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学新闻 >> 正文

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知来啦!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19日 21:50 [来源]: [浏览次数]:

 

 

图片

各二级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有关文件精神,在西安培华学院建校95周年之际,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广大青年以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实践内容

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团省委工作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坚持“安全第一、就近就便”原则,坚持统一安排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一)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常规项目类别

1.“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红色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学生团队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开展社会实践:一是开展红色教育实践,聚焦党的二十大以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战略格局开展社会观察和国情调研;二是依托云梯青年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等地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宣传弘扬党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三是充分利用各类红色资源开展实地探访学习,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2.“宣传培华”职业生涯体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讲好培华故事、服务广大考生、提升锻炼自我”为目标,旨在培养培华学子的爱校情结,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子亲身体验职场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职场环境氛围,锻炼提升广大学子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更好的完成校园到职场的成熟转变。

3.“凝聚时代青春力量·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秦岭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部署,组建秦岭生态环保实践团,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对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秦岭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基因库、天然博物馆等的重要地位进行宣讲,就当前秦岭保护现状、生态系统修复、垃圾分类等方面开展在线调研、方案设计、环保宣传教育等活动。

4.“倾听禁毒声音·共创绿色家园”青少年法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开展法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及融媒体等,开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禁毒防艾调研和公益宣讲,拍摄创作和广泛传播漫画、动画、微电影、海报、微视频以及舞台剧、艺术小品剧本等文创产品。

5.“巾帼志愿服务有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一是联合陕西省巾帼志愿者联合会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关心关爱和志愿服务工作,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到“留守儿童之家”“青春驿站”“青年之家”等综合服务平台阵地(可自选阵地),围绕学业辅导、日间照料、安全自护、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帮扶关爱。二是重点面向留守儿童开展课程教学、健康知识普及、“四史”故事宣讲、人文艺术教育等主题支教活动,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6.“我为美丽乡村代言”实践活动。以个人实践为主,鼓励学生返乡设计乡村振兴公益项目,挖掘和推广实践服务所在地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等资源,通过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我帮老乡上直播”等活动,探索实践地“互联网+”“新媒体+”增收创收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7.专业实践类。组织动员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组建专业实践团队,开展支医支教、法律普及、社区援助、专业调研、科技普及、乡村艺术文化、科技助农、体育教育、专业拓展等专业实践活动,将专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二)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专项活动安排

1.“青春聚力乡村振兴-校地联动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宝鸡市千阳县、铜川市宜君县)

根据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安排,西安培华学院和宝鸡市千阳县、铜川市宜君县结对,开展“青春聚力乡村振兴——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助力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结合现有专业、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专项活动共计设立8个项目,每个项目拟立项1-2支,共计立项30支校级重点团队。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申报。具体项目分布如下:

1)理论宣讲实践团。依托云梯青年宣讲实践团,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

2)乡村普法实践团。依托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法学系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实践,把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带进寻常百姓家。

3)“我为乡村代言”专项实践团。依托传媒学院组建新媒体传播类实践团队,挖掘和推广实践服务所在地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等资源,通过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我帮老乡上直播”等活动,探索实践基地“互联网+”“新媒体+”增收创收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4)健康医疗实践团。依托医学院组建健康中国、送医下乡实践团队。为千阳、宜君当地村民开展义诊、指导用药、保健指导等活动,为提高老百姓医疗水平贡献力量。

5)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团队。依托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组建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和支教的团队,围绕学业辅导、日间照料、安全自护、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帮扶关爱。重点面向留守儿童开展课程教学、健康知识普及、“四史”故事宣讲、人文艺术教育等主题支教活动,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6)科技助农实践团。依托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科技助农实践团队。组建科技助农、电商运营类及新媒体传播类大学生团队,进行科技普及、科技助农,挖掘和推广千阳县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等资源,通过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我帮老乡上直播”等电子商务互动及直播推广活动,探索“互联网+”“新媒体+”增收创收新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7)美丽乡村实践团。依托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组建美丽乡村墙绘团队,为农村公共区域墙面进行绘画、美化,提高乡村品味、提升艺术气息。

