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朗诵经典.传承故事”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举办朗诵会活动

发布日期:2018-05-08    作者:     来源:    点击: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上,张芳老师带领2016级网新专业的同学们学习新知,并且积极探索新形式来适应于应用型课堂的转变,这次的朗诵会就是一次翻转课堂的新方式,让同学们走出常规的课堂,适应实践指向性强的教学方式。

    在5月7日下午2:00,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生在汇智楼国学大讲堂举办“朗诵经典•传承故事”的朗诵活动,此次活动由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34名学生进行朗诵,共分为14组,由陈嘉诚同学主持。朗诵会从传统的课堂环境进入较正式的会场,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使平时的同学们作为聆听者变为朗诵者,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诗歌中各不相同的情感,也可以让大家更加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阅读经典却可以让所思考的事有所解答,让灵魂栖息在高远之处,让人生旅程有诗和远方。朗诵会现场,同学们分别朗读了经典的散文与诗歌。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或激情演绎,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
    乔喆、李雅梅为我们带来《蚁族》,“在这个城市,你昂首阔步,但不能剥夺我挺直胸膛;我穿着破旧,但你永远都不知道我们有多么坚强;我们别漂,我们蜗居,我们只为生存忙碌;我们隐忍,我们奋斗,我们不会停下脚步,我们也许贫穷,但我们无需施舍…”一句句话语直击心底,让大家不禁想到未来的自己是否也会如此生活,引人深思。
 
 
 
    谭婷、张苏苏、罗金刚为我们带来碑林路人的《等我们老的时候》,“每一次生命的轮回都是一个花开花落的过程,花开的时候尽情的绽放,花谢的时候才会有一地的缤纷,才会有了无遗憾的青春。”让我们也看到书本的力量可以穿越古今,为当今的我们带来力量。
 
 
    王鹏、刘伟、冯思炜带来经典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字里行间都显露着毛主席的豪情壮志,他们诵读时也精神饱满,昂首挺胸,目光直视前方,大家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
 
 
    张艺凡、王妮娜给我们带来海子的《以梦为马》,“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李妍、李洋洋带来赵凌云的《我的南方和北方》,声情并茂,正如其诗云:“我的南方和北方相距很近,近得可以隔岸相望。我的南方和北方相距很远,远得无法用脚步丈量。”让人荡气回肠。通过对南方北方的美景、流传的博大精深文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丰富文化的赞颂,以及抒发了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盼,对家国振兴充满信心。
 
 
    王汶鑫、许晓非、陈心悦朗诵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写的是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她们的声调虽不那么高亢,但句句发自肺腑,让观众倍受触动。
 
 
    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激情洋溢、感情真挚。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对生活、对自然、对他人的关爱,对青春时光的珍惜等。走进了历史, 走进了记忆,一起领悟生活的真谛,一起放飞青春梦想。他们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风细雨缠绵。同学们作为朗诵者把大家带进了诗的意境中。
    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更加了解文学的魅力,以朗诵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同学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一直以来张芳老师都在应用型课改中积极探索,将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进课堂,让同学们可以更好的积累经验,了解更多课内外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也表示,通过这样的朗诵来品味经典,能更好地与经典为友,来陶冶我们的文学情操,开拓我们的视野。
(文:林洛英  图:李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