 高级政工师)

康继昌(教授)

傅正阳(教授)

朱楚珠(女,教授)

刘汉中(高级经济师)

赵经训(高级建筑师)

姜 波(博士)

本届董事会成员中,保留了这些年一如既往支持培华教育事业并为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位老董事。也增加了将为学校进一步壮大和持续发展担当重任的新人。

新任董事姜波,时任学校校长助理,出任董事时尚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读博士,是年29岁,是历届董事会中最年轻的成员。赵经训,时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顾问,建筑设计总公司总经理,在学校长安校区的规划和设计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开始后,姜维之向会议转达了刘良湛董事长关于上届董事会工作的三点总结:选对了校长,支持了工作,看到了发展。对下届董事会的期望是:按照已经确立的办学思想,继续努力工作,让培华走向全国。姜维之还就本届董事会人员推举过程和新增董事人选的情况向会议作了说明。

董事会一致推举姜维之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姜波任秘书长。

接着,姜维之向会议作了《围绕升本目标,推动学校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工作报告。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姜维之谈了三点内容:第一部分,学校升本准备工作、省级评估工作情况和新校区建设前期进展情况;第二部分,董事会今后工作的目标与方法;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的规划。

第三届董事会是历届成员人数最少、务实性最强的精干领导机构。它的组建完成了“专家董事会”的历史使命,进入了学校高层管理者更迭的既定程序。

2002年9月14日,姜维之董事长召开了第二次董事会议。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学校发展规划和修改后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董事会章程》《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章程》。

第三节 拓宽办学渠道优化办学结构

从设立系一级教学机构开始,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在学校基本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的大好形势下,学校办学条件也在逐年改善,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条件。于是,学校在优化办学结构和专业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做好准备。

一、举办成人学历教育

学校成立十多年来,所开设专业均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业。随着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在进行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于1996年9月,经省教委批准开设成人学历教育的相关专业,从全国成人高考中录取学生。学校于12月2日将原培训部更名为“成人教育部”,上官守信继任主任。其工作职能中仍保留了过去自学考试的培训职能。

首次批准开设的成人教育专业有两个:既高等护理和服装设计。

高等护理专业为脱产全日制,学制三年,基础课开设了护理与伦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学、病理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等;专业课开设了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急重症监护学等。

同时还开设有:中国革命史、哲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另外,学校还安排了选修课:营养学、公共卫生学、精神与心理护理学、针灸与按摩,以及护理实习。

服装设计专业基本按普通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安排教学。

1997年增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成人教育部已发展到3个专业,6个班级,186名学生。按照学校管理需要,1997年11月在成人教育部的基础上,扩展设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姜维之亲任院长,杨文艺、上官守信任副院长。

1998年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立了物业管理专业,成人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鼓励学生“专升本”

1998年初,陕西省教委下发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浮动学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98年秋招生开始,经省教委批准的普通高校可实行“浮动学制”。陕西省教委对“浮动学制”的解释为:优秀专科生转入本科学习,某些本科生转入专科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有“专升本”者,未见“本转专”的例子。

培华女大是陕西省教委批准可实行“浮动学制”的首批学校,也是唯一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专升本”政策是给予专科学校优秀学生的一种勉励和“补憾”措施。对学生而言,得到了一次重新考取本科的难得机会;对学校而言,是展示教学效果的极佳时机。专升本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在同类学校的横向比较中,直接向社会公示了教学质量的优劣,比大篇幅、大投入宣传更起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专升本”政策就是一项激励政策。

1998年省教委对“专升本”的比例数量有严格限制。规定只能掌握在本校“本年级在校生的20%以内”,超过比例的申报,省教委一律不予受理。因此,1998年学校报名参加专升本的79名学生中,按此规定只有18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统计学院等学校本科班学习。未能升本的学生中,其考试总分比其它学校一些升入本科的学生的分数还要高出许多。

1999年,省教委根据98年“浮动学制”的试行情况,适时调整和改革报名和录取方法,取消了在学校内部限制录取比例的规定,调整为“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全部纳入全省范围内,统一按成绩录取”。这一政策使学校一下子有53名学生被录取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统计学院、西安纺织工学院、西安外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等5所院校本科学习,占当年毕业学生总数的27.6%,是当年陕西专升本学生录取比例最高的学校。

2000年85名学生经考试符合专升本条件。由于学校学生考试情况很好,符合条件者较多,学校向省教委申请举办“专升本”本科班,意在通过举办“专升本”本科班,取得本科教学与管理的经验。后由于一些因素影响,办班计划未果,85名学生分赴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联合大学、西安统计学院、西北纺织工业学院、西安外语学院等多所学校学习。这也是当年陕西省专升本录取率最高的学校。

2001年,有83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统计学院、西安经贸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17所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录取。本次学校考生上线率为41.8%,录取率35%,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出9.8个百分点。其中会计学专业录取率为48%,英语专业录取率为42%,计算机专业录取率为37%,居全省前列。

2002年,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中,有151人达到建档录取分数线,149名学生分别被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等20所本科院校录取。其中,西北大学录取30人,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录取19人,西北政法学院录取14人,西安外国语学院录取13人。本次考试《大学英语》成绩及格率高达89%,是全省历年考试中罕见的。电子系首次参加“专升本”统一考试,上线率高达54%。这次“专升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学校开展“教学质量年”所结出的丰硕果实,也是给学校升本工作献上的厚礼。

2003年,在与“非典”疫情的搏斗中,学校仍然完满的组织了“专升本”的一系列工作。当年学校报考率为毕业生的69%。有242名考生经考试达到录取分数线,上线率为34.3%,比全省相关专业上线率高出8.37%。最突出的是计算机系和电子系考生,上线率分别为55.7%和54.9%,比省上线率分别高出29.43%和22.87%。最终有240名学生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石油学院等25所高校录取。

经过六年专升本的实践,陕西省教育厅在认真总结前些年“专升本”工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高等学校“浮动学制”管理办法》作了新的修订。在学制上实行“3+2”模式,要求学生在修完专科阶段三年所学课程后再经考试进入本科继续学习两年,以保证专科层次教学的完整性和本科阶段质量的稳定性。由于这次政策的出台,2004年全省“专升本”暂停招生,2002级专科生于入校后的第6学期参加2005年专升本考试。

1998年至2003年,学校专升本学生共628名,连续6年在全省专科学校“专升本”考试录取中,保持人数最多。学生家长们感慨地说:“专升本”政策是送给培华学生的一份优厚待遇!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者。

三、创建陕西民办高校第一合格实验室

1997年11月,学校按照省教委开展高校实验室评估工作的要求,决定将计算机实验室上报接受省级合格实验室评估。学校按照评估工作的进程,成立了实验室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姜维之担任,计算机系主任席德生、教务处处长肖吟棣任副组长,成员有基础部主任王朝杰、外语系主任谢子枫、校办副主任王永军等三人。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工作。

国家教委1995年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共有33项,评估程序非常具体和细致。姜维之校长召集大家对阶段工作做了详细安排,并提出了16字要求,“充分准备,严格自查,积极配合,一次过关”。时任计算机系主任及计算机实验室主任的席德生教授依照学校的部署,把工作人员分成三部分,按评估要求逐项逐条过手,在硬件和基础资料方面做了大量的补充、准备工作。检查维修各类机型200余台(件),整理资料20余册。记录测算各类数字、修订制度、建册、建卡,许多同志几个月内没有休息,连续工作;领导小组的其它成员也按照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关配合工作。1998年6月下旬,学校实验室评估领导小组邀请西安地区两所高校从事评估的专家,并召集学校6位系、实验室负责人共同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自查。整个自查过程严格按国家标准逐一进行,不放过任何疏漏和不足。自查中发现和查出各类问题17条。之后,经过几个月的充实和完善,1998年12月17日,省教委高校实验室评估办专家组一行6人来校进行正式评估验收。专家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验收过程具体严谨,精确独到,所提建议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过评估专家组全体成员的评估和省教委审定,1999年7月22日,省教委发文批准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标准被评为合格实验室,这也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民办高校的第一个合格实验室。

这次为期两年的实验室评估工作,增强了规范化建设的信心,促进了学校实验室的总体建设进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积累了评估工作经验,为以后学校实验室的系统管理提供了借鉴。

2002年8月,在陕西省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中,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被列入第一批试点专业之一,并成功通过试点标准验收,为陕西高职高专教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根据社会需求举办新专业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上消费品市场不旺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国家经济面临重重困难。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对教育的冲击和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亦显突出。教育领域既要防止“把教育推向市场”,还要防止“教育滑坡”,于是,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指出:为了“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21世纪国际竞争力”,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就要较多地增加高校招生规模”,“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快教育发展”。

国家扩招,学校必须有相应的措施。1999年6月,学校对教学机构进行了一次小调整。按照基础部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原设在基础部的“两课”等社会科学类教学分列出来,成立了社科部。这也是陕西民办大学中设立最早的社科教学管理部门。首任主任是李文诠教授。同期,抽调人员,为即将设立的法学系做前期准备工作。

1999年7月18日至19日,放暑假后的两天,在姜维之校长的主持下,学校在北郊渭水园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工作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新任学校副校长王天木教授、新任社科部主任李文诠教授,基础部主任王朝杰教授,中文系主任刘建勋教授、计算机系主任席德生教授、外语系主任谢子枫教授、财经系主任高立勋教授,艺术系主任周玉昆教授、教务处处长肖吟棣、校办副主任王永军以及部分工作人员。

会议重点学习了朱镕基总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和研究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面临的发展问题。姜维之校长作了主题讲话。他首先对以往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其一,教育教学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教改、课改和教学制度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系一级建设走上正轨,英语、计算机考核定级率超过其他学校,显示了我们的教学水平;其二,基建方面进展顺利。完善了教学大楼的后续工程,增加了教学、办公用房,新餐厅和第二学生公寓,下学年开学即可使用,绿化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其三,在市教委的主持下,最终完成了在编公职人员的合理“分流”。这一举动是由于“体制”问题衍生的无奈举措。对于“分流”的同志,学校仍然欢迎他们回校任教,工作变动,友谊长存。这些同志在培华成长初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回校就如同回家。分流之后,女大将逐步移交省教委管理,这也符合国家改革的方向。

对学校今后工作,姜维之校长说道:最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扩大高等教育的受教育面,吸引人民群众、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投资,这是个大设想!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教育滑坡,还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同时促进了社会稳定,是一举三得!国家发展教育,学校也要跟上形势。按照教育部的调查,一个高等学校的合理规模是四、五千人,达到这个规模,才能出效益,才能良性发展。培华现在只有两千多人,还包括成人教育,规模太小。学校目前连“温饱”都谈不上,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办学规模。这次会议就是要解决扩大招生问题。

扩招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原有专业上的数量扩大,这是有限度的;二是开办新的专业。咱们重点讨论开办哪些新专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要快速发展,招生计划还要继续扩大,专业数肯定不够,所以请大家多思考,多提想法,然后再用一些时间搞可行性研究,了解市场需求。

姜校长的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赞同,各抒己见,提出了拟办专业思路:

一是提议开设新闻专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已开设十几年,是传统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省内外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担任编辑、记者的很多,说明省地市级新闻单位急需这方面人才。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现职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三分之一,很少有正规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而省内目前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只有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招生量少,且均为本科生。如果学校开设新闻专业,可将培养目标和就业范围放到基层,是一个有前途的专业。

二是提议举办法学专业。本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关。当前全国乃至陕西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案件和经济纠纷大量出现。但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员很短缺,尤其在基层这种情况更突出,专业法律工作者到基层就业应当比较顺畅。同时,还有正在兴起的“律师事务所”,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渠道。加快法学人才的培养是符合中央精神、社会发展需求和陕西就业实际的。

三是提出申办美术教育专业。据调查,全省中、小学急缺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美术教师,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纺院的美术专业毕业生远满足不了社会急需。同样,学校办此专业也可以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有资料显示,这几年报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比较多,生源比较充足。另外,学校目前艺术系的设备、实验室完全可满足举办美术教育的需要,不用进行大的投资即可开课,教师聘请也相对简单。

同时,大家还提出举办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并可在成人教育领域申请增设专业,利用校本部的专业优势、人力资源和设备,扩大招生。

两天的会议期间,大家大开思路、各抒己见、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基本形成了下半年增设专业、扩大招生的工作方案。最后,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姜维之校长总结说:这次会议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家统一了思想,在学校发展问题上取得了共识,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和措施,提出进一步办本科的想法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共同努力。根据众位所言,姜维之校长决定在下半年进一步做好拟增设专业论证报告的基础上,选择上报省教委审批。

1999年秋,在对拟办专业进行市场调查和广泛论证后,学校上报并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了法学专业班。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法学系,首任主任是副校长王天木教授。2000年下半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又开设了新闻、电子应用技术和经济法专业。依托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学校设立了电子系,首任系主任是高如云教授。2001年3月,叶后裕教授继任电子系主任,焦德宏教授任副主任。

 

第四章 首次举办本科高等教育的初期探索

(2000-2004)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从1984年省政府批准恢复建校以来,一直举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称为“大学”,源于当年国民经济复苏期,高等教育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对新建和复建学校的冠名尚未有严格规范,各地新建学校中,校名“高套”的现象并不鲜见。

学校长达15年的专科办学历程,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在前列。15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积聚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任教师队伍,历练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学校从借租校舍办学到拥有法人资产校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已经基本具备了举办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条件。据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前,全国民办高校中还没有举办本科教育的。但东部省区与培华同期开始举办专科教育的几所大学已率先申请举办本科教育,西部地区已经落下步子。因此,培华向更高办学层次迈进,已经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对培华的期望。

第一节 申请举办本科教育

一、“升本”总动员

早在1996年,学校“九五”发展规划就将举办本科教育的设想列入目标之一。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法》和“高等院校设置条例”的颁布,蕴藏在办学人心中的那种冲动被又一次激发。1999年下半年,姜维之就利用一些工作机会,和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多次沟通、叙谈进入二十一世纪把学校办成本科的愿望,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支持。2000年初,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他终于按捺不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鉴于此讲话与学校以后的发展紧密相关,并带有总动员的意义,故整理录入(题目系会后所加):

