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科普决赛”在上海举行,在决赛的激烈角逐中,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传来捷报!由培华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带头人刘朝晖教授带队,黄思雨老师与鲁典老师领衔的两个团队,凭借极具实用价值和创新性的科普作品,从全国300余个项目中强势突围,分别斩获一等奖与二等奖!
这一佳绩不仅是对两位教师及其团队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西北地区高校在此项全国性权威康复科普赛事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西安培华学院在康复医学教育及科普实践领域的卓越实力。



本次大赛作为国内康复医学领域聚焦“居家”场景的顶级科普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顶尖医学院校、三甲医院及康复机构的数百名精英同台竞技。大赛共征集到图文、视频、演讲三大类别超过300件参赛作品,覆盖25个省份、80余家单位。
大赛以“提升居家康复质量,赋能百姓健康生活”为核心,旨在鼓励创作出科学严谨、通俗易懂、贴近民众实际需求的高质量康复科普作品,切实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审专家强调:“优秀的科普,是让深奥的医学知识‘落地生根’,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健康工具。”
折桂摘银:培华创新作品闪耀全场
在强手如林的总决赛现场,西安培华学院两位教师的作品以其精准的选题、巧妙的构思和出色的呈现赢得评委一致青睐:

黄思雨老师团队作品《穿衣有方,康复有道:偏瘫患者居家穿衣自理技巧全解析》,敏锐捕捉到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核心挑战——穿衣自理。该视频作品通过真人示范、动画分解和要点精讲,系统解析了针对不同衣物(如开衫、套头衫、裤子、袜子)的改良穿衣步骤、省力技巧、辅具应用以及常见错误规避。作品不仅传授了具体方法,更传递了“自理即尊严”的康复理念,其极强的实用性和人文关怀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

鲁典老师团队作品《家中天地宽,康复更自然——腰突康复力量训练》 聚焦困扰众多人群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该作品创新性地将专业的力量训练方案“居家化”,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了如何利用家中有限的空间,安全有效地进行核心肌群和腰部稳定性训练。作品打破了“康复训练必须去健身房”的固有认知,提供了科学、实用、可操作性极强的居家康复解决方案,其专业深度与生活智慧的完美融合获得评委会高度赞誉。
精雕细琢:荣誉背后的专业与汗水
两项大奖的获得绝非偶然,凝聚了团队成员数月的心血与智慧。从选题调研、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到脚本撰写、拍摄制作、反复修改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黄思雨老师获奖后表示:“视频中短短几分钟的穿衣技巧,是我们对数位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观察和康复经验提炼的结晶,力求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真正帮到人。”
鲁典老师在分享创作心得时说道:“为了确保动作示范的绝对安全和精准有效,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并请多位老师和患者亲身验证每一个步骤。”
两位老师及其团队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进入创作状态。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打磨和艰辛,只为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清晰易懂、安全可靠的行动指南,造福于广大患者。
以赛强教:培华康复教育的创新实践
此次双奖的获得,是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与全国顶尖同行的切磋交流,教师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普创作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康复医学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核心价值。
大赛评委强调“居家康复的本质是赋能个体”,这让我们更加明确教学和科研的最终落脚点。康复专业负责人朱兵教授表示,获奖作品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将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社区健康宣教,未来将持续推动此类创新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培养更多兼具扎实专业功底和卓越实践创新能力的康复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培华力量。
西安培华学院在此次全国大赛中的亮眼表现,不仅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也为西北地区康复医学教育树立了标杆。据悉,获奖作品将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官方平台进行展播推广,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照亮万千家庭的居家康复之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值得一提的是黄思雨、鲁典老师是培华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入职不满两年的新老师。他们这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固然与她们自身的努力和学养有关,也与康复治疗学专业坚持选拔用人标准,坚持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坚持教学、实践、科研、科普全面过硬的要求密不可分。希望以她们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在培华学院茁壮成长、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