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布日期:2012-10-18  来源:   点击量:
 

杨定君

钱学森大师的一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触及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这一问诱发了对中国教育的思考,这一问,也成为关乎中国教育的一道待解命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具体地提出了“注重学思结合。”温家宝总理对教学改革也做了精辟的论述:“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识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育教学改革要改的要素很多,但“改到深处是教学”,学生重要的又是课堂,而课堂上的改革又重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正如温总理指出的:“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课程和教材问题,正如有人说的“中国大学什么都变了,唯独教学似乎还是老样子”。现在的课堂教学,难以令人满意,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甚至不抬头玩手机,当老师提问题时,往往也是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这种单向灌输的结果,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想使课堂高效起来,活力起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认真探究,从而针对某个方面提出问题的思想准备。”或者这样说:“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及想要去探究的内心状态”。要具有问题意识,首先得有问题,得会问。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科学的真正进步。”而我们的教学总习惯于让学生背课文、套公式,标准化的考试让学生将标准答案一古脑儿往上搬,也不管其对错,不去深入地思考并清楚这个答案或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不想去问,也不会去问。据资料介绍,中国和一些国家教育上的差别之一是我们重视知识传授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会向教师问问题。长期的教育灌输使小学生就养成了“只听不想”的习惯。改变这种习惯,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给出了办法,他说:“中国教育需改革游戏规划,从知识游戏转向思想游戏。”他进一步介绍说: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问的最多的是“考试得了多少分?”而美国学生家长关心的则是“孩子在今天课堂上提出了什么特别的问题。”据资料统计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提问或讨论问题的中国是20%,美国只有3%。在课堂上经常提问题的中国是10%,美国是63%。学生不愿提出问题和提不出问题就导致了学生没有自主性,就更谈不了创新了。这种情况从小学就形成了,据报道,一个涉及全球21个国家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若是翔实的话,这是谁的错,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智力差距,而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世界观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际上也是传统教育所倡导的,只是由于现代教育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而把它弱化了。1928年金日成求学时的老师叫尚钺,1982年金日成为纪念他的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尚钺先生》。文章写道:他问老师一个问题,当时表现得很局促和羞涩,而尚老师说:“如有疑问或想知道的问题,就不要犹豫了,马上就去请教老师给予帮助,这是在学习中和科学研究中学生应采取的态度,不要受时间场所的限制,要多提问题,我喜欢多提问题的学生。”从这段话中,既可看出老师的授业之道,也可体会到师生间的关系,可惜现在师生间关系远了,学生只想着如何考好,部分教师也只想着如何使学生考好,温家宝总理语重心长地说:“要点燃人心智火焰,不论何种教学内容,教师只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都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思维效应。”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克服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弊病,教会学生思维,这就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氛围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起。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塑造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人才,是在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培养学生,其目的是“传播知识,启迪思维,追求智慧,完善人格”,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潜质,有自己的思考并内化成一种德性。使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能“穷尽万物深妙之理,完尽生灵所禀之性。”在课堂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关注点由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你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对学习的责任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由教转变为不教,教会学生学,让学生有课堂参与能力。

我国自古就有优秀的教育传统,培养学生有即学即思“举一反三”的习惯,“学贵置疑”的古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与现代教学观念,倡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是一脉相承的。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什么是课堂?课堂是指一特定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空间场所。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师生所构成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在总结他的成功原因时说:“我的成功得益于芝加哥大学那永远弥漫的探索钻研的科学氛围”。教育家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也是在课堂上教师不武断,不主观,而学生不盲从,不附和。要对学生进行“启蒙”,就是要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和逻辑思考问题,教师决不做课堂上的圣人,师生要做“苏格拉底式”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悟导悟,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人把课堂分为三种境界:感知境界、自由交流境界和师生合作开发的境界。进入自由交流境界时,师生有一种进行交流的欲望,教师要有一种和学生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寻求交流和表达。教师课堂的旨趣不是单纯为了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思考热情和主动的思维活动。《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是说对学生要引导而不强求,要严格而不压抑,要启发引导而不仅仅是给一结论,这样师生间就和谐了,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自由发展了。