机遇与挑战并存,同志尚需努力

新世纪即将到来,对2000年及其以后几年学校的发展思路,我有一些考虑,今天和大家谈一谈。

元旦前后,先后参加了两个会:一个是省科技大会,省上主要领导都参加了,说明其重视的程度。一个是高校党委书记会,研究党建问题。从这两个会上的信息看,高等教育形势令人振奋。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培华的发展还需要付出新的努力。

前段时间,北大、清华提出来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从内部机制和待遇方面有较大的动作,比如竞争上岗,任期制、年薪制等,这充分说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一些城市(包括西安)也先后建立高校科技园,还打算建大学城等,这也说明各省市也相应对高校发展重视起来。目前,全国具有颁发国家学历证书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有十几所,西北五省就咱们培华一家。但今后已有挑战者了,翻译、外事还有欧亚、西京势头不小,据说都在申请办学历教育。到那时候学校在西北“唯一”的位置就会受到挑战,十几年的格局就会打破。以前曾有人形容学校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人说是“独辟蹊径”,现在看来都可能变。其实“变”才是唯物主义,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变”才会不断前进。

怎么面对呢?我考虑有两点:

一、学校办学十五年一直是专科层次,从长远看必须向本科层次发展。

向本科层次发展是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出路。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上次我去北京探了一下路,先在上边挂了个号。目前全国民办大学还没有本科。教育部的观念很爽快,希望我们从硬件上再提高,对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要求逐项推进,先接受省上验收。所谓硬件,有几个硬指标:高职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宿舍面积,还有图书、校园面积等。最近,我想很快盖起第二教学楼,放到东区,以适应扩招后学生增加的需要。下学期还将增加图书购进量,增加仪器设备投入。既然搞,就把硬件搞得硬硬梆梆。

师资队伍建设和高级管理人员引进也必须重视。最近要聘请一些高级职称人员搞教学,每个学科都要有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再聘请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充实处系,加强管理。管理也能出效益呀!管理上去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校声誉才能提高。咱们申办本科教育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申请办几个本科专业,积累一些办本科专业的经验,尤其是本科教学质量要达到要求;第二步再过渡到本科院校。

二、除了良好的师资和管理,规模也很重要。

没有规模就谈不到效益,效益上不去,学也办不好。学校一直是具有颁发学历文凭的普通高校,招生指标受教育部控制,和培训性质的学校不一样。有信息说今年全国招生预计扩招近20%,学校得抓住这个机遇,必须扩招。目前上边已经答应1500名,比去年净增500名,这比学校预想的少了很多,但可能是最大限度了。成教如果招450名,今年下半年在校生预计可达4000人,按这个扩招规模,再过几年学校在校生就有6000人以上,这就是咱们的目标。学校收入上去了,各方面投入就能大幅度增加,教学质量就能进一步保证,也才可能由“温饱”走向“小康”。

没有发展就没有突破,就是这个道理!必须保持培华在陕西民办高校实质性的领先地位。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大家打起精神,团结一致共图发展,本科实现后,我设宴给大家庆功。

姜校长的讲话如同一支“强心剂”,全校上下立即振奋起来。会后,陕西教育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和管理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向学校提供了多种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学校“升本”目标被最终确定,并很快启动。

二、全面实施“升本”计划

这次讲话后,学校“升本”计划进入实施阶段。2000年3月,学校向陕西省教委正式呈报了《关于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申办本科院校的报告》。学校给省教委的报告中对建校15年专科教学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现有规模与设施,教学设备状况、师资队伍状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内部管理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情况作了详尽的说明。同时提供了市场对本专科人才需求的对比调查,进而阐释提高办学层次的必要性。

同期,为取得本科教学的经验,学校向省教委提出了举办本科教学班的申请。陕西省教委接到学校申办本科教育和本科教学班的申请后,充分考虑了培华举办专科教学十几年的实际情况,分别于2000年3月和5月以陕教高[2000]19号、27号文件批复:同意由宝鸡文理学院在培华女大设置“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班;同时,将学校“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专升本”本科班挂靠在宝鸡文理学院。当年9月,省教育厅(原省教委)同意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在成人教育系列中试办“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和“会计学”本科班。这些特殊政策对学校申办本科院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和“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专升本”本科班当年招生宣传工作不到位,社会知晓范围小,最终招生人数不够编班,只好放弃。成人教育的两个本科班招生顺利,全程教学和管理均由学校组织按计划执行,每一环节按本科教学大纲严格控制。因此,学校从这两个本科班的教学中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有了本科教学的经历。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学校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硬件建设,扩展了学校图书阅览范围和馆藏内容,也增进了同省内多所本科院校相关专业间的联系与交流,为升格为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是递上去了,但要真正达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的要求尚需不断努力。前些年陕西省师范类院校中有成功升本的例子,也有准备几年仍达不到要求被二次“复审”的学校。培华可经不起那种折腾。于是,姜维之校长尊重几位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从两个大的方面充实和提高办学条件:

1、选聘高层管理人才,聘任教学一线人员

在此之前,学校就已请来了在西北地区法学界颇有名气的王天木担任学校副校长。王天木,曾任西北政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硕士导师。时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士之一。1999年5月,受姜维之校长诚邀,担任学校副校长。2003年被吸收为培华女子大学第四届董事会董事。王天木教授是培华女大法学系的创建人,也是首任法学系主任。

接着,为在教学上提前与本科接轨并实施“升本”前的准备事项,先后聘请了高如云教授、郗政民教授担任副校长,主持教学和升本准备工作。但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高如云教授在任半年,郗政民教授接任一年,一前一后相继辞职。

同年,为在国外宣传培华形象,加强与友好学校交流和联络工作,姜维之校长聘请尚在国外读博的青年学者姜波为校长特别助理,全面代理学校在国外的相关事务。姜波,经济学博士,是从培华走出的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有海外留学十年的经历。1997年10月就开始为学校工作。2002年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学校担任领导工作,初期曾兼任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2005年,被任命为西安培华学院副院长,是学校董事会第三届、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兼秘书长,2002年被西安市雁塔区选举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通过教育界资深人士推荐选聘学校高层管理人员的同时,学校制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公开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研究生毕业学历,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高层次教学和管理人才。这次招聘工作,是学校建校以来最庞大的一次招聘活动,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到各个岗位,对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下大力气,建设第二校园

学校白沙路南段2号的校园面积只有百余亩,距教育部对本科高校校园面积的指标要求尚有不小差距,且现有校园已无扩展余地,因此,必须另觅新址,建设第二校园。经多方踏勘、论证和沟通,学校决定在市南郊长安区征地,规划建设第二校园,并逐步过渡为主教学区。初步规划征地860亩,投资1.7亿元,一期建设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2003年上半年完成建设任务。

三、顺利通过省级办学条件评估

学校“升本”计划准备工作阶段,全体教职员工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从领导力量的配备到校园扩建,从校园基础设施到校容校貌改善,从教学规范管理到仪器设备添制,从教师队伍充实到馆藏图书增加等等,每个环节都得到完善和提高,尤其是系一级在“升本”的总体工作上,井井有条,扎实推进,工作效果显著。

2000年7月,学校“升本”工作进入省审阶段。陕西省教委对培华升本工作非常重视,高教处和规划处的同志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7月上旬,由省教委组成的高校设置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申报本科院校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专家组由陕西省高教研究所所长、原教委主任戴居仁担任组长,刘舜康、张绍槐、李钟善、闵宗陶、赵长伶为成员。

专家组在听取学校关于申报本科院校专题汇报的基础上,分组仔细审阅了论证报告和40余份基础材料,并实地考察了校园、教学、生活设施以及实习、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经过两天紧凑、严格务实的考察,专家组在认真分析研究后,形成了考察结论:

1.培华女大是在八十年代初,经省政府批准,原国家教委备案的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建国后第一所民办女子大学。学校成立十五年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在培养和开发女性人才资源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1984年建校初的三个专业发展到现在七个系20个专业,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和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各类在校学生近5000名。学校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改革力度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专升本的试点,统考成绩领先于其他院校,为学校的发展和升格奠定了基础。

3.逐步形成了一支热爱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管理队伍。校长姜维之虽年过七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办好培华女大执着追求,呕心沥血,多次受到报刊和新闻媒体的专访和表扬,是学校凝聚力的核心。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4.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兼专结合,以兼为主,逐步向专兼结合,以专为主过渡,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02人,有高级职称的67人,占33%,其中专职教师120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46人。

学校对专职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重视,措施落实,成绩显著。

5.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现学校占地400亩,校舍建筑面积7.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2.5亿,其中用于教育的资产达1.8亿,教学仪器总值达800万元。其中计算机室已被评为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图书馆藏书7.2万册,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校内互联网,正与全国教育互联网开通,以扩大学生阅读条件。

6.多渠道筹措经费能力增强,办学经费有了稳定来源。学校开办初期,办经

费实行民办公助方式,西安市财政提供少量事业费,学校通过社会捐资,收学费等逐步扩大自筹经费能力。从1993年起,学校相继开办了三个经济实体,实行了“以产养校,产校结合”的办学方针,使学校的办学经费有了稳定可靠来源。

7.扩大对外开放,使学校发展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五年来,学校先后与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还与日本京都成安造型短期女子大学和京都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结为友好学校,互派留学生,并先后派出七批留学生。

学校还扩大与海内外友好人士的交往,多次得到他们的赠款、赠物,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专家组一致认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我省创办最早的一所民办大学,也是建国后创办的第一所民办女子大学,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成立十五年来,艰苦奋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做出了显著成绩,晋升本科院校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为充分发挥培华女大的办学潜力,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对高层次女性人才的需求,尽快提高培华女大的办学层次,申办本科院校也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组同意培华女大申报本科院校。专家组建议,为提高培华女大办学层次,学校还需抓紧做好以下工作:(1)健全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充实年轻干部。(2)加快加大仪器设备投资及实验室建设。(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申报专业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4)办学资产和办学经费要明晰。

评估专家组的考察结论从七个方面对学校办学15年来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在同意学校申办本科院校的同时,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对学校继续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尤其是加大管理力度都有深远的意义。

四、实施“十五”发展规划

陕西省高教设置评估组通过了对学校申请举办本科教育的办学条件评估后,学校一边继续进行升本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结合本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制订了学校2000-2005年发展规划,即“十五”发展规划。

学校“十五”发展规划是在全面完成“九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更全面、更理性、更有内涵。

1、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为坚持办学宗旨,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提升办学层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把学校办成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主,以女性教育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民办普通高校。

在新的历史时期办学指导思想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思想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女性高级专门人才。

2、规划内容和主要任务

(1)办学规模

2005年在校本科生达到5000人,专科生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人,在校各类学生达到万人。远景规模达到2万人。

(2)加大专业调整和建设力度

学校将在现有的中文系、财经系、艺术系、计算机系、外语系、法学系、电子系等七系的基础上,筹建经济系。开设16个专科专业。陆续开设新闻学、法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本科专业。

(3)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在教育部公布的7大学科门类中,学校已有人文科学、工科、商科三大学科。近期规划目标是对现有专任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进行集成和整合,采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十五”期间要培育出具有学校特色和优势的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争取得三个以上专科专业列入省试点建设专业并建成省级专科示范专业。

(4)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师资队伍多年来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走过了从“以兼为主”到“以专为主”的道路,形成了民办院校独特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地承担了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任务。

“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继续聘请学术造诣深、师德优秀的专家、教授担任校、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

②由老教师传帮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③逐步改变“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结构,建立一支老、中、青比例合理的师资队伍;

④每年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公办重点学校进修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争取五年之内青年教师中取得硕士学位或正在读研(包括研究生进修班)的比例达到30%左右。

⑤随着教师队伍的扩大,学校采取措施配备相应比例的教辅人员和辅导员。

(5)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

2001年建成微机管理系统,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纸质图书2002年达到17万册,2003年达到20万册,2005年达到30万册;2002年建成和使用学校电子阅览室(50座),在学校现有局域网的基础上,联通国内网络,争取检索到“清华同方中文期刊”全部数据、《中国数字图书馆》20万册中文电子图书,同时添置电子光盘读物150GB。另外争取利用陕西省图书馆等单位的社会图书情报资料,通过办理集体借阅证等方式,达到资源共享和文献传递的目的。

同时,学校在长安新校区内将建设图文信息中心,进一步扩大电子阅览的规模,初步形成数字化的图书馆。

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其主要工作任务:

①对已建成的网络中心、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服装工艺室、艺术多媒体制作室、语音实验室、外语视听室、电路与电子实验室、电子学实验室、成教学院微机实验室等实验室,今后主要是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②适应本科专业建设需要,对于与本科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有关实验室,要进一步扩充数量,提高仪器档次,扩展实验内容,积极做好本科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③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中心,增加全校共用的语言实验设备和计算机,筹建计算机中心(从计算机系分离出来)。2002年前再增设以四个语言实验室,一个多媒体视听教室,计算机增加300台。使全校计算 机拥有量达到1000台以上。

④全校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和电化教学设备将进行添置和完善。

⑤新校区一期工程计划建设13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并根据学校规模的发展,逐步在新校区配套增加新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设置新的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2年达到1800万元,2003年达到2000万元,2005年达到3000万元。

(6)校园建设与基建投资

新校区规划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逐步完成。工程总投资预计3.5亿元,学校办学规模可达两万人。学校的固定资产累计可达5亿元。

(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校教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业务素质为本领,身体心理素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全方位的做好工作,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第一,课内工作。通过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均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继续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工作效果;要求所有从事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再课程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教书又育人;增设素质教育方面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002年开始对新生安排军训课。

