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奏响盛夏的乐章
培华青年体育下乡俯身而行
孩童追着篮球跃动,老者跟着节拍舒展
从精准体质检测到急救技能实操
从科学运动宣讲到趣味体育课堂
他们把 “健康中国” 的理念
种进乡村振兴的土壤
用专业点燃乡亲们的运动热情
用热忱唤醒乡村文体新活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体育青年
暑假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
“稻浪健行”实践队
2025年7月,“稻浪健行”志愿服务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开展主题为“体育下乡传健识,乡村振兴添动能”的“三下乡”实践。团队创新运用“体卫融合”理念,突破传统模式,通过系统化的健康宣讲、精准体质检测、多元化技能培训、实用急救科普等系列活动,为当地居民送去科学健康知识与技能。活动覆盖185人次,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与运动技能,点燃青少年体育热情,显著丰富了乡村文体生活,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奏响了服务“健康中国”的时代强音。
本次体育三下乡活动收获显著:体育项目推广累计开展18次,体卫融合科普12次;80名儿童、45名青年、67名老年人直接参与,宣传海报发放100余张,覆盖人群共192人。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健康意识,推广科学运动方式,帮助居民改善生活习惯,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丰富了地方文体生活,促进了居民身体健康。





麦田守望者实践队
“麦田守望者”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在2025年7月3日—7月17日深入泾阳县县前村第四小学开展为期14天活动。队员们以“体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成长”为主题,通过体育教学、健康指导等形式,为当地学生送去了别样的暑期关怀。开课之前三位指导老师进行工作安排,旨在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安排,提升教学质量,强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对于基础不同孩子的应对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培养孩子的兴趣。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像小树苗一样站稳!”在泾阳县县前村第四小学的操场上,志愿者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基础站姿。针对乡村儿童体育活动单一、专业指导缺乏的问题,实践队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跳绳、羽毛球等趣味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运动兴趣;为高年级学生制定篮球、足球基础训练计划,从运球、传球等动作细节逐个纠正。支教期间创新推出“体育+”融合课程——将数学知识融入跳绳计数,用英语口令组织队列练习,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同步提升文化课能力。14天的体育支教,让志愿者们对“教育”有了新理解。看着孩子们从羞涩地躲在角落,到追着抢着要练投篮;从连跳绳都磕绊,到能完成简单的足球配合,真切感受到体育的魔力——它不仅是技能,更是自信的催化剂。




培风行者实践服务队
2025年7月3日至14日,“培风行者”实践服务队由专业师生组成,团队深入乡村,精准聚焦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两大群体,以体育为纽带,开展一场名为“体健行远·乡育计划”的暑期社会实践,将健康理念与体育技能深植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童心跃动:特色体育播种梦想希望。面对村中留守儿童,队员们化身专业教练与知心伙伴。清晨的球场,排球垫球的砰砰声与篮球精准传接的轨迹交织成活力乐章。武术(红拳)、花样跳绳、乒乓球等特色项目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一招一式的练习中,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在幼小心田播下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种子。
桑榆未晚:传统养生守护银发健康。针对村中空巢老人,服务队开辟了别样的健康课堂。清晨或傍晚,太极拳的舒缓旋律与八段锦的沉稳招式在村中广场流淌。健身秧歌的欢快节奏、广场舞的轻松步伐,为老年生活增添了活力色彩。
红色铸魂:柳青精神激荡青春担当。实践队将红色教育融入血脉。实践过程中集体前往柳青故居与纪念馆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柳青纪念馆,队员们凝视作家扎根皇甫14年的手稿农具,感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走访村史馆,大家认真学习、了解皇甫文化,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往事与展柜里的旧农具交织成生动教材。




蒲公英三下乡实践服务队
蒲公英三下乡实践服务队赴延安宝塔区李渠镇东惠苑社区展开实践。队员们以体育服务与社区关怀为核心,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体育课堂活力满,绳韵太极共传承。队员们为社区儿童开设花样跳绳教学,从基础动作到花样技巧,搭配趣味竞赛,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提升技能。太极教学里,小手学起云手招式,传统文化在互动中扎根。
多元服务暖人心,细致关怀入基层。协助完成1.5万住户信息录入,提升社区效率;开展防诈骗、禁毒宣讲,增强居民防范意识;清扫公共区域、指导垃圾分类,改善社区环境;走访困难家庭,送去物资与温暖。




“向阳生花”社会实践队
“向阳生花”社会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开展实践。团队前期细致研判安全事宜、调研群众需求、备齐物资,制定出志愿服务方案与红色体育专项规划;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用“专业知识赋能+红色内核引领”模式,以“红色体育”为核心,教授儿童篮球、跆拳道等技能时融入红色精神,设计红军长征接力赛等特色课程,结合本土革命故事开展互动游戏,同步宣传红色体育文化,并通过课后研讨总结、整理场地,保障服务质量。此外,学院与宜君县教育体育局缔结长期合作盟约,在体育教育帮扶等领域深化协作。实践既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也为基层体育注入青春动能。




“薪火绿茵”社会实践队
“薪火绿茵”社会实践队7名队员赴志丹县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足球支教活动。青年学子充分发挥足球专业特长,协助志丹足球暑期集训工作,迅速融入教练团队,承担起基础训练、战术指导等任务,为备战省运会注入青春力量。此外,团队还组织足球“开放日”活动。支教结束后,他们仍将通过微信群持续为小球员答疑解惑,将短期支教延伸为长期陪伴。此次支教实践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也是足球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助力志丹足球专业化、标准化的有益探索。




这场夏日实践之约,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一次双向的成长与赋能——体育学子在乡土课堂深化专业认知,读懂乡村需求,以专业服务建设、用汗水践行“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使命;广袤操场多了运动欢笑声,乡亲们的健康意识里添了科学的运动理念。这份双向奔赴,为 “健康乡村”“活力乡村” 建设注入坚实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