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桃李千千万,
华夏大地美名传,
学习圣贤论正道,
院校民办君领先。
这是我新千年初,为老校长姜维之恩师撰写的一幅藏头诗书法条幅。诗和字虽然写的不一定好,但这却真实的反映了老校长一生为教育事业,不图名,不为利,不抄作,不喧哗,一丝不苟,坚持正道的办学精神,和高贵品质。我想,关于他在教育方面新创造的种种奇迹已鲜为人知的,不必再加赘述。
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老校长不仅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职业教育家,而且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画爱好者和书画事业的倡导、支持者。他硬笔书法曾写得潇洒飘逸、龙飞凤舞。许多人把他过去的题词和签名,作为珍品收藏起来。后来由于视力的不济,亲自动手写的少了,而是转向积极支持帮助一些书画组织和书画家,发展书画事业和开展书画活动。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支持着著名花鸟书画家翟荣强先生成立了同仁书画社。特别使我深受感动的是,九十年代初,当代的西安书画养生研究会刚刚成立,各方面都处于困难的时候,老校长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没有地方,他在刚施工建成的新教学大楼七层腾出一间教室作为办公之用,并把他新装修的会议室无偿地提供给我开会活动使用。九六年当我所编的“长安新八景”挂历刚出版发行,他就首先出资为教职员工订购了数百本以示支持。九七年书画养生研究会举办年会时,他不仅提供所需经费,而且还在百忙中到会祝贺。九八年在我应邀赴日讲学办书展时,他又特意介绍了几位在日的得意学子,帮助开展活动。零三年在长安培华分院建成后,他又提议我任行政院长并筹建书画艺术系,但同我深知能力有限,加之社会应酬多等原因,而推荐了其他人选。总之,老校长对书画事业和对许多书画家的成长、成功,特别是对我们西安书画养生研究会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支持和帮助,使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尤其是对我个人的关怀、爱护和信任终身难忘。我们只有在有生之年加倍努力,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贡献给社会以告慰老校长在天之灵。
老校长走了,老校长踏着“培华”八十岁生日临近的脚步声走了,似乎走的很遗憾;但他毕竟是为教育事业终生劳累,体已倦、鬓已衰,熬干了心血。老校长虽然老了,但他为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一身浩然正气。记得在他七十大寿时,我送了几幅书法作品以示祝贺,其中有一幅“傲骨中堂”,他爱不释手,并指着傲骨二字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傲骨使人高尚,傲骨受人崇敬,傲骨可以撑起一片崭新的天地。”这可能就是老校长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言吧!
(本文作者王建华,原任市人大常委会财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