第二,课外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讲座或报告会;举办文化艺术节或各种艺术竞赛;开展有益身心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再参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第三,社会实践。充分利用陕西名胜古迹多、革命圣地和传统教育基地多的宝贵资源,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今后几年学校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并建立新的素质教育基地。

(8)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办学,搞好科研带动教学、搞好后勤服务于教学、搞好开发支持教学。使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工作中心,使教学投入处于优先位置。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将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结合起来。

①从2002年开始学校将全面实施更为规范的教学检查办法,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实施办法” 、“期中教学检查实施办法” 、“期末考试检查实施办法” “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检查实施办法”,以及一些专项检查的实施办法。

②坚持中层干部听课制度。

③采取各种形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建议、意见,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④健全每月一次的学校教学例会制度。

⑤进一步完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制度。2002年完成新的“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2001年,按照专家组所提工作建议和“十五”规划的目标,学校加大了各方面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六项工作:

首先,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学校领导班子,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培华办学十几年,由于学校规模较小,学生数量有限,校级领导多年实际就姜维之校长一人,各部门中层负责人直接向校长报告工作并对校长负责,校长的工作量相当大,管理难度也很大。1999年后相继聘请几位副校级领导,但力量仍然有限。省审通过后,姜维之进一步采纳专家组给出的建议调整管理方法,为学校新校区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重要岗位配备了副校级领导。

2001年初,经教育部要员推荐,姜维之向刚刚退下来的束鹏程教授发出了邀请。束鹏程,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导师。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赴英国斯坦福(strathugole)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得到邀请后,束鹏程经反复考虑,被姜维之的办学精神和“学者内阁”理念所打动,愉快地应邀加盟培华。束鹏程教授被聘为学校副校长兼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3年被吸纳为培华女子大学第四届董事会董事。

同期,聘请已在学校中层岗位工作两年,主管学校高新校区后期建设工作的姜朗工程师为校长助理,协助姜维之校长管理基建工作。姜朗,在职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原任省环保局环境科技咨询中心副主任。2005年被推举担任学校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

4月初,为加快长安新校区建设步伐,姜维之校长正式任命已在长安校区建设中负责前期工作的姜哲工程师为长安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统揽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并要求在两年内完成总投资1.7亿元的一期工程。

8月,姜校长得知西安联合大学副校长韩靖寇教授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长刘希林教授即将离任,他即刻与两人取得联系,几天时间便将其召至旗下,分别任命韩靖寇为主管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刘希林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2002至2003学年一开学便进入工作状态。

连同1999年任命的几位副校级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增至8人。这一时期学校领导班子是培华建校以来最健全的时期,精心选聘的几位副校级领导都是在高等学府一线打拼多年的实干家,对现任职务和业务主管范围可称为行家里手;校长的几位助手,也都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理论学习和实践,有着丰富的学识和谋略,在关于学校发展的关键岗位上有独特的管理和运作技巧。这种搭配为升本的一系列实际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组织保证,也为扎实推进“十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继续充实图书和电子读物,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图书馆是学校实力的集聚点,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部分都在其中度过。接到学校的安排后,时任副馆长的杨开发派专人到全国40多家高校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图书销售基地联系,分期分批拿回十几份购书合同订单,所购书目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基本包含了适合高校学生学习阅览的图书和最新出版物,三年共购进图书资料15万册。各专业的参考书籍都在万册以上,有的阅览书籍复本达30册,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借阅需要,达到本科教学的要求。

在增加纸质图书的同时,学校增设了150GB的电子读物和“清华同方”2100种中文期刊,同期建成校园网络,丰富了学生阅读和浏览范围,为形成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了可能。

第三,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建立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机制。2001年总投资1800万元,按计划建成了文秘实习训练室、财会电算化实验室;2002年建成了服装设计多媒体实验室、外语学习小型无线电台、电子实验室、模拟信号实验室等,学校各类实验、实习室达到31个。同时,更新和新购计算机450台,设立第三计算机实验室,全校总装机量达1100台。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的要求。

同期,以往年西双版纳、蓝田、礼泉、延安社会实践基地为基础,扩展了宝鸡、安康、商洛地区的农村、工矿企业为社会课堂,让学生更多的体验、了解基层情况,为她们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第四,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一线的教学能力。随着学校向本科教育迈进,学校对教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都相应提高了要求。截至2002年,学校专任教师增至303人,另聘兼职教师110人,副高以上职称者有184人,高级职称比达44%,其中有研究生学历者25人,占专任教师的6%,2000年到2003年,历次教学效果检查都显示出较为满意的结果,教学效果逐年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也更为合理。

第五,建设新校区,扩大学校规模。按照学校“十五”规划中扩建第二校园的计划经省教育厅和省计委批准在西安市长安区征地860亩,并迅速融资进行建设。两年时间,长安校区教学1、2号楼,学生公寓、食堂、洗浴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教工宿舍等一期工程11.8万平方米的建筑基本完成,使学校校舍总面积增至19.8万平方米。如期达到了国家《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

第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第一次档案工作会议是在1991年召开的。为配合学校升本工作,2002年5月15日,在姜维之校长的提议下,学校召开了历史上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会议重温了国家档案法、学习了省市档案工作的相关文件,受姜维之校长委托,校办主任王永军向会议作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配合学校升本目标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报告,回顾了建校18年来学校档案工作的历程,强调了学校领导在每一时期对档案馆建设的指示和要求,介绍了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分类和资料现状以及馆藏档案的利用情况,汇报了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的形成,收集等工作情况。姜维之校长就学校档案的重要性和档案工作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作了重要指示。会议进行期间,针对一些单位配备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情况,还组织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学习,讲解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系存教育教学档案内容目录》和《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流程,整理范围和归档要求。

另外,为了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任务和升本准备工作,学校还加大了资金投入,建立了良性循环的工作竞争机制,制定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和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保证学校总体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五、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培华”提高办学层次

根据专家组对学校的考察意见,陕西省教育厅于2001年4月向陕西省政府呈报了《关于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请示》(陕教字[2001]29号)。文中指出:提高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办学层次是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对开发女性专门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认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经过十几年的办学历程,已经具备提高办学层次的良好办学条件,具有了较好的办学行为规范和管理机制,经省教育厅厅务会议研究,同意提高办学层次,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由于培华升本关乎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的提高,也关乎陕西这一教育大省在全国的影响,因此,省政府接教育厅的文件后,对培华升本工作十分关注。主管教育副省长陈宗兴不仅多次召集教育厅负责同志了解情况,并于2001年5月6日在省教育厅副厅长薛耀瑄和规划处长曹普选的陪同下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学校校长姜维之代表全体师生对陈宗兴副省长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就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学校管理、申请举办本科教育情况作了详尽的汇报。

薛耀瑄副厅长在姜校长汇报完毕后评价:学校教学制度规范,学校起步扎实、管理严格,尤其是开展国际交流早、范围也比较广。培华是我省创建最早的民办高校,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和其他学校相比,培华管理有特色且比较规范,十几年来稳步发展,没有大起大落,近些年招生形势一直不错,生源比较稳定,省厅在培华升本问题上态度很明确,大力支持培华升本。

陈宗兴副省长在仔细听取了姜维之校长的汇报和省厅的介绍后,结合省上对教育工作的总体布置,谈了几点看法:“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辅助形式,是一个重要的科技资源。省上对民办这一块的政策是: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陈副省长进一步阐述道:“正确引导实际上是加强指导,把握发展方向,加强教学管理;加强管理就是规范管理行为,统筹协调一些问题,加强对各种办学机构的管理;保证质量是落脚点,人才培养是目标。培华女大发展早,是稳定发展、有序发展,这是校领导抓得紧的结果。你们为陕西发展作了很大贡献,输送了很多人才,感谢培华女子大学为陕西发展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培华早日升格为本科院校,提高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

陈宗兴副省长明确表示:省上各方面目标都是一致的,即支持培华女子大学向更高层次上发展。在全省院校地域分布上,省上会统筹安排。目前,培华女大要继续按照国家对普通高校的设置条件,努力把薄弱环节补上去。

汇报会后,陈副省长一行视察了学校部分实验室,了解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最后,陈副省长欣然为学校题词“培华女大,高教之花”,凸显了省政府对学校办学的肯定和激励。

陈宗兴副省长此行表明了省政府对学校升本的态度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期望,对学校“升本”工作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5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教育部上报了《关于申请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函》(陕政函〔2001〕129号)。不久,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陕西省教育厅先后两次会同学校和有关专家对学校最新进展情况进行论证,形成《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论证报告》上报。

这份论证报告站在行政管理机关的角度,以客观的态度、严谨的思路、深远的目光、高度的立论、翔实的数据和6000字的篇幅,从培华提高办学层次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论证。论证报告认为: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经过18年的办学经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找准了自己的社会定位” ,“办学经费来源稳定,基建投资有保证”,“具有较好的办学行为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办学条件达到了设置本科院校的标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是“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是发挥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需要” 。采用“西安培华学院”的校名,一来与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中关于学校冠名的相关规定相符合,二来适应时代对综合院校生源的客观要求,取消“女子”之限制,更有利于学校定位,但仍然保留培养女性人才的特色和优势,为以后办成综合性的普通高校、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气氛提供便利。

2002年,学校升本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对于陕西省第一所民办高校能否办成功,同样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3月1日,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的袁纯清同志在省委副秘书长王改民、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存根,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维民的陪同下专程来校考察学校升本准备情况。

是日上午9时,袁纯清副书记和陪同人员到达校园后,兴致昂然地对前来迎接的韩靖寇、刘希林副校长和姜朗助理说:“我是首次踏入民办高校的土地,我想先看看校园。”袁副书记一行先后到学生食堂、公寓、体育场、教学楼、成教楼等处详细查看,并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教室和学生交谈,了解她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之后,在袁副书记的要求下,视察了学校1至4计算机实验室、外语系1至3语音室、艺术系多媒体设计室、师生绘画和服装展览室,电子系电子实验室。当听到电子系主任叶后裕教授介绍电子实验室时下在国内设备比较先进时,袁副书记连声说:“好!好!设备、实验室越先进,越接近现代科技水平,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这对西部大开发有利”。在看到师生们设计的服装和平面广告时,袁副书记若有所思地说:“据我了解,西安高校中服装设计专业不多。这是个民用专业,如果能进一步和产业相结合,有发展潜力!”袁纯清副书记每到一处便与师生及管理人员亲切交谈。在学生公寓,他详细询问了学生们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并问宿舍冬天暖气热不热,夏天房间通风吗?衣服洗后在哪晾晒,开水房远吗?在学生餐厅,他走进操作间,察看工作人员的操作细节,卫生情况,询问每周食谱,节日饭菜、价格、就餐人数等,当听到师生对饭菜质量和价格基本满意后,他说:“学校餐厅的管理不是小事,要继续实行社会化管理,在保证质量和卫生的前提下,实行市场经济运作,引入竞争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饭菜质量好,价格适当,用餐的师生就多。餐厅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安定团结的基础性工作,不能忽视!”

在学校会议室,校领导分别就学校的创建历史,教学情况,基本建设和发展规划,升本准备工作等向袁副书记一行做了详尽汇报。袁副书记听后感慨地说:“培华女子大学不仅是陕西省的第一所民办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女子普通高校,开了办学之先河!今后的发展势头是可喜的!培华女大能办到今天的程度,是因为姜维之校长为首的一批职业教育家有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有一种对教育的热忱,有一种对民族振兴的理想、胆识和气魄。”接着,袁副书记就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性和指导性意见:

“民办高等学校,要继续办下去,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民办高等学校,目前无论是规模、质量、影响上,我省都走在全国前列。形势也是好的,属于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蓬勃向上的态势……”

“如何建立信心?一是省委、省政府把民办高等学校作为陕西的一大特色,作为建立西部经济强省,培养强大的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来看待。那么就要下决心办!保住陕西民办高等学校这一个品牌。我们现在是作为一个品牌,作为整个陕西省的一个品牌,把它推进发展。二是民办高等学校能办得下去,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陕西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但是和东部还有差距。现在的潜在资源没有变为实用型,变为现实生产力还不够,经济还比较滞后,还缺人才,尤其是缺实用型的人才。民办高等学校培养的都是实用型、操作型的专业人才,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特别需要办这种高等学校。三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是有内涵的,其中就有教育的内涵,就是应该让更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改革开放,这都是战略,科教兴国就是培养人才。这也属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素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民办高校不仅不刹车,不紧缩,而且要办大,要办强!”

袁副书记接着对民办院校提出:“民办高校要办好,办大,办强,关键有几条:

第一叫做质量。质量是根本。我看你们抓得很紧。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民办也好、公办也好,在人的标准问题上面没有差距,它只是办学方式,办学机制的差别,规格都是一样的。接受市场的需求,质量第一,质量立校。首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民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文科学的基础教育,这个是不能丢的。再就是专业知识教育,这个也应该抓紧。行为品德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要紧紧地抓住,没有质量就没有民办高校的生存!公办学校,人家还有一些东西给撑着呢!第一它历史长,第二它长期依靠计划体制分配,第三现在讲双向选择,但国家最后还包底,这都给了一些特殊政策吗?个别学生差一点,反正他能找到工作,牌子不一样。所以,民办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是特色。就是品牌。你们是女子学校,这本身是个品牌,这就是你们的特色。我现在讲的特色是专业特色。我们的学生出去,就凭专业,就是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这是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是今后学校能不能继续存在的关键!由特色到品牌到名校,这是一个发展的轨迹。麻省、剑桥、牛津它是不一样的;清华与北大也不一样的,谁也别想办一个完全一样的大学。最后还是特色立校。

第三是规模。这个学校我还是赞成的,要继续扩大规模。民办高等学校在五年之内,还是规模支撑。在这五年之内,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停不得,一停就要倒,脚还是要狠狠蹬!它实际是两个轮子停在这里,不是四个轮子。跟骑自行车一样,得有点速度。所以,学生少不行,你招十个学生养不起学校,靠规模效应。办五千人不如办一万人,办一万人肯定比五千人好办,就是规模效应呀!明年能不能搞到一万人?当然搞到一万人更好,我觉得民办高等学校总的来讲,都要力争在八千以上,要按这么一个思路来运作。

第四是加强管理。现在我看搞得好的有一半,真正搞得好的有十几所,另外那些我有怀疑。民办高等学校不加强管理就是“皮包”学校,万一人跑了,你也找不着了,然后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来闹事。所以,也得要加强管理,加强监督,我们也应该有个黄牌警告,一支持,二管理,还要有监督。

总的感觉,培华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已是卓有影响了,而且有一万多个毕业生了,也是成果卓然,桃李满天下了。下一步发展前景也很好,希望你们继续按照你们的办学指导思想,把这个学校越办越大,越办越好,

越办越强。期待你们为陕西经济发展作出大的贡献!”

