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的指导下,为实现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我校师生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人才教学理念和改革的不断创新,西安培华学院特别邀请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与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主办“新文科背景下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教学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传媒学院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承办,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协办。该研
讨会于10月20日16:00在我校汇知楼阳光厅隆重举办。

(研讨会现场)
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西娅主持本次会议,她对在场师生及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讲到,通过此次绘画与书法的现场教学与实践活动,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以及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可以进一步将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大学实施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良好契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传统艺术。

(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西娅主持本次会议)
王院长逐一介绍本次教学研讨会特邀嘉宾,分别是来自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宏;国家级书画师、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岚(曹金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祁建民;以及原西安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高级记者陈晓沪等。出席本次研讨会还有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唐学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王平安,以及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江俊瑞、副院长张荣花、院长助理张琨。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在场师生通过本次研讨会的现场教学与互动,零距离接触艺术届大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提升艺术气质。


(艺术家与嘉宾现场交流)
在研讨会专家教学与实践研讨环节中,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宏首先进行发言。他指出学校是文化的集散地,陈院长以“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文字与书法演变”为主题,借用龙、马的形象解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举例说明了汉字的科学性和组合性,分享了关于繁体字和象形文字的研究心得,陈宏院长也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与我校进行深入合作。
陕西书画艺术硏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沪围绕“在新媒体语境下未来书画艺术传播应该怎么做”这一主题指出了书画艺术传播的重要性,他强调要辩证地看待书画艺术的传播,注重艺术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艺术传播方向与社会发展总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陈院长对广大青年学子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他指出艺术类学子更应该用脚步丈量、用思想聚焦、用手中的话筒和摄像机记录中国影像,诉说民族情怀。

(陕西书画艺术硏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沪发言)
在本次研讨会的实践环节中,三位艺术家在现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现场同学们纷纷走上台前热情围观,零距离与艺术家们交流沟通。同时陈晓沪老师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了解读,在场师生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进一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用心感受到文字和书画背后的故事。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宏进行现场作品创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祁建民进行现场作品创作

国家级书画师、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岚(曹金广)进行现场作品创作
三位艺术家完成现场作品创作后,传媒学院杜耀峰院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杜院长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于“文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敬畏文字、敬畏国学、敬畏传统文化。“新文科”的发展不仅要坚持传统文化,也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现场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并和在场师生分享了一部高科技影片,引起台下的一片共鸣。

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进行总结发言
本次实践教学研讨会丰富了我校师生文化与艺术交流氛围,践行了新文科背景下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审美水平与文化内涵的提升。在“创新促发展”的时代共识下,西安培华学院追随新文科建设方向,将艺术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快探索学科交叉创新步伐,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创意艺术人才。

传媒学院领导与嘉宾合影留念
编辑:赵梓涵 黄立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