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网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信息 >>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正文



《西安培华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日期: 2015-12-0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前言

西安培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西部十二省(市、区)首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设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1935年更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学校设有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中兴电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女子学院、机电信息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118个(220个分室),实训场所5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7个。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构建就业工作体系。学生就业情况多年保持较高就业率和较好就业质量。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学校编制2014年度就业质量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对西安培华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向社会展示就业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学生就业工作开展,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5925名,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上升(2013届4887人,增加1038人)。对比近三年数据发现,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相对稳定,本科人数比重逐渐加大,专科毕业生比重逐渐减小。2014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如下图所示
 

 

 
 
     图1- 1   2012届—2014届各学历毕业生人数及总体趋势
      
 图1- 2   2012届—2014届各学历毕业生比重及总体趋势
 
 
我校2014届毕业生分布在7个二级学院。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三位的学院分别是:第一,原财会学院,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9.65%;第二,商学院,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84%;第三,原人文与艺术学院,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28%。各二级学院毕业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表1-1   2014届毕业生的二级学院分布
 
 
我校2014届毕业生中,男生181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60%;女生411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9.40%,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2.27。分学历来看,各种学历的女生均多于男生,其中本科生男女性别比为1:2.12,女生人数约是男生的2.12倍;专科生男女性别比为1:2.58,即女生人数约是男生的2.58倍。
 
 
 
 
图1- 3     2014届不同学历的毕业生性别分布
 
 
我校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3.89%。其中专科生的就业率为96.07%,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2.68%。
 
 
 
图1- 4      2014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就业率
(二)二级学院就业率统计
 
 
表1-2   2014届毕业生二级学院就业率情况
 
    
 
表1-3   2014届毕业生二级学院分学历就业率情况
 
 
 
(三)分专业就业率统计
 
 
 
二级学院
专    业
合计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原人文与艺术
学院
汉语言文学
233
201
86.27%
新闻学
80
72
90.00%
播音与主持艺术
163
158
96.93%
法学
83
75
90.36%
戏剧影视文学
121
112
92.56%
服装艺术设计
18
18
100.00%
广告学
44
41
93.18%
环境艺术设计
110
107
97.27%
原财会学院
会计学
1141
1079
94.57%
财务管理
410
394
96.10%
中兴电信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48
47
97.92%
通信工程
55
52
94.55%
原国际语言
文化学院
英语
182
162
89.01%
日语
56
56
100.00%
对外汉语
62
60
96.77%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96
89
92.71%
行政管理
69
67
97.10%
旅游管理
52
48
92.3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19
198
90.41%
电子商务
37
34
91.89%
物流管理
142
138
97.18%
医学院
护理学
107
102
95.33%
药学
51
47
92.16%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184
132
71.74%
建筑学
49
44
89.80%
本科合计
3812
3533
92.68%
原人文与艺术
学院
新闻采编与制作
68
59
86.76%
汉语
104
98
94.23%
原财会学院
会 计
622
605
97.27%
财务管理
176
168
95.45%
中兴电信学院
通信技术
19
18
94.74%
原国际语言
文化学院
应用英语
32
31
96.88%
应用日语
10
8
80.00%
商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86
85
98.84%
市场营销
73
72
98.63%
酒店管理
58
55
94.83%
人力资源管理
88
87
98.86%
物流管理
79
75
94.94%
国际经济与贸易
58
55
94.83%
医学院
药学
28
27
96.43%
临床医学
123
116
94.31%
护理
387
374
96.64%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
102
97
95.10%
专科合计
2113
2030
96.07%
本专科合计
5925
5563
93.89%
 
 
表1-4   2014届毕业生二级学院分学历就业率情况
 
(四)未就业情况分析及说明
我校2014届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共计362人。通过对未就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1.未就业毕业生的困难状况
通过对毕业生困难状况的调查,将未就业毕业生的困难状况分为零就业家庭、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不属于困难情况等。根据反馈,“零就业家庭”12人,占调查结果的6.59%;“家庭困难”54人,所占比例为29.67%;残疾0人,不属于困难情况116人,所占比例为63.74%。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困难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5   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困难状况
2.就业地意向
通过对就业地意向的调查,将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分为到外地就业、在本地就业、不限等。根据反馈,“到外地就业”15人,占调查结果的8.24%;“在本地就业”99人,所占比例为54.40%;“不限”68人,所占比例为37.36%。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地意向如下图所示。
 
