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西安培华学院“红色鱼米”实践团抵达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与当地政府接洽并进行初步调研。
乡镇接洽
8月14日下午西安培华学院“红色鱼米”实践团抵达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并与当地镇政府进行接洽。团队与镇武装部长陈革进行了会议座谈,本次座谈就实践团在当地的活动开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会议上陈部长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着重强调了活动开展期间的安全问题以及疫情期间的防疫事项,并向团队详细介绍了蒲溪镇当地的实际情况及风土人情,强调了活动开展中心——公星村的具体情况,希望团队能够尽力宣传蒲溪镇的各类特色美食与景色。并在实践团的衣食住行提供大力支持。实践团也将本次的实践的项目思路、实践目的、及期望得到的效果向陈部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陈部长也以本地居民的角度对实践团队日常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和建议,将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实践团的实践目的相结合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日程思路,此次座谈对团队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很大帮助。

走访调查有真知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会议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马上开始了对蒲溪镇公星村的初步调研。就居民的衣食住行并公共建设方面进行简单了解。”要想富先修路“蒲溪镇宽大的柏油马路实践团在路上已亲眼所见显然本镇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乡村振兴助力添火,村民亦对此赞不绝口。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发现8月正值玉米收获时,但连日的高温已让植物奄奄一息不少玉米已枯蔫焦黄,多数家庭门口已有玉米晾晒。除了玉米实践队发现水稻也在本镇有大面积种植。并建有汉阴县粮油种植示范点、汉阴县安全利用类耕地试验示范区等重点工程。道路上也出现了荷花等经济作物为乡村风景添砖加瓦,除两类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外,蒲溪镇也有一部分辣椒等农作物种植。在房屋问题上公星村的集体小区已落地使用,小区房屋规划整齐一致排列于公星村委会大楼前。其住户多为村庄原住民及危险山区移民,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根据居民的描述小区能较好的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表达了对住宅的认可。


指导建议增温暖
实践团调研结束后,蒲溪镇组织委员杨雅雯,镇武装部长陈革莅临公星村指导实践队的工作。在公星村村委会进行友好交流,会议上杨委员对疫情防控以及实践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强调,支持并鼓励实践队工作的开展。杨委员在会议上询问了实践队在调研过程中的具体需求表示会尽力满足实践过程中的各类需要。进一步表达了对实践团工作的认可以及对实践队工作的期望。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杨委员阐述了青年人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青年为振兴乡村注入新活力。动员实践团发出属于青年的声音向社会宣传蒲溪镇。实践团就当日的实践活动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向杨委员和陈部长进行讨论,确定了开展调研的具体方向,明确了近几日的实践日程。会议结束后团队与两位领导和公星村的村委进行合影留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青年成长和发展所需的知识不仅来自书本,还来自于实践。团队对蒲溪镇公星村进行实地调研,镇政府领导对团队的青年力量给予希望。通过调研,队员深刻感知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助力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团队成员切实明白乡村振兴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然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道阻且长但是我们只要努力明确方向,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能用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