袁纯清副书记在学校的讲话,不仅是对培华升本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对培华今后办学方向的引导。同时,也是对陕西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二节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协作

学校与国外团体的接触交流在陕西民办教育领域是比较早的。自1984年8月8日日本私立大学协会代表团来访,到1995年,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个友好团体到学校参观访问和交流。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受到省市领导的格外关注,也得到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

学校与国外友好团体早期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参观和访问”。外国团体大多是闻名而来,通过培华这一“对外窗口”,满足他(她)们对中国第一所民办、女性生源为主的大学的“好奇心”,以增进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内涵的了解。1987年以后,学校与日本京都成安女子短期大学(后改称成安造形短期大学)结为友好学校,并派遣留学生,开展学术交流,教师考察活动,才真正展开了有“实质性交流内容”的外事活动。

一、与“成安”的后期交往

日本京都成安造形短期大学自1987年与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后,两校往来十分密切,交流活动不断扩展。1995年之前连续四年向“成安”派遣服装设计、影像和构成专业学生16名。成安也先后派遣短期研修生和教师来西安考察。

(一)修改协议

1995年5月中旬,日本京都成安学园理事长井筒與兵衞先生及成安短大学长大森正一先生致信姜维之校长,希望能于9月初组团访问,修订《友好交流协定》和《相互派遣留学生的补充条款》,并祝贺学校喜迁新址。

“成安”这次主动要求造访是有想法的。1993年之后,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发展过程的一些负面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日本国内将原来给予私立学校补助款项的比例进行了大幅度低调,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受到一定影响。加之日本高等院校入学适龄人数下降,导致许多学校招生“吃不饱”。“成安”为了多招生,将原来只招女性的“成安女子短期大学”改名为“成安造形短期大学”,男女兼收,并寻求减少开支的途径。由于“成安”和“培华”所签协议中“互相派遣留学生”一条没有对等落实,事实上只是“培华”向“成安”单向派出,接收学校承担的开支是不平等的。况且,有的“培华”留学生学业完成后不回国,没有完全达到为学校培养教师的目的。更由于“培华”本身还不具备接收日本留学生的条件,“成安”已经感到在双方执行《友好交流协议》的四年中有点吃亏。因此,1994年上半年,“成安”通过一位和姜维之校长有良好交往关系的日本人,向姜透露了有意修改《友好交流协议》内容,减少每年派遣人数和所承担留学生费用的想法。1994年暑假期间,姜维之校长经反复考虑,知道继续执行原协议内容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遂托人捎话给“成安”,同意修改协议内容。于是,1994年8月至10月,两校用函件邮寄的方式,对原协议进行了两个回合修改,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按照日方希望组团访问的信函,学校经西安市外办同意,通知“成安”于1995年9月16日至23日访问学校。

1995年9月16日,“成安”第三次访华代表团抵达西安。代表团团长由成安学园理事长、成安造形大学学长井筒與兵衞先生担任。成员有:理事长夫人井筒俊子、成安学院专务理事、事务局长南元昭治、成安造形短期大学学长大森正一、学园理事长秘书山田奖以及随团翻译细见女士。

9月20日下午,两校新拟订的《友好交流协议书》、及《关于派遣留学生的补充协议》签字仪式在学校举行。姜维之校长和井筒與兵衞理事长、大森正一学长分别代表两校在修订后的协议书上签字。新签订的协议书及补充协议与原协议有四点改动和变化:

1.每年双方派遣留学生人数由4名以内减少为2名以内;

2.成安造形短期大学接收培华女子大学留学生所学专业由4个减少为2个。服饰文化专业及造形艺术专业各1名。

3.留学生留学期间的各种费用,除“应向接收学校交纳的学费等由接收学校负担”外,诸如学习用具、纸张和必要的专业学习工具(如照相机)等应由学生自行解决的费用,改由学生自理。

4.取消了原由接收学校发给的“生活零用费”。

这次签订的协议,“成安”达到了希望减少受惠面和受惠条件的预期目的,“培华”也不再为没有条件接收日方留学生而感到内疚,双方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

日本朋友在西安访问期间,受到西安市政府副市长才玮辉的热情接见,才副市长在简短的谈话中,回顾了西安市与京都市的友好交流历史,肯定了两市人民在交流过程中所取得的收益。同时,他热情地向客人介绍了西安近些年的发展情况,并表示了西安人民对持有友好态度的日本朋友的欢迎和期待。

日本客人在学校访问期间,在学校的安排下,游览了南门城墙、大雁塔、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及法门寺和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省内外景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遗迹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6年,学校按照修改后的《友好交流协议书》所规定的内容,选择了郭蕾、王丽娜两名学生,作为第5批留学生,于3月底赴日留学。

1997年,因1993年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未招生,1996年没有毕业生,学校从往届报名的学生中也未挑选出合格学生,为了保证派遣质量,经与成安造形短期大学协商,决定当年不再派出。

此后的1998年和1999年,学校先后顺利派遣第6批留学生俞磊、任培培和第七批留学生杨寒、赵春宁。

(二)无奈的终结

1999年后,由于日本京都成安学园新任理事长(1996年上任)井筒邦雄对学园下各类学校进行重组,决定将成安造形短期大学撤销,并入成安造形大学,学校与成安短大的《友好交流协议》面临终止。1999年6月28日,成安造形短期大学受学校邀请组团来访。由于这次“成安”来是谈“协议终止”内容的,所以,代表团在西安期间的行程没有要求培华安排。6月29日下午,成安造形短期大学新任学长,访问团团长四方功一和姜维之校长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对两校长达13年的友好交流历史进行了回顾,对双方在交流中表现出的坦诚与严谨配合表示满意,对交流中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赞扬。同时,双方对在过去的各次访问中给予的热情周到的接待和详尽的观光日程安排表示感谢!

会谈中,“成安”方面对由于并校带来的协议终止表示歉意。为了使两校的友好交流完满结束,四方功一学长决定,在成安造形短期大学正式并入成安造形大学之前的几年,仍继续接收两批培华的留学生。2000年、2001年学校仍可按照1995年修改后的《友好交流协议》内容派遣留学生。姜维之校长对此表示感谢,并表示愿通过四方功一学长与成安造形大学联系继续保持校与校之间的友好交流关系。四方功一学长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委托。2000年4月,四方功一通过翻译向姜维之校长电话转达:成安学园理事长井筒邦雄先生以培华是专科学校,成安造形大学是本科学校“目前缔结友好关系不对等”为由,推辞了这一愿望。

2000年学校向成安造形短大派出留学生杨璐、肖航;2001年派出的罗琦是学校派往成安的最后一批也是最后一名留学生。

1996年后派出的6批9名留学生中,郭蕾、王丽娜都曾回校工作。1998年后,国家留学政策更加宽松,学校与留学生在派遣协议中也制定了“宽松”政策,不再要求回学校工作。她们中大多数都在学业完成后回国工作。

二、“世界妇女大会”外围接待工作

1995年,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地位的日益活跃,我国活跃的外交活动也日益增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不仅显示了众多国家对我国国际地位的认同,也是对我国妇女工作的充分肯定。会议期间,有三批出席大会的外国团体到学校进行访问,配合“世妇”组织搞好外围接待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9月9日,出席“世妇会”的加拿大政府妇女代表团一行十人来到学校。在学校会议室,姜维之校长热情地向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向客人们详细介绍了学校成立和发展的情况,并带领她们参观了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室、服装工艺室和图书馆。

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对感兴趣的问题不时地向姜维之校长请教,时而也插入一些加拿大教育方面的情况;客人们在参观时不停地和现场的学生交谈和交流,气氛融洽。参观学校服装工艺室时,他们拿起学生们制作的服装构件在自己身上比划,并夸奖学生们的手工“OK”。一位从事教育的代表团成员特意和两位手持自己制作服装的学生合影。她表示,回国后将把培华学生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她的学生。

陪同代表团来访的加拿大驻华使馆国际开发署项目官员史高德(中文名)先生,得知学校在图书馆扩建过程中的困难时,当即表示可以考虑给予立项支持。11月,学校接到加方的立项通知,并接受了资助的计算机、打印机全套设备。

9月中旬,德国和法国非政府论坛成员分别来学校访问,学校领导与代表团成员进行了友好交谈,并参观了学校,陕西省妇联有关领导陪同参观。

三、第二、三批留学生回校工作

1995年4月,学校派往日本成安女子短期大学的第二批4名留学生中的段红、贺欣两位学生回国并回学校参加工作。她们在日本不但按要求完成了规定的学业,还取得了日语学习一级证书,各科成绩均为优秀。学校为首批归国学生召开了热烈、隆重的欢迎会议。姜维之校长代表全体教职工对她们的爱国之举表示诚挚的敬意,对学生家长为学生回国而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向回国学生承诺将按照省、市有关规定落实留学生回国后的工作、科研及生活待遇。两位学生也激动地表示,决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扎根培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学校为了使回校工作的留学生安心工作,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制订了《关于留学生回校工作有关事项的决定》,从各个方面作了安排:

关于留学生回校工作有关事项的决定

学校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同日本京都成安女子学院·成安女子大学缔结了校际友好交流的协议,从一九九一年起,学校已连续派出四批以教师身份进修的留学生共十六人。为了鼓励她们回国返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发挥专长,作出应有的贡献,经学校九五年三月三十日行政会议研究,对回国人员的工作安置问题作如下安排:

1.工作安排

在必须回校工作的前提下,在校内的工作安排以服从学校工作需要、学以致用、双向选择、参照本人自愿为原则,可从事教学、行政、科研及经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二、工资待遇

按其担任的工作和聘任的职务确定,根据个人表现及实际能力可高于同级同类人员工资(上浮1~3个档次)。

2.工龄计算

从在国内毕业时间算起。

3.住房待遇

根据学校条件,每人住房面积不低于18平米,并给予一次性安家费1500元。

4.科研经费

如本人从事科研工作,经过论证为可行项目,每人可给10000元的科研启动费,专款专用,所需实验设备,学校将给予优先考虑购置。

5.个人引进项目

按获利的2~5%进行奖励。

其它有关事项参照省政府有关文件执行。

这个文件中为留学生回校工作“开出”的待遇,在当时学校的财力和物质条件下,算是优厚的了。

1996年4月,学校派出的第三批4名留学生中的邵璐、王海毅、石睿三名学生回校工作。

姜维之校长代表学校和全体师生对学成回国回校工作的三名学生表示欢迎,并发表了“履行誓言,奉献智慧”的讲话。他说:“是否回国,是能否履行誓言的关键,标志着学生是否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留学生首先应有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你们能回校工作,表明学生家长对其归国工作是与学校积极配合的。希望你们能在工作中谨记‘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铭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在自己的人生篇章中写上光辉的一页。”

第三批留日学生回校工作后,均被安排在艺术系工作,其对艺术系各专业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都起到了推动作用。邵璐后来还被提拔担任艺术系领导工作。

四、取得“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

大学外语教学进入一定阶段后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口语训练,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掌握对话能力都是必要的。1993年9月,学校通过西安市青年外语协会世界语部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首次聘请了毕业于美国哥伦布俄亥俄州立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教的凯瑟琳女士为口语和语法训练教师,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年,国家对聘请外国专家(教师)单位的资格要求很严格,依培华当年的校舍情况,尚不具备承担外教日常生活和安全保障的条件。于是,经与陕西省外专局协商,凯瑟琳女士日常生活居住区被暂时安排在陕西财经学院专家公寓。

凯瑟琳女士每周4天有课,学校为她配备了一辆自行车,有课时,她骑单车从财院(翠华南路)到大学南路上课,路途大约需30分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94年3月她因家事离开培华回国。凯瑟琳女士在培华任教虽不足一年时间,但课余时间还组织教职工学习日常英语会话。她很喜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大家对她的印象很好。凯瑟琳女士在回国前夕将自己使用的部分图书赠送给了学校图书馆,并表示有机会还会来培华工作。之后的10年时间培华再没有聘请过外教。

2003年,学校规模有了大的发展,学生数量也逐步增加,外语系除英语专业外,还设立了日本语专业。加之学校与日本的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羽衣大学等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每年派遣赴日留学生,日语教学量增多。于是,学校决定聘请日本语教师,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学校外事办公室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引进人才,最终获得陕西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的帮助,与中国科技交流中心沟通,争取到一名“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JSV)专家名额。当年4月,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会员、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奥津邦男(Kunio okuisu)先生被学校选定,随即开始了聘请手续的实质性操作。5月中旬,陕西省外专局接到学校“申请取得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的报告”后,立即派人来学校进行指导,并提出工作要求。

学校按照省外专局的要求,在外事办公室之下设立了外教管理小组,由外事办主任王永军任组长,副组长朱继武、许全斌、王建安,成员有李倩、王海毅、王莉、钟蜀明,全面实施外教的教学和生活管理。在外专局的指导下,学校起草了《关于外籍专家(教师)工资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外事办公室工作制度》《外籍专家(教师)选聘与管理制度》《外籍专家(教师)安全管理制度》《外籍专家(教师)工作制度》等几个管理文件,并按国家外专局相关规定为外教配备了工作、学习、住宿及一应俱全的生活物品。

