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校园服务】西安培华学院举办“校长书记接待日”活动 搭建青年成长沟通桥梁

日期 : 2025-11-05 点击数: 来源:校团委

为深化“我为同学做实事”工作理念,搭建校领导与青年学生沟通桥梁,西安培华学院近日举办“校长书记接待日”活动。本次活动以“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主题,常务副校长胡俊生、教务管理中心及学生服务中心教师代表出席,与学子共话成长、共谋发展。

活动现场,国家奖学金“青春榜样说”宣讲团成员、文学院刘星以“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为引,分享自主学习、四六级备考及学科竞赛经验;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解婷玉结合“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主题,讲述四级备考、大赛参与及全面发展心得;法学院敬若雪则聚焦法学专业成长、时间管理及社会实践,展现服务社会的实践智慧;“挑战杯”省级一等奖团队成员杨甜甜分享了陕西农村养老困境调研及“三治合一”养老模式探索成果,彰显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

在问答环节,师生围绕“学科竞赛与实践支持”“微专业与辅修政策”“转专业与英才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关于学科竞赛,齐春娥老师介绍,学校构建了覆盖省级、国家级等的多层级竞赛体系,年奖金总额超70万元。通过实践教学模块、专项培训及导师辅导机制,学生可登录科研网站查询竞赛目录实现信息透明化,并以赛促学锤炼技能;更有专项奖金与学分奖励激励团队协作与实践创新。针对微专业,王雅璇老师强调其“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定位——面向23、24级学生开放申请,免书费且不影响主修学业,修完可获独立成绩单与结业证书,有效赋能职业发展。韩锋老师补充辅修专业免费开放、支持跨院系选课,完成即获证书,与微专业形成互补,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关于转专业,杨艳琪老师说明需满足接收学院要求,大一结束前完成手续,建议提前规划并电话咨询。英才班则实行流动淘汰制:大一学生期末成绩达标可留班,年级前10%学生亦可申请转入,形成动态竞争机制。此次问答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路径,为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清晰指引。

学生会提案工作委员会从40份优秀提案中精选两份核心提案现场研讨:针对大一新生学业规划迷茫问题,提案建议强化针对性专业指导;针对学生“学业重、竞赛失利”的挫败感,提案呼吁完善竞赛支持体系。常务副校长胡俊生回应指出,学校将持续优化学业指导机制,通过导师制、经验分享会等途径破解成长困惑,并鼓励学生“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在试错中积累经验。

在校长寄语环节,常务副校长胡俊生就大一学子“如何学”给出四点具体建议:分学科明确方法——文科重阅读表达训练,理科强实践逻辑思维;规划学业需平衡自律与他律,主动以“主人翁”姿态利用图书馆、教室等学习场所;发展综合能力要处理人际关系、兼顾学习锻炼,将“如果”设想转化为行动;明确成长方向需以问题为导向,在知行合一中突破认知边界,融入时代需求。

他强调大学是知识殿堂与人格淬炼之炉,青年当以家国情怀立心、创新精神立行,在时代课题中求索奋斗。值百年变局,青年需惜韶华、融国家发展大局,于基层厚植民情、科研勇攀高峰,借政策红利拓宽成长路径,以专业规划实现能力跃升。唯有将个人奋斗锚定国家命运,在实践中淬炼真本领,方能在现代化建设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

活动尾声,校领导为参会学子赠送活动合影相框。这一帧帧合影,不仅铭记着“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信念,更激励着青年学子以担当为笔、以志向为墨,在逐梦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奋斗华章。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校长书记接待日”常态化,让青年成长的声音被听见、被回应,共同培育有理想、敢奋斗的时代新人,共赴更美好的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