 
图1- 6   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地意向
3.就业意向(此项为多选)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可以看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仍以应聘到企业就业、备考事业单位和备考公务员为主,其人数分别为99人、62人和42人。毕业生就业意向如下图所示。
 
 
 
图1- 7   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4.就业服务需求(此项为多选)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到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需求以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为主,其人数分别为45人、22人和21人。毕业生就业意向如下图所示。
    
 
图1- 8   2014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根据全校毕业生就业落实方式的统计数据,我校毕业生就业落实方式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出国、出境、参加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就业、升学、自主创业等形式。
全校5925名毕业生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5390人(90.9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人(0.02%);升学131人(2.21%);出国、出境13人(0.22%);国家或基层就业项目22人(0.37%);应征义务兵2人(0.03%);自主创业4人(0.07%);未就业362人(6.11%)。
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都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本科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为91.08%,略高于专科生的90.77%。 
 
表1-5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
 

(二)升学及出国(境)情况

 
1.国内升学情况
我校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131人继续深造。其中,24人考研,107人专升本。
2.出国(境)情况
我校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13名本科生毕业去向为出国(境),其中8人为出国求学,有5人出国的目的是工作或者其他;对于出国目的是求学的本科生,其留学首选的留学国家(地区)为英国,其次为日本和澳大利亚。
3.自主创业情况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具活力和创新潜力的群体。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也是高校全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实施 “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社会以及各高校的共同努力。                
学校一贯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定了奖励激励机制,建立了综合实训中心。近三年来,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73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58项),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
学校一贯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普及创业知识,引导学生理性创业。一是定期邀请校内外创业明星作报告,讲授创业案例和经验。二是举办SYB大学生创业培训,先后帮助1000余名学生取得了SYB创业培训证书。三是完善大创训练制度和激励机制,先后资助50多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优秀项目被推荐为省级、国家级训练项目。四是以赛代练、以创业竞赛为契机提高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五是走访创业校友及创业明星企业。
调查以我校学生(包括2014届毕业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涵盖本科及专科学历层次,涉及各个二级学院,回收问卷420份,回收率为84%,问卷共包含了20个问题,均为选择性问题。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创业选择的类型及领域、创业想得到的帮助和创业的形式等方面。
(1)创业类型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第一次自主创业,选择加盟店的占大多数。也有21%的同学选择个体小型零售店,推荐商机: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也有24%选择了自己注册开公司,而开网店仅占7%,
 
 
 
图1- 9   我校学生创业类型选择
(2)创业领域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25%的学生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而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以及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这两方面很少会有学生去选择。
 
 
 
图1- 10   我校学生创业领域选择
(3)创业形式
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创业形式上会选择合伙创业,建立一个创业团队。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愿意自己去创业。
 
 
 
图1- 11   我校学生创业形式选择
4.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表1-6   2014届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情况统计
 

参加振兴计划—“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和西部志愿服务计划是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发展,积极响应面向国家基层就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我校毕业生的优秀传统。我校每年均有一部分毕业生通过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实现就业,其中2014届毕业生共有22名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按照服务地点分布来看,参加基层项目毕业生基本分布在西藏、新疆和陕西省内部分区县。

 
 
 
 
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覆盖了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类别。其中,民营企业是最主要的流向,占比为74.68%;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为4.69%;而在科研设计单位就业的比例最小,为0.05%。如表1-3所示。
 
表1-7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均维持较高的水平。走进基层、走进中小型单位等现象更为突显,学生不再将“矛头”直指大单位,而是分散到各个行业。2014届我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职有278人,绝大部分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达到4425人,占就业人数的74.68%,仍然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1.在本校所在地区的就业情况
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划分为本校所在地(陕西省)和外地(包括北京、上海、山西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年我校5925名毕业生生,13名毕业生出国、出境,362名毕业生离校时未落实就业,5550名毕业生分布在安徽省、北京市等29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其中4114名本专科毕业生在陕西各市、区县就业,从学生的就业区域来看,符合我校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如下表1-4所示。
 
 
 
图1- 12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省份前五位分布 
 
 
 
 
表1-8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
 
 
按照2014届毕业生去向该行业的人数来看,我校毕业生在各个行业分布较为平均,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作为我校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基本体现了我校面向地方及中小企业就业的特点。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9   2014届毕业生分学历就业行业分布
 
