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师培养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培养 >> 正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参观“编码物候”科技艺术展,探索数字艺术与生态的跨界融合

发布日期:2024-12-03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王东老师应邀前往北京时代美术馆,参观由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联合呈现的科技艺术展《编码物候:感知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展览通过影像、互动装置和VR体验等多种数字艺术手段,探索数字科技与自然生物节律的深度融合,为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与实践带来了重要启示。

 

展览亮点:科技与艺术的跨界交融

展览分为“算法节律”“代码物象”和“数据神迹”三个单元通过数据算法、实时影像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展现了数字时代对自然和宇宙节律的独特感知。在“算法节律”单元,艺术家曹舒怡的作品《茫茫微光贯穿一切》尤其引人注目。她通过算法模拟自然界生物集群运动的节律,呈现了宏大的自然规律。这种结合技术与自然节律的创新方式,不仅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也为学生创作带来全新灵感。

 

与艺术家交流:启发跨学科合作

展览期间,王东老师与参展艺术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英国艺术家乔伊·霍尔德的作品《神秘生物》展现了生物学与数字艺术的跨界合作成果。通过与海洋生物学家合作,霍尔德利用3D建模和人工智能技术再现深海生物的奇幻景象,强调艺术与科学融合的重要性。她的创作理念启发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中引入更多跨学科合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专家合作激发创意,拓宽视野。

 

教学启示:数字艺术与生态的未来方向

展览展现了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课程将强化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设立跨学科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与合作能力;同时鼓励创作关注生态与社会责任的数字艺术作品,深化学生对科技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理解,提升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展望未来:推动教学实践创新

此次参观不仅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还让我们认识到数字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王东老师表示,未来将把展览的经验融入课程设计与实践中,包括开设“数字艺术与生态”模块、设立跨学科合作项目、强化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数字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