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团学新闻 >> 正文

组织建设丨5支队伍入选!“千校千项”中的培华风采

发布者:陈天航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3日 11:0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西安培华学院

共计组建实践队伍266支

覆盖19个市地县

建立实践基地38个

媒体报道10000余篇

积极参与2024大学生社会实践

“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


我校成功入选5支项目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

感受他们的实践历程!

西安培华学院“赴榆助航”志愿服务队

导读



 

 

 

西安培华学院“赴榆助航”志愿服务队

西安培华学院智“芯”先锋队

西安培华学院情系宜君匠心筑遗”传承之光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青春志愿行”绿色环保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筑梦未来队


点击图片进入2024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成果公示链接

中国青年报社开展2024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国家关心、人民需要的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西安培华学院“赴榆助航”志愿服务队


1

团队项目简介

西安培华学院“赴榆助航”志愿服务队,在2024年榆林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特色,深入榆林市榆阳区、靖边县等地。通过红色研学、公益课堂、劳动实践及环保助力等多元化活动,不仅传承红色文化,还利用专业知识开展文化讲座、非遗剪纸体验等,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同时,队员们积极调研农业现状,通过直播助农等方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2

项目特色亮点

“赴榆助航”志愿服务队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为乡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讲座,让村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公益课堂方面,10课程惠及幸福院百余位老人,不仅教会了他们手机操作和防诈安全知识,还为老人们拍摄了温馨照片,传递了社会温暖。在农业调研与直播助农方面,团队走访了100余家农户,实地调研800余个大棚,举办了10余场直播活动,有效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此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绿化面积达500㎡,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项目得到了广泛报道,440余次媒体曝光,新媒体浏览量超10万,形成了丰富的调研报告、宣传纪录片及纪实视频,充分展现了社会实践的深远影响。


西安培华学院智“芯”先锋队


1

团队项目简介

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芯”先锋队,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10名学生组成,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坚定青年学生爱党爱国决心。团队依托红色革命精神,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重温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的发展过程,团队成员利用剪纸、书法等非遗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同时,             团队依托学校、社区等资源,开展红色宣讲和红色寻访,用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其领悟和传承红色精神。             此外,团队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众对红色精神的了解程度,并利用网络媒体和文创产品宣传红色文化,为身边青年办实事。    

2

项目特色亮点

智“芯”先锋队在项目执行中展现出诸多特色亮点。一是             创新宣讲形式             ,通过红色手抄报、故事汇、大讲堂及影视鉴赏等活动,将红色精神融入多种趣味形式,激发听众兴趣,增强宣讲效果。                         二是             依托红色资源             ,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展示红色微视频、剪纸作品等,让听众在视听上受到红色精神的熏陶。三是             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             ,通过数字化手段生动展现红色故事,制作web网站用于宣讲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这些特色亮点使得团队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风采,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             荣获多项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优秀团队和文创奖项             ,并被多家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报道。    


西安培华学院

“情系宜君,匠心筑遗”传承之光实践队



1

团队项目简介

“情系宜君,匠心筑遗”传承之光实践队自2022年起,致力于铜川市宜君县非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旨在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价值,应对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团队通过多种模式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于2022年荣获校级标兵团队称号,2023年获得团中央“财经报国行”立项。2024年7月9日至7月29日,实践队员前往宜君县五里镇西村,             深入挖掘当地文旅资源,推广文化旅游,提升居民金融安全意识,防范金融诈骗。             团队秉承“情系宜君,匠心筑遗”的理念,用青春力量为宜君县贡献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2

项目特色亮点

“情系宜君,匠心筑遗”传承之光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聚焦宜君剪纸非遗传承,于校园内培养新传承者,并通过直播推广非遗文创与农产品,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力。团队还开展防诈教育,保护老少财产安全,慰问空巢老人,传递社会温暖。此外,实践队走访文旅景点与红色基地,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历史,用艺术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已收到当地             2封             感谢信和             数千条             好评,并在国家级及以上媒体发表             6篇             报道,省市级及地方媒体发表             42余篇             报道。团队开展了             9场             以上的电商直播,吸引             20000多人             观看,累计时长达             74小时             ,原创视频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播放量共计             20000+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撰写实践调研报告等方式,团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现了人才振兴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续写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西安培华学院

“青春志愿行”绿色环保社会实践队



1

团队项目简介

西安培华学院的“青春志愿行”绿色环保社会实践队,在西安市长安区掀起了一场为期10天的绿色风暴。作为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生态环保专项实践的入选队伍,他们深入社区与景区,通过“实践调研 + 环保宣传”的创新模式,将环保理念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团队不仅通过绿色宣讲、派发传单、调查问卷等传统方式提升居民环保意识,还精心策划了DIY手工、横幅绘画、粘土造型、垃圾分类小游戏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让环保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激发了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

2

项目特色亮点

“青春志愿行”绿色环保社会实践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意与执行力。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环保宣传的精髓,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引入环保主题的摄影比赛、线上环保知识打卡等新颖形式,团队进一步拓宽了环保宣传的渠道,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宣讲中巧妙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受访者身临其境地体验环保生活场景,从而深刻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一系列特色亮点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环保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展现了当代青年志愿者在环保行动中的责任与担当。愿行”绿色环保社会实践



西安培华学院“筑梦未来队”



1

团队项目简介

西安培华学院“筑梦未来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由十一位青春洋溢的大学生组成,他们深入延安延长县七里村槐里坪社区的“山里娃希望之家协会”,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这一核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团队精心设计了             “跟着钱币去旅行”、“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和“闲置物交易嘉年华”             三个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财经知识课程、反诈情景演绎、小游戏以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知识的甘露和心灵的慰藉。同时,团队还积极组织学习辅导、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等活动,全方位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项目特色亮点

此次“筑梦未来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更强调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全面关怀。团队通过打破传统辅导方式,采用实践中穿插知识、头脑风暴分析法等新颖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同时,团队还深入挖掘             延长县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孩子们参观东征会议旧址、延长石油第一井等历史遗址,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伟大事迹,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历史认知和爱国情怀。             此外,团队还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创建“筑梦小店”、调研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等方式,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这些特色亮点使得“筑梦未来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更加充实而富有成效。    

再次向获奖的团队表示热烈祝贺

在此次“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中

他们不仅赢得了荣誉

还在课堂之外拓宽了知识视野

我校将继续推动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培华青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

积极服务基层

在乡村留下青春足迹

传递希望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