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愿提问呢?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提问和提不出问题,其根源是学生不读书或阅读量太少,古人就讲“博学”和“切问”,即是说要博览群书,要恳切地提出疑问。而现在不少学生的课外时间是上网或赶作业对答案,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底气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教育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一味的知识灌输使学生形成了在课堂上只听不思的习惯,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造成了“问题意识的失落”。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供条件和支持,给学生多介绍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克服过度依赖教师的心态。“教师不是学生的船长,但当他们航行在一生中最困难的旅程时,教师在他们边上给出一束微弱的光亮”。

三、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勤思,乐学好问。

现在有的课堂是创新性差,活力不够,效率不高,要想搞好教学,就要恢复教学的本来意义,是引导而不是强迫,在于使学生具有能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上,而不是一味地知识灌输,重在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而不盲从,培养一种自由求索精神。

首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学生不是笼中的鸭,教师不是填鸭人。关于在教学中师生们角色地位,梅贻琦在《中国的大学》中描述得真切生动:关于教授学业“古之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为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即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但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段话的核心在于为师者的主要责任不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在于前导,意即示范。

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摒弃“照本宣科”及“味同嚼蜡”的说教,要倡导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施实验实训法,操作训练法、项目研究法,使学生不仅“学会”而要“会学”。不管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常常用发问学生进行启发,但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及回答学生问题的艺术。在课堂提问时一忌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性,针对什么样的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得先要有所准备。二忌简单问答式,不停地提问:“是不是?”,学生回答“是”,“对不对?”,学生回答:“对”。这种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的教学方式,不可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和效果。三忌教师自问自答式提问,即教师自己提一个问题自己又很快给出答案,不给学生思考和平等交流的机会。古人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明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说学生不到他想要把问题搞通而还没有搞通的时候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出而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不要启发他。最简单的回答方式是“反问”,当学生问你为什么时,你就反问他,如果不是这样又会怎样,这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和主动思考问题的差别。

要鼓励学生反思,实施多种鼓励学生进行反思的教学活动,允许学生说错话、说幼稚话,不能藐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找茬比盲从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数学大师谷超豪从他的老师钱宝琛身上学到了其中一条:学生在提问时,千万不要说这个问题很容易,免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制定了“谷式三原则”:不压制青年人的想法,不挡青年人的道,不压制青年人的发展,在他的教育下培养出了一批人才。

要把教学活动的关注重点由结果转向过程,实现师生互动和思维的转变,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阔的视野,可以建构“问题课堂”,实行“故意教错法”,即教师在讲课时故意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思考,去找错,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心与心融合交流的舞台。

要彻底改变考核方式,我校全面实行的过程性考核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一种颠覆,以开放式的学思结合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代替死背条条,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题留有足够大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具有一种批判性思维,对从对标准准答案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考试成绩不再成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更要看他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口头表述、自我展现,这样就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这种改革使考试的导向性和求实性更加明显,使考试的反馈功能更加强化,使考试形式更多样化,这样就会避免教师圈重点,学生背重点,小抄缩重点,考试考重点的“考试现象”。

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把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找回来,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找回来,是每个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教为了不教”,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的一个重大使命,改革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虽路漫漫其修远,但只要教学观念改变了,做好教学要素间的合理调整,从每一堂课起,认真做下去,定会有大的成效,从中也会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但千万不要使课堂教学改革成为“玻璃门”,谁都能把问题看清楚,但把改革沦为口号,改革无门。

参考文献:

1. 教会学生思维 科学教育出版社 郅庭瑾

2. 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第7期

3.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皮连生

4. 创造思维学 西安出版社 王伟民 段安平

5. 教育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孝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