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承专业底蕴·启职业新程----医学院成功举办职业规划 课程融合教师沙龙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21日 20:02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二)》课程,提升授课教师教学能力及学业导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力,2025年11月20日下午,医学院在8330会议室成功举办 “职业规划课程融合教师沙龙”。学生潜能发展中心主任韩赟、医学院副院长王菊宁、医学院学生素质发展教研室主任尚丛珊,以及医学院30余名学业导师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议题。本次会议由医学院学生素质发展教研室副主任岳慧娟主持。

首先,王菊宁副院长发表主旨发言。她指出,当前医学类专业学生面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职业选择多元化的新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二)》课程作为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载体,必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学生需求。她强调,授课教师要打破“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将医学专业特色与职业规划教育深度融合,同时学业导师需强化“一对一”指导意识,精准挖掘学生职业潜能,帮助学生搭建“专业学习—职业实践—就业发展” 的完整链条,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医学检验系胡静老师带来“检验人的‘破圈’成长——从实验室到创新舞台”主题分享。她结合自身十几年检验行业教学与实践经验,从“我与检验的故事”切入,用生动案例展现检验专业从“传统实验室操作”向“智能化检测、精准化诊断”的转型趋势;在“检验的发展之路”环节,她详细梳理了检验行业的三个十年,提示医学检验的角色已从出报告向解报告转变;“能力训练场——创新创业项目”部分,她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检验技术相关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创新能力;最后在“学业导师的角色定位”方面,她强调学业导师要成为学生“职业引路人”,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检验专业核心知识,更要鼓励学生突破“实验室局限”,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实现从 “技术型人才”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升级。

紧接着,护理系张竹映教授以“目标就是力量,梦想就是方向”为主题,聚焦护理专业就业形势与前景展开分享。她通过数据分析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区护理与居家护理需求增长,护理专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但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人文素养、跨学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她强调,在职业规划指导中,要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就业场景的能力需求”——如医院临床护理需强化急救技能与医患沟通能力,社区护理需提升健康管理与基层服务意识,养老护理需注重老年心理关怀与照护技术创新。此外,她建议学业导师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与职业偏好,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发展方案,例如鼓励有科研意愿的学生报考护理硕士研究生,支持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提前参与医院实习或护理技能竞赛,助力学生在细分领域实现职业价值。

最后,药学系张薇博士带来 “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岗位价值分析” 主题分享。她从“行业速览”入手,介绍了药学人才需求热力榜,让在场教师清晰了解药学专业的热门岗位;“选择路径” 环节,她重点针对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生产质量线、销售市场线、临床协调线和体制内路线四条主线进行分析;在“可考取的证书”部分,她详细罗列了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师、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证书等对药学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的资质证书,并说明各证书的报考条件与备考建议;“薪资全景” 环节,她结合行业调研数据,分析了不同城市、不同岗位药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与晋升空间,为教师指导学生薪资预期提供参考;“招聘信息”环节,她列举了3个常见的招聘信息来源,包括高校就业网、招聘公众号和招聘软件,建议教师及时关注招聘信息,为学生搭建就业信息桥梁。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生潜能发展中心主任韩赟对本次沙龙给予高度肯定。她表示,本次沙龙精准聚焦医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问题,三位分享者的内容既有行业视野,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授课教师与学业导师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同时她鼓励学业导师要积极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指导,进一步推动我校医学类专业职业规划教育质量提升。

通过本次沙龙会议,不仅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二)》课程的优化方向,提升了授课教师与学业导师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力,更凝聚了“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深度融合”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