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张钦设计制作的“善业泥与福田泥”外观造型荣获两项国家专利。
张钦老师设计制作的“福田泥”是受到“善业泥”形制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改变其造型、材料设计出的新形式。“福田泥”的造型主要有菩提叶形、圆形、异形等,材料主要是以过滤后的干净泥土和祈福燃烧过的香灰等材料,沐手斋戒制作,经过烧制完成后可贴金可彩绘。“善业泥”是指一种传自古印度,用泥模压制而成的小型浮雕佛像,有祈求“善业”,攘除“恶业”之意。
据了解,该校张钦老师设计制作“福田泥”的初衷是为保护、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艺术中的奇珍,对此项的设计材料、工艺、方法并不保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工艺,并参与到制作当中,以此攘除恶业,广种福田。张钦老师在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佛教造像艺术,经过探索与尝试,设计制作出了多种造型优美的小型陶制佛像。
兰州晨报
2013年4月16日
C06版
近日,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张钦设计制作的“善业泥与福田泥”外观造型荣获两项国家专利。
张钦老师设计制作的“福田泥”是受到“善业泥”形制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改变其造型、材料设计出的新形式。“福田泥”的造型主要有菩提叶形、圆形、异形等,材料主要是以过滤后的干净泥土和祈福燃烧过的香灰等材料,沐手斋戒制作,经过烧制完成后可贴金可彩绘。“善业泥”是指一种传自古印度,用泥模压制而成的小型浮雕佛像,有祈求“善业”,攘除“恶业”之意,西藏称为“擦擦”。
据了解,该校张钦老师设计制作“福田泥”的初衷是为保护、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艺术中的奇珍,对此项的设计材料、工艺、方法并不保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工艺,并参与到制作当中,以此攘除恶业,广种福田。张钦老师在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佛教造像艺术,经过探索与尝试,设计制作出了多种造型优美的小型陶制佛像。
呼和浩特晚报
2013年4月15日
WB13版
近日,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张钦设计制作的“善业泥”与“福田泥”外观造型荣获两项国家专利。
据了解,张钦设计制作的“福田泥”是受“善业泥”形制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改变其造型、材料设计出的新形式。“福田泥”的造型主要有菩提叶形、圆形、异形等,材料主要是用过滤后的干净泥土和祈福燃烧过的香灰等材料,沐手斋戒制作,经过烧制完成后可贴金可彩绘。“善业泥”是指一种传自古印度,用泥模压制而成的小型浮雕佛像,有祈求“善业” ,攘除 “恶业”之意,在西藏称为“擦擦”。早在北魏时期就传入中国内地,到了隋唐开始流行。据说是高僧玄奘仿效印度做法,藉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祈福之机,在都城长安制造的一种佛像形式。玄奘圆寂后,善业泥佛像的制作骤然从颠峰跌至低谷,逐渐在汉传佛教中消失。
据悉,张钦设计制作“福田泥”的初衷是想保护、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艺术中的奇珍,对此项的设计材料、工艺、方法并不保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工艺并参与到制作当中,以此攘除恶业,广种福田。Q④
三秦都市报
2013-04-18
记者王琨实习生高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