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深化大学生对音乐艺术创作文化内涵的领悟,12月2日,西安培华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于恒友楼报告厅举办“我的音乐创作与思考——交响曲《九曲黄河》”讲座。特邀旅欧资深作曲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张豪夫主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刘荣弟教授主持,艺术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和大学生艺术团全体成员参加。

张豪夫教授艺术履历深厚辉煌,自上世纪60年代踏上音乐征程,从本土音乐土壤汲取养分,习竹笛、小提琴起步,于知青岁月萌发作曲初心并实践创作。恢复高考后入西安音乐学院系统深造,后负笈海外,在比利时、瑞士、法国多所知名学府钻研,师从各国音乐巨匠,如比利时的 Jaqueline FONTYN 丰丹、日本/法国的 Yoshihisa TAÏRA 达依哈等,博采众长,熔铸独特音乐风格。

讲座中,张豪夫教授以《九曲黄河》为核心深入剖析音乐创作理念。先回溯创作历程,忆及童年黄河文化濡染,民间音乐元素如信天游、秦腔等化为创作灵感源泉。其创作观强调立足生活体验与文化感悟,秉持“自觉、自省、自律、自强、自立、自然、自信、自由”要旨,超脱传统结构模式,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法融合创新,构建独特音乐架构。
深入乐章解读时,首乐章“浪淘沙”采秦腔与《黄河船夫曲》元素,创新运用十四面中国钹,借“九曲”架构与泼墨写意手法,绘黄河雄浑与柔婉。“祈雨祭”据晋陕民歌《祈雨调》变奏,创“复合主题变奏回旋曲”,用人声哼鸣与特殊打击乐呈求雨虔诚、祈愿幸福情境。“关山月”为夜曲,多声部复调写戍边忧思、和平祈愿,独特三十六音双宫六声调式融合中西音乐特质。终乐章“江河赋”以国画散点透视布局,引民歌素材,经线性思维铺展,展山川画卷、颂收获喜悦、扬生命活力。

张豪夫教授更以自身经历劝勉学子,音乐精进需扩知识视野,学他山之石,于生活敏锐洞察、深掘文化富矿,方能育创新之花、铸艺术华章。此次讲座为师生呈上音乐文化盛宴,借《九曲黄河》创作探秘,助师生体悟音乐多元魅力,扎根文化厚土,增强文化自信,于艺术探索征途勇毅前行、传承创新,为校园文化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在讲座之前,张豪夫教授将自己出版的著作《张豪夫音乐作品选》(共十册)赠予我校图书馆,闵波副馆长向他颁发捐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