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友又获奖了,好羡慕”“别人都很优秀,我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考研分数线好高,我还要不要坚持呢”……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佼佼者”,但是自己却那么“普通”,没有厚厚的奖状,没有耀眼的成绩,也没有吸引人的特长……但我们热爱生活,努力生长。今天,我们走近校园里的“普通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他是爱“捣鼓”的理工男

姓名:梁越
专业: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理工男,对电子设备充满好奇,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各类科技小产品,如聊天机器人、机器狗、智能小车等。上大学两年,虽没获得过多高的荣誉,但这种探索未知的快乐让我着迷,在这里,想法不断被实现,自由生长的感觉真的很棒。
今年年初,deepseek火遍全网,我就想能否利用deepseek创造“会思考的聊天机器人”?开学后,我就在实验室里“埋头捣鼓”。现实并不是一帆风顺,驱动安装崩溃、编译工具链报错、内存不足等众多问题让我焦头烂额。后来,我找老师指导,让学长为我的设计“把脉”,那段时间,我白天上课,晚上就泡在实验室调试。经过一个月努力,我设计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终于能流畅对话,实验室的同学们都围了过来测试这个“会说话的盒子”。这段奋斗的日子,不仅圆了我的AI梦,更让我相信:只要敢想敢做,每个理工男都能成为“造梦者”。

梁越设计的智能聊天机器人
除了“爱捣鼓”,我还喜欢养宠物,但学校里养宠物明显不现实,那我就做一个电子宠物“机器狗”。3D打印“电子狗”的骨架、写代码、焊接电路板,最终我的“机器狗”也“出生了”。当我的机器狗第一次在桌面上“活蹦乱跳”时,室友们都来逗它。虽然它不会汪汪叫,但能摇头晃脑、跟着手势移动,已经让我成就感爆棚。下一步,我打算给它加上Wi-Fi模块,让它能听懂语音指令——真正的电子宠物,也许不远了!

梁越设计的机器狗
“中医理疗”送健康的医学生

姓名:刘丹丹
专业:2022级药学专业
大一时,第一次看到老师给我们演示中医理疗,那看似简单的刮痧板在皮肤上游走,老师的双手在穴位间精准拿捏,竟能像神奇的魔法棒一样,把病痛都“赶跑”!中医理疗就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人体指挥家”,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巧妙地调节着人体内的“小宇宙”,让身体重新恢复和谐与平衡。
从那以后,我就像着了魔一样,满心欢喜地踏上了中医理疗的学习之旅。为了能真正掌握这门神奇的技能,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给了“中医理疗”,向老师学习手法,背诵穴位图、查阅资料、找同学演练手法。一遍遍地练习,反复琢磨着手法的力度和角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考取了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证书。

除了埋头苦学,我还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参与校内外各种健康义诊活动200余次。在宜君县五里镇进行义诊时,张大爷因长期劳作导致肩周炎,疼痛难忍却从未就医。我用刮痧板沿他的肩胛骨轻柔刮拭,紫红色痧痕逐渐浮现,他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说:“丫头,你这手法比镇上的大夫还灵”。
每一次的义诊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收获,也让我明白医学知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只有将它们串起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才能真正照亮生命的道路,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跳绳没有天赋?疯狂练习的体育生

姓名:高尚琪
专业: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
进入大学后,我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了自己要为之努力的方向——跳绳。起初,我自信满满地以为能轻松驾驭这项运动。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就连简单的挽花跳都很差劲。我一度认为自己没有跳绳天赋,爆发力也不好,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那时,陈新华老师一直陪着我练习,纠正我的动作。因不想辜负老师,我每天坚持练习跳绳。在寒冷的冬日里,训练成了我生活的日常。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练习胯下交叉SC10动作时,后背经常被绳子抽得生疼,晚上背疼得只能侧着睡,但依然坚持,我相信勤能补拙。随着时间推移,我有了明显进步,开始跟随大四学长学习,掌握了胯下E1以及T2等花样动作,信心也随之增长。都说熟能生巧,大三时,我仿佛突然开窍,新接触的动作,稍加研究就能轻松完成。随着技能日益成熟,我们受邀参加南街小学等众多大型活动的开幕式表演。
回顾我的跳绳训练历程,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心中怀揣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热衷志愿服务的法学生

姓名:张鹏飞
专业:2023级法学专业
刚上大学时,带着法学人的正义之心,踏上了志愿之路。可谁能想到,一次次志愿活动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意义非凡的大门。
我性格偏内向,是个典型的“I人”,平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儿童五防宣讲的舞台,成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地方。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我开始勇敢地开口,将“预防胜于救治”的道理,用最真诚、最易懂的方式讲给孩子们听。每一次互动,每一个点头,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而更让我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火种,将这份理念传递下去。

有一次急救技能培训让我至今难忘。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用刚学会的三角巾包扎法,迅速而准确地帮摔倒的同伴止住了血。那一刻,她眼里闪烁的光芒,比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还要耀眼。她仰起小脸,坚定地说:“我以后也要当救护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接力棒在传递,这份纯真而伟大的梦想,让我动容不已。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心中有两个坚定的梦想。我渴望成为一名法治建设的贡献者,用我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对志愿服务的热爱,让红十字精神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飘向更远的地方,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最温暖的花朵。
这几位“普通”的培华人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答卷不应只有一种解法,成长的路标未必总指向山巅,也可以是旷野、大海、天空。勇敢奔赴,追逐热爱,本身就很棒了。培华的璀璨,正来自每颗星辰独一无二的棱角与自在闪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