6月中旬,陕西省外专局、省教育厅外事处联合对学校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进行综合验收。在20多项指标要求中,有16项获得优等,一致同意发给学院 “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

培华学院是陕西民办本科院校首所被授予“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的学校,也是连续三年获年检优等标准的学校之一。

自2003年8月日本外教奥津邦男(Kunio okuisu)先生来校任教后,2004年,学校接受长安大学的推荐,聘请了澳大利亚籍英语外教彼得.高(Magro.Peter.John)先生,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和公共英语课程的外语教师。同期,在姜波副院长的推荐下,又相继聘请了日本外教千田房代女士和前田建冶先生。

自2003年再次聘请外教后,学校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为我所用”的聘用原则,在教学上实行了“两提供(中方合作教师和教学仪器设备)、两评估(外教授课质量和聘用效益)”等服务和测评方式;在管理上,努力搞好“三个管理(教学、生活、安全)、三个服务(语言、生活、出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外籍教师的亲属、朋友来学校探望,学校均热情款待,并安排其到学校参观,去著名景点旅游,使其感受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

第三节 以高质量的学校工作迎接考察

一、扎实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

2001年7月中旬,学校利用暑假,针对升本准备工作和“十五”规划的年度内容,召开了一次教学工作研讨大会。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学校副校长兼法学系主任王天木,副校长郗政民,基础部主任王朝杰、社科部主任李文诠、中文系主任刘建勋、财经系主任张振华、艺术系主任赵建科、计算机系主任席德生、外语系主任谢子枫、电子系主任叶后裕、电子系副主任焦德宏、体育部主任贾煜以及学生处长樊江水、校办主任王永军、教务处副处长黄昌琴。

副校长王天木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会议上,转达了姜维之校长对会议主题的要求。他说:学校的教学工作研讨会放在渭水园召开,已经是第二次了。近几年,学校发展的势头很好,培华人为学校日益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学校下一步面临跨越“升本”和“扩招”两个台阶,也可以说是两大难题,突破了学校就一片光明,否则就会出现徘徊。无论升本还是扩招,都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归宿。来之前,姜维之校长讲了一句话:面对本科之教学。这就是会议的中心议题。

郗政民副校长在会议上作了重点发言。他在对上年度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建立新专业。比如可从国外引进生物工程,建立学校的研究机构,逐步建立生产药物的工厂,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发展路子。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建立自己的模特表演队伍,通过服装设计展,扩大学校影响。运用这种途径逐步使服装艺术设计从艺术走向生活,让学生设计出款式新颖、物美价廉的服装样式,占领西安市场,逐步向全国扩展,以此加强教学实践,造就创新人才。

继续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学校以往对基础课教学很重视,应当继续加强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课教学,做到英语、计算机教学三年不断线,汉语表达经常练,使学生具有宽广、扎实、熟练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索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其核心是改革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方法,把原来互相分开讲授的理论课,相互贯通讲授,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理论精髓一脉相承。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近年在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上遇到了几个问题:一是实习收费,二是缺乏理想实习场所。因此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上要有新突破,广泛联系,开辟新的实习场所。同时,要尽可能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法学系、财经系正在考虑组建校内实习基地,应大胆实践,争取有新的成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还要大胆改革,适当增加讨论和辅导性教学内容和时间,摸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部今后将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必须向企业、市场靠拢,使学校的专业、人才和市场结合。学生有出路,学校才有出路。

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已设立的专业大多符合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具体到学校的特色专业是什么,也就是办学特色应当如何“突出”,这都需要研究和讨论,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各系、部围绕会议主题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思考和设想:

社科部对“两课”的改革基本思想是: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合为一门课讲,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讲授,又可保持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将思想修养、形势政策和素质教育等合成一门课,长流水、不断线,每学期6~10小时。但是教师难聘,有综合讲授能力的老师不好找。“两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压缩讲授时间,增加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度很大,但不改不行。

中文系主张除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外,重点实行“两加强,双努力”工作。即在课程上一方面加强“专升本”考试的基础课讲授,一方面加强外语、计算机、文秘实务、新闻实务等应用课。继续抓好秘书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抓好文秘实习基础和新闻实习基地建设,在努力提高升学率(指专升本)和就业率上想办法。这样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其目的是让培华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让社会看培华学生的眼光“高人一等”。

财经系在如何面对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尽快适应本科要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几点设想:

1. 计划在2002年再增设一个专业,初步选择市场营销;

2. 继续开展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除了学校制定有关办法外,系上要开展课堂讨论、演讲比赛、举办热门话题的辩论会、模拟应聘以及工作能力测试,同时希望学校出面组织一些适合女性特点,提高女性素质的课程和讲座,扩大女性青年的知识范围。

3. 开展教研室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根据系专业教师外聘人员较多的特点,采取凡外聘兼职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两个专业的教研室活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内容包括平时听课、检查教师上课与学生听课情况,抽查工作业及批发情况。建议学校成立教学检查督导小组,由专家教授和相关专业有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听课,评定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效果。

5.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系内培养,包括自己的进修计划,听课计划,教案编写,新课试讲;二是学校送出去培养。这方面学校应制定相应制度。

6. 为广大学生“专升本”、专业技术职称和定级提供辅导和帮助,全力为学生服务。

艺术系重点谈了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对新的教学大纲制定了除政治品德外的三项专业要求:应具有敏锐的构思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思维教育);应具有过硬的造型能力(技能教育);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社会教育)。新的教学大纲去掉了可有可无的一些课程,增加很多基础技能课程,把学生的思维教育和技能教育贯彻始终。大纲初稿出来时,系里及时在2000级广告班召开座谈会,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全班学生为此激动不已,并报以热烈掌声,踊跃发言,表示一定学好每门功课,报答学校为此做出的努力。

围绕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执行在教学设备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努力。筹建起了艺术系展览室,增加了多媒体教学的计算机,建立了属于艺术系管理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以后的工作中设想:一是计划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再扩宽专业范围,比如,服装设计与表演班,进而组建培华自己的表演队。二是服装专业和市场营销挂钩逐步创立培华服装有限公司。以企业的形式进入社会,形成教学、生产、销售一体化。三是扩大广告专业的培养领域,重点扩大和创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四年本科的基础。四是以各专业为基础,面向社会举办各种长期、短期训练班。五是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六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外语系建议: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并扎扎实实执行有竞争力的聘任教师政策。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之所以很大,其原因除了办学认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师资。外语系很多教师是外聘的兄弟院校在职教师,他们授课很认真,对培华也有感情,有的教师宁可少得点课时费,也不愿去管理不善的学校,这就是一种选择。学校必须做到让教师愿意选择来这里任教,来了以后,选择继续留下来而不流失,尤其是知名的好教师,希望学校在这方面有新的作为。将好的教师吸引来,从长远看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从小处看也有助于系里聘请教师工作。另外,鉴于师资工作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学校设立专门的师资管理机构,不光单一的招和聘,要赋予他们研究师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师资管理,了解和解决老师所关心的问题,从而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副校长、法学系主任王天木教授对“两扩”之后,高等教育遇到的招生自主权问题,学生管理问题,教学管理问题,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精辟的理论剖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具有可操作性,为学校以后几年的升本、扩招以及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管理思路和方法,对今后的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王天木教授的发言立意高、角度新、思想深远,参考性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会议参会人员都发表了好的建议和想法,对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大家一致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大事,也是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行为,必须引起全校的足够重视和共同参与。大会前后决议,将2001—2002学年作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年”,配合升本工作从各方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保证其高效、高质量地运作下去。

2001年9月,副校长、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束鹏程教授亲自拟定了“教学质量年”中教学环节应做好的九项工作,提交学校讨论:

(一)狠抓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上来,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切实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并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授课艺术。

(二)努力提高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要加大对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力度,加强对这些课程的规划与管理,在短期内使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三)加强考试管理工作。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把评分标准。对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有条件的采取统一试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与分析结果的办法。

(四)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检查。建立经常性听课制度,要求各级干部每人每周至少听课两次,并认真填写听课登记表。继续抓好期中教学检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

(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各系认真抓好教学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格式,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汇编成册。

(六)选好教材,制定好教学大纲。编写与选好各门课程的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课程使用电子教材与多媒体课件。争取在2002年3月前完成公共课与各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的修订编写与认定工作,并汇编成册。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及骨干人才的引进;要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有教师队伍和吸引外聘教师的良好机制,对紧缺的教师,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吸引人才。

(八)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园计算机网、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等教学条件的作用,延长开放时间,方便学生使用,提高利用率。

(九)加强学风建设。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崇尚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姜维之校长阅后批示:此想法很好。请以此为基准,拟文发全校执行。

10月初,学校以“九条建议”为基础,拟定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学质量年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发往全校,引起了各处系、各单位和教学一线的高度重视。

2002年4月,为配合“教学质量年”的实施工作,学校下发了2002年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从五项大的教学工作方面,要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成教学质量年所赋予的工作任务。5月下旬,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学校调整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聘任高延年为教务处长。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学校不仅教学工作面貌一新,全校上下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全面修订并印制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学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在修订过程中,严格贯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件规定。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在总学时安排上,各高等学校都要努力改变总学时数过多的状况,力争总学时数有明显减少;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资源丰富,生源质量高的高校要加大这一改革力度”。据此,学校适当减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总学时计划;同时,在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校的教学实际,尊重系、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规律,反复讨论和研究,最终形成了可供高校交流的培养计划。新的教学计划的特点是:

1. 从“教学计划”概念向“培养计划”转变。强调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理论,比“教学计划”的含义更为丰富。

2. 适度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及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德育课、体育课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外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由全校统一规划,不同专业实行分类指导。

3. 增加了素质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政治课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力图减少灌输。利用课余时间安排收看录像、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实地参观等非理论教学环节,加深和促进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基础理论的理解。

4. 适度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总学时。专科三年总学时比原计划减少10%,周学时控制在22—24学时,留给学生更多时间预习、复习和阅览。

5. 着重体现教育观念的深化。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上,重视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更加重视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促其相互提高,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务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学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不断得到加强。

6.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学培养计划必须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遵循“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治学准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有理想、有文化、高素质的建设英才。

(二)增设了新的专业,为学校发展壮大创造条件。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学校培养能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经过长期调查和讨论,学校为了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分期向教委上报举办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日语、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专班,均获批准。这些专业中既有社会长期需要的长线热门专业,又有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形成文、理、工、法、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有利于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2002年6月,学校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立经济系。首任系主任徐璋勇,副主任杨福华,有专兼职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艺术系在服装设计专业组建学校的服装表演队伍,通过学生服装设计展和表演,扩大专业影响进而扩大学校影响。他们将“静态展览”,变为“动态展示”,通过不定期的服装表演和展示,引导和刺激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2002年5月27日,省服装协会陈令安秘书长受学校艺术系邀请来校作“投身西部开发,衣冠王国放光彩”的学术讲座。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和成教院相关专业学生100余人参加听讲。陈令安在讲座中对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服装信息化改造,服装企业急需人才类型,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如何走向市场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和论述,其观点新颖、资料丰富,贴近实际,颇具指导意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2002年6月中旬,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作品展演活动在多功能厅举行,参演学生21人,展演作品67套,展演场次4场,受众1200余人(次)。经点评,滕姣姣的作品“极地”获一等奖;暴婕的作品“今朝昔韵”、吴龙娟的作品“古韵”、贠楠的作品“梦”获二等奖。其作品被学校永久收藏。艺术系还计划从学生设计的服装中挑选成熟的生活装投入批量制作,形成生产能力,进而走向市场,形成产、学结合的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创新人才。二是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大基础课的教学力度。着力加强了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课教学,并做到“英语、计算机教学三年不断线,汉语表达经常练”,使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熟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是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单纯的理论讲释,向融会贯通的理论体系教学转变。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国内国际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创造性发展。学好三代领导的思想理论学说,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他们的思想、理论、学说,既是继承,又是创造性发展,一脉相承,不可分离。但在高校,大多独立讲授,客观上造成互不衔接,分解隔离的效果。在讲解过程中,也有内容重复,互不印证的问题。社科部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将三个理论合为一体,“以一贯之”,保持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很有意义。这一改革难度较大,但学校将会大力支持将这项改革坚持下去。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为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课前问卷调查,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看录像片。如“伟大旗帜专题”、“今日香港”、“关贸协定纵横谈”等;开展课堂讨论、辩论和演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加强“两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有三篇“两课”工作学术论文在省、市西部地区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四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这几年,以往建立的很多“理想”实习基地,已经变为“非理想”了。另外,部分学生采取“个人自由实习”的办法,多数脱离学校监管,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实习效果。因此,法学系、财经系、中文系、电子系在校内自建实习场所,真实命题,实“弹”演练,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然后再到校外实习。这种将部分基础操作放在校内进行的实习方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参与热情很高,效果很好,学校予以大力支持。

另外,有的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根据必要和可能,提倡讨论式、辅导式教学。有的系提出教学应与市场需求靠的更紧,提高学生就业率等等。这些探索的利弊应通过实践再总结和完善。

(四)重视硬件投入,保障和促进了教学工作。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投入建设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投资过程,也是学校提高教学层次的保障。学校在2001年度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了教学改革和新增专业的正常教学。

1. 建成学校校园网。2001年9月开始建设,10月中旬开始运行,12月底正式通过验收。投入资金20万元,解决了师生上网和各部门网络联系的困难。

2. 扩建了4个电子教学实验室,增添全新的设备,使原来专做实验的功能扩展到实习,学生在此完成了产品的安装和使用。

3. 为财经系建成了财会专业实验室,并可进一步转换用于实习。

4. 建立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7台计算机和配套设施,实现了现代化管理的构想。年度购进并上架图书2万余册,新增报刊杂志54种,为新增专业的图书和阅览提供了保障。

