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2021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预示着我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一轮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检阅和“体检”,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好机遇。作为西安培华学院的学生,将与学校一同迎接审核评估的考验,希望每位同学都要正确认识审核评估,树立“评估工作人人有责”的大局意识。
学校特色
1.办学特色
学校性质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具有红色基因、女性基因和职教基因的传统与特色。(1)红色基因:1935年更名为“培华”就确立了要“培育英才,振兴中华”的办学愿景。(2)女性基因:培华学院前身为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积极为妇女争取平等、解决谋生技能。(3)职教基因:1928年办学之初就积极传播并传承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思想。
2.主要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单位、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5A级社会组织、黄炎培优秀学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委“五星级党组织”、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示范机构等多项荣誉。
学风建设
1.学风建设制度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学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党发〔2017〕40号,2022年持续修改完善了《西安培华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党发〔2022〕78号,含概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目标要求和举措;印发了《西安培华学院关于提升“六率”的实施意见》培华院教发〔2021〕8号,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
2.学风活动举措
一是强化日常教育,推进学风建设。组织开展优秀事迹宣讲会、学风养成教育、创新素养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等活动;协同二级学院组织学生骨干力量,对学生学风状态、教室上课环境,以及学风教育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督查反馈。二是打造学风建设平台,营造学习氛围。加大考风考纪宣传,开展“诚信考试、杜绝作弊”主题教育活动,制定《西安培华学院学生学习发展中心建设及实施方案》,优化“朋辈工作坊”“青春有约”“学习加油站”等学风建设交流载体,推动二级学院“一学院一品牌”学风品牌塑造。三是发挥榜样示范,强化典型引领。持续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会”系列活动、升学经验分享会、举办“五·四”表彰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开展系列“姜维之班”等主题活动和荣誉表彰,实现正向激励。
教学成效
1.学校一流专业有哪些?
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有9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药学、护理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土木工程。
2.学校一流课程有哪些?
目前学校拥有13个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成本会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视听语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学虚拟仿真整合实验》《建筑手绘表现》、《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统计学》《财务管理》《单片机开发及应用》《微电影创作》《虚拟商业环境采购付款闭环仿真实训项目》《SARS-CoV-2感染肠道过程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
3.学校校企合作项目有哪些?
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产学融合协同育人项目113项,先后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拥有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国西北第一急救中心、金融会计与财务审计实务协同创新中心、新零售商学院、数字营销聚创联盟(陕西)基地、陕西省非遗产学研基地、会计核算全实景全真实业务实训中心、西部法医鉴定中心等50余个教学科研机构,有力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人才培养。
4.学校的特色实验实训室有哪些?
目前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61个,校外实习基地174家。现有5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兴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会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等;2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商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骨骼肌收缩功能综合仿真实验、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学虚拟仿真整合实验、SARS-CoV-2感染肠道过程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正在建设有干细胞重点实验室,数智商科闭环生态实践教学中心等特色实验实训室。
5.学生学业成效有哪些?
2020-2022届学生毕业率平均在99%以上,学位授予率平均在98%以上;2020-2022届学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超过95%;2020-2022年度,学校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262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93项、省级奖项1030项。
学业活动
1.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系列课程共有4个模块:一是社会调研,包括国情调研,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扶贫的调研、抗击校园疫情、社区志愿者服务调研等;二是“三化四史”系列专家讲座,了解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内容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情况;三是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考察,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革命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四是人物事件访谈,主要了解学习培华学子奋斗史、培华三大基因光荣史。
2.学校在劳动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校制定了培华党发〔2020〕34号《西安培华学院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形成校院劳动教育联动机制;开设《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教学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学校结合校园生活设立“劳动教育月”,集中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围绕文明公寓建设、教室卫生清洁以及校园绿化养护、实验室维护等劳动锻炼,划分各二级学院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区,定期开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校内实践,将劳动教育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主要依托第二课堂PU积分平台,分三个模块进行,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和专业生产劳动实践。
3.学校在体育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校推行教、学、练、赛、考“五维一体”的体育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会、勤练、常赛各个环节,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促进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社团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举办“新生杯”“培华杯”等校内体育活动,创新校园篮球改革,普及推广花样跳绳,广泛开展以跑步为主的普及性体育运动,着力构建人人有项目、“一院一品”、“一院一特色”的体育发展格局;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建立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档案,通过“青少年健康服务平台”公众号向学生反馈四年体测成绩,将体测成绩纳入学生评先评优。
4.学校在艺术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校成立西安培华学院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全校美育工作。持续推进美育教育教学统领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推进机制;把美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促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辅相成;举办美育大讲堂、名家艺术讲坛、艺术课程思政沙龙;打造校园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美育资源和力量,支持全体教师“艺术支教”和“对口帮扶”工作,完善艺术课程评价机制、课堂教学和实践评价一体化质量监控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5.学校学生社团有哪些?
西安培华学院社团工作由校党委统一领导,由校团委具体指导并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西安培华学院现有学生社团93家,涵盖专业学术、创新创业、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公益实践、志愿公益等6大类别。社团在籍注册总人数10350人,聘任配备了社团指导教师93名。近年来,依托第二课堂平台,学生社团平均每年发起1000余场次活动,累计参与200000余人次。通过对接行业资源、强化内涵建设,先后涌现出如“全国活力团支部”国旗护卫队,“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强社团”魔术协会,“陕西省活力社团”旭日法律协会、大学生支教协会、沐华艺术工坊等一大批学生社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6.学生学业指导服务措施有哪些?
学校构建学生成长全周期发展服务体系,推进“成长服务计划”。制定《西安培华学院学业导师管理办法》、《西安培华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及干预办法》、《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实施方案》、《西安培华学院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等指导服务方案。聘用校内外专家学者、专业教师、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心理咨询师等担任学生成长服务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帮扶、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咨询服务,引导学生通过“入学教育、日常咨询、专项交流、个性服务”等方式,针对性地寻求解决其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问题。 推动“新生学习计划”,延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段长度、范围广度、内容深度。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并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常态化开展自习打卡、笔记分享、成绩比拼等线上活动。在公寓或者其他阵地创建“学霸值班室”“考前串讲班”“辅导一帮一”等线下互助支持系统,让新生自觉养成学习习惯。
7.学生如何进行心理咨询?
学校学生可在学生潜能发展中心进行心理咨询,该中心位于恒友楼二楼南侧,除电话85680020或85680161预约外,还可通过“学生潜能发展”公众号进行预约咨询。除法定假期外,每周一至周五,8:00-20:30开放心理咨询服务,其余时间学生可通过潜能发展中心QQ(3358860023)进行线上咨询。
8.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哪些?
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2022年度,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计24项。如疫情背景下基于FPGA的距离与个体特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绘制红色地图助力思政课堂——基于西安市红色为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