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化转型的浪潮,我校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走出了一条“专业对接行业、学院对接龙头企业”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多元育人主体路子,借助社会行业资源多管齐下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应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还原学生的主动性,赋予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教育的根本,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真题真做真感受是学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校内模拟真实教学场景、校外积极争取合作企业,内外兼修,营造良好的应用人才培养环境。

我校荣获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加大校内模拟教学场所建设,延伸教学“生产线”。长期以来,学院为了营造真实的行业教学环境,开辟建设了多个模拟教学场所。校医院成为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医院进行临床观摩教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在云财务中心进行企业财务环节的轮训教学、女子学院的学生们在艺术馆进行艺术的教化熏陶......。
学校先后投入6800万元,携手全交易所运营中心等机构共建了“一带一路”大金融培养实践中心、培华智能交易研究院、金融交易与云财务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10个。校园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该中心,“one belt and road”的英文赫然眼前,高高立墙的电子屏以及晶莹剔透的圆形桌子既有国际范又显得人性化。理事长姜波说,该中心通过导入企业真实数据,将学生按组分成一个个企业,学生在企业财务角色扮演过程中完成所有财务流程轮训,每年要完成3000名学生的实战轮训。

金融智能交易及云财务中心
课堂并不是教学环节的终点,而只是起点。将课堂搬进精心搭建的专业场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学习环境,既增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与校外企业对接与合作,打造教学“动力源”。传统教育重视的是行业经验的学习,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而应用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保持教育与行业的同步性,学生学到手的东西大多是现在正在发生的。那么如何取得行业的一手资源则成为高等教育者探索的首要问题,我校提出了“专业对接行业、学院对接龙头企业”工作思路,力争打造特色化的多主体育人途径。
最典型的就是携手世界第三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区通信类示范重点专业,在学校成立二级学院中兴电信学院,成为中兴通讯在西北地区首家校企合作共建的二级学院项目。牵手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学院。这一变化实现教学资源互用的同时更是教育形态的尝试。
除此之外,学校为了增强专业的针对性还与众多地区行业佼佼者联姻,联手建设精品专业。近期学校与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诗词学会、纽约电影学院等组织机构完成战略签约仪式,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企业角色的引入能给教育带来新鲜血液,注入最前沿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向教育者提供教育方向。

我校与纽约电影学院联手打造高级传媒人才
发起高校联盟,形成抱团合力。为了形成共识凝聚力,学校与国内20多所同类院校发起成立了“未来大学联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开放式办学格局,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 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建立友好大学关系,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未来大学联盟理事单位在我校开展交流活动
强生必先强师。应用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仍在教师,学校率先在全国全面推行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行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让学生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满足企业需要。2016年以来,学校选派355名教师到89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挂职锻炼。在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考核奖励等方面,积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在应用化教学中的主动性。
就业工作是检验教育成果的窗口,10余年来,培华学院毕业生连续就业率均超过90%,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的称号。这得益于学校在应用化教学改革中的大胆尝试,积极践行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 、开拓前进的百年培华精神,培华人也将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即将到来的90校庆。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