5. 新建4个150座视听教室,并安装了投影教学设备。

(五)修订教学大纲,提高专科教学质量。2001年11月,为保证三年制专科教学质量,对设置的主要课程要求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总学时数,讲课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作业、课堂讨论、上机、实习、实验、观看录像、社会调查等)、学时数分配、教学日记等提出量化标准;同时,对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成绩考核的方式作出明确要求。

这次修订教学大纲的课程主要是公共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共27门。其中基础部1门,社科部3门,体育部1门。

2002年3月,继1994年后学校第二部比较规范、系统、完整的教学大纲完成,为三年制专科教学提供了范本。

(六)强化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抓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课堂教学具体要求,学科教学有实施计划,有教学重点,有教学进度,有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学生评议制度,不仅评议教学质量,还评议教学态度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上还辅之以平时听课制度,对学生意见较集中的课程教学,多次听、轮流听,并及时调整教师或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很好。电子系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很多学生不能掌握要领。听到反映后,系里立即加强了听课,并组织了教师和学生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教学关系有些紧张。系主任叶后裕教授主持召开了专题分析会,逐步理出头绪:虽然教师是年轻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对问题讲解还是比较清楚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接受方——学生的基础课知识较差。于是,系里果断决定将该课先停下来,用较简单的QBasic语言建立程序设计基础,再回头讲C语言程序设计,学生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抓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效果是:过去被学生评议为中下游的教师,大部分提高了一个档次,显示了其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序有了提高。部分不合格的教师得到学校的解聘处理。

在课堂教学前,一些优秀教师还进行课前问卷调查,整理出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解答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效果也较好。

抓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在公共课的教学上全校各系认识统一,保证公共课的总时数,尤其是在英语、计算机、高数、大语等课程中,做到三年不间断,保证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的基本需要。同时,改变过去在教师配备上的“重专业,轻公共”的思想,让一些知名教师每学期都有机会教授部分公共课。计算机系把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几门课程都放在多媒体实验室内进行。彻底改变了过去“老师讲着费劲,学生听着费劲”的学习状况,受到非计算机专业39个班级,近两千名学生的认可。外语系规定系里的所有教师必须承担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年轻教师。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校“英语角”活动,吸收更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并逐步将原来由外语系承担举办的这一活动,逐步扩展到各系轮流举办,确定和本专业适合的话题,为促进学生的专业口语训练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学校大型的考试主要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升本考试、期末考试。在考试管理上,学校主要从三方面加强了管理。一是抓试题保管,监考人员选拔与培训,考场纪律检查,试题装订和临时应急处理。其中试题保管和监考人员培训是重点。在教学质量年中十几次大型考试,平稳有序,工作人员出错率很低,考生作弊的情况也少多了。没有出现违纪,很少有投诉现象。二是对有条件的课程进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公共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效果,学生易于接受。三是逐步规范命题方法,改变“谁授课,谁命题”的作法。学校要求,各科命题要经集体研究,再经系领导审定后方可确定,杜绝“温情试题”、“微笑考试”的现象,提高教学水平和考试水平。

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检查。这是一项常规工作,学校多年来非常重视。在系领导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填写授课质量调查表等环节都提出具体要求。最后经分析和统计,提出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报告。中文系组织学生对42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分类评价打分,分年级召开学生代表会议、班干部座谈会听取反映。从检查评估结果看,除个别学生有些牢骚和情绪外,绝大多数意见是中肯的,积极的,对教师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占93%。财经系把系主任(包括副系主任)听课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和开新课教师,系主任张振华都亲自听课,并要求系里相关管理人员增加听课次数,掌握教学情况。对出现的差距和问题,采取面对面交谈的办法,帮助其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计算机系坚持聘用高职称、教学质量高、学生评议好的教师,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及时调整。目前在该系任教的外聘教师有50%来自重点高校。系主任席德生亲自制定了老少配对的“一对一”辅导计划,让这些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授课和进修,逐步挑起教学担子。一位被婉言解聘的教师离开计算机系时说了一句话:“听说在培华任教的教师没有铁饭碗,我现在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据2001-2002学年期中教学检查结果显示:教师授课情况良好,各科综合评分明显提高。有16位教师获两个以上班级给予的最高分,其教学效果受到大家的公认。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方宝森、王俊、吕振孝、张同让、张怀友、张勤、李厚瑶、杜萍、赵宁、陈琳、荣玲、钟蜀明、唐健君、龚锡让、解大远、雷敢。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近年来,教学实践环节被大多数高校所重视,为搞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起到促进作用。学校为此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实践的意见》,要求各系结合各自的特点建立实践实习场所。各系均想方设法拓宽教学实践的路径和渠道,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中文系组织新闻专业学生上街进行“假日消费社会采访”,西大街拆迁改造现场采访,“驼鸟养殖园经济思想”采访,锻炼学生的新闻采访、提炼写作和报道能力。秘书写作课还组织学生到政府机关、单位参与撰写公文,修改文件等技能活动,使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得到实践检测。法学系为了使更多学生有观看现场审判的机会,与所在地法院联系,将普通案件的审理法庭设在学校,学生做为普通听众,现场学习审理程序、审案方法、感受法庭气氛,效果极佳。在此基础上,学校副校长、法学系主任王天木教授扩展思路,尝试推出“模拟法庭”,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和辩护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均由法学系教师担任。为了使整个庭审过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学校专门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碑林区人民法院请来专职法官,以真实案例进行现场指导,使学生观众身临其境,充分领略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电子系针对工科教学的特点及校外实践难落实的苦衷,建立了校内首个实践基地。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亲自动手,通过装调超外差式收音机,使其对电子元器件、基本电子线路以及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有感性认识。同时在实习中学习电器原理图的计算机输入技术和印制板设计方法,掌握使用Profel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使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融入实习过程。直接服务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这种“软硬件”相结合的实习方法是高等院校教学实习的一次创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通过这种实习过程,把学生的实践操作课时增加了20%。用叶后裕教授的话说,就是“让实践教学成为专科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主要特色”。

二、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考察

随着“升本”总体工作的推进,教育部高校设置专家组的考察日期也一天天临近。为了进一步做好准备工作,以良好的面貌迎接评估,学校于2002年4月3日成立了申办本科院校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评估前这段时间的各项工作。组长由姜维之校长亲自担任,刘希林、韩靖寇,姜波任副组长。成员有姜朗、王福存、王永军、齐生义、许全斌、杨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办理日常业务。同时,学校对下段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全校师生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团结一致、扎实工作。

5月份后,按照学校最新工作进展情况,学校组织各部门、各系对原有的相关论证材料和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对教学文件、培养计划、课程大纲、优秀毕业论文、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进行搜集和汇编;对学校行政工作,教学、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学校基本建设、教学设备建设以及相关部位的硬件设施建设进行了督促与落实;同时,对校园环境和卫生状况也进行了严格布置与检查。全校教职员工为此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2002年11月1日上午,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对陕西省政府申报的培华女大升本工作进行考察验收。

教育部专家组由5人组成。组长李进才是全国普通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时任武汉市江汉大学校长,成员有原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河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何长洁,原重庆商学院院长周万均,原西南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徐文龙以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设置处副处长李弗筠。

陕西省参加考察汇报会的人员有: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薛汉军,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薛耀瑄,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曹普选、副处长李明富;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尚俭、副局长门忠民,高教师范处处长邓耀斌;学校校长姜维之,副校长束鹏程、刘希林、韩靖寇,校长助理姜波、姜朗。

汇报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薛汉军主持。在教育厅副厅长薛耀瑄介绍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及省政府、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学校领导成员之后,学校董事长、校长姜维之教授代表学校师生向各位专家和领导致欢迎词。

接着教育部专家组组长李进才教授讲了话。他对学校及陕西省政府、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对考察工作所作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向全校师生问好。同时,李进才教授讲述了本次考察工作的规范,主旨和要求,希望各方面予以愉快配合。

学校副校长、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束鹏程教授借助投影媒体,就学校创立的历史背景、办学层次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与实践基地、图书资料等基本情况向专家组作了完整的汇报。同时,对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详细的说明。另外,束副校长还就专家们关心的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定位、学校办学途径、经费来源等问题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解答。束副校长汇报完毕后,专家组对学校办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问题表示理解与体谅。对学校进一步发展需要充实和完善的工作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和要求。

之后,专家组一行在束鹏程、刘希林、姜波等校领导的陪同和引导下,实地考察了计算机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网络中心、服装设计及广告设计展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线路实验室、服装工艺室等23个实验室和实习场所。

专家组成员对学校拥有如此规模的专业实验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学校图书馆,专家组成员何长洁教授不仅详细查阅了图书电子目录,视察了图书馆设备室,还逐个书库、逐排书架抽查图书类别、复本数量、专业书籍册数等,对图书的购买日期和使用年限,再使用价值也逐一询问,对师生的借阅、周转情况也一一了解。最后他对陪同的同志说:“你们的图书很新,基本看不到过期图书。类别也较全,紧扣专业,可以满足师生的阅览需要。你们虽然没有‘镇馆’藏书,但精装图书也不少,可见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还是很重视的”。在中文系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专家组组长李进才教授听完刘建勋主任的介绍后指出:“办公实现自动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是社会进步。但中国传统文字处理方法和书写规范不能被遗忘”。在艺术系服装工艺室,专家组成员逐一观看了学生们的服装成型工艺全过程,一边走一边听系主任赵建科和指导教师王海毅的详细介绍,并和学生们进行短暂交谈和交流。专家组成员徐文龙教授最后建议:学生们的制作水平和工艺都较到位,是否可与服装厂联手或学校办起服装厂进行商业运作,扩大学生的制作量和工艺范围,也搞成真正意义的实习基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在校领导束鹏程和姜波的建议下,学生们现场调阅了专家组组长李进才教授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场的学生们无不为专家的独到见解和理论水平而感到敬佩。

下午,在省教育厅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陪同和导引下,专家组成员乘车来到学校地处长安神禾塬的新校区。860亩大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的进行。当听到新校区建设副总指挥姜哲总工程师介绍明年7月底一期工程将有10万平方米完工,可接纳五六千学生学习生活时,专家组成员对培华人这种工作精神和思维方式表示由衷的赞成。专家组成员边走边视察了一些工程项目,详细询问了工程名称、设计思路、工程造价和启用时间等。在工程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周万钧教授对姜维之校长建新校的气魄表示钦佩。同时,期望学校在短期内顺利完成一期工程和全部规划,为尽早步入本科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的实地考察,不仅是对女大创建18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阅,也是对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历史的一次溯源,是对陕西民办教育在全国所处地位的一次验证,其意义是深远的。教育部派遣专家组对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首次视察工作,是对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肯定和支持,此行必定会载入陕西民办教育乃至中国民办教育的史册。

三、升格为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在培华的考察只是评议工作的第一阶段,最终结果尚需全体委员会议作出。

2003年3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全体委员大会在厦门召开。“北方片”专家组就所考察的“升本”院校和“改名”院校的总体情况向大会提交了考察报告。在委员投票评议中,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以其悠久的办学历程和优异的办学条件顺利获得通过。

消息传到学校,姜维之校长立即派人买来万头鞭炮,书写巨幅标语,在学校大门口举行了热烈简单的庆祝。鞭炮声中,师生们奔走相告,互相祝贺;姜维之校长携学校监事候慧芝一同来到学校门前广场,大家纷纷前来和校长握手祝贺;过往的路人也被此情此景感染,驻足笑望。那一刻,大家的心情都无法用语言形容,心里只知道: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培华晋升为本科大学了!

教育部的批准文件于4月底直接发至陕西省人民政府。学校拿到文件(复印件)已经是5月8日了。全文如下:

教育部关于同意在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基础上建立西安培华学院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函》(陕政函〔2001〕129号)收悉。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学校,升格后校名为西安培华学院,撤销原民办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西安培华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学校应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

二、学校由你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7000人。

四、学校本科专业的增设问题,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今年首批增设的本科专业应不超过5个。

五、学校升格后应加强和健全领导班子建设、充实年轻干部,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教学仪器设施,加速新校区建设,确保各项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

六、我部将适时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复查并提出考察意见。

望你省加强对该校的管理,督促学校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其总体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尽快把学校建设成合格的本科学校,为陕西省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〇〇三年四月十六日

这份批件对学校以后的发展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此,在人们思想中存在近20年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拓展为西安培华学院。学校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明确为陕西省教育厅。

随后,陕西省人民政府按程序于5月底向省教育厅发出行政公文。作为政府行为的昭示文本,同文抄送省级五大机构和省政府相关部门。全文亦照录如下: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同意在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基础上

建立西安培华学院的通知

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在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基础上建立西安培华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03]127号)精神,同意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学校,升格后校名定为西安培华学院,同时撤销原民办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西安培华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学校应逐步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

二、西安培华学院由你厅负责管理。

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7000人。

四、学校本科专业的增设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今年首批增设的本科专业应不超过5个。

五、学校应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教学仪器设备。要加速新校区建设,确保各项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

六、请你厅要切实指导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充实年轻干部,加快学校发展。

希望你厅加强对西安培华学院的管理,引导学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尽快把学校建设成为合格的本科学校,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〇〇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根据省人民政府文件中“西安培华学院由你厅负责管理”的精神,西安市人民政府依据市教育局的请示,于2003年10月发出《关于同意将西安培华学院交由省教育厅管理的批复》(市政发〔2003〕117号),自此,培华的行政管理正式由地方教育部门移交省教育部门直接管理。之后,学校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于2003年7月20日正式启用“西安培华学院”印章。

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离不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关怀,离不开省、市教育部门的热情支持,离不开培华员工的执着努力!学校成为“西部地区”十二省市(区)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标志着陕西民办高等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

