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一月至今,老师们都在积极准备着。线上开课一周,当老师们操练起了原本不熟悉的话筒、摄像头、视频制作......如此一来,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且看西安培华学院“主播”老师的花样“云”
一个“资深主播”的直播之路

自2月初以来,土木工程系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李盈老师天天都在学习各软件的应用,自己学习并找人试用就是这段时间的生活中心。为保证能正常上课,常常几台电脑共用,教学资料同时准备,上课平台也有预案。最初李老师计划直播用智慧树,腾讯课堂备用,可本周一早上刚上课五分钟智慧树黑屏,随即李老师起动预案,后四节课正常授课。课后李老师及时调整方案,将QQ课程群备用,近几日使用良好。同时,李老师将云班课作为主要资料输送系统,资料分类上传,适时设置互动活动,测试教学效果,在上课间隙播放些音乐舒缓下情绪,也避免了无声的尴尬。李盈老师表示:这次网络教学,我感觉自己不仅是老师,更是个老年学生,希望同学生一起进步,教学相长。
手绘教案30多张,为了教学拼啦!

建筑学老师魏舒乐因疫情原因困在宁夏银川老家,因没有教案在手,就用手机查阅资料手绘备课,短短一周的时间手绘教案达到30多张,也将这种笔记方式传递给学生。目前建筑学专业学生也跟着魏老师通过延时拍摄视频记录自己的笔记。课前魏老师提供教学录播视频以及PPT等资料,课中通过直播与学生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魏老师表示,线下教师转型实现在线教育系统,其教学思路的变化首先就是要适应互联网的节奏,让学生信任你。要让学生能够信任你的前提,就是要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到一定的内容、知识给学生们。
别看教授年龄大,当主播也是很赞的

马建岗教授是医学院的一名老师,图为马老师在云班课和腾讯课堂平台上直播生物化学。虽然网上授课的方式对于马老师来说具有挑战性,但马老师说“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00后的学生就应该以新颖的方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前,通过不断的询问与学习,马老师克服了年龄大,对网络教学不熟悉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开学第一周4个班级两次8学时的生物化学讲授任务。在课堂中,马老师利用云班课+腾讯课堂结合的网络混合教学法,腾讯课堂平台可以放映视频、音频资料,又可以进行PPT讲授,不卡顿,很通畅。云班课非常适合与学生交流沟通如头脑风暴、轻直播讨论、测试等。马老师说,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我们线上直播授课也许只有短短几周时间,但是这次疫情也许会成为促进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加快转变的契机。期待着春暖花开时,课堂上能和同学们分享阅读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发,课下老师和同学们依旧可以通过网络课堂随时随地学习探讨,零距离沟通和交流。
理工课的线上教学,学生是主角
第一次网上上课,担任《嵌入式系统》的唐明老师在QQ群、蓝墨云等平台为同学们介绍了本门课程的“2332”教学设计,即20分钟精讲+30分钟分组讨论+30分钟点评+20分钟总结”,通过共享资料、分享视频、线上答疑等学习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大家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们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他说:“疫情当前,学生学习不能延误,尽管不能现场教学,但现在采取的网上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有推动作用。希望同学们即便在家里,依然能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学有所获,静下心来多看书多锻炼多思考,满满地充实自己。”

唐明老师用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操作课程讲解
老师们为了提高课程质量奋力拼搏,那么授课效果如何呢?



因为一节试听课,所有的学生都在等候,生怕错过这堂课。


来源: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id=6831050891f8e17a40a23adab10b9aae&s=30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