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讲会现场
宣讲台上的曾嵘,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个个真实的训练细节,让全场培华学子红了眼眶。他说,国旗护卫队的“魔鬼训练”,是头顶装满水的大碗站军姿,领口别着细针提醒自己不能低头,哪怕汗水流进眼里也不敢眨一下;是从金水桥到国旗杆的96步正步,每一步的步幅都要精准到30厘米,走出“祖国尊严”的模样;是反复练习46秒国歌与28.3米旗高的完美契合,因为那是先辈用28年3个月奋斗换来的胜利刻度;更是国庆阅兵时,整个方队连呼吸节奏都要保持一致的默契,那是军人的纪律,更是对祖国的敬意。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坚守,是曾嵘和战友们用青春熬出来的信仰。当他讲完这些,整个会场安静又热烈,安静的是每个人都在用心感受这份重量,热烈的是一颗颗年轻的心,正被这份赤诚点燃。
当“国旗信仰”遇上培华青年——这场对话,让爱国心在青春里扎根
“青春对话・红色信仰”环节,学生提出“退役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国旗宣讲”时,曾嵘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头看了眼自己胸前别着的国旗徽章,再抬头时,目光里满是笃定:“我守过天安门的国旗,知道它每一道红、每一颗星背后,都藏着无数人的奋斗。它是国家的象征,不是挂在高处的符号。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我护旗时的那份热,传给你们这一代。”
简单的话语,却让台下静了下来。有人悄悄在笔记本上记下这句话,也有人眼里闪着光,原来爱国从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有人把自己的经历拆成故事,一点点递到年轻人手里。

分享互动环节
如果说宣讲里的故事是“听”见信仰,那现场的“模拟升旗仪式”,就是让培华青年亲手“触”到信仰的温度。曾嵘站在学生中间,没有了宣讲时的讲述者身份,更像一位细致的“引路人”。他手把手调整校国护队队员抬手的角度,弯腰纠正站姿的细节,连握拳的力度都反复叮嘱——“护旗时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对着国旗有敬畏心”。在曾队长的悉心指导下,原本有些紧张的学生们,渐渐把腰杆挺得笔直;台下的掌声也慢慢响起,没有喧嚣,只有少年人发自心底的郑重。那一刻,滚烫的赤子心与 “国旗” 同框,信仰的节拍,正和培华青年的心跳一起共振。


曾嵘指导校国护队
总结讲话

党委学工部 朱林鹏老师发言
党委学工部思政主管、校团委兼职副书记朱林鹏老师感谢曾嵘队长,强调此次活动是精神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课,曾嵘队长用亲身经历展现爱国主义是具体行动,为大家树立榜样。他对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以赤心铸魂,把爱国情怀融入血脉、把爱校情怀融入学习生活;以实干立身,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奋斗行动。爱国不能空喊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学习与实践中;以担当尽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宣讲结束后大合影
宣讲结束时,曾嵘的讲述像一颗种子,落在了每个培华青年心里,这份触动从不是一闪而过的情绪,而是沉甸甸的重量,落在了 “责任” 两个字上。
心得感悟
01 2023级 传媒与设计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朱昱萱(校国旗护卫队队员)
聆听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曾嵘队长的讲座,我内心始终涌动着热血与感动。他分享的护旗经历让我对信仰与担当有了深刻体悟。曾队长提到,护旗手每天训练10小时以上,在烈日寒风中锤炼站功、走功,只为实现每步75厘米的“零误差”。这份极致坚守背后,是对国旗的热爱,更是对国家荣誉的守护。他那句“热爱定义了生命的支点”让我尤为触动,护旗手们用青春践行信仰,而我们青年更应传承这份精神。作为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从前总觉“爱国”宏大遥远,如今懂得,它藏在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拼搏里。讲座让我坚定信念:以护旗手的坚毅为榜样,把个人梦想融入家国复兴,用实干书写青春答卷。
02 2023级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赵红焰(团学组织学生干部)
此次爱国主义宣讲结束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曾队长作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退伍老兵,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忠诚与担当。当他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上讲台,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历经磨砺后的坚毅与沉稳。作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退伍老兵,他本身就是忠诚与担当的鲜活象征,无需过多言语,那份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军人气质便已让人心生敬意。
他讲述的升旗仪式背后的严苛训练、对国旗的赤诚热爱,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军人的铁血柔情与家国情怀。作为大学生,我们肩负传承爱国精神的重任。特别是他提到“国旗至上,祖国至上”的信仰,让我明白爱国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培华青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
03 2024级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马梦瑶(校国旗护卫队队员)
曾嵘队长来校指导,让我们国旗护卫队的训练多了份特殊的意义。站军姿时,曾队长耐心纠正:“肩要沉、颈要挺,军姿是护卫国旗的底气,每一寸挺拔都藏着对国旗的敬畏。”踢正步练习中,他亲自示范摆臂高度、踢腿角度,连脚掌落地的力度都反复强调,让我明白正步的整齐不仅是视觉上的标准,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在报告厅,他聊起自己的从军岁月,说起第一次执行升旗任务时的紧张与自豪,说起训练中磨破的作训服和起泡的脚掌。原来每一份挺拔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坚持;每一次庄严的守护,都藏着对信仰的热爱。这次训练让我深知,国旗护卫队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信仰的践行。未来我会带着今天学到的细节,认真打磨每一个动作,用行动守护国旗的尊严。
04 2025级 医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赵嘉辉(新生代表)
听了曾嵘队长的宣讲,我很受鼓舞,他的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护旗手背后的责任,扛起国旗,便肩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国旗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承载着国家的尊严与荣耀。能够把国旗护送到天安门广场上空,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份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虽然只是普通大学生,但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学习中认真努力,在生活中脚踏实地,把小事做好,才能体现出责任和担当。
这次宣讲让我明白,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曾嵘队长以无数次的训练和坚守来诠释一颗赤心中所怀的信念,而我们也可以用坚持学习和遵守纪律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以曾嵘队长为榜样,坚定目标,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培华青年的爱国心,从不是听完故事后的感动,而是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是实践中不打折扣的认真,是走出校园时,始终记得 “要为五星红旗添荣光” 的初心。在青春践行使命担当的成长路上,他们会带着这份从国旗里读懂的信仰,把青春的脚印踩得扎实,让培华青年的担当,在祖国的土地上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