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简介
专业介绍:
我国的药学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于2006年招生,是西部民办高校首家药学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开展专升本教育,2020年获批为陕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校友会中国药学类专业排名为中国顶尖应用型六星级专业,校级申硕学科专业建设点,是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硕士生联合培养点。
专业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应用为本、能力为重的教学理念;以李元、刘建利、陈有亮等教授为核心、一批博、硕士为骨干组成精英教学团队,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持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本专业拥有专业实验室16间,其中包括生物功能实验室、药剂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生药学实验室等,同时还建有制剂室、分析检测室、精密仪器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上千台,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教科研需要。通过不断扩大校企合作,拓宽了人才出口,培养了一批在医院药剂科、药物研究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监局、药检所、医药贸易公司、医药连锁超市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就业率达95%以上,毕
业生对专业满意度高达98%,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方向:医院药学方向 制药方向 药品经营管理方向
本专业主要课程:基础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经营管理、药物治疗学等。
1.专家引领、培育英才:

王巧峰博士、教授。硕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任陕西省药学会药化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副主编国家规划药学辅导书和教材5部,获全国医科院校教学大赛和交流展示活动奖项2项。曾主持并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课题6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主要承担《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现任药学专业带头人。

李元博士、教授。获“973分题支持”和军队重点课题资助,获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十五计划中一项“抗耐药菌基因重组人溶菌酶的研究”,承担十一五计划中一项的“一类抗糖尿病新药促胰降糖肽研究”。参编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专利6项,任药学专业带头人。

刘建利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 30多篇。2017年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授予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在抗癌喜树碱的仿生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喜树碱的仿生合成,并确定了喜树碱生物合成过程中主要中间体,任药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陈有亮教授,硕士生导师,执业药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聘执业药师工作专家,陕西省执业药师协会理事。现任西安培华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别蓓蓓博士后、副教授。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科研副院长,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第二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校级“四有”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委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共发表SCI论文14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承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等课程的教学。

方欢乐药学系主任、硕士、教授、主管药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陕西省药理学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会员,陕西省分子药理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并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个人主持的项目主要有陕西省科技厅社发公关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2项,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并顺利结项,参与的项目有:陕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校级一般项目2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6篇,其中CSCD源核心期刊3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7篇,普通期刊论文6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牛睿药学系副主任、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中医药学概论》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课题2项、校级科研目3项,横向课题 1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3余篇,其中SCI1篇、核心期刊 2 篇,获得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1项。曾获校级第七届应用型特色课程评比大赛特等奖,第十届西安培华学院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带领学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陕西赛区省级铜奖;带领学生参加第五届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2022年指导学生作品在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

穆颖博士、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 临床药师,擅长老年人群合理用药,研究方向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合理用药,脑血管疾病临床合理用药以及中药单体分子的物效机制。担任医院药学方向主干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警戒》,《药理学》等课程教学,发表sci1篇,中文核心5篇。

刘召娜博士、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曾在美国德州政府健康部实验室任职,获最佳雇员奖。科研方向为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其对药物及生物分子的检测。共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7篇,其中IF>4的论文5篇,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1项。主要承担《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

葛维娟硕士、副教授、执业药师。长期从事高等院校一线教学及研究工作,获得校级教学新星、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得国家级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展示一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匠心·园丁情”教师创课大赛二等奖,陕西省第四届本科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类奖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申报省“十四五”规划教改课题1项、教育厅专项课题3项,完成横向课题2项。

韩宁娟硕士、副教授,从事《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等药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CPCI 1篇、核心4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期间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

张宣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合成及药物负载、传输与靶向释放;在《Macromol. Rapid. Commun.》《 Chinese Chem. Lett》和《Macromol. Chem. Phys》杂志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校级博士生自由探索项目一项(已结项);参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教科书(第二主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陕西省第三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理科组一等奖。

王亚博士,陕西天然药物学会会员,曾参与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多项,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8篇,EI论文3篇,获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长期致力于产教融合和产学研方面的探索工作,注重学以致用和成果转化。目前研究方向以新型生物医药材料和智能化妆品的设计与开发为主,并担任多家企业的研发顾问。

