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首页 >> 产教融合 >> 创新创业 >> 正文

创新发展主题沙龙|传承非遗文化,推进产业融合

发布日期:2024-05-1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年5月12日上午,由西安培华学院、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协会联合主办,西安培华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传媒与设计学院共同承办的“传承非遗文化,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主题沙龙在长安校区恒友楼一楼团辅室成功举行。来自德国的拼布艺术家、拼布企业负责人、高校学者、相关专业协会、非遗传承人代表及我校各专业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沙龙活动。活动由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王飞主持。

西安培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校长刘越莲教授出席沙龙并讲话。她在讲话中对国际资深拼布艺术家、原德国拼布协会会长Barbara Lange 女士一周以来为传媒与设计学院课堂教学和学生专业学习指导所作出的努力与付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也欢迎各位专家通过沙龙有力的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与产教融合工作。她指出,西安培华学院作为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应用型高校,非常重视发挥技术人才队伍作用,不断促进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努力凝聚起强大的创新动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沙龙现场,传媒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徐莹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教庆副教授及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协会会长崔玮颁发学院创新创业导师聘书,希望更好推进传媒与设计学院产教融合工作,强化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的合作交流。

沙龙主题分享环节,首先由国际资深拼布艺术家Barbara Lange老师结合自己从事拼布研究近三十年总结的经验,通过中国、德国等地区拼布发展历史与对比为大家进行了《欧洲拼布艺术发展现状》主题分享,并希望两国加强交流联系,互通互鉴,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随后王教庆副教授为大家分享了《高等艺术院校的拼布艺术教学发展与探索》。王教授特别指出,此次西安培华学院组织开展的拼布艺术的专题研讨沙龙在陕西高校尚属首次。他表示,将课程与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相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丰富了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形式,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建设做出贡献。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匠心与坚持,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最后是由崔玮会长带大家走进非遗布堆画的传承技艺,她从布堆画的的起源、材质、色彩基因、技艺、图案和传承基因等方面讲述了陕西非遗布堆画的发展情况,为我们呈现了非遗工艺在发展中的古朴与精致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时尚牵手,使得古老技艺焕发了新活力。她希望更多的人积极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去关注、守护和推进非遗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互动交流环境,来自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陕西非遗传承人积极分享了参加沙龙的感受与个人在艺术教学、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经验,纷纷表示西安培华学院此次组织的沙龙活动非常成功,感谢培华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与平台。

本次“传承非遗文化,推进产业融合”2024创新发展主题沙龙旨在搭建一个了解拼布艺术现状,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畅谈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汇聚非遗文化发展新观点,寻找高校艺术专业产业融合新动能,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附:“传承非遗文化,推进产业融合”2024创新发展主题沙龙出席领导及嘉宾


校外参会领导及嘉宾

Barbara Lange 国际资深拼布艺术家,原德国拼布协会会长、浙江民艺拼布博物馆芭芭拉拼布(中国)工作室负责人

杨铁刚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浙江民艺拼布博物馆馆长、浙江拼布协会执行会长

王教庆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

崔 玮      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协会会长

张 乐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潘 璠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孙英丽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马春萍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肖 红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陈 华      西安工程大学教师

宇文塔曼    咸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宋爱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素雅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师

白 莉      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协会副秘书长

校内参会领导

刘越莲     西安培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校长

徐 莹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 飞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

南斌红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副委书记兼学生服务站站长

李 媛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