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师培养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培养 >> 正文

深耕红色文化,赋能教学实践—— 我院成功举办红色文化项目融入专业实践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10-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专业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10月17日下午我院成功举办红色文化项目融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王进华教授作主题分享,吸引了学院各专业教师100 余人参加,研讨会由副院长张荣花主持。    

研讨会现场

张荣花副院长对王进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并对王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详细介绍。她讲到,  西安培华学院坚持“项目    ”贯穿人才程,持续将优质校内外资源融入毕业论文、设计及教学  实践    本次研讨会是  项目  式教学改革  系列研讨首场活动  ,希望通过本次  研讨会  能够  聚标杆经验,把红色文化基因深植    专业  教学与  实践,全面赋能人才培养提质升级。  

王进华教授进行主题分享

王进华教授以“航天六院·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文创设计实践”为主题,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融合路径,分享了其团队近年来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开展的一系列文创设计与教育实践探索。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航天科研基地,被誉为“中国航天精神的摇篮”。2021年,该旧址被教育部  认定  为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王进华教授介绍,此处不仅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动力事业艰苦奋斗的见证,更是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航天精神的生动课堂。    项目团队依托这一宝贵资源,深入挖掘红光沟所承载的航天精神与三线文化,力求通过设计手段实现历史记忆的当代转译与精神价值的有效传播。  

王进华教授详细阐述了项目团队为更好传承和发扬红光沟航天精神所开展的深度调研工作。指出,当前红色文化精神传承面临“记忆湮灭、空间失语、体验代沟”三大困境。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先后多次赴红光沟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老一代航天人,收集口述史料、历史照片与实物遗存,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文化档案库,为后续设计实践提供了坚实基础。王进华教授从项目的启动、发展、成长、扩展直至持续发展的各个阶段,系统介绍了如何通过创意设计活化历史资源。在项目内容方面,他重点解读了围绕园区八大展陈馆、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教育与培训项目、党员干部第二课堂建设以及多元化文创产品开发所进行的具体设计实践。特别展示了以追溯青春岁月为主题的系列装饰画设计,创建具有亲和力与时代感的IP形象,以及精心规划的文创展陈。这些实践设计生动演示了如何将厚重的历史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文化体验与创意产品。  

张荣花副院长总结讲话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项目实践的成果展示,更是学院推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次深度探索。张荣花副院长在总结中表示,王进华教授的分享为学院各专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红光沟样本”。“如何以创造力为核心,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经济价值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红光沟项目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答案。”她指出,项目式教学是培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抓手,必须贯穿理实一体、实训实践课、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学院将坚持“骨干带年轻、科研融教学、课程聚方向”,从小项目做起,逐步凝练红色文化与传媒特色,形成高水平教改、课程与案例成果,并自2026届起全面推行项目式融入毕业论文(设计),持续打造具有培华标识的服务品牌。


在互动环节,王进华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从五个维度对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及红色文化项目式融入实践教学路径进行了指导:一是要不怕试错,敢于尝试;二要深挖陕西红色与地域文化元素;三要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四注重植入“培华基因”;五要切口小巧、落点精准。现场教师就选题困惑、项目式教学改革落地与王教授进行面对面研讨,现场气氛热烈,获益匪浅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学院推动教学改革、强化价值引领、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梳理整合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各专业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具有学科特点的红色实践教学项目与成果,持续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实践教学改革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本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传媒艺术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