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教师节前夕,朋友邀我到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办事,有幸遇上了培华女大的校长——姜维之教授。至今,20个春秋过去了,但我对姜维之校长在教育事业上的敬业精神却难以忘怀。现在,姜维之校长虽离我们而去,但培华学院却在他一生所追求、开创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享誉神州大地。学院现有学生三万余名,如此辉煌的成绩,离不开现任院长——姜波博士,他继承了姜维之校长的敬业精神。这位年轻的院长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上级的各项指示、团结广大教职工、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上,处处做出了表率。
培华学院的昨天,是姜维之校长创建的,培华学院的今天,在姜波院长带领下,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姜维之校长25岁时,出任培华学院的前身——西安培华财经学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后任职于西安财经学校、长春统计学校常务副校长。1984年,出任经教育部备案,全国首家纳入国家计划内统招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副校长、校长。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从批准设立,当年即纳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前无先例的。但姜维之校长硬是怀着一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在西安市南郊借一方宝地——大学南路的一所中学内的二层小楼上,加盖了一层房子。姜维之校长工作中忘我的精神,感动了国内外支持教育的热心人士,日本友人不远万里,亲自赠送培华女子大学几部汽车,仪式在市政府大院举行,使全国第一所民办女子大学的声誉更加传向世界各地。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闻名来访。
姜维之校长从来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他从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生活上,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的办公室不足15平方米,夏无空调,冬无暖气,是宿办合一。在这么小的空间,还要接待来访者和上级领导。我亲眼看见姜维之校长午餐时两个包子,一碗稀饭,或者二两米饭和青菜拌在一起吃。当时,他风趣的说“这样有饭有菜,有营养,还好消化。”面对教职工的困难,他处处体贴。有一次刚发工资,一位教师急着用钱,找姜维之校长说明情况,他给了那位老师500元,自己余下不足100元的工资。那位教师很受感动。但不知姜维之校长一家又是如何度过一个月的日子。
姜维之校长在1984年到1992年的八年间,日夜操劳在校内外,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使两届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于1992年秋季,结束了借校舍的日子,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自建了新的校园。
姜维之校长是长者、是亲人。1998年秋天,西安发生了一次地震,他第一时间催促同学走出校舍,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宣布,从此刻起,他吃住在学校。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的言行稳定了师生的情绪,全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姜维之校长关爱师生,胜似自己。2000年11月初,西安突降大雪,气温下降至零下。他马上让给教职工生炉子取暖,不让大家受冻。西安非典期间,他指示给每个学生宿舍和办公室用84液消毒,以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他经常讲,一切从简、节约开支,但每年秋季,他督促给教职工打防流冒疫苗。中秋节前夕,他说“中秋节是团圆节,同学们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人之常情。一定要给各班级发些水果,每人发月饼,组织联欢,让同学感到培华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他视力不好,但他坚持上到七楼,向大家祝贺节日,祝贺同学们节日愉快。同学们纷纷要求和他合影留念,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国民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较晚,培华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于1997年末,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举办。一开始,姜维之校长要求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重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实用人才。为了便利在职人员的求学,学院不惜重金支出,在市内繁华区租房,方便在职人员晚上和节假日上课。培华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有在校生11000余名,在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中属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姜维之校长是位受人尊敬的具有学者风范的领导者,他更是教职工拥戴的亲人。他从不指责教职工什么工作没做好,而是启发,商量的口气。他常用的语言是“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看这样办行吗?”他常告诫教职工不要太累,注意休息,吃好点。他平凡的话语,是全体教职工的精神良药。
二十年过去了,我第一次见姜维之校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今天,姜维之校长走了九个月二十天了。他虽走得匆忙,但他给全校教职工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二十年来,姜维之校长给了我无数的启迪,无数的支持,给了我无数的帮助。二十年来,在姜维之校长的领导下,我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姜维之校长是培华人学习的榜样,是培华人永远难忘的领导。
培华学院2000年之前,还是一所不足三千人的专科院校,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具有三万学子的本科院校。这个奇迹的出现,功绩之大,固有姜维之校长前期开路,师生的共同努力。但大家还应记住一个人,就是现在的姜波院长。
姜波院长是留日的博士,属海归派,他不留恋日本的优越生活与上海几个大公司的高薪聘请,却热恋培华这块热土,情衷培华的教育事业。
早在2000年夏天,他利用日本学校放假的时间,回培华学院锻炼。他从早上九点起就泡在工地,参加了修操场、修马路等一系列艰苦劳动。烈日下,他的脸上、身上晒得脱了皮,出了许多红豆,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直到九月返回日本继续学业。
2002年,姜波博士完成了学业,毅然速返培华校园。学院要发展,基础建设是头等大事,他不挑不捡,吃住全在学院,在长安新校区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几十万的新校舍耸立在神禾源上。如今,美丽的校园可以听到两万名学子的朗朗读书声。
随后,培华女子大学要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重任,又压在了这位年轻校长助理的肩上。他领导全校的教职工,日夜操劳在校园里,硬是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预评、初评。直到2003年3月,在福建厦门教育部专家组大评委会上,一致通过了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培华学院的诞生改变了我国西北十二省市无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历史。培华学院的师生热烈庆贺。西北民办高等专科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自己院校“升本”的希望。许多从事民办教育的人士都说,培华学院带了个好头。
2007年,培华学院要通过西北首家民办本科院校学士学位评估,省学位委员会十几位专家云集在培华学院,经过认真的查阅资料,各种座谈会,最后一致通过培华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今年6月5日,在省教育厅召开的省属民办院校校、院长大会上,省教育厅有关领导讲,培华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是件大事。也为其他民办本科院校获取学士学位资格,开了个好头。全院教职工都说,姜波院长的辛勤劳动在全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史上开创了先例,立了大功。年轻的院长,又干了一件功不可没的业绩。
从培华学院高新区到新建的长安校区,培华学院校容校貌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变化。培华学院的今天,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其中有默默无闻的平凡的教职工,有知名的专家学者,有姜维之这位受教职工永远爱戴的校长。未来,培华学院将有年轻的姜波院长亲自率领全体教职工,并肩奋斗在这块热土上。我相信培华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本文作者杨文艺,培华学院成教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