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走出去,谋发展:医学院药学系赴杭州师范大学调研交流并参加学术盛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4日 08:5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加强校际合作、交流申硕经验、跟踪药物化学领域前沿动态,医学院副院长别蓓蓓副教授、药学学科带头人刘建利教授及青年教师齐帆博士,一行三人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赴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走访调研,并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2025年全国药物化学与新药研发学术交流会议”。

一、深入调研促交流,借鉴经验谋发展

在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我系调研团队受到了该院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药学硕士点申报工作深入交流,该院领导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科研项目申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为我学院下一阶段的申硕工作明确了方向。双方均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未来在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术资源共享、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药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参与学术盛会,把握前沿动态

调研期间,我系三位教师参加了“2025年全国药物化学与新药研发学术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和2025年全国药物化学与新药研发学术交流会组委会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制药企业的众多专家学者。

会议期间,刘建利教授(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以专家代表身份分享《钩藤中单萜吲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分析》。报告从钩藤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多组学与生化方法,成功解析了其关键药效成分钩藤碱的生物合成通路,为未来的绿色制造和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别蓓蓓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西安培华学院及医学院情况,并带来《核因子GPATCH2 通过上调EMT转录因子SNAI2促进肝细胞癌进展》专题报告。报告明确GPATCH2 的肝癌“促癌因子”定位,揭示“YY1→GPATCH2→ SNAI2”调控分子轴,为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与靶向治疗开发奠定基础。

此外,青年教师齐帆博士作了题为《近红外二区纳米金属药物的设计及肿瘤光免疫治疗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聚焦于光免疫治疗与纳米药物的前沿交叉,阐释了该策略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治疗效果,论证了近红外二区纳米药物在应对深部乏氧肿瘤这一临床挑战中的潜力,为提升肿瘤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杭州之行,将实地调研与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与有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学习了兄弟院校丰富的申硕经验,加强了校际联系,也通过参与顶级学术会议,准确把握了学科前沿,展示了我系的科研实力,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我系药学学科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增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