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就是要点燃学生追求真理的火焰,培养他们报效祖国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理事长姜波博士经常对师生讲的一句话。近年来,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

我校与盘古智库深度合作,成立盘古创新创业学院
一是与盘古智库深度合作,成立盘古创新创业学院,并携手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二级学院。我校定期邀请校内外创业明星、校企合作单位工程师等入校作报告,讲授创业案例和经验,不断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辐射作用,通过合作利用资源、创造财富、教学实践、创业就业、培养人才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同时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和支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是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我校开展全程式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为学生创业意识、实际创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面向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对大三学生讲解就业创业政策及创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掌握国家关于毕业生在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企业,形成相互贯通、有机连接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三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子创新思维。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影响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提升。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我校致力于构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运用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市场调查与访谈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新方法,激发学子创新思维。

学生在“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团队分工实践操作
四是改革现行课程考核办法,鼓励学生以创作、作品、设计、演出等申请获得学分。与企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参照其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项目合作等,安排学生参加企业项目设计、产业合作活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目前,我校已在校内建设了实训基地115个,校外实训基地147个,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基地的创新创业实训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在项目设计、科学研究、资源整合、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作品《极限运动主题公园》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得到社会认可。在第十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学子荣获本科组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日前,2015"浩方杯"全国高校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总决赛中,我校两支参赛队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我校学子贾雯静获得了液压双缸饸饹机、定时充电插座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15届毕业生雷震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入围奖、金鸡百花电影节“美丽中国梦”武汉微电影节银鹤奖、成功入围2015年第十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评选。
另外,我校2007届学生赵磊、2009届王娟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陕西海博格商贸公司,其钢材批发零售业务,年销售额过亿元;2008届毕业生魏丹,自主创业成立陕西奥瑞诚实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6000万元 ,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韩、中东、南美等国家。2007届毕业生罗仙,创立西部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独资法人。另有陕西天韵科技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超过5000万元。
文/王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