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西安培华学院第二十二届社团文化月开幕式暨"泾渭芳华,风起高陵"首届陕西省青少年汉服展演大赛在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国潮”开幕。
当青春活力的大学生穿上古典华美的汉服,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让我们在我校沐华艺术工坊带来的传统乐器合奏中缓缓拉开汉服风韵的帷幕~

沐华艺术工坊 乐器合奏《兰亭序》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博士为这次比赛致辞,他说到"青年学生乃文化传承之生力军,当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以青春之朝气,焕传统文化之生机。应深入研习经典,汲取智慧精髓,积极传播,让古韵新风在时代浪潮中激荡回响,共筑文化自信之基,使华夏文明之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博士致辞
个人展示赛


《染翰》 张元博
唐代圆领袍的版型设计通常以宽松舒适为主,领口为圆形,衣襟在胸前交叉,用带子或纽扣固定,形成圆领。它不仅是当时社会物质文化的产物,也是唐代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唐朝的繁荣、开放、自由和对美的追求,以及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舞枪》周成浩


王艺琳
《半生不羁半生忧,自是花中第一流》
她是大宋画卷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她是千年历史的史诗红颜、她是宋的才子,是易安居士,是李清照喜欢李清照,始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浓于“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忠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余秋瑶
《战国袍韵,秀动古今》
战国直裾袍的特征就在于腰部镶了两块大小等一的布幅,我们称之为“明立体构造,作用在于人上身后,使用腰带后不会过多破坏外观导致的褶皱。出土的袍基本都是 形制都是交领右衽rèn,上下连为体。穿的时候不用围绕,直接在侧面垂于地面,这种设计既方便活动,又显得庄重。


《如梦令》刘锦旗
宋代汉服注重剪裁合身,线条流畅,展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以柔和、淡雅的色调为主,如素白、浅灰、淡蓝等,体现了宋朝人重“清雅”的审美追求。 设计上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运用自然元素来装饰服饰,如花鸟、山水等的绣花图案或刺绣纹样。

鲍元龙 民歌演唱
比赛现场



团队展示赛


《柔梦舞影》 绮彩

《云锦秋》千年风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在那个男子主导文坛的时代,她把酒赏花,将她的风骨诉诸文字。 她摇曳生姿地走来,行于汴京,行于青州,行于金华,行于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带来的是璀璨华章,锦瑟流年。


《万疆》 春江雾
唐背子,又称为“半臂”,是一种短袖上衣,搭配齐腰破裙穿着。它的设计简洁而优雅,短袖的设计既方便舞蹈动作的展开,又能展现出
唐代服饰的轻盈与飘逸。在颜色选择上,我们团体的服装以红色、蓝色为主,这两种颜色在唐代象征着喜庆和尊贵,与我们表演的舞蹈《
万疆》的对祖国的热烈气氛相呼应。衣服上的以宝相花为主的团花纹样是唐代常见的吉祥图案,它们不仅增添了服饰的艺术感,也寓意着
繁荣、吉祥,团圆和美好。



《“国风雅韵,盛世霓赏》
星霜阁古风社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从夏商周的冕冠出现,到春秋战国的深衣袍服;从秦汉的宽衣大袖,到魏
晋南北朝的融合创新;从唐代的大气豪放到宋代的清新素雅,再到明清的端庄典雅,汉服以其独特的形制、色彩纹样,见证了中国历史
的变迁。让我们爱上汉服,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那份来自古代的风雅和现代的创新。


《唐宫夜宴》 唐宫忆
唐代女子着儒裙,裙束襦外,腰节线提高,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常用两色绫拼合,形成褶裥效果。盛唐后,女子以袒胸为尚,裙长多可曳地以多幅为佳,外束裙腰上,压上金银线做装饰,上有双垂绣带,红裙最为流行,覆有轻薄纱罗所制披帛,上印花或加金银绘画,利用丝帛轻盈飘逸之态而作装饰。


《江湖之间》 岁岁年年
评委点评



趣味游戏及文创展

书法

漆扇

衍纸






汉服活动现场,古韵悠长,雅致非凡。身着华美汉服的男女,衣袂飘飘,仿佛穿越千年而来。现场布置古朴典雅,灯笼高挂,竹简铺陈,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乐声悠扬,舞姿翩翩,汉文化之美在此刻尽情绽放,吸引着众多目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繁华盛世,感受着那份属于汉民族的独特韵味。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