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素养,分享教师研究成果。12月2日中午,艺术教育中心张靖雯老师在恒友楼多媒体教室为我校师生开展了题为“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精神”的艺术思政沙龙。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刘荣弟教授及全体教师、与各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聚焦《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精神》,包括历史中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电影《长津湖》的人物形象、叙事节奏、艺术手法,给予的价值与意义多个层面展开。20世纪50年代初,美军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危急时刻,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起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神圣使命,毅然决然地踏上保家卫国征程,精心策划战略部署,展现出无畏强敌的英雄气概。
电影版聚焦“长津湖战役”这一经典事件,描绘了伍万里跟随哥哥参军开启战斗之旅,长途跋涉与前线会合后,而后尤为惨烈的新兴里战役中,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志愿者凭借顽强意志与无畏精神,在艰难与惨烈中取得胜利的故事。塑造了诸多鲜活的志愿军战士形象,如战士伍万里从青涩新兵逐步成长为坚毅战士、伍千里的卓越领导才能与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再如余从戎的乐观勇敢、梅生的儒雅智慧、雷公的经验丰富以及平河的沉稳内敛,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与战斗经历相互交织,构成了志愿军英雄群像,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多面性与坚定信念。
艺术手法上,电影采用了多线叙事,主题鲜明深刻,有力地围绕出中国精神这一核心主题。场面调度与视觉风格大气磅礴,摄影与剪辑精准流畅,声音设计与配乐相得益彰,从视听全方位营造出逼真且震撼人心的战争氛围,旨在还原真实战场,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们的艰难处境与不屈精神。
长津湖战役在军事层面彰显了中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与战术素养,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略层面,有力地支援了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体局势奠定了关键基础;政治层面,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展现了新中国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最后,张靖雯老师谈到:长津湖战役及其相关电影作品,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与艺术的呈现,更是中国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生动教材。时刻提醒着我们,当今时代尽管战争硝烟已远去,但中国精神永存。作为新时代师生,应铭记历史,传承和发扬长津湖战役中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伟大中国精神,将其融入到学习、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在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旗帜引领下,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