图1- 13   2014届毕业生分学历主要行业大类前十位分布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工程,强化思想共识,整合有效资源,打造工作品牌,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举全校之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14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院长挂帅的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二级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各级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就业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特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就业人数多、难度大,形势严峻。学校领导要求我们务必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校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全力支持。同时,2014年,为了促进我校职工参与就业工作,进一步调动全校职工的积极性,学校进一步下发了《就业工作日常考核细则》,完善了就业工作过程性考核机制,实施了阶段奖励与年终奖励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广大就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我校毕业生达到5925人,比2013年多1038人,形势严峻,任务重,二级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把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就业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院的就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认真落实、稳步推进、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个毕业生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医学院针对本院专业特点,联系专业对口的单位,自行举办小型招聘会6场,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使得毕业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商学院通过建立以院系领导为组长,毕业班辅导员为组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就业工作会议,讨论就业形势,了解实际就业中的困难,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建工院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的同时,积极发挥校友的作用,联络校友,利用老校友的工作效应吸引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招聘会。原艺术学院通过学院和各系的联动,将辅导员、系主任、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领导主抓、辅导员为主、各系统筹、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就业工作氛围。
原人文学院比较注重加强辅导员和毕业生的联系。通过QQ群、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在找工作的实际难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状态,帮助毕业生早日实现就业。原财会学院每周召开就业情况通报会,每月召开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分析会,着重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心理问题的学生和身体残疾的学生,汇总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各专业就业形势,针对性的安排下一步的就业工作。
中兴电信学院结合本院毕业生人数较少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详细的摸底了解。通过了解毕业生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学习状况等信息,做好摸底分析、增强针对性,抓好就业重点。对家庭条件不好、学习较差等就业困难群体,予以重点关心,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并成立了以班长为小组长,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为组员的班级就业信息联络小组,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传达。
为进一步加强与各二级学院的联系和配合,学校实施机关与二级学院对口联系责任制。职能部门积极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定期深入到所负责的二级学院了解就业情况,加强沟通与交流,对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深入探讨,及时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就业工作中有困难的二级学院实行点对点、人对人,并邀请专业对口单位前往二级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特别是对双困学生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他们就好业,始终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为基层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2014年就业工作,学校坚持实施校院两级就业管理考核机制,在理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就业工作过程性管理考核措施,进一步出台了《2014年就业工作日常考核细则(试行)》,从“就业管理、就业推荐、就业创业教育、就业数据上报、校友工作”等方面对日常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
目前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管理及考核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加大了就业管理精细化的程度,细化考核工作流程,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二级学院及辅导员深入开展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2014年,二级学院已多次举办了院级就业专场招聘会,并开展了针对于本院情况的系列就业指导教育活动,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更为注重过程性的教育帮扶工作,也更为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公开、公平、细化的考核及奖惩措施,使二级学院特别是辅导员更为重视就业日常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及实效性,整体来看,就业管理考核工作成效显著。
1、举办20多场就业创业指导讲座,邀请校外知名人士如国家高级服装设计师、国家高级美容师史大实老师为我校学生带来的“大学生职场形象服饰色彩搭配讲座”、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陕西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老师为我校学生作了一场主题为“青春有梦写大地,创业永恒争一流”的大学生创业报告、西安助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讲师、IPA礼仪培训讲师安娜老师为我校学生带来一场《迈好职场第一步——商务礼仪指导》专题讲座等。
2、《就业指导资讯》材料的编纂、制作和发放,根据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就业指导资讯》每月一期,合计发放1000份左右。同时,面向所有2015届毕业生印发了《就业指导手册》。
