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团红人,再次来袭
这次是温文尔雅的咖啡社社长
先来get本期的红人信息卡吧!
▼




西安培华学院MOYA COFFEE社创办于2020年11月。咖啡一词源自于希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如何从一颗咖啡种子到一杯咖啡的故事”感受咖啡文化带来的魅力,“体验手冲咖啡的快乐的同时提高校园咖啡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活”为本社宗旨。咖啡不仅仅是咖啡,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Q1 : 您与咖啡的“初遇”?
A1 : 电影《宁静咖啡馆之歌》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能喝到有人为你冲煮的咖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磨豆机里翻滚跳跃的豆子,深棕色的咖啡液汩汩流下。自己动手做咖啡是一种很治愈的过程。高中偶然间从网上看到做咖啡的器具,当时啥也不懂,出于兴趣就买了一套,磨豆机、法压壶,一些意式豆,也可谓是样样俱全。咖啡的种类及咖啡豆的种类都是非常多的,入门比较困难,最初一点都不懂咖啡萃取的理论知识,学校的饮水机的水也达不到做咖啡时所需的温度,导致每次做出来的咖啡味道都怪怪的,也可能因为我乳糖不受耐,我居然觉得还可以,这也算是给了我一点点信心吧。比起味道,我更加享受做咖啡的过程,它能使我和外界”隔离“,全心的投入进去,享受咖啡豆经过研磨、注水萃取后散发的各种花果香、坚果、榛子等风味再加上特有的冲煮方式,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法所带来的千变万化的咖啡风味,仅仅通过热水来萃取咖啡豆中的美好物质,不加任何东西,就能感受到咖啡本身的味道。
Q2 :您为什么会想要在学校创办咖啡社?
A2 : 一杯咖啡的时光,似一部电影一个浮光掠影的人生片段,以及一种对味道的执着。咖啡第三大浪潮文化背景下,手冲咖啡是精品咖啡文化下的代表之一。大多数人还停留在速溶、奶咖、或者只有苦味的黑咖啡的刻板印象,我想通过MOYA咖啡社,去提高校园“咖啡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给咖啡“发烧友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让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从一颗咖啡豆变成手中的一杯咖啡“。我的初心是将一杯咖啡的价值,正确的传达给每一个人,让更多人了解咖啡文化、懂得咖啡礼仪、学习制作咖啡,这里你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如同对生活的一场质朴萃取和沉淀,在冲煮的过程中,找到平淡日子里的优雅仪式感。
Q3 :你觉得每个人选择的咖啡的品种可以代表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嘛?
A3 : 听其言,观其行。一个人如果崇尚生活品味,通常对喝咖啡都会有独特见解。有的人喜欢速溶咖啡,有的人喜欢自己慢慢煮咖啡,这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味道配方,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尝尽所有,所以才会有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
喜欢美式的通常是上班族、简约派,通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大部人不会加糖加奶;喜欢拿铁、摩卡通常文艺青年偏多一点,富有浪漫的情怀,为人友善,注重生活情调;喜欢喝espresso的人,性格独立,工作性较强,追求纯粹;喜欢喝速溶或者咖啡加糖的人,喜欢随意一点,不会沉浸于细节中;本人作为半个咖啡从业者表示全都喝。
Q4 : 您最喜欢的咖啡豆品种是什么?您觉得可以用哪一款咖啡豆来形容自己?
A4 : 我比较偏爱非洲地区的豆子,因为它有独特的花香和水果调性,还有巴拿马翡翠庄园的瑰夏,它有明显的茉莉花香、柑橘,蜂蜜感浓郁、整体柔和舒服。本人比较像中烘焙的咖啡豆(偏黑点),因为我个人喜欢在户外露营等户外活动,喜欢去那种无人区,藏区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就晒的黑,再加上没有防晒的习惯,所以肤色类似于中烘焙的咖啡豆。
Q5 : 您对咖啡社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A5 : 未来社团的发展不能仅限于在校内,要往出走,跟其他学校组织比赛,如:UBrC高校手冲大赛、MOYA杯测会。要把社员培养成具有专业性的人才,能够参加各种咖啡比赛,让咖啡不仅仅能够成为一个爱好,希望和社员共同进步,宣传咖啡文化,寻找、培养咖啡爱好者,营造MOYA大家庭。
Q6 :您对未来加入咖啡社的成员有什么寄语吗?
A6 : 从“做咖啡的”到成为一名咖啡师,这个距离很远,”师“是匠心、是热爱、是坚持,是不断突破自己学习,更好寻找那个自己,而不是在摸鱼,随便拉2个简单图案,连什么是生豆处理法都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不过是一名没有“灵魂”的咖啡饮品制作者罢了;
1、专业的知识是为他人提供帮助,而非用来炫耀、鄙视;2、偷工减料的技巧,收获廉价,刻苦磨练的技术,影响深远;3、如果你把这份爱好当作工作去看待的话,那就请坚持自己的初心,走下去。 Q7 : 您觉得新手进行学习研磨冲泡咖啡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您有什么小tips可以分享一下。
A7 : 1. 采用新鲜咖啡豆、适用的器具和滤杯、合适的研磨度、水温、粉水比;
2. 多喝别人冲的,多分享自己冲的,学会记录做的每一杯咖啡,建立感官、冲煮框架等;
3. 打好基本功,勤练习注水、控流。

本期我要安利的是一部电影《咖啡风暴》,讲的是三个国家,三段故事,通过咖啡串起不同的文化背景,象征着城市文明下人与人的纠纷。咖啡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味觉体验以及地域差异等特征,就像咖啡中苦、涩、酸、香的那种交融的味道,只有细品才能独享那份微微的甜意。



刚开始是因为一位学姐的介绍才认识,那时候感觉他还是非常的帅气,尤其是会做咖啡,在学校的时候显得更加有特点,之后在共事的过程中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傻很可爱很呆的男生,但是也是一位非常执着有责任心的人。@崔婧
他是一个严谨细心,诚实大方,热情开朗,有很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服从管理,做事认真谨慎,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习能力较强,对工作富有热情,很乐业敬业,他是一个独立性和适应性较强人。相信能够胜任给予的工作,他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不断创新发展进步。

浪漫的巴黎有句名言:“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仿佛咖啡有种慰藉人心的效果,直抵心灵深处。随着一壶壶咖啡的萃取,风中也弥漫着美妙的香味。在这个“速溶”的时代,咖啡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香浓口味,我们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倾心于咖啡,自己动手的味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你在里面用自己双手研磨出一杯,专属于自己的咖啡,从王章润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活本该如此具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