8)其他类。7个重点类别基础上,支持其他团队开展实践,进一步丰富实践种类和内容。

(注:参加2023年度“青春聚力乡村振兴——校地联动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实践队,可结合社会实践工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思考、总结等,多方采集素材,围绕地方红色旅游设计“创意策划案”,并积极申报参加“2023年第二届“双百工程”陕西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该工作由校团委统筹部署,各实践单位及实践队需积极申报,详细文件请参阅《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举办2023年第二届“双百工程”陕西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通知》【陕教工统办〔202311号】

2.大学生“返家乡”专项实践活动。根据《共青团陕西省委办公室关于开展陕西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团陕西省委将遴选 28 个县(区)作为“返家乡”重点开展县(区),每个重点开展县(区)发布岗位数不少于 50 个,引导鼓励大学生在暑期间,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宏伟成就,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乡村振兴、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彰显培华青年风采。各地市“返家乡”社会实践参与通知由校团委发布,由各二级学院团组织积极动员学生申报岗位。

3.共青团中央2023年度“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关于开展2023年度“三下乡”专题活动的通知,学生可广泛申报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七彩假期”专项实践活动、“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志愿宣讲专项实践活动、“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专项实践活动;“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专项实践活动等,申报结束并成功被团中央立项的实践团队自动入选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但仍需参与校级社会实践答辩立项评审工作。

4.西安市电子城街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以西安及周边生源地学生为主,招募并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前往西安市电子城街道(社区)开展“校地联动进社区”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涵盖“健康医疗、课业辅导、文化宣传、禁毒宣讲、科普教育、普法宣讲、电信安全、应急救护、美丽墙绘”等方面,服务地方发展,解决群众需求。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组织申报

各学院分团委、各团工委、校级团属学生组织在接到通知后,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栏、班会等途径进行宣传动员。积极动员教工担任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认真组织并填写《西安培华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书》(附件1)和《西安培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西安培华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责任书》(附件23),汇总后纸质版加盖部门公章一式二份递交校团委。

(二)项目评审、立项培训

各二级学院组织评选确立院级项目,校团委组织评审校级立项项目。评审原则上通过答辩形式和项目审查两个方面完成。答辩主要关注团队的工作思路、实施办法、安全保障、实践效果和整体实力等,项目审查关注项目策划、项目保障、项目意义等。

校团委组织对入选项目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围绕组织与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宣传意识与技能、社会调查方法、安全知识、人际交往等方面;实践交流包括组织往届优秀实践团队开展在线经验交流会、心得分享会等方面,结束后由学院分团委出具培训课件、照片、课堂记录、总结报道等相关材料,对参加课程的学生给予第二课堂积分认证。

(三)下乡实践、广泛宣传

各实践团队以线下实践为主,结合线上“云”实践。做好新闻报道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积极扩大活动宣传影响。形成取得具有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调研成果,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践论文等。

(四)成果提交与评优表彰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团队提交以下材料:

1.实践课题成果,如调查报告、论文,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2.根据各自项目情况,制作宣传微视频至少1部;

3.完成校团委需要填写的各类资料。

选择自由实践的个人实践结束后,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完成个人心得,通过PU平台提交;

2.完成校团委需要填写的各类资料。

校团委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个人、成果和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老师进行评比表彰,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推荐参加团省委的评比表彰。学校还将举行社会实践工作总结系列活动,交流经验、展览实践成果、榜样分享会、编辑优秀论文集等,深化社会实践工作效果。

四、组织领导机构

为保证暑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成立西安培华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

组 长:姚文静

成 员:李 健、陈玲、铁卫、鲍伟、柳雨、张静远、蔡亮、刘斌、姚斌、权勇太、杨媛 以及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委书记、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杨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王朋同志兼任,负责暑期社会实践日常事务。

五、相关事宜和要求

(一)创新实践形式。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各团工委、校级团属学生组织要高度重视,做好通知精神的传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要着力深化统一安排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二)做好宣传展示。要主动运用全媒体宣传方式,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做好典型选树和经验总结,切实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所有对外发布的实践内容和成果,请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做好审核把关工作。

六、申报程序

自预通知发布之日起,欲参加实践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分团委提出实践申请,并填写附件123,请各学院于621日中午18点前将“附件1的电子版”和“附件1-3的纸质版”材料,提交至恒友楼北1楼校团委办公室。

联 系 人:杨媛13772422310

报送邮箱:xaphgq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