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医学院成功举办培华大讲堂——糖尿病缺血心肌易损性增强的新机制及防治策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年05月02日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4月28日上午,我院在至善楼8330举办了培华大讲堂——糖尿病缺血心肌易损性增强的新机制及防治策略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海锋教授,医学院院长助理刘毅博士主持了此次讲座,校科研管理中心主任王西安,校科研管理中心王辉老师,以及医学院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海锋,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享受“三秦人才津贴”。目前担任《生理学报》和《心脏杂志》编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生理科学会理事等,是美国心脏学会、美国糖尿病学会、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等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以及20余个SCI杂志的审稿人。张海锋博士科研成果突出,承担国科金、陕西省等基金6项,参与国科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以及多项国科金等研究。近年在Hypertension、Diabetes、J Hyperten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6篇,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6项省部级、军队科技奖,被评为国际心脏研究会全球大会青年研究者奖、中国生理学会张锡均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华医学会“长城青年医师奖”等。

            

 

             张海锋博士此次主讲的内容为糖尿病缺血心肌易损性增强的新机制及防治策略,报告中指出:我国为糖尿病的高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患病人数达1.14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2-4倍,因此,糖尿病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等危症”,然而糖尿病人心肌损伤加重的机制尚不清楚。对此,张海锋博士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及血糖可作为早期筛查易患缺血性心脏病人群的预警分子,如果筛选发现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或血糖水平升高的人,可建议其长期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或多进食富含-亚麻酸食物,以预防冠心病;如果发生心肌缺血,在行血管成形术实现再灌注的同时,给予内源性激素胰岛素与脂联素、或外源性活性物质如梓醇等,则可以减轻心肌损伤程度。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实现糖尿病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防治糖尿病的社会负担。

      

 张海峰教授认真讲解

王西安主任精彩总结

 

 
张海锋博士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现场的老师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在座的老师与张海锋博士就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能力的提升等问题展开了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最后,科研管理中心王西安主任作总结,王主任寄希望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注重平时积累,注重学术传承,多向专家教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推进自身与学校的发展。(图/文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