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学新闻 -> 正文

培华团干工作坊(第1期)| 从培华共青团“三感”到新“三感”的回归

发布日期:2019-04-01  来源:   点击量:

 “青年大学习,基层大调研”

基层团组织活力如何发挥?

培华共青团给你答案!

 

 

 关注青年 寻找问题 


编者按:团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共青团工作的主战场在基层。将团的基层建设作为引领青年的主阵地、组织动员青年的主战场,联系服务青年的主战场、联系服务青年的主依托,切实把团的基层增强,基础夯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的建设本身就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抓党建就要抓团建”“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大力推进从严治团”。


树立“全团大抓基层”的工作理念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并一抓到底,但是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关心青年成长,如何引领青年思想、如何做“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如何发挥?



 

培华共青团思考从“三感”(强化仪式感、立足体验感、重视获得感)出发,通过基层组织建设的体系探索,向“新三感”回归。

 

 

 

 抓住主线 聚焦核心 

 

 我校团委探索开展“青年大学习,基层大调研”基层团组织调研活动,通过营造“书记知青年、组织懂青年、支部爱青年”的氛围营造,做到让基层团干和青年团员有“踏实感、亲切感、归属感”。



 

调研团成员以“校团委—院分团委—团支部”为三个不同层面的单位,与广大基层团员和团干部(团支部书记)进行调研座谈。校团委书记与我校团支部书记进行座谈,分团委书记与团学干部进行座谈,学生骨干与团员青年进行座谈的“三对接”模式,全面关心、呵护青年成长。 


 

学生们针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在团的基层活力升上,团日活动举办的效果不佳,团员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在团组织作用发挥上,团日活动开展完成后反馈效果不明显,同学们没有深刻感受到开展团日活动的意义;在团的基层队伍建设上,团支部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的榜样模范作用不够强,没有在团支部中做好带头作用;在青年联系青年工作上,部分青年不了解在团组织建设方面如何和青年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密切联系;并觉得基层团支部和校(院)团委的联系性不够强,在团支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没有积极的反映到校(院)团委。在第二课堂作用发挥上,在团支部建设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效果是可以达到的,在第二课堂学习和PU学分申请与发放上有些不足;相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更向往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并希望学校(院系)能有更多更大的平台提供。

 

 

 

 回归问题 提出方案 

 

座谈会后,当问到团支部书记在开展工作时有何困难,有的同学会心一笑,并调侃自己是“万能的书记”。即便是共青团最基层的“芝麻小官”,但真正做起工作来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基层团支部书记要做到能带着团支部全体成员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和治国理政重大方略,自己就要先学一步,先消化、先理解、先思考

 


 

如何提高基层团组织活力,是我校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我们在开展调研时思考,是不是能够通过座谈会,将注意力回归到每一个基层团支部,关注每一个团支部的建设与发展。



 

 

如何改善工作办法,创新工作思路,这是要求我校共青团干部有责任、有担当。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坚信每一位团员都是整个团支部不可或缺的力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基层大调研”工作机制,通过创新“青年联系青年”机制,让每一位青年团员都能在组织中找到“新三感”(青年团干找到踏实感、青年团员找到亲切感、青年找到归属感)”


如何着眼长远坚定信心,这要求在深化共青团基层建设上有“久久为功”的坚定信念。团中央释放了强烈信号,出台了具体方案,做出了顶层设计。


从我校共青团实际出发,我校在2019年继续坚持共青团工作主战场,着力唤醒基层团组织活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