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学院教材建设工作,提高教材选用质量,规范选用流程,近日,传媒学院在汇知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了传媒学院教材建设之教材征订专题工作会议。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常务副院长王西娅、教学副院长赵伟、播音与艺术主持专业系主任何大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头人陈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带头人周满强及27位教师代表,会议由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赵伟主持。
教学副院长赵伟强调

首先,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赵伟强调了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审核评估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规范性相当重要,教材建设同样需要更加规范的要求。学院应以一流专业建设为起点,充分重视教材建设。
教学干事曹萍汇报

教学干事曹萍汇报了新学期学院教材的征订情况,相关授课教师陈述了不征订教材的原因。一方面课程多为专业方向课,实践性较强;另一方面专业前沿知识更新较快,已出版的教材内容不能完全包含新知识以及技术的更新。
各专业带头人及副主任发言



各专业带头人及系副主任对本次教材征订工作进行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头人陈玲针对未征订教材教师提出的,想在课堂上使用最新的作品作为案例素材。她以《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这本教材为例,说明作品之所以纳入教材,就是因为其能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建议该课程征订教材。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带头人周满强指出,在实践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使用教材。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结合教材课堂教学会更加规范,教学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新传系副主任童瑾讲到,未选择征订教材的课程主要集中在选修课和方向课上,并且偏向于技术实践类。专业老师们在未征订教材前,也切实考虑到目前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课程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从整体上看,目前能够满足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的教学需求。
常务副院长王西娅讲话

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西娅对学院教材建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她说教材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教材是衡量课堂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征订教材,而在特殊情况未选择征订教材的教师需要有讲义和自编教材。建议教学经验不足3年的青年教师应征订教材、课性性质不是100%实践的课程应征订教材。
院长杜耀峰总结

最后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对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从2021年起,传媒学院的老师要带着教材进课堂,并要开始自创特色教材,特别是一流专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特色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要体现出传媒学院严谨的学风、负责的态度、扎实的教材、实用的方法,切实推进学院教材建设工作。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教师对教材建设的内涵认识,并充分认识到教材在课堂质量保障,课程设计指引、人才培养质量延伸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新学教材征订工作中会坚持严格把关,应选尽选的原则,切实做好学院教材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