3、开展第六届就业指导月等大型主题活动。12月份,举办了第六届“就业指导月”大型求职主题活动——“名花有主”。在 “名花有主”活动中,参与人数达1300多人,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反响。9月18日,西安市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办“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包括就业指导进校园、人资经理进校园、政策咨询进校园、人才储备进校园等多项内容,学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4、开展各类就业指导咨询活动。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咨询服务,接受广大学生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继续开展日常就业咨询活动,与大中型校园招聘会同时开展,从简历制作、政策咨询、劳动合同等几方面进行现场咨询。效果良好,学生从咨询中得到收益。
5、通过网络渠道给予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完善就业网站中就业指导教育版块的信息,如:“求职技巧”、“自主创业”版块,以及及时发布就业指导教育相关活动和通知的新闻稿件。
1、2014年4月,对我校的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了解在校生及已毕业学生的创业情况和创业现状,为我们后期的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数据和依据。
2、“大学生创业服务周”活动,六月中上旬,学校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周”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举办大学生创业主题报告会;(2)走访创业学生,为更好的了解我校学生的创业情况,就业指导中心专程走访了我校4名已创业毕业生并参观了他们创办的企业,他们分别是: 2014届会计学本科张龙,创办企业为“西安海格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7届英语本科吴维东,创办企业为“陕西昱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届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徐浩然,创办企业为“西安卓锐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届财务管理专科魏丹,创办企业为“陕西奥瑞诚实业有限公司”。除魏丹创办的企业位于凤城三路外,其他三位同学的企业均在航天城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带部分大学生参观创业孵化基地;(4)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毕业生的宣传等,通过制作喷绘展板、印发创业政策宣传资料等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贷款方式广而告之。
2014年我校毕业生共计5925人,为了使学生快就业、就好业,结合我校学生专业分布情况,学校就业中心通过网站、电话、邮件、QQ 群、微信等各种途径发布我校毕业生资源信息,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观、考察、招聘,尽可能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交流平台和机会。
1、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采取“大、中、小、专”相结合的招聘会举办模式,组织大、中、小型及专场招聘会共计122场。其中,大型校园招聘会8场、二级学院专业针对性专场招聘会9场、小型专场招聘会105场。
2、加强与各级各类人才机构的合作。2014年先后与陕西省人才交流中心、西安市人才市场、西安市莲湖区人社局、211校招网、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联合举办招聘会。同时,加强与陕西省人才中心、西安市人才中心、莲湖区人社局、211校招网、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金领人才市场、西安顶针财务公司、58同城、赶集网等专业人才机构的沟通与联络,利用政府机构、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平台发布我校招聘会讯、毕业生信息资源,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3、加大省外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在做好本地就业市场的同时,加大了与省外用人单位的联系力度,省外招聘单位数量增多,毕业生去外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也明显增多。2014年,来校招聘单位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直辖市的用人单位,还有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一带省份,更有来自新疆、内蒙古、甘肃、山东、山西、河南、黑龙江、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单位。
4、开展用人单位回访调查活动
2014年,通过招聘会、用人单位来访和走访用人单位等多种方式共发放《西安培华学院用人单位回访调查表》828份问卷,回收643份问卷,回收率达77.7%。问卷分别从单位来校招聘,对校方提供服务的评价和对学校为单位提供毕业生信息的评价等2个方面内容,以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四个选项供用人单位选择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总结、汇总、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为优秀,满意度高达94.25%。通过问卷调查,为我校的学生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意见。
2014年,学校通过网络、电话、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新增了20家就业基地,为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及下一步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西安天怡堂中医集团、怡康医药集团、万汇浩然企业集团、西安市碑林区心连心服务中心、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西安花之旗商贸集团、西安市信访局、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博彦科技、西安环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灵彩信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恒上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
1、加强校友会组织建设,以培华院发〔2014〕4号关于成立二级学院校友分会的通知形式建立了艺术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中兴电信学院七个校友分会组织进一步完善我校校友会组织。
2、努力为教学、政府、社会组织及相关部门调研、宣传服务。在2014届毕业生中发放发放问卷调查份数为85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608份,回收率为71.53%。并对问卷进行认真整理、统计、分析,形成“西安培华学院2014届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总结报告”,先后向《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推荐创业校友配合采访;配合政府部门、民主党派进行的各种大学生有关就业创业方面座谈会三次参会校友推荐工作。
3、召开各种类型校友座谈会:10月28日邀请10名不同届别校友代表就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专题座谈,为母校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4、关怀、关心不同时期校友生活工作。先后走访15家校友工作单位,调研校友步入社会发展情况,动态跟踪了解学生培养质量。让学生时时感到母校对学生发展进步的关怀。
5、加强校友会网络建设,更好为校友工作服务。全年在学校、各地校友QQ群及时更新发布校友新闻26篇,在校友网站《校友风采》栏目介绍各时期校友8人次。解决校友离校后的疑难问题9人次。网上回复校友百余次。
6、校友信息库建设工作。经院校两级共同努力,目前校友库目前入库校友 7196 名(截止11月底),2014届毕业班qq群46个。
 
