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娅副教授是西安培华学院商学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被评为“第八届省级教学名师”,同时也是高级商务旅游英语翻译师。1988年工作以来,曾获陕西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省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4项,主编双语教材1部,发表论文10余篇。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先备好一桶水。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那天起,王西娅副教授就没有放弃过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善行”、“善知”便是她崇德重教最真实的写照。善行就是不断学习,砥励品格,勇攀学术高峰;善知就是了解学生需求,理解学生,关爱爱生。
她认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你走”,才是教师表率作用所达到的理想效果,用梅贻琦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她将这看成教育的至高境界,并时刻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一直跟她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难题,乐意向她请教,或邀请她一起切磋,说起这样的事例,她的言语中充满欣慰和自豪。
她在教学上有一大特点:课上,注重与学生眼神的对焦,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捕捉学生的好奇心,体会学生心之所想,然后讲授专业知识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不断穿插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并热爱所学课程,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她的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她认为,这得益于自己登台执教前做高级导游的经历,经常与很多思维活跃的外国游客打交道,很快形成了用心做服务的理念,养成了认真聆听和捕捉游客好奇心的习惯。
每个人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所做出的选择也就自然不同。王西娅副教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很有耐心。在她心中,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让自己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当想到自己也为人之母时,她的内心柔软了……正是她的这种态度,使她在每一次的教学考评中受到好评。
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王西娅副教授有自己独特的“手段”。善于鼓励。王西娅副教授坚持“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只有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只有不断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学生的闪光点才会越来越亮,不足才会越来越少。所以,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她就会大力褒奖,并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更进一步。而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状态不好的学生,她就采取强烈的“攻势”,经常抽出时间,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还有的学生思维活跃……王西娅副教授除了开展好日常教学工作,还注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解析爱好与专业的相通之处,为学生搭建平台拓展第二课堂,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施展各自所长,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爱好,渐渐地喜欢所学专业。面对在学习上容易陷入自卑心理误区的一类学生,她会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正能量的引导,引导这类学生多挖掘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超越。
作为西安培华学院商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和一名老教师,王西娅副教授对自己要求很是严格,她希望自己能为院里的年轻教师们做一个表率。在教师考核评定上,她坚持将师德、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综合考察,而这三方面又以师德为首。她认为,教师的师德过硬,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三者朝着一个点走,实现和谐。
做一名管理者,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管理团队时,很多做法实行起来难免会有一定的困难,甚至在较长时期内不被认可。但是,王西娅副教授“对学生负责,就要把教师管好,然后才能把学生管好,对学生及家长负责”的理念,很快就被其他教师认可,并广泛传播开来。
在解决教师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方面,王西娅副教授也是身体力行,设身处地地为老师们着想。她会实时与老师们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努力为年轻教师争取进修、晋升的机会,想办法带领年轻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经常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引导青年教师兼顾职称评定、专业发展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上。她的精良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育人理念和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增添了光和热。
文/王灏然、唐海洋、屈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