学院体育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2000年前,学校体育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业余活动由于场地所限,只能开展小球类和小场地活动。全校性的运动项目只有在冬季开展的校外越野比赛。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1998年学校按照姜维之校长“重在参与,展示精神、促进教学”的思想,组队参加了陕西省第21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锻炼了队伍,展示了民办院校学生的拼搏精神。2001年,学校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学校规模发展要求,对原有体育场进行了一次扩建改造。在体育部主任贾煜的策划和带动下,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改造工程。经过改造和扩建的体育场整体北移,修建了200米跑道的田径场;设置了3个篮球场和4个排球场,若干个羽毛球场。场地使用面积扩展了2000平方米,重叠使用面积可达18240平方米,满足了教学需要,达到了省教育厅检查验收的良好等次。2001年,学校又一次组队参加了第24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女子4×400米接力决赛中,邢丽娜、赵大层、刘冰冰、蔺明、吴斌等5人组获得第7名的好成绩,令省内其它高校队员刮目相看。

场地有了,学校投资14万元,添置了300余套(件)体育器材和相关设施,于2002年春举办了田径运动会。首届春季田径运动会由于是初次举办,项目设置较少,时间较短,总体运动成绩还不够高。但它毕竟开启了学校大型运动集会的第一,弘扬了体育精神,锻炼了一批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以后开展全校性的体育赛事取得了经验。

第四节 学校防控能力的考验

2003年,是学校升格本科院校的第一年。全校教职员工满怀激情、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本科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中。可是,年内由不同因素引发的两起不同事件,不仅给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严重干扰,而且给当年本科招生带来不利影响,学校上下共同经历了历史罕见的考验。

一、全员动员抗击“非典”

2003年4月上旬,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传播侵袭着祖国大地和宁静的校园。从广洲发现首例感染者到数地传播只有短短几天时间。顿时,全国很多地区处于“非典”的严重威胁之中,形势相当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抗击“非典”的统一行动。

学校是预防“非典”的重点区域。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学院上下迅速进入预防“非典”的紧急状态。4月21日姜维之院长在传达陕西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非典”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之后,迅速成立了学院预防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为预防和控制“非典”工作提出6条要求:

1.迅速制定预防和控制“非典”工作预案,展开对预防和控制“非典”相关知识的宣传。立即起草和汇集预防和控制“非典”的相关宣传知识和资料,印刷分发到每个师生员工,务必使每个人都重视起来;2.进行药物消毒,限制师生在外就餐;3.建立医学监测分析制度,严密监视师生身体健康状况;4.对校内临时人员、外出归来人员采取严格询问制度,减少师生与外来人员的接触机会;5.建立领导责任制,“谁管辖,谁负责”;6.学校划拨专款,保证预防“非典”时期的一切必要开支,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

会后,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学校布置,迅速展开了工作。教务处按照预防“非典”的特殊情况,重新调整了外聘教师的教学安排,制定了“防非、教学两不误”的教学方案;总务处按会议要求为全体学生熬制汤药并购置了大量医用消毒用品和药物、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耗资36万余元。同时每日按要求对公共场所严格消毒;学生处和各系组织学生学习了解防非科学知识,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自我防范的能力,力保学生中不出现传染情况。同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在特殊时期制定的特殊政策,配合学校搞好防非工作。

5月1日,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姜维之紧急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在学习中共教育部党组“致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的基础上,要求学院全体党员要站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把党的旗帜举起来,让党的声音响起来,使党的形象树起来,扎实做好学生的组织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稳定。会上,党员领导干部和中层负责同志均表示要坚守岗位,不惜代价,齐心协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决不让一个学生出现问题。

5月5日,针对全国“非典”防治日益严峻的形势,学校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按照学校“维护稳定工作预案”和“预防和控制‘非典’工作纪要”的要求,实行校园出入限制管理。在校学生未经批准,不得离校,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在外住宿教职工凭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出入。目的在于有效阻断“外来病毒”在校园的传播。

在限制出入的那段时间内,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系、医务室、总务处、车队、公寓均安排值班人员,每日有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中层负责同志常驻值班室;随时与上级和各值班人员保持联系。姜维之院长亲任总值班,每日都吃住在校,每天多次询问师生身体状况,学生思想情况和各方面预防工作。学校各方面从各个角度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力求使其精神充实,避免枯燥。《培华学院报》第33期上的一篇学生报道中,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

除“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的卡拉OK赛、摄影、书法、绘画大赛、趣味体育赛以外,操场上,层出不穷的课余活动使校园变得更加异彩纷呈。激烈的三对三篮球比赛、驰骋操场的足球赛,乒乓球、羽毛球、飞舞的毽子、欢快的跳绳更是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

……

体育部受命逐日安排各种体育项目比赛,即利用了学生们大量的业余时间,又使大多数学生得到比平时多很多的锻炼机会;医务室运用板报、宣传手册等手段,编写生活小常识,引导学生既注意个人卫生又注意群体卫生;学生处为保证随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在辅导员中实行了入住公寓的制度,每日两查,问题不过夜,随时处理发生的问题;总务处出动全部人力,每日对公共区域喷雾消毒,工作量比平时增长了一倍;餐厅作为防治“非典”的重要单位,给学生熬制药品,为特殊病员送饭,供应学生一日三餐,品种和数量成倍增加,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就餐需要;保卫处承担着各处出入通道的检查责任,限制出入的效果如何,最终将体现在门卫的严格工作中,他们在人员少、任务大的情况下,每人都延长了上班时间,每班由原来的7人增至11人,保证了学校限制出入预案的落实;图书馆实行了全天开放的制度,把平时阅览的时间分三个时段,延长了6个小时,保证了学生学习和阅览的需要。

5月下旬之后,学校针对全国防非工作的总体进程,开始安排前段时间前往北京、广东等几个疫情高发省区学生返校。重新调整领导力量,一方面各系配合抓好防治“非典”和学生管理工作,一方面负责抓好教学、考风考纪和招生工作。同时安排好新学年开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紧张有序,确保两手抓,两促进。

在防治“非典”的那段时间,校园中出现了许多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互相帮助;送衣、送药、送饭、垫付医疗费,甚至在医院昼夜陪护的感人事迹,学生们将这种情感称为“非常时期非常友情”。培华学子在“非典”蔓延时的那种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不仅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成果!师生们为能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而倍感欣慰!

6月下旬,在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时期,学校决定对在前一阶段表现优秀的308名学生予以嘉奖表彰。学校在表彰决定中说:这场与自然界的斗争,考验着每一个新世纪的青年学子,也使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坚定信念,磨砺意志、锻炼品质的人生经历。你们不愧为信念坚定、品质优良、安心学习、遵守纪律、积极投身“抗非”斗争的优秀学生代表。学院号召全体师生学习你们顾全大局,懂事明理、严于律己、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努力夺取“抗非”斗争的全面胜利!

随着秋季气温逐步下降,“非典”预防工作进入了缓冲期。10月初,按照省教育厅工作安排,学校再次召开会议,按照“内紧外松,严密监控,扎实工作”的原则,将预防非典工作由常态转入应急状态,防止疫情反复。

经过夏秋季几个月的预防工作,学校未出现一例SARS病毒疑似感染者,有效地保证了师生的健康。在这场与自然界的搏斗中,全校上下团结一致,高度负责,不仅成功地完成了预防“非典”的任务,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本科学生的首次招生工作都得以出色完成。学校在困难中又前进了一步,整体工作向“以本科为主”的方向迈进。

二、理智的爱国行动

在与自然界的“非典病毒”传播搏斗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西北大学发生的日籍学生“下流表演”,又引发了西安数所学校、数万学生上街游行、抵制日货的“10.29事件”。此事源于外校,波及包括培华在内的西安高校,有必要对这一蕴含爱国热情的“群体事件”在学院的控制活动作正面记载。

2003年10月29日晚,在西北大学外语学院举办的晚会上,一名日籍外教和三名日本留学生合演的节目中,出现有侮辱中国人民形象的标志和下流肢体语言,随即引起了众多中国学生的反感。10月30日上午,西北大学校园内出现抗议性文字,学生上千人聚集在留学生楼周围,要求学校出面处理。西北大学领导层一方面与学生谈话,一方面将此情况上报教育部和外交部。后经沟通和研究,根据校纪规定取消三名日籍学生学籍,对一名日本外教予以解聘处理。对于这种处理,一些学生仍不解气,跑到校外抗议,由此引发外校学生大规模游行。

一场普通的晚会,引发了数千人参加的大游行,这绝不是偶然的。2003年前的几年中,日本国内左翼势力抬头,大国意识膨胀,对华政策的消极面时常凸现。执政领导人始终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并与大国联手公然在东海油气田开采、未属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归属上无理并持强硬态度,企图逼中国让步,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同时,在没有反省其侵略历史的情况下,又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因此,我国一些地方的群众和高校学生通过许多途径和方式抵制日本“入常”,这种爱国热情是积极并值得肯定的。西北大学学生和省内其他高校学生的游行活动是国民对日本“入常”进行抗议的延伸。

但是,国家领导层面从全局利益出发,主张在肯定学生爱国热情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说服引导工作。核心要点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充分认识日本是中国重要邻国和经贸伙伴,中日关系是我国重要双边关系。在处理对日关系时,既坚持斗争,又逐步改善、争取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延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判断和决策上来。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义愤,但采取非理性的无序举动,无助于揭露日本左翼的真实面目。

10月30日晚,省教育厅召开紧急会议,对西北大学“10.29事件”后期发展反复强调:正确认识西北大学发生的事件,“下流表演”引发的后果学校已及时处理,学生的正当要求也通过外交手段向日本驻华使馆转达,不要再扩大事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高校稳定工作,扎实布置,严格禁止学生参与后期活动,发挥党团学生干部的作用,掌握苗头,发现问题,在校内解决。必要时,向上级报告,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特别是日本留学生、外教的人身安全工作。

学院党政领导于10月31日凌晨召集中层以上负责同志和全体辅导员会议,由韩靖寇副校长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传达了省教育厅会议的情况并提出五条要求:1.引起重视,向学生正面解释并通报真相;2.保持理智,必须和国家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3.做好工作,避免在学生中出现不稳定因素;4.不信传言,排除干扰,防止煽动;5.启动预案,11月2日之前,学校实行限制出入制度,学生严格控制外出。同时,取消休假,师生正常上班、上课。各系召集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在讲清真相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把爱国热情转化到学习和工作中。

姜维之校长强调:上述精神是学校领导班子共同制定的,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从现在起,与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把学生工作做到每一个人,保证不出现不安全因素。

当日,学生思想较稳定,教学秩序正常,各项活动按期举行。下午,有几张传单和标语鼓动学生游行、罢课等,但围观者很少,在胶水未干时就被发现并揭下,没有学生呼应。晚9:30分,西安地区几所高校学生数千人上街游行,临近培华校园时,学校部分公寓的部分学生开始起哄、叫喊、谩骂(针对日本人),8栋学生公寓均开始出现骚动。个别学生喊出游行、罢课等过激口号,但响应者寥寥。一部分学生砸碎玻璃,往外扔玻璃瓶等易碎小件物品。此种状况延续至晚22时。此后学生渐渐平静。晚22:30分,学校再次召开了全体校、处领导和辅导员、在校工作人员会议,准备应付紧急情况。

11月1日上午10时,学校外事办受姜维之院长委托,约请日本外教谈话,向其简要通报了西安地区几日内发生的情况,并嘱其注意个人安全。之后,与保卫处商议,加强对外教住宿地的巡查,保障外教安全。

11月2日早8时,全体校级和中层领导亲自出面,并挑选了在学生中有威信、受欢迎、觉悟高的教师开始向学生宣讲,阐明中央对中日关系的政策和省、市对解决此事件的态度。使学生领会到党和政府对大家的关怀爱护,进一步把大家情绪引导到刻苦学习、健康成才,报效祖国的正确方向上。宣讲工作完成后,学生反映良好,对省委、政府对事件的处理表示满意,对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期望表示支持。

11月3日下午,在事件得以平息,学生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上级指示,学校解除了出入限制的预案,学生学习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10.29事件”学校的防控工作,是对广大学生理智的爱国行为的保护,是对学校控制突发事件能力的一次考验,是对全体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工作素质和如何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次实战检测。学校经受了考验,而且成功地完成了防控任务,为保证西安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努力。

第五节 奋力建设中的长安校区

学校获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对整体声誉是一个提升的信息,当年报考培华的学生必然会大量增加。《西安晚报》《陕西日报》《华商报》《今早报》等几家地方报纸相继报导学校升本信息后,陕西大地几乎在同时间内都在热议这件事。尤其是《西安晚报》刊文中“西安培华学院是西部地区唯一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民办高校”之精确表述,让人们愈加熟悉和认识了这所在民办高校领域率先升本的学校。

但是,学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对其办学条件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一、面对前进中的困难

2003年5月到7月,学校领导层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迎新生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讨论。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在大量增加的新生能否在“长安校区”开课,也就是长安校区能否在9月份投入使用!

长安新校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施工时间只有一年。虽然采取了超常规的施工策略,同期开工项目达十多个,一段时间工程进度惊人。但截止2003年5月底,还没有一幢主要建筑封顶。一号教学楼几万平方米,即使抓进度,6月中旬完成主体建设,要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完成内部装修、水电工程、消防设施和教学设备安装调试等,难度是相当大的!况且,与学生生活关联最直接的公寓和餐厅也无法按期投入使用;还有道路、绿化、浴室、卫生所、电话、网络、超市、银行、邮局、体育场等还没眉目……。一切表明,长安校区具备学生入住条件还有很大距离。

2003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与往年不同。一是首次有本科学生,客观上要求各方面都随之变化,按照教育部的精神“逐步过渡到以本科为主”,总体工作尤其是教学上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二是新生人数比往年多。在校生人数将超过5000人,教学、管理、生活上的难度相应加大。加之“非典”对工作上可能产生的诸多干扰,都对下学年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会议拟定了两套工作方案;长安新校区必须加快建设进度,各项工程力争9月10日前达到使用要求。届时,新生和中文、财经、外语、法学、经济等五系迁至新校。同时,高新老校区按不搬迁做准备,保证新生接待和按期开学。

8月初,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越来越明晰。从省招办传来的信息显示,学院升本后,社会对学院的认可程度迅速提高,当年报考学院的各类考生近万人。学院正式录取第一志愿本科学生374名,专科学生2427名,共2801名。事先学院上下对今年招生的形势估计比较乐观,但一下子招这么多学生仍然令大家措手不及。于是,在多项指标确认长安校区搬迁无望的情况下,高新校区忙活开了。

后勤供应方面,逐床位核算住宿能力,增加住宿设备,腾出商品楼先满足学生使用;突击建起2000平方米的“小吃城”,扩大食堂接待能力;扩充开水房,延长供应时间,满足学生的饮水需要。

教学方面,增聘教师,增购教材,在学院东院建起6个容纳200人的大课教室。主教学楼教室实行“轮转使用”办法,学生班级不固定教室,真正实现了教室使用“满负荷”;实验室也比往年使用率高出一倍还多。

管理方面,学院为各系增加管理人员,并按班级人数配齐辅导员。

开学前后的那段时间,上至学院领导,下至公寓管理员、水电工,几乎没有喘息机会,整日忙碌地工作着。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升本后的第一个学期,不要因个人工作中的一点点失误而让学生受委屈!

