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5日,以“责任与使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影像”为主题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首届非遗影像论坛,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如期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科研院所齐聚于此,共话非遗影像。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委会与河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教师赵宇琛在分论坛“非遗影像外延研究”上作了题为《本体与意象:中国电影中“非遗”事项表达》的报告,在报告中,赵宇琛老师重点谈到了“非遗”自身的文化语境在蒙太奇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被动的内化为电影艺术表达的一环,以影意所指达成审美想象,这种“非遗”事项的“再创造”丰富了电影的精神内涵。同时该文化景观的形成,也使“非遗”文化在电影本体与艺术再造的游离中实现影像封存,经由银幕传播达成科普拓荒,从而在影像博物馆的生成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首届非遗影像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非遗影像拍摄与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赵宇琛老师表示,此次参会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希望将论坛上获得的新知分享在课堂上。
编辑:赵涵
责任编辑:李孟洁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