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0日零时50分,我们最敬爱的老院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教育家,西安培华学院创始人姜维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我们长辞了,噩耗传来,全校上下万分悲痛,我忍不住眼泪直往下掉,回首往事点点滴滴,不由人难以忘怀。
1、设立奖学金
2005年春季,姜维之老院长已经80岁高龄了,他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时时刻刻关心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西安培华学院未来的发展。他日夜深思熟虑,学校每一步发展前进都离不开他的辛勤劳动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鼓励优秀生刻苦学习,为减轻优秀学生家庭生活困难,为奖励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他将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积蓄的20万元拿出来,在学校设立了“姜维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党员,此举受到陕西省教育界和高校学生的高度赞扬。当首次优秀学生每人领到1500元奖学金后,有的学生热泪满面,有的学生热情表示,我决不辜负姜维之老院长的殷切希望,一定刻苦读书,以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他老人家的关心和爱护。姜维之老院长设立奖学金的动人事迹将永远鼓励我们培华学子永远攀登世界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
2、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姜维之老院长没有一天不操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尽管他已经80多岁高龄了,行动多有不便,但他首先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关注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经常教育学校各级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必须体现在关心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他教育学校老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热情帮助同学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是每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他经常深入院系了解教学及同学们学习情况。教育和帮助老师正确辅导学生学习。2005年国庆节,我在长安校区院办值班,上午10时左右,姜维之老校长打电话到院办,他说:“今天是国庆节也是刚过中秋节,近日学校有没有什么事情呀?”我就告诉他,近几天学生经常到院办,特别是新生多次反映家中寄来的包裹、信件还没有收到,校长问收发室人呢?我说国庆节已经休假了,校长说这不行!我们学校每一部门领导和老师都要善待每位同学。他们千里迢迢来西安读书,刚离开家常常想家,家里寄出来包裹(食品、月饼)时间长了容易发霉变质或坏掉。校长立即让院办主任解决此问题。事后,收发室工作人员连夜从陕西宝鸡乘火车赶回学校工作,将现有的包裹和信件及时分送给各年级各班同学。看到同学们高兴的阅读着父母的来信,吃着家中寄出来的月饼和食品,甭提同学们多高兴了。
3.建设好图书馆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每一所高校都将图书馆建设看的非常重要。姜维之校长也是这样认为的。他经常说:“图书馆是学校的火车头,图书馆办好了就等于把学校的一半办好了。”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许多世界著名人物,都是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学习到了革命理论知识,我们一定要把图书馆建设好,他多次指示基建部门要抓紧新馆建设,要设计好、施工好2万平方米新馆,对层高、荷载、面积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座适应培华将来教学、科研以及培养高层次人才需要的图书馆。”2005年9月图书馆刚从高新校区搬到长安校区,在搬迁过程中,图书打捆、书架装运,图书馆全体同志昼夜加班、加点,双休日不休息,抓紧搬迁进校,姜维之老校长知道后,在9月份一天,天下着大雨,他老人家来到2号教学楼图书馆看望大家,他握着我的手说:“我来看望大家,同志们辛苦了,你们为培华做出了贡献,学校不会忘记你们”。当时,我热泪盈眶,我说:“您放心,老校长,我们全体同志一定把图书馆搬迁好、建设好,积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报答您的关心和爱护。”
回想起以上这些点点滴滴,让人心情无比悲痛,姜维之老校长走了,他一辈子呕心沥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高贵品德和高尚精神将永远鼓励我们前进。
(本文作者杨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