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媒体培华 > 正文
媒体培华

新浪网、人民网:要开发西部就要先办教育

日期 : 2006-09-01 点击数: 来源:培华学院

    姜波曾在海外留学1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某著名跨国企业中担任中国市场负责人。2002年,他放弃了国外高薪待遇的工作,回到西安培华学院担任常务副院长一职,继承其祖父姜维之先生的教育事业。

    “改变中国的现状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体制。我期望我能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国,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被借鉴和实施。”姜波道出了他回国的原因。

  “我国西部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观念的差距。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分及时。但只有改变西部人的观念,才能改变西部的投资环境,要开发西部、发展西部,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西部的教育水平。虽然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等,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谈起教育,姜波滔滔不绝。

  “要规模更要质量”

  今年5月份,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增幅每年不超过5%,对此姜波似乎早已有了心理准备:“这表明国家对于高校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已经有了危机感。但这并未对我们培华学院造成什么影响。其实从我们最初的设计构想来看,我们就打算将规模控制在2万至2.5万人。”

  “民办院校没有规模不行,但必须要追求一个合理的规模,也就是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这四者的关系。”姜波表示。

  “规模做的过大,就很难保证自己的质量。这几年大学在校生的规模增加了近3倍,但优秀教师能增加多少呢?很少。可能是20%、30%,但绝对不是3倍。我们国家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怎么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说到这儿,姜波表情严肃,“你不能说学生的质量不行了,不能按照老一套办法来教了。我跟老师们一直在说,我们绝对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干明天的活。这个问题我觉得不仅是民办而且也是公办院校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还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攻克。”

  “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

  西安培华学院创办初期,经费紧张,作为学校的创办人,姜波的祖父姜维之先生曾为筹措办学经费四处奔波。“按国家规定我爷爷可以获得学校净资产的20%作为个人回报,但在前年他以书面形式向教育厅明确表示放弃个人回报,并且将自己辛苦一辈子仅有的一点积蓄设立了奖学金、实践基金,捐献给了急需救助的学生。”姜波很能理解其祖父姜维之的做法,“培华教职工的工资在陕西来说,算是比较低的,但是仍然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投身于培华的教育事业,有的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就是培华精神,这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我们的感召。在别人眼里,这个学校是姓姜的创办的,就是属于姓姜的,我认为这是错误认识。民办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是项公益事业。所以西安培华学院应该是属于国家的、社会的,而不是我们个人的。”

  “教育应该讲究诚信”

  “作为一个民办教育家,你必须懂得教育,懂得经营,只有这样你的学校才能够持续发展。现在很多民办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很多都是企业在办。但办学毕竟不像办企业,办企业你倒闭了,把资产一卖,该还的钱一还,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办学,它有一批学生在里面,而且还有那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啊,怎能一倒了之。”身为经济学博士的姜波认为,“治学首先就是态度问题,跟做人一样。教育应该讲究诚信,这是我国民办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理念和精神。我并不奢望把培华办成一所能与世界名校媲美的大校名校,那都是口号,不实在。我现在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我的目标并不远大,我只希望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我们的校友还能找到他的母校。”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个人档案:

  姜波,经济学博士,1973年出生于西安。出版专著两部。为我国引进外资及高科技项目十余项。2002年10月投身于西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之一,为西安培华学院升格为西部12省市区首家民办本科院校,并一跃成为西部民办高校中统招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