刘荣利,硕士,副教授。主要承担《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荣获西安培华学院第五届应用型特色课程评比大赛一等奖。近五年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科技厅课题1项,主持校级科研立项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发表SCI论文1篇,科技核心论文1篇,科技成果转化3项。

李亮,硕士,讲师。主要承担《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相关工作,获得西安培华学院第六届应用型特色课程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十二期应用型建设大课堂说课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教师创客大赛二等奖,并获得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双师型导师证书,任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讲师团成员。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PCI 1篇,核心期刊2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科技成果转化1项,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科研课题8项,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项目3项,指导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项。

白雪敏,硕士,硕士论文成果获得陕西高等学校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SCI论文1篇。主要承担《无极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相关工作,获西安培华学院第八届微课比赛二等奖,第七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参与申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一)(二)》,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

梁雪,硕士,主要承担《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科技厅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

吴夏青博士,讲师。共发表论文30 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 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1 项,参与科研项目 6 项,参编科学出版社专著 2 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 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基因药物与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工作。

陈梦园,硕士,主要担任《药理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相关工作,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其他作者顺序发表SCI文章3篇,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校级课题3项。
2.建有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
专业建成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平台,实验中心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共47间,学校不断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打造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引进药品生产GMP虚拟仿真平台,建有模拟药房;建成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其中包括细胞培养室、免疫实验室、整体动物模型室、精密仪器室、分析测试室、药物制剂室等。实验中心被评为陕西省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和空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慧康生物科技公司、陕西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等十三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拓宽人才出口,培养了大量在医院药剂科、药物研究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监局、药检所、医药贸易公司、医药连锁超市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近三年来就业率均超过95%。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社会声誉高,毕业学生对专业满意度高达98%,近三年考取研究生人数达50余人,学生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录取。



4.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项,校级项目40多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12项;获陕西省“互联网+”项目金奖和银奖,获“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银奖;获全国药学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优秀奖等。




5.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


6.教学成果丰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获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比赛一等奖;陕西省创新课堂比赛三等奖;
“药物警戒学”获省级慕课培育项目;“药事管理学”获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比赛一等奖;“药理学”获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比赛二等奖;“有机化学”获校级应用型特色课程评比一等奖;“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获校级应用型特色课程评比特等奖。
药剂学、药学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有机化学、药事管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获批应用型示范课。

7.科研成果突出:
专业近年来累积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专业获批校级多肽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团队。

8.毕业生去向
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科研人员——在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近三年考取研究生榜单

9.优秀学子

朱涵希曾用名朱金哿,中共党员,药学1901班班长,2023年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临床药理学硕士。

姚涵2010年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2010年09月以山东大学第一的成绩,考入考取山东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后获取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学位。

张珍2011年毕业,同年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后取得日本山梨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李闯2013年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2013年09考入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现任职陕西君境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曹伟宇2013年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后考取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王凯2017年毕业,同年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系研究生,后在西安大兴医院药剂科从事药物管理、调剂相关工作。

张晓庆2016年毕业,2017年9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研究生,现任职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郭升亮2022年毕业,中共党员。担任药学1802班班长一职,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陕西省优秀毕业生”,“医学院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陕西科技大学顺利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张雨涵2022年毕业,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称号。2022年被陕西中医药大学顺利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陈雨萌2022年毕业,中共党员。曾获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年被陕西中医药大学顺利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阎婧2022年毕业,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通过英语四级考试。2022年被桂林医学院顺利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郑美玲2019年毕业,在校成绩优异,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2022年被陕西中医药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

侯蕾2022年毕业,2022年被山西中医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田永庆2022年毕业,中共党员,2022年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蔡森2020年毕业,在校曾获“新生奖学金”,西安培华学院“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就职于慧康集团-医药研发中心工作。

程勇2020毕业,于2020年7月加入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担任MR,现任上海爱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地区临床招募专员。

解晓婕2021年毕业,在校期间主持校级大创项目1项,通过2021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联考,现就职于渭南市华州区毕家卫生院。

龚杰2019年毕业,同年加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现就职于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