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项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潼”梦护航:以爱赋能,共筑儿童成长“心”桥梁

发布者:陈天航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9日 20:3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号召,推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西安培华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潜能发展中心、校团委携手潼关县相关部门,精心策划开启校地联动暖童心行动。教师代表携4名学子奔赴潼关,活动内容涵盖业务培训、文化传承、书信陪伴等多维度,为当地儿童工作者赋能,用爱为留守儿童编织温暖与希望的网。


专业培训赋能:从“心”出发促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的温暖征途中,教师是照亮他们心灵的关键力量。西安培华学院韩赟老师涌现创新思维,在“2025年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上,用文字传递力量,以互动感知真情。通过趣味心理小游戏驱散留守儿童的拘谨。引入MBTI性格测试解锁情绪密码,结合亲身经历与鲜活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引导听众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



他强调:“儿童工作需要同理心与科学方法并行,只有先理解自己,才能更好走进孩子的世界。”这句话如甘霖润泽心田,悄无声息播撒下儿童正确价值认知的种子。这种“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为儿童心理辅导提供新思路,挚情润幼苗,温情织“潼”心梦。那些长期被孤独萦绕、内心如被阴霾笼罩的儿童们,仿佛在温暖光芒的照耀下,看到希望与未来。


守护非遗根脉:在孤独中坚守传承


守护留守儿童,非遗传承般暖意长流。据悉,CCTV-4《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198集曾播出潼关万盛园酱菜记忆。传承人宋岗山带领师生参观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潼关酱菜博物馆,感受百年酱菜文化的匠心传承。“非遗路上很孤独,传承路上更孤独”,宋老师质朴的感慨令在场师生动容。



现场观摩传统酱菜制作工艺与历史文物,就如守护留守儿童行动在所不辞,他们擅长隐藏感情,因为他们知道表达出来的孤独,只会让爱他们的人更加心痛。“这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代代人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而这种坚守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融入儿童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付丽伟老师深受感触。


“潼心桥”启航:笔墨传情暖童心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应该成为一座孤岛。“潼心桥”书信陪伴项目在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启动。其后,西安培华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生潜能发展中心与潼关县善爱儿童服务中心搭建“识光培你”——心芽·师资共研共建平台及教育公益合作基地授牌仪式。西安培华学院张伟老师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此次活动只会是一个完美的开篇。未来,我校师生将会以实际行动支持守护潼关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



培华学子们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与留守儿童开展“未来理想”主题的心理对话。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特色与儿童耐心交流,从专业视角为儿童们打开认知世界的新窗口。同时学子们分享成长故事,在合影留念的镜头下定格张张笑脸,引导儿童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真挚心愿,架起跨越城乡的心灵之桥。



此次校地联动暖童心行动,是高校与地方携手共筑留守儿童关爱长城的生动实践。未来,西安培华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地共建”模式,让“潼心桥”真正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的温暖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