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围绕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开展日常工作常规培训和专题系列培训,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打好坚实的基础。重点抓好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使周、月、季度、年度考核均做到了细化、量化、人性化。坚持学生工作例会、晨会等会议制度。强化制度建设,如教学区“三查”制度、文明公寓创建制度、班会制度、综合素质测评评审制度、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学生骨干培训制度等,管理工作有实施,也有监督,确保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坚持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我校制定安全排查制度,从办公室安全、公寓安全、外出安全、疾病防控、心理咨询等方面逐一排查,有效排查了安全隐患,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院系及时有效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全面掌握了解学生返校情况,有效遏制了因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出现的不安全事故。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基础工作,融会到每一次晨会、例会、班会及各项活动中,天天讲,时时讲,将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个辅导员和学生心里。逢重大事件或节日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阻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区巡查、听课工作。严格执行教学日巡查制度,认真做好学生班级课堂日志,每天早7:50,中午11:00,下午13:50,学生科长带领全体辅导员走进教室,检查迟到旷课、教室卫生、课堂状态等;并安排学生科干事负责各教学楼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同时,每栋楼有每日巡查值班老师检查教学情况,作好记录,每周汇总通报。每班设立两名学生为信息员,并在院系建立信息员学生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注重借助每年五月份与十月份心理健康节的有利时机,开展心理知识与图片展、大型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团体训练、心理剧表演、心理互动留言板、优秀心理辅导站表彰暨座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在校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的知识与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各个二级学院设立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开展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个班设立专职心理委员,纳入班干部管理体系,及时向辅导员反映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工作;建立心理问题学生信息档案,每周一汇总,每月一上报,时时关注,及时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