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组织 -> 国旗护卫队 -> 正文

永矢弗谖 祈愿和平

发布日期:2021-12-13  来源:   点击量:

永矢弗谖 祈愿和平

                     -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

2021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2月1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84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血腥屠杀30余万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其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为了铭记历史,表达哀思,西安培华学院国旗护卫队于12月13日在操场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感谢

校团委副书记杨媛老师党委学工部思政教育主管、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屈松林开放教育学院团委书记蔡国强老师及各校级组织和各二级学院组织代表的到来

愿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迎国旗入场  升国旗 奏唱国歌

寒冷的清晨,操场荫影浓重,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整装待发,全场一片庄严肃穆。

当主持人宣布“迎国旗入场”后,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昂首阔步,护卫国旗稳步前行,一步步走向主席台,走至旗杆。在寒风中,刀手手中的刀锋泛着冷光

v

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队员们心中怀着哀思。一样的升旗仪式,却是不同的沉痛心情。


集体默哀一分钟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承受苦难的个体,需要放下悲情、走出痛苦,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能放下。只有始终铭记灾难,在磨砺中不断前行,才能让生者梦想起飞,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此刻,我们用默哀这种最简单的行动,来表达我们最深切的哀思。

朗读公祭鼎铭文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

一声声悲怆言语,让人声泪俱下一句句铮铮誓言,道出兴国企望

学生代表发言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84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极具代表性的战争罪行,是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也是全人类的惨痛悲剧。

14年的抗日战争,我们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忘历史,继往开来,要保持对于战争的痛感。“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回望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81年,中国实现了从沉沦到奋起、由抗争而胜利的蜕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经过持续的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就是我们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问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的最好告慰。


总结发言

校团委副书记 杨媛老师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让我们一起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凝聚向上力量。

84年,一晃而过,南京城内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锐不可当。

但我们必须牢记历史,不只是记住民族的伤痛,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的坚守。

每一次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都是对苦难历史的再次回望,也是对和平的祈愿与传递。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向未来砥砺前行,把和平传递下去,拥抱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8B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