 
我校共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8场,针对各二级学院举办中型招聘会9场,小型或专场招聘会105场,超过120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我校选聘优秀人才,提供岗位2万多个。
 
 
表2- 1    2013-2014学年校园招聘会举办情况
 
为了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我校成立了就业信息网、2014届毕业生QQ群、就业工作群、微信、短信平台等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我校就业信息网下设中心概况(包含毕业生生源信息)、新闻公告、政策程序、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包含求职技巧、就业标兵、职业规划等内容)和就业咨询等板块,全天候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
就业信息网共发布就业信息587条,就业信息网实现用人单位网上注册审核,严格把关招聘单位质量。
我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及服务。始终坚持以“全程化、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人性化”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教育和服务。学校面向新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共计24学时,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主题活动, 在每年第一学期开展“就业指导月”系列活动、第二学期开展了“创业服务周”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开展“模拟面试暨简历制作大赛”、“百家讲坛”、“名花有主”等大型主题活动、举办就业创业主题的报告会、每月一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资讯》、每月一次毕业班辅导员培训会,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同时辅以大学生职业测评等活动。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我校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与选择,开展职前准备和针对性学习。我校就业指导中心于2014年10月份倾力推出“就业指导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咨询服务,接受广大学生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充分采取“讲授辅导与个体指导”、“案例指导与体验学习”、“现场指导与网络指导”相结合的全方位指导模式,有效促进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服务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2014年,学校继续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先后开展辅导员培训会6次,培训工作做到了请进来、走出去,校内业务培训和校外企业、兄弟院校参观互相穿插,交替进行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校已拥有9名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4名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34名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2名SYB大学生创业导师、23名UCT高校生涯导师。专业化师资团队的建设,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支持。
针对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我校专门制订了《西安培华学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就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自身条件差、零就业家庭、心理素质较差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摸清困难及少数民族毕业生底数,及时掌握求职动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工作,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要热情、细致、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做好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认真办好未就业及双困学生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困难学生摸底调查活动,对其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帮助。并对贫困学生申请发放国家一次性求职补贴(每人1000元)。
在毕业生的推荐方面,我校始终坚持校院两级全力配合,通过“十结合”就业推荐原则,全力引进岗位需求信息。实行“十个结合”等措施全力开展就业推荐工作。(①学生家长、个人自主联系就业与学院推介安置就业相结合;②本地联系安置就业与动员省外就业相结合;③对口推荐就业与跨行业、专业推荐就业相结合;④组织中、小型校园洽谈会与综合性大型校园招聘会相结合;⑤校内与校外招聘相结合;⑥现场招聘与网上招聘相结合;⑦正常渠道推荐与利用教职工个人关系推荐就业相结合;⑧直接向用人单位推介就业与利用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推荐就业相结合;⑨推荐就业与动员升本、考研相结合;⑩请进来招聘就业与走出去推荐就业相结合)
目前,学校已与147个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包括长安银行、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陕西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华润万家、顺丰速运、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仲裁委员会等单位。实习单位涉及各行业,可以满足学校部分学生的实习需求。2012-2013学年度和2013-2014学年度学校分别有2317名和2485名学生参加了学校统一安排的校外实习。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实习实训工作达到了“三赢”目标,即企业选拔了部分优秀毕业生作为正式员工;学生提升了个人的实践能力,不少人还落实了就业单位;学校通过实习实训环节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向2014届部分毕业生发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及任课老师从教学质量、课程体系、课件设计、课堂气氛等多方面的评估。从而更好地改进我校就业指导教育质量,有效促进就业指导教育的水平。本次共发放问卷54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2014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总体评估效果统计如下图所示。
 
 
图2- 1      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评价结果
 
2013-2014学年,我校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以问卷形式向我校实训就业基地单位及来校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828份问卷,回收643份问卷,回收率达77.7%。问卷分别从单位来校招聘,对校方提供服务的评价和对学校为单位提供毕业生信息的评价等2个方面内容,以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四个选项供用人单位选择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总结、汇总、分析显示,用人单位总体评价为优秀,满意度高达94.25%。如下表所示:
 
 
图2- 2     用人单位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等模块。发放问卷调查份数为85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608份,回收率为71.53%。
对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度、工作适应度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的是高校毕业生所获得的工作优劣程度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高校毕业生要求的程度,因此,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水平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调查时就业状况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的毕业生,调查了对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将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
发放问卷调查份数为85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608份,其中满意人数为137人、占有效问卷调查的22.53%;基本满意人数为391人、占有效问卷调查的64.31%;不太满意的人数为64人、占有效问卷的10.53%;不满意的人数为16人,占有效问卷的2.63%。总体来说,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偏向于基本满意状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人数较少。表明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比较认同,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
 
