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为师生作《课程思政几点思考》的讲座。

讲座现场
姚教授利用她多年的思政课教学经验,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向师生们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她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和典型的案例,让教师们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和内含。

姚小玲教授作报告
讲座开始,姚老师阐释了关于教育的真谛,她认为教育就是至善、至美、至真、至高, 教育就是灵魂的教育,灵魂的教育就是“爱”,教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信念,教师要做有德心、有爱心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
讲座中,姚教授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提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她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育人,育人不能只靠思政课,课程思政也是育人的主渠道,学校要发挥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课程思政就是隐性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其次教师要找好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的内容要从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入手。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学校必须要从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加强育人意识培养,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感,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批学高、身正的课程思政教育骨干,打造好团队,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于国亮副校长讲话
讲座结束,于国亮副校长做了点评,他对我校“课程思政”工作做了简要布局,要求思政部与各教学单位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探讨立德树人的教改新天地。
来源:教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