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党建动态

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建动态 >> 正文

第三期丨汲取四史智慧 照耀百年光辉

发布日期:2021-06-18    作者:     来源:    点击:

开局起步的“动员令”

 

(视频)

中国八大:

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陆续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1956年4月25日,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1956年9月15日下午2时5分,毛泽东致党的八大开幕词,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绩,分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向全党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并且告诫全党:即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但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满的地方,一定要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真理。这句话,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抗美援朝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

                                                         (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无恙的罗盛教)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看着那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人们相互欢呼着,拥抱着,呐喊着,奔跑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中国就此结束了“无核”时代,我们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后第五个成功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把热血洒在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蒋介石的代表不得不黯然退出了联大会场。被阻挠22年之后,新中国终于扬眉吐气,从此,正如乔冠华那灿烂的笑容,以应有的姿态站在了国际舞台之中。

01

外交小故事:“乒乓外交”

“小球推动大球”指的是乒乓外交。“乒乓外交”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并为后来新中国的国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02

和平共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编辑:赵涵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