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教学沙龙主题活动----“探索应用型课程的实践分享”在格物楼1308教室成功举办。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娇萍教授及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教学沙龙:我校举办“探索应用型课程的实践分享”主题活动
本次沙龙由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曹明主讲,主要以“英语教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分享在应用技术型转型过程中开展应用型课程包括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两个小时的精彩分享,曹明老师从教师角色的重新塑造,到课堂教学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到校内外实践的经验分享,每一点都似火花一般点燃了大家的思维。
在理论回顾部分,重点重温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课堂上的民主与权利、对后现代教育的展望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有关课程定向的描述,有了这些理论基础,使教师们对教师角色得以重新定位。
在互动环节,曹明老师精彩的小组互动设计,真实地再现了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互动的精彩场景,那种启发式、创造性的提问方式及平等对话的氛围创设,加之老师们开动脑筋制作的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展现了大家对“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育思想的重新回顾与反思,同时,鼓励大家开放性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又体现出在知识构建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坚持终身教育等思想理念。
作品展示环节,曹明老师将近年来在教学中运用并实践过的,如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等一系列照片和学生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参加教学沙龙的各位教师们,现场互动频繁,反响热烈。
此次沙龙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娇萍教授做了最后总结,她高度评价了曹明老师以国际化的视野在课程教学、应用型课程转型等方面所做的实践探索,以及她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及课堂教学所带来的诸多启示,鼓励老师们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在我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课程改革的新路径与新方法,鼓励教师们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