2003年,学院在校统招生首次突破5000人大关,在陕西民办高校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秋季入学会顺利展开教学工作。综合地看,2001年之前的几年中,国家政策对学校招生相当有利,全国高校都在扩招。而学校却受稚嫩、狭隘招生思维的影响,继1992年“停招”受挫后,又一次错过了迅速壮大规模的良好机遇。尽管省教育厅在招生数额上每年都给予关照,可惜三年均未能完成招生指标,不能不说是种遗憾!2001年后,学校领导层充分认识到招生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姜波助理到任主管招生工作,充分认识到“生源是民办院校的生命线”,确立了“主动出击,扩大宣传”的方法,把招生工作放在全院的重要位置,彻底改变了“坐等报考”的公办院校招生模式,增加招生资金投入,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并制定了全方位的,完整的招生方案,学校办学规模得以逐年上升,办学效益也随之提高。

学校主要领导对招生工作认识的统一,主管领导招生策略和方案的优化,全校上下一致的支持,是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

二、2004春夏难熬的季节

学校计划于2003年秋迁往长安新校区的方案,最终因新校区基建工程不能按期完成未能如愿。长安校区投入使用只能期望2004年秋。

2004年春节后,长安校区基建陆续展开,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在建项目迟迟开不了工。从剩余工期推算,一些工程到秋季开学很难交付使用。2月中旬,个别建筑单位在原承包建设项目未竣工的情况下,又开挖新项目地基,打乱了学校基建的总体安排。同期,学校“商业街”的经营承包者,聚众集围堵高新校区,要求学校赔偿因延迟开市日期给商业街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学校正值扩招期,进入本科院校行列后,学校人气大涨,报考学生快速递增,招生量轮番上升。高新校区2003年招生后已是不堪重负,再也容纳不了2004年所招新生。长安校区若不能按时使用,必使学校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到时候,如何面对充满期望的学生和家长?又如何向上级主管部门交待?姜维之校长经过一番思考,果断地抽调人力着手解决新校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工程进展,力保秋季开学。

2月下旬,学校按既定计划,一方面督促没有开工的工程公司尽早开工,努力为其提供开工条件,一方面着手解决商业街承包商与建设者的问题。学校工作人员从原定协议的不可操作性分析入手,和商业街承包商及承建者代表进行十多天的接触和面谈。商业街承包者们在“愿望利益”上不肯让步,商谈一度进入对峙状态。3月10日,在学校方面的努力下,新一轮商谈再次举行。学校在商业街管理程序方面的一个小回旋,迫使对方做出重要让步,终于在关键条款上达成了一致。3月中旬,学校与商业街承建者在新拟的合同上签了字。至此,一场闹的沸沸扬扬的围校堵门事件得以平息。

接下来,在解决基建工程问题时,工作人员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工程承包方接连做出了一系列超乎寻常的举动。由于学校高层管理者们建校心切,一度在新校区建设的步骤上意见相左,难以统一,导致一个时期建设计划进程失控。学校急于扭转被动局面,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非但效果不佳,反使个别建筑商受利益唆使趁机从中搅局,让刚刚恢复的基建秩序再次受阻。重庆荣达建筑工程公司(西安分公司)不满学校制止其抢占工程、擅自开挖二期项目地基的决定,以索要“学校拖欠工程款”为借口,出动挖掘机两次堆土封堵办公楼大门和通行道路,使校方工作人员出入受阻。3月下旬,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介入。虽迫于警方压力,“荣达”清理了堆土,但实质性积弊未除。

进入4月,形势变得愈加复杂。一些潜在因素始终影响着长安校区基建局面。校方工作人员曾多次协调与裸谈,试图寻求启动新一轮建设的途径,但诸多努力告竭,收效甚微。3日,校方一次自出机杼的“快捷行动”,招致一场参与数百人,持续数小时,损失数万元的打砸毁物强烈反应,学校在教学楼内的办公场所门窗玻璃、办公用品被完全砸毁。

是夜,古城南郊神禾塬一片寂静,经历暴殄的校区只留下无奈的叹息和遗憾!

之后,新校区基建完全停顿。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严重性,4月23日,副省长朱静芝令省政府副秘书长薛汉军召集省监察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公安厅、教育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和处理“培华4.3事件”。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和落实,“五厅调查组”向陕西省政府递交了详细的调查报告。省政府办公厅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培华4.3事件”的处理办法。5月下旬,在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不法建筑承包商和参与打砸的人员最终受到法律管束,基建秩序得以恢复。6月9日,省教育厅按照省政府“五厅调查组”的报告意见,组成工作组进驻学院。

省教育厅工作组在进驻的当天就召开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宣读了省政府五部门“培华学院问题联合调查组”向省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传达了省政府办公厅第40次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最后,教育厅副厅长、工作组组长屈应超向学院领导班子通报了教育厅驻培华工作组的工作方案。

工作组进驻学院后,做了许多走访、调查和协调工作,也解决了部分实际问题,对学院之后一段时间的基建工作、管理工作和发展秩序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基本达到了工作目的。

所幸,学校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发展中的烦恼。从现实的观点出发,烦恼需要靠发展化解,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长安校区从基建资金问题,工程进度问题,维持学校师生生活的水、电、暖、餐饮、医疗、洗浴、购物、通讯、交通、邮政等现实问题都要在九月初学生进校前彻底解决。

姜维之校长一贯重视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重视“两课”教育,把“两课”教育作为对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构建起了思想工作教育的体系。

一、党支部建设

1989年以前,由于培华女大在市教育局及市编制办的关系尚未理顺,女大没有单独设立党组织。女大党员的关系都在市十三中学支部。1986年9月,培华女大向上级党组织申请单独设立党支部。直到1989年3月22日市委科教工委批转十三中党支部“同意培华女大成立党支部,由姜维之代理书记并负责党支部的组建工作”。经当时女大26名党员选举并报市委科教工委批准,1989年6月26日正式成立培华女大党支部,姜维之任支部书记。其它4名支委分别是组织委员王育葆,宣传委员张运良,纪检委员雷福云,统战委员上官守信。

1993年12月29日培华女大党支部进行换届改选,姜维之继续担任支部书记,其它4名支委分别是组织委员雷福云、宣传委员张运良、统战委员唐建军和纪检委员邵亚茹。之后,由于人员变动,于1999年补选上官守信为支部委员。支部由3人组成,姜维之担任支部书记,雷福云任组织委员,上官守信任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1989年4月19日,西安市科教工委负责人到培华女大宣布女大单独设立党支部的批复,明确提出了女大党支部的八项工作:

1.监督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2.领导学校两个文明建设;

3.做好学校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

4.过问学校有关师生切身利益的大事;

5.董事会对干部的任命要事先征求党支部的意见;

6.加强学校基层党的建设;

7.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8.完成上级党委的工作布置。

女大党支部认真落实上级党委的要求,积极支持学院行政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的发展,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精神动力。

女大党支部在姜维之书记主持工作的十几年里,始终坚持党支部对学院的政治领导。作为党支部书记又负责主持学院行政工作的姜维之,自始至终表现出极强的党性原则,严格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模范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的各项重大事项决策之前,他都要先拿到党支部的支委会上,认真讨论研究,取得共识后,才提交院校委会拍板决定,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减少了失误。在女大艰苦创业的各个时期,无论是学院筹款办学,还是创办公司以产养教,无论是征地建校,还是扩大招生,学院都能严格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做到依法办事。姜维之尊教爱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着党支部的一班人,带动了支部的各项工作。

女大党支部的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小组活动以及党员发展等各项工作都按照支部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支部生活会、党小组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使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蔚然成风,上至党支部书记,下到每个党员都能在党的会议上畅所欲言,对党员违纪问题,支部都及时抓住不放,积极开展批评教育,促进了团结,改进了工作。支部高度重视联系群众,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群众对党员们评议,一方面倾听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方法。

党支部还对统战工作专门进行布置,对学校的副高职以上知识分子中各民主党派人士,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使他们在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女大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也取得成效。党支部成立业余党校,先后办了10期培训班,支委委员轮流在党校上课,宣传党的基本知识,支部定期研究党员发展工作,支持团委作好推优工作,坚持做好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考察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积极分子和要求入党的人员不断扩大,基本做到年年有发展。像教工中的张霞、黄秋顺、张军学、晁翠花、董光复、董文、雷耿华等,学生中的王妙喜、张旭、鲁湛、张艳、庞尉江、吴娟、张欢、刘晓芳、李施宇等都是支部培养发展的新党员,他们中很多人后来成为学院的骨干,有的成为团委干部,有的成为学生会的干部,还有的被陕西省高教工委评为优秀党员教师和优秀党员大学生。

女大党支部在女大创业的各个阶段都很好地发挥了政治保证作用和思想鼓动作用。女大支部成立时,正赶上1989年4月发生的政治风波,当时学校里许多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认识不清,思想一度混乱。党支部及时在党员和教师中进行思想教育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入学生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促进了稳定。1989年6月16日,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林涛,副市长袁正中、赵毓华、姜信真等人亲赴女大慰问,表扬学院在政治风波中排除干扰、忠于职守、坚持教学,为西安的稳定作出好的榜样。

1992年,学院因办学经费等原因造成招生出现空白,教职工情绪低落,学校出现暂时困难,姜维之带领支部一班人,一方面继续做好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反复向大家宣传学院发展前景,给大家鼓劲,振奋精神,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女大搬迁进高新校区后,在建设新校园活动中,1994年春天,党支部通过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发动党团员开展义务劳动,植树修路,美化校园环境,党员骨干的示范作用加快了校区的建设,推动了学院的整体工作。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女大党支部及时召开党员会,讲清形势的严峻性,发动党员积极投入抗“非典”的斗争中,每个党员都在会上表态,树立抗击“非典”的决心,大家坚守在学院,日夜巡查,发放药品、消毒,与学生共进三餐,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确保学院的安全,实现无“非典”校园。

培华女大时期,党支部很好地发挥了政治领导和思想保证作用,学校“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校训和“以德治校、依法办学”治校原则得到贯彻和发扬,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团组织建设

培华女大成立初期,党员与团组织同归十三中学党支部管理。1985年,经十三中党支部同意并报团市委组织部批准,培华女大和高职分别独立设立团委,团组织关系与十三中团委分离,培华两校团员经过自荐和选举成立了两校的团委,雷福云专职培华团委书记,团委其他成员由学生团员选举产生,这种自荐选举的作法受到团市委的肯定并在当年团的青年工作通讯上专题介绍和报导。1989年4月培华女大党支部成立,培华团委的隶属也转入女大党支部领导。女大团委分别在1987年9月、1990年10月和1995年5月分别召开了第二、第三和第四届团代会。第二届团委到第三届团委的副书记(主持工作)是培华首届毕业生王雅萍。第四届团委当选的团委书记是晁翠花。2001年后,钟蜀明以团委干事的身份一度负责团委工作。

女大时期团委的主要工作是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根据广大团员和青年的自身特点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团的思想教育功能,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组织理论教育和学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创先争优;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和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团员和青年的素质,同时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女大团委认真履行了团的工作职能,是不断加强团委和基层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团委基层团组织都是经过民主选举而产生,团干部起点高、有威信也有定的实践工作能力,进入班子后,高标准、严要求,逐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成为团员青年的带头人。团组织负责人大多是省市或高校团组织的优秀干部。团委中的学生干部都是学院学习、工作的标兵,都在团委工作期间加入了党组织。二是认真组织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团组织抓住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以及网络等阵地,及时宣传党的政策和改革开放形势,坚持主流教育,弘扬正气。基层团支部认真组织落实各时期团委下发的理论教育学习安排,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在传统的五一、五四、七一、国庆等节日以及各传统纪念日,学校组织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三月份团组织都要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组织各种义务劳动。在寒暑假里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下乡下厂或者前往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2001年在清理“法轮功”邪教组织思想影响的教育中,团委和学生会专题举行报告会,对广大青年和团员进行教育,组织开展净化校园,清除邪教活动,受到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表扬。三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学校团委坚持每年5月评选先进团支部和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推动团的各项工作。1985年和1986年女大团委被西安市团委连续评为先进团委。四是在女大党组织的支持下,办好业余党校,请党支部委员和政治课老师向团员青年讲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党员权利和义务等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培养选送优秀团员加入党的组织。女大团委时期业余党校先后举办过十期,毕业学员近千人,有力地推动了“推优”工作的开展。五是加强学生会工作,组织开展各种适合青年参加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女大时期学校每年都举行的大型校园活动有“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五四青年节文艺表演”、“国庆歌咏大赛”等,春季运动会几乎年年都要进行,一直延续到新的世纪。还有各类画展讲演比赛、以及球类比赛,多次在省大学生艺术节上或运动会上获得好的名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推动了学校工作,凝聚了团员青年。

培华女大团委在学校艰苦创业的发展中作出的积极贡献,起到了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为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