 
图3- 1    201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
毕业生反馈目前工作专业对口情况的结果如下图所示。24.79%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52.58%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相关,13.64%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有所相关,8.99%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由此可见,毕业生的整体专业相关度较高,可见我校专业设置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毕业生大多能够学以致用。2014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专业相关度如
下图所示。
图3- 2  2014届毕业生工作和专业相关度
毕业生反馈对目前工作适应情况的结果如下图所示。26.0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63.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基本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7.7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不太适应目前的工作,2.4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基本适应目前的工作,可见大部分学生目前基本已落实了自己的工作于自身的职业兴趣、个人志向都是比较符合的。还有极少数毕业生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其反馈原因可能是自己的性格比较孤僻或单位的工作环境较差。2014届毕业生目前工作适应度如下图所示。
 
 
图3- 3    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适应度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理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校2012届到2014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
 
图4- 1  我校2012-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发展趋势
 
如上图所示,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存在一定差异。我校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波动较大,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波动较小,相对稳定。
 
 
1.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在陕西省就业的毕业生达到4114名,占毕业生总数的69.43%。学校举办了大型校园招聘会8场,针对各二级学院举办中型招聘会9场,小型或专场招聘会105场,超过120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我校选聘优秀人才,提供岗位2万多个。并且与147个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包括长安银行、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陕西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华润万家、顺丰速运、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仲裁委员会等单位。通过毕业生实习实训,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为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仍是就业的主要渠道
随着我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开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我校毕业生已基本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正确求职观念,毕业生的走进基层、走进中小型单位等现象更为突显。2014届我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职有278人,绝大部分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达到4425人,占就业人数的74.68%。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仍然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3.毕业生就业局面更加多元化
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是我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同时呈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活动、从医从教振兴计划活动、应征入伍活动、研究生考试、专升本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多元化的就业局面。2014年,我校22名同学通过参加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实现就业,我校出国、出境就业人,升学131人。
 
 
面对更加艰难的就业局面,我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按照各专业的招生和就业趋势,实施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学科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情况挂钩,形成就业与招生的联动格局。
第一,学校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院长挂帅的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二级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各部门大力支持,各二级学院紧密配合形成就业工作合力。并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管理考核及奖惩机制,明确就业工作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加大日常工作考评的力度,细化各项考评措施,使就业工作考评更趋于全面化、全程化、公平化、科学化,进一步制定举办标准,力争举办高质量的就业推荐及就业指导活动,实现就业市场及就业指导教育资源利用程度的最大化。
第二,创新就业指导教育方式,加大指导教育服务力度。通过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开展SYB大学生创业培训、就业指导活动月、“面对面、一对一”就业指导、现场咨询等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开展,提高了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加强创业、就业指导教育,邀请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家及成功校友进校园、入课堂开展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同时,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人员“走出去,走进企业学习交流”的力度,使就业指导人员特别是辅导员真正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企业的真实状况。拟计划继续加大培训的和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力度。
第三,积极开拓就业基地建设,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质量。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亟待建立一批能够与学校实现全面对接,深入合作的高质量合作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积极利用招聘会、媒体、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我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第四、加强校友信息化建设和部分省外校友分会工作。多种方式进一步完善校友信息搜集工作,在目前建立二级学院校友分会的基础上,加大校友建设工作的人员或经费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友工作激励机制,动员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校友信息库建设工作。同时,计划下半年,成立我校广东、浙江、上海校友分会,借助于网络及实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友与母校联系合作的平台。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013—2014学年,我校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以问卷形式向我校实训就业基地单位及来校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828份问卷,回收643份问卷,回收率为77.65%。问卷分别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评价及学校服务等11个方面内容,以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四个选项供用人单位选择进行调查。
通过对用人单位回访调查问卷的总结、汇总、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为优秀,满意度高达85.00%。如下图所示:
 
 
 
图5- 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学生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评价对于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学校调查了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母校课程设置、教学指导和学习环境条件)。并将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其中22.89%的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非常满意,55.72%的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感到满意,18.41%的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比较满意,2.98%的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不满意。
 
 
 
图5- 2    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通过对毕业生能力和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的反馈,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综上可知,我校各专业学科设置合理,与市场对接顺利,基本能体现和适应市场所需,课程设置和开设更贴合市场需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实训、校企合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仍需加强。通过设立形式多样的就业讲座、职业指导课堂、实践实训课程等,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peihua.cn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