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夯实教学基础、提升课程质量---基础系病理学教研室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工作会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9:12 [来源]: [浏览次数]:

 

8月27日上午,由王菊宁教授和王一理教授带领的病理学教学团队,在8225会议室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工作会议,围绕“夯实教学基础、提升课程质量”为目标,系统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

会议第一阶段聚焦集体备课,在王一理教授的带领下通过结合教学大纲,针对病理学课程的核心章节,梳理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与课件规范,明确将临床案例融入理论教学的具体方案。第二阶段针对病理实验课程展开深度研讨,通过与长安区医院病理科专家的合作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最后,由今年新开课的陈颖老师就《细胞和组织的适应》进行了现场授课预讲,通过模拟课堂展示教学流程,其他成员从授课逻辑、互动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共同打磨教学细节。


王一理教授在总结中,围绕“夯实教学基础、提升课程质量”核心目标,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是完整理解“病理学是基础科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的的科学基础,是衔接后续各临床学科、理解疾病分子机制,将现代生命科学前沿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之需的中心枢纽”。当前的精准医学概念又将病理学推向医学临床实践的中心。

第二是充分认识“病理学侧重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并联系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的特点,以形态改变为基础,融合快速进展的分子医学领域研究成果,从分子细胞层面探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避免枯燥的形态描述和名词堆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是融入“人文关怀与思政元素”,塑造有温度的医学人才。病理学涉及内容广泛,包含临床各个学科,是各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学生数量庞大,是新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人力资源进入该领域的门户,因之病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将要成为医生和医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成长,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重塑,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因而要重视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过程。

此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教研方向,更通过集体研讨与实战预讲,提升了教师团队教学协同能力,为新学期病理学课程的高效开展与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