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钟楼工坊 精研影偶上色
团队成员共赴西安钟楼汪老师皮影工作室,开启技艺实践的深度学习。工作室不大,却摆满了待上色的皮影坯子与数十种矿物颜料,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地域的自然密码。汪老师示范时,毛笔在方寸皮面上轻扫,先以淡墨勾线定调,再用“平涂”技法铺底色,最后以“晕染”凸显衣袂的褶皱层次。


团队成员轮流上手体验,起初毛笔总不听使唤,要么色块溢出轮廓,要么颜色深浅不均。经过两小时练习,终于掌握了力道的平衡。当亲手完成的皮影在灯光下显露出清晰轮廓与绚丽色彩,精心绘制的建筑图案、细腻笔触逐一呈现。这一批由团队成员亲手上色的皮影作品,经光影加持,生动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创作融合成果,为非遗传承实践添生动注脚。成员们真切体会到“三分刻、七分染”的古训深意。这场实践不仅是技艺的习得,更让大家理解了传统工艺中“材美工巧”的造物哲学。


探访动画工作室 探索传承新径
映光拾影·培华非遗守艺团成员走进皮影动画王工作室,探寻皮影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可能。工作室负责人展示的皮影动画短片令人耳目一新:传统皮影的关节运动原理被转化为数字模型,《真假美猴王》的经典场景通过特效呈现,既保留了“隔帐说书”的叙事感,又增添了镜头切换的灵活性。


从古老技艺的历史沉淀中走进钟楼的匠心工坊,再迈向动画工作室的创新前沿,西安培华学院学子的皮影实践之旅,既是对传统技艺的溯源与致敬,也是对非遗传承路径的思考与探索。那些在指尖流转的色彩、在光影中跃动的影人,正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文化纽带,让非遗的生命力在青春实践中持续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