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组织 >> 红十字会 >> 正文

亲爱的中国红十字会,生日快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10日 21:02 [来源]: [浏览次数]:


祝您生日快乐

亲爱的中国红十字会

今天是您的生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祝您:

生日快乐!

119

中国红十字会诞生

119年来

中国红十字会

秉承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在战火和硝烟中开展战地救护

救护伤员和群众

在和平年代

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应急救护、积极关爱弱势群体……

为困难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

为重病患者搜寻生的希望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能看到可爱、可敬的红十字人

哪里就有红十字旗帜在高高飘扬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回首往事

看著名的《申报》如何在中国红十字运动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申报》与中国红十字运动启蒙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19周年


1904310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众所周知。但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并非“朝发夕至”那么轻而易举,在此之前有一段较为漫长的“启蒙”——红十字组织形式及其秉承的人道主义精神被国人认知、接纳并尝试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担纲“启蒙”历史重任的正是《申报》。


《申报》,18724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1909年为中国人席裕福收购,1912年转让给“报业大王”、后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的史量才经营。


19世纪80年代以前,对生活在半封闭状态下的中国人来说,“红十字”还是一个非常生疏的词汇,尽管红十字理念曾在《申报》等媒体闪过。


18745月,由于日本在中国台湾寻衅滋事,中日两国发生冲突,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开始讨论战争救护问题,对红十字会的中立性原则表示赞赏。《申报》积极参与战事救护讨论,对红十字会的作用称道不置。不仅如此,《申报》更希望中国能够见贤思齐,加以效仿。


1888年夏,英国医师梅威令率得意门生李荃芬、陈呈棨、吴杰模、林环璋到达上海,在租界工部局广场举行史上首次红十字救护演习,令人大开眼界。对此,《申报》进行跟踪,发表多篇文章,并称“红十字救护演习新人耳目”。这是目前所见有关红十字活动的最早报道。


红十字以《申报》为媒介走进中国,使国人感到新鲜,但零零星星,远没有形成“声势”。实际上,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之时,红十字启蒙运动才在《申报》助推下真正拉开序幕。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营口、烟台、天津等多地陆续开办红十字医院,收治伤兵。而在上海的各国领事、传教士、外国银行董事也发起成立了红十字总会,提供后援支持。对此,《申报》不仅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其报馆也成为筹款募捐机构。


《申报》对设立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救护行动进行全方位报道以及凭借媒体自身优势的呼吁呐喊,形成舆论“热点”,已经超越了人道行动本身而具有启蒙性质。通过这场救援行动,国人认识到“红十字”的魅力,并参与其中。以甲午战争为嚆矢,中国迎来真正意义的红十字运动启蒙。


甲午战争救护中,由于部分官兵并不了解红十字会的中立性,时有不虞之事发生。《申报》进行反思,以为仅报道红十字新闻是不够的,还必须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才能达到“启蒙”目的。


其后,《申报》相继组织发表《红十字会历史节译》《红十字会说》《接录红十字会说》等系列文章,传播红十字文化,向公众说明红十字会是什么,红十字组织的源流,红十字会的功能及其实现的方式方法,旨在让国人了解红十字,认识红十字会,接纳红十字会,为红十字会在中国创建奠定基础。


启蒙运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红十字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国创建红十字会。为此,《申报》发表《创兴红十字会说》《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中国宜入红十字会说》等文章,就为什么要在中国创兴红十字会等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红十字会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产物。有鉴于此,《申报》强调,中国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理应创建红十字会,否则亦与中国礼仪之邦的声名地位极不相称。况且,中国战争频繁,人道需求与日俱增,正是红十字会发挥作为之时。因此,在中国创建红十字会,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迫切的现实需要。


《申报》不遗余力地宣传鼓动,终有开花结果时。1900年为救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伤兵难民,陆树藩、严信厚先后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救济善会、中国济急善局,这是中国人主导的红十字会性质的慈善组织,《申报》大张旗鼓,及时跟进发布信息。难能可贵的是,陆树藩进而提出创建中国红十字会设想,并擘画蓝图,草拟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被誉为“中国的亨利·杜南”。


总之,《申报》30年的启蒙宣传使红十字渐入人心,为红十字会的创兴奠定社会基础。19043月中国红十字会诞生,可谓水到渠成